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病毒性肝炎讲解培训课件

病毒性肝炎讲解培训课件


病毒性肝炎讲解
12
●易感人群及免疫力 好发于儿童与青少年 感染后免疫力持久
我国40岁以上成人90%~98%抗HAV-IgG阳性
母亲
抗体
病毒性肝炎讲解
6个月以内婴儿
13
甲肝
(三)发病机理
以往认为HAV对肝细胞有直接杀伤作用。 目前观点: HAV导致肝细胞损伤机理以宿主免疫反应为主。 动物实验:第一周ALT轻度升高--病毒血症;
2. 淤胆型肝炎更多见; 3. 病情恢复比甲型肝炎慢; 4. 孕妇患戊肝后易发生重型肝炎,病死率高; 5. 患病后无终身免疫作用 6. 尚无预防性疫苗可供使用
病毒性肝炎讲解
18
三、乙型病毒性肝炎
乙肝
(一)病原学
HBV属 嗜肝DNA病毒
土拨鼠肝炎病毒(WHV)
地松鼠肝炎病毒(GSHV)
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
肝继

发 性

病毒性肝炎讲解
6
病毒性肝炎,一般特指由嗜肝病毒感染所 引起的肝炎。
目前已知的嗜肝病毒有五种(法定传染病): HAV(甲)、HBV(乙)、HCV
(丙)、 HDV(丁)和HEV(戊)
? 庚型肝炎病毒(HGV/GBV-C)
TT病毒(TTV)
五型肝炎临床表现基本相同,
但传播途径/转归等病毒性有肝炎差讲解别。
•第五部分 诊断与鉴别诊断
•第六部分 治 疗
•第七部分 预 防
病毒性肝炎讲解
3
第一部分 肝炎总论及病因分类
? ? 转氨酶升高=患肝炎=需要隔离
病毒性肝炎讲解
4
肝炎
由各种病因引起的肝脏炎症病变
其病因复杂多样:
•病毒性肝炎
•酒精性肝病
•脂肪肝
•药物性肝炎:抗痨或抗菌药、免疫抑制剂、内分泌治疗药物等
•其他病原体感染:钩端螺旋体病、伤寒、出血热、肝结核等
病毒性肝炎讲解
19
1. HBV形态结构
大球形颗粒 (Dane颗粒)
小球形颗粒
管形颗粒
病毒性肝炎讲解
20
乙 肝病毒
病毒性肝炎讲解
21
• 乙型肝炎病毒(电镜)
• DANE氏颗粒直径42NM 病核毒性心肝直炎讲径解27NM
22
• 乙肝病毒模式图
• 显示DANE氏颗粒 管型颗粒 小球形颗粒
病毒性肝炎讲解
合的附着点。
病毒性肝炎讲解
27
三种外膜蛋白
病毒性肝炎讲解
28
• cccDNA:合成病毒RNA的模板;慢性HBV感染根源。
病毒性肝炎讲解
25
病毒性肝炎讲解
HBV
基 因 组 表 达
26
病毒编码蛋白
S区:结构蛋白,提供保护性抗原。
主蛋白:即HBsAg.
大蛋白:为病毒颗粒的必要成分;
小球型管型颗粒:由主蛋白/中蛋白组成 。 前S蛋白:有很高的免疫原型,可强化对
S蛋白的免疫应答。病毒与细胞结
23
● Dane颗粒:42nm,完整的HBV颗粒 ●小球形颗粒:直径22 nm 数量最多 ●管形颗粒:22×40~400 nm
后两者均为过剩的病毒外壳,仅含HBsAg, 无感染性。
病毒性肝炎讲解
“空心汤团”
24
乙肝病毒基因组
• 基因组结构
• 3.2kb的部分双链DNA.正负链,
• 负链L链有四个ORF。 S基因:前S1区.前S2区.S区。 C基因:编码核壳,最保守区段,免疫攻击靶位。 X基因:调节基因转录水平(cP)。 P基因:编码末端蛋白、逆转录酶和RNA酶H。
●HAV隐性感染多于显性感染
●临床病例无黄疸型多于黄疸型
病毒性肝炎讲解
15
(五)预 后
●甲肝预后良好 ●无慢性化倾向 ●发生肝衰竭者罕见 ●终身免疫
病毒性肝炎讲解
甲肝
16
戊肝
二、戊型病毒性肝炎
● 戊肝,原称为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病毒性肝炎 ● HEV为单股线状正链 RNA病毒,无包膜,32-34nm.
第三周ALT明显升高--免疫应答。 细胞培养:恢复期患者CD8+淋巴细胞对HAV感染
的自身表皮病毒细性肝胞炎讲产解 生细胞毒效应。 14
甲肝
(四)临床特点
1. 潜伏期:15-45天
2. 流行季节 ●散发病例有明显季节性,秋冬季发病多。
●暴发流行多见于发展中国家及雨水多、洪水 泛滥的季节。
3. 临床特点
7
第二部分 各型病毒性肝炎的特征
病毒性肝炎讲解
8
甲肝
一、甲型病毒性肝炎
(一)病原学
● HAV为单股正链 RNA 病毒,归类于微小RNA 病毒科肝炎病毒属
●病毒形态:
病毒直径27-32 nm,无囊膜,为正20面体球形颗 粒 ●易感动物及培养: 狨猴和黑猩猩;可在多种细胞中生长繁殖。
病毒性肝炎讲解
9
病毒性肝炎讲解
病毒性肝炎现状
病毒性肝炎在我国各类传染病中发病率最高 我国乙肝病毒感染者逾1.2亿 10% 乙型肝炎患者3千万 每年30万 人死于肝炎或肝癌
病毒性肝炎讲解
2
讲课顺序安排:
•第一部分 肝炎总论及病因分类
•第二部分 各型病毒性肝炎的特征
•第三部分 病毒性肝炎的病理特点及临床表现
•第四部分 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判定
归属待定。
● 其流行病学特征、发病机理与甲肝类似
● 抗-HEV:可能只有一个学清型
抗HEV-IgM:是近期内HEV感染的标志,有早期诊断价值
抗HEV-IgG:可长期(一年)存在,可用于诊断或流行病学调查
病毒性肝炎讲解
17
戊肝
● 临床特点:与甲肝比较
1. 成人感染率比甲型肝炎高;儿童感染 率比甲型肝炎低;
•自身免疫性肝炎
•遗传代谢性疾病
•化学物中毒:四氯化碳、二甲苯、二恶英等
•其他:肝脏缺血、胆道疾患、多脏器衰竭等
病毒性肝炎讲解
5
病毒性肝炎的分类
能引起肝功能损害的病毒有很多: 它
们所
•黄热病毒(YFV) •EB病毒(EBV)

均致

肝 损
•巨细胞病毒(CMV)

害 为
•单纯疱疹病毒(HSV) •风疹病毒(RV)
●抵抗力:
甲肝
HAV体外抵抗力较强,低温下可长期存活
100 ℃5 分钟灭活,对氯甲醛紫外线均较敏感。 HAV 传染性高于 HEV,发病有家庭聚集现象
●病毒分型和抗原抗体系统:
HAV仅有一个血清型和一个抗原抗体系统
抗HAV-IgM:是诊断HAV急性感染的指标
抗HAV-IgG:是保护性抗体,是产生免疫力的标志
病毒性肝炎讲解
10
甲肝
(二)流行病学 ●传染源:主要为急性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自潜伏期末至发病后10天传染性强 急性黄疸型患者,黄疸前期传染性最强 发病后4周,基本无传染性
病毒性肝炎讲解
11
甲肝
●传播途径: 粪—口途径:粪便排出病毒,经口腔摄入而感染
散发流行:以日常生活接触为主,临床较多见
暴发流行:水源或食物污染,尤其是生食毛 蚶、 蛤蛎、牡蛎等水产品最易引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