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重庆市重庆南开中学高三(上)第二次质量检测物理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汽车在平直的路面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关闭发动机后的制动距离为30m,则汽车刹车所用的时间是()A.1.5s B.2s C.2.5s D.3s2.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糙斜面固在水平面上,另一质量为m的物块以某一初速度从A点沿斜面减速下滑,最终停在B点,则物块到达B点前瞬间,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N()A.N>(M+m)g B.N=(M+m)gC.N<(M+m)g D.无法确定3.如图所示,质量均为1kg的物块B、C通过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质量为3kg的物块A通过轻质弹簧与B相连,先固定物块B使系统处于静止状态。
则释放B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计一切摩擦,重力加速度g=10m/s2)()A.弹簧的弹力大小为20NB.B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C.A的加速度大小为103m/s2D.BC间绳子拉力大小为10N4.轻杆ab一端用光滑铰链固定在竖直墙壁上,另一端固定一轻质小滑轮,杆与墙壁的夹角为θ,细绳一端固定在墙壁上的c点,另一端绕过滑轮连接一质量为m的物体,且ac>ab,不计滑轮与细绳的摩擦,若杆在外力作用下,θ从90°缓慢变为零,则细绳对滑轮的作用力将()A .逐渐增大B .逐渐减小C .先增大后减小D .先减小后增大5.两轮平衡车(如图所示)广受年轻人的喜爱小明驾驶平衡车以恒定功率P 0沿倾角为θ的斜面由某一较小初速度开始向上行驶。
已知小明和平衡车的总质量为m ,地面对平衡车的摩擦阻力恒为f ,不计小明对平衡车做的功和空气阻力,则( )A .平衡车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0P v fB .平衡车运动过程中所需的最小牵引力为F = mg sin θ-fC .平衡车在斜面上运动过程中,小明与平衡车间的摩擦力逐渐增大D .平衡车达到的最大速度后,平衡车对小明的作用力竖直向上6.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木箱放置于光滑水平桌面上,箱内一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固定在木箱上,另一端与质量也为m 的光滑小球相连,绳子与箱壁的夹角为θ=37°,箱外另一不可伸长长的水平轻绳绕过光滑的定滑轮将木箱和物块P 连起来,现将P 由静止释放,小球和木箱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则物块P 的最大质量为(sin37°=0.6,cos37°=0.8)( )A .mB .2mC .3mD .6m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晶体和非晶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B .产生毛细现象时,液体在毛细管中一定上升C.可以通过增大压强和降低温度的方法使气体液化D.空气的相对湿度越高,人感觉越干燥,相对湿度越低,人感觉越潮湿二、多选题8.小球从离水平地面H高度处自由下落,则小球在空中的运动速率v、重力做功功率P、动能E k、机械能E随下落高度h的变化系图象,可能正确的是(以地面为零势能面,不计空气阻力)()A.B..C.D.9.某次发射卫星时,先将卫星发送到一个近地点为M的椭圆轨道上,其远地点N距地心高为r,当某次飞船通过N点时,速率为v,变轨进入离地心高为r的圆形轨道,开始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A.卫星在椭圆轨道上的N点时的加速度等于2 v rB.卫星在椭圆轨道上的机械能比圆轨道上的小C.卫星在椭圆轨道上运行的周期比圆轨道上的小D.卫星在椭圆轨道上的N点和圆轨道上的N点速率相等10.如图所示,一半球形凹槽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凹槽的直径ap水平,点b、c、d、e、f位于同一竖直面内,并将半圆周六等分。
现将同一个小球(可视为质点)以不同的初速度从a点向右水平抛出,分别落到凹槽的b、c、d、e、f点上,不计空气阻力,则()A.小球到达圆周c、e两点时重力的瞬时功率相同B.小球从开始运动到落到圆周b、f两点的过程,动量的变化量相同C.到达圆周c、e两点的小球初速度之比为1:2D.小球到达圆周e点时,速度方向可能与凹槽该处的切面垂直11.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小球A、B用一根长为L的轻杆相连,竖直放置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由于微小扰动,A球沿光滑的竖直墙面下滑,B球在同一竖直面内向右运动,已知当杆与墙面夹角为α时,小球和墙面恰好分离,则()A.分离时A、B两球的速率之比为tanαB.小球A由静止到与墙面分离的过程,小球B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C.小球A由静止到与墙面分离的过程,小球A的机械能一直减小D.小球A与墙面分离时,小球B12.如图所示为一用某种特殊透光材料制成的棱镜,棱镜的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一束由红光和紫光组成的平行光从棱镜的AC面垂直入射,现用光屏承接从AB和BC平面出射的光线,发现从AB平面出射的光线中某种颜色的光线出现缺失,则()A.AB面出射的光线中一定缺失紫光B.AB面出射的光线中一定缺失红光C.BC面出射的光线一定为非平行光D.BC面出射的光线一定为平行光三、实验题13.为测量一细绳的最大张力,现设计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将挂有光滑滑轮(滑轮下挂一钩码)细绳A端固定于竖直平面内某点,将B端沿与A端等高的水平线缓慢向右移动至细绳恰好被拉断为止。
(1)为完成实验测出了细绳的总长度l,细绳恰好被拉断时A、B两点的距离x和滑轮及钩码的总质量m,则最大张力T m=_________(重力加速度为g);(2)因操作失误,B端移动过程中没有保持与A端等高,则(1)中测得最大张力值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准确”)。
14.小张同学利用所学物理知识分析得出:若将轻绳上端固定,下端系一小球,将轻绳拉至水平位置由静正释放后,小球在最低点的角速度 与小球质量m无关,只与轻绳长l有关。
由此他猜想质量均匀分布的细杆(直径d远小于杆长l)由静止释放后可能也是这种情况,为了验证他的猜想,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1)通过理论分析得出:图甲中将轻绳拉至水平后静止释放小球,其在最低点的角速ω=_________(用绳长l和重力加速度g表示);度的平方21(2)按图乙安装好实验装置,取粗细和长度相同,但质量不同的细杆.上端用光滑铰链固定,将细杆拉至水平静止释放后让其下端通过一光电门。
则细杆下端通过光电门的角ω=__________(用细杆直径d,细杆下端通过光电门时间△t和杆长l表示);速度的平方22(3)用(2)中所得数据画出图丙,由图象可知细杆角速度ω与细杆质量m_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4)取粗细和质量相同,但长度不同的细杆重复操作(2),利用所得数据作出图丁,由图可知,细杆角速度的平方ω2与杆长l成__________(选填“正比”或“反比”);(5)请分析图丁中图线斜率_________2g(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四、解答题15.如图所示,某小型电动机通过轻绳以P=12W的恒定功率在1s内将质量m=1kg重物向上提升了h=1m。
由于机械故障,重物上升1m后电动机突然被卡死不再转动(g取10m/s2),重物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电动机不碰撞。
求:(1)电动机1s 内做的功及1s 末重物的速度大小;(2)电动机被卡死后重物继续上升的高度及轻绳松弛的总时间(重物下降至最低点时不反弹)。
16.如图所示,“V ”形光滑支架下端用铰链固定于水平地面上,支架两臂与水平面间夹角θ均为53°,“V ”形支架的AB 臂上套有一根原长为l 的轻弹簧,轻弹簧的下端固定于“V ”形支架下端,上端与一小球相接触但不连接,该臂上端有一挡板。
已知小球质量为m ,支架每臂长为32l ,支架静止时弹簧被压缩了3l ,重力加速度为g 。
现让小球随支架一起绕中轴线OO ′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
sin53°=45,cos53°=35,求: (1)轻弹簧的劲度系数k ;(2)轻弹簧恰为原长时,支架的角速度ω0;(3)当01=2ωω及0=2ωω时轻弹簧和挡板弹力的大小。
17.如图所示,质量为m 2=1kg 的2小球静止于一光滑水平面上,2小球的左端有一质量为m 1=3kg 与2小球等大的1小球以初速度v 0=4m/s 的速度向右运动。
2小球的右端有一竖直墙壁,一左端连接有轻弹簧的轻杆插入其中,杆和墙壁间的摩擦阻力大小恒定。
已知1、2球第一次弹性碰撞后,2小球将轻杆撞入墙壁过程中由于摩擦产生的热量Q =16J ,1、2小球每次碰撞均为正碰且时间极短。
求:(1)2小球第一次碰后瞬间的动能及弹簧第一次压缩最短时的弹性势能;(2)若1、2小球第一次发生的是完全非弹性碰撞,则碰后将轻杆撞入墙壁过程中由于摩擦产生的热量;(3)若1、2小球每次碰撞均为弹性碰撞且每次碰撞位置均离轻弹簧左端较远1、2小球最终运动速度的大小。
18.如图所示,质量M、长为L、右端开口的导热气缸静止在光滑的水面上,一质量为m、横截积为S的活塞距气缸最右端的距离为0.2L,活塞和气缸底间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不计气体的质量),大气压强为P0,现用水平恒力为F向左拉气缸,运动稳定后活塞刚好位于气缸的最右端,不计活塞与气缸间的摩擦及活塞的厚度。
求:①气缸稳定运动后,气体的压强;②F的大小。
19.如图所示,波源位于图中O点,A、B、O三点位于同一条直线上,O点产生的横波可沿直线传到A、B两点。
已知2,求:OB OA①若O点左、右两侧为不同介质,向左、向右传播的波同时传到A、B两点,则向左,向右传播的两列波的波长之比;②若O点左、右两侧为同种介质,A点比B点先起振△t时间,A、B两点起振后振动方向始终相反,则波源的周期为多少。
参考答案1.D【详解】汽车的速度72km/h=20m/s,逆向分析可知202v x a= 解得220m/s 3a =由 0v at =得3s t =综上分析可知ABC 错误,D 正确。
故选D 。
2.A【详解】物块以某一初速度从A 点沿斜面减速下滑过程中,物块的加速度沿斜面向上,有竖直向上的分量y a ,以整体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y N M m g ma -+=可知N >(M+m )g综上分析A 正确。
故选A 。
3.B【详解】释放B 的瞬间,B 的位移为零,弹簧不发生突变,故弹簧弹力30N A F m g ==A 的加速度依然为零;以BC 为研究对象()()B C B C F m m g m m a -+=+得25m/s a =,以C 为研究对象C C F m g m a '-=BC 间绳子拉力15N F '=,故选B 。
4.C【详解】如图所示,以a 点为圆心,ab 为半径,画圆。
设cb 与墙的夹角为β,由几何关系可知,绳子cb 与竖直方向的角度()απθβθπβ当绳子cb 和圆相切时,β最大,绳子cb 和竖直方向的角度为α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