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姓名:
选择题40分判断题40分简答题10分分析题10分得分
一、选择题(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要求教师( B ),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博爱的情怀和人文精神。
A.敬业乐教、强化责任
B.热爱学生、发扬民主
C.严谨治学、学术诚信
D.追求创新、注重个性
2.“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反映了教师的( D )职业特点。
A.工作过程的创造性
B.工作对象的幼稚性
C.工作任务的全面性
D.工作手段的示范性
3.师德的灵魂是( A )。
A.关爱学生
B.提高修养
C.加强反思
D.提高业务水平
4. ( A )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
A.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
B.加强和改进法制建设
C.推进法制化
D.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5.( C ),教育部颁布了新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
A.2003年7月8日
B.2008年l0月15日
C.2009年8月22日
D.2010年3月20日
6、被撤销教师资格的,自撤销之日起( A )内不得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
A.五年
B.一年
C.二年
D.三年
7.教师职业道德在全社会道德体系中处于( C )和主干地位。
A.重要
B.首要
C.核心
D.完全
8.当前教师队伍中存在着以教谋私,热衷于“有偿家教”现象,这实际上违背了( D )。
A.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
B.依法执教的职业道德
C.严谨治学的职业道德
D.廉洁从教的职业道德
9.在履行教育教学义务的活动中,教师必须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最主要、最基本的是要坚持( B )。
A.团结协作
B.教书育人
C.严谨治学
D.爱岗敬业
10.第斯多惠曾说:“教师本人是学校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效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
”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 B )
A.创造性
B.示范性
C.长期性
D.复杂性
11.认为教师的责任在于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怀抱德行的智慧的思想家是( A)。
A.洛克
B.卢梭
C.第斯多惠
D.乌申斯基
12.学校应当建立与家长之间的学生安全信息通报制度,特别需要通报的内容有( A)。
①学校规定的学生到校和放学时间②学生非正常缺席或者擅自离校情况
③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异常状况④其他有关学生安全的信息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②③④
D.②③
13. “希望广大教师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是( B )提出来的。
A.邓小平
B.胡锦涛
C.江泽民
D.温家宝
14.下列属于新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容的是( C )。
A.依法执教
B.严谨治学
C.关爱学生
D.尊重家长
15.要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教师第一要做到( A)。
A.勤学
B.慎独
C.内省
D.自律
16、在我国教育史上,最早把小学教育规定为义务教育是在( A)。
A.1904年
B.1922年
C.1949年
D.1986年
泸西县白水镇中心学校2017年专业技术人员
继续教育考试试题
17、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的是( C )。
A.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B.教师的专业化尝试是从建立专门的师范培训机构开始的
C.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是在1988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上确定的
D.对于非师范院校毕业或者教师资格考试合格的公民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应当进行面试和试讲
18、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 C )。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19、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 C )。
A.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B.提高人的道德素质
C.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
D.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支柱
20、“四有、两爱、两精神”的教育目的出自( A )。
A.《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B.《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二、判断题(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通俗地讲,教学就是教师的教加学生的学的活动。
(X)
2、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时切忌让他们参加有报酬的劳动。
(X)
3、《大学》提出道德教育的三纲领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
4、教育以创造社会物资财富为直接目的,为经济服务是其本质的功能。
(X)
5、教育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而《教育学》上所谈的教育主要指狭义的教育。
(√)
6、根据当前社会的需要,教学过程中应当更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
(√)
7、参与式学习是指让学生有机会讨论关于环境问题的见解,鼓励他们探索不同观点。
(X)
8、政治与教育之间并不是只有单向的决定作用,他们之间是彼此制约的。
(√)
9、教学是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方式,它包括了主要的和辅助的行为方
式。
(√)
10、现代社会中,教育是使科学技术转化为劳动者精神财富的手段。
(√)
11、绝对的自由会导致自由的终结,不加限制的自由是自由的敌人,这一命题同样适用于教育活动。
(教学是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方式,它包括了主要的和辅助的行为方
式。
(√)
12、在教育中,尊重人的个性是智慧的开端。
(√)
13、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典型的错误是抽象地谈论“社会”。
(X)
14、学科课程是以知识(或文化)为本位的课程,活动课程是以学习经验为本位的课程。
(√)
15、是否把提升个人做人的价值与尊严看作教育的目的,这是现代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的一个
根本标志。
(√)
16、选修课开设得越多越好。
(X)
17、教育教学权是与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地位相适应的基本权利。
(X)
18、《教育法》规定:教师享有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培训的权利。
(X)
19、教育工作是一项极复杂,极艰难的工作,有其特殊的理论、方法和规律。
(√)
20、教师义务是指法律对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一定行为的约束。
(√)
三、简答题(2小题,每题5分,共10分)
1.教师专业发展具体包括那些方面?
(1).专业理想的建立
(2)专业知识的拓展与深化
(3).专业能力的提高
(4)自我的形成
2.简述如何建立优秀的班集体?
(1).首先必须确定一个共同的目标,必须要有前进的动力;
(2.)班级里的各个成员都应该各尽其能,发挥自己的专长,多为班集体做贡献;
(3.)班集体的各个成员在遇到困难时,互相帮助,使班集体变得更加团结.
四、分析题(1小题,每题10分,共10分)
答: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但环境不决定人的发展,因为环境作用具有自发性、偶然性等特点,对于环境的影响,个体存在适应与对抗,“出淤泥而不染”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这也说明虽然环境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但是人在一定程度上又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超越环境的制约。
因此,夸大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特别是“环境决定论”的观点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