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共行政学张康之北大版

公共行政学张康之北大版

21—9
1.3 统治行政、管理行政、服务行政
• 1.3.3 服务行政
– 服务行政是政府公共部门在运行和发展中遵循公民 至上理念、以回应公民需求,实现公民公共利益为 目标的新型治理模式。
– 服务行政的特征: • 服务导向而非控制导向 • 公正导向而非效率导向 • 公民本位而非政府本位 • 开放式行政而非封闭式行政 • 德治和法治的有机结
21—15
1.5 行政体系的结构
• 1.5.1 行政体系的主观结构
– 行政体系的主观结构是指行政权力、行政法律、行 政政策和行政管理方法等一些属于精神形态的主观 要素所构成的各种关系的总和,它是行政体系的主 观形式。在广义上,行政体系的主观结构也应包括 占支配地位的政治观念、思想意识形态和文化心理 结构等因素。
21—10
1.4 公共行政学的发展阶段
• 1.4.1 建构阶段
– 行政学诞生的标志性文献是威尔逊的《行政之研究 》一文。
– 古德诺在1900年发表了《政治与行政》一书。 – 马克斯•韦伯通过他的官僚制理论的建构,解决了威
尔逊思想付诸实施的一切技术性问题。 – 泰勒1911年发表的《科学管理原理》和法约尔1916
– 在农业社会的历史条件下,行政理所当然地是国家 实现其阶级的政治统治的手段。行政活动过程的统 治、压迫功能是特别地残酷与不加掩饰的。当然, 此时的行政机构甚至还没有从政治权力机构中分化 出来,这是一种“混权”的状态,行政事务是直接 由权力机构行使的。从而充分显示出了行政的政治 统治性质。由此,可将这一时期的行政模式概括为 统治行政模式。统治行政模式是政府一经产生就存 在的一种较为低级的和原始的政府类型。
• 1.5.2 行政体系的客观结构
– 行政体系的客观结构系统是行政体制、行政组织、 行政机构和行政人事资源等物质性客观要素之间关 系的存在和运作方式,是行政体系的客观形式。广 义地讲,行政体系的客观物质环境因素也是行政体 系客观结构系统的要素。
21—16
1.5 行政体系的结构
• 1.5.3 行政体系的价值结构
– 行政体系的价值结构主要是指行政组织、行 政人员或公务员的行政意志、行政义务、行 政责任和行政人格等基本要素所构成的调节 系统,是深藏于行政体系的客观结构系统和 主观结构系统之中的。
21—17
感谢大家! 愿大家有一个愉快的周末!
年发表的《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对公共行政学 的形成都发生过重大的影响。 – 最早对公共行政学这门独立学科的内容进行系统研 究和阐述的则是美国学者——怀特和威洛比。
21—11
1.4 公共行政学的发展阶段
• 1.4.2 行为主义阶段
– 随着行为科学理论被引入行政学研究中来并被人们 逐步接受,公共行政学的发展进入了行为主义阶段。
21—12
1.4 公共行政学的发展阶段
• 1.4.3 公共政策阶段
– 关于公共政策的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有:
• 拉斯维尔(H. D. Lasswell)和卡普兰的观点
• 政治学学者伊斯顿(D. Easton)的观点
• 政策论研究者戴伊(T. R. Dye)的观点
• 决策论研究者安德森(J. E. Anderson)的观点
– 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non-exclusiveness)和非竞 争性(non-rivalrousness)。
– 对公共物品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类 • 纯公共物品与准公共物品;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全国性的公共物品和地方性的公共物品。
21—7
1.3 统治行政、管理行政、服务行政
• 1.3.1 统治行政
– 在公共政策研究方面,除Leabharlann 上提到的学者,其他较 有影响的还有:
• 耶鲁大学的经济学家林德布洛姆(C. E. Lindblom)
• 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教授德洛尔(Y. Dror

21—13
1.4 公共行政学的发展阶段
• 1.4.4 新公共行政阶段
– 新公共行政的理论观点 • 新公共行政理论在批判主流行政学的效率经济观 的基础上提出价值考量。 • 主张社会正义和社会公平。 • 主张改革、入世、与实际过程相关的公共行政学 • 主张构建新型的政府组织形态 • 主张突出政府行政管理的“公共”性质 • 提出民主行政的理念
• 1.4.5 新公共管理阶段
– 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包括公共选择理论、新制度 经济学和新保守主义。
– 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突出代表是“重塑政府理论”。 – 新公共管理运动表明,公共管理中是贯穿着两个发
展方向的,即公共管理的双重维度:管理主义的复 辟和服务行政的兴起。
21—14
1.5 行政体系的结构
• 从行政体系的结构来看,它主要包括三 个方面:(1)由行政权力、行政法律、 行政政策、行政管理方法等要素构成的 主观结构系统;(2)由行政体制、行政 组织、行政机构、行政人事资源等要素 构成的客观结构系统;(3)由行政意志 、行政义务、行政责任、行政人格等要 素构成的价值结构系统。
1.2 公共领域、公共性、公共物品
• 1.2.3 公共物品
– 公共物品的严格定义是由保罗•萨缪尔森在《经济学 与统计学评论》1954年11月号上发表的《公共支出 的纯理论》中所给出的。按照他的定义,纯粹的公 共物品是指这样的物品,即每个个人消费这种物品 不会导致任何其他个人对该物品消费的减少。
21—8
1.3 统治行政、管理行政、服务行政
• 1.3.2 管理行政
– 以管理为目的的行政称作为管理行政。管理 行政是对现代行政职能方面的描述,就其性 质而言,这种行政也可以称作为公共行政。 公共行政就是现代政府出于服务社会公共利 益的目的,通过自身管理的途径而有效地实 现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活动。管理行政也就 是公共行政,是公共行政的现代形式。
– 从理论渊源上讲,行为科学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 30年代的早期人际关系学说。1927年到1932年美国 哈佛大学教授梅奥(E. Mayo)等人进行了著名的“ 霍桑实验”。
– 行为科学—人际关系学说直接影响了行政研究的进 程,许多行政学者开始使用行为主义的观点和方法 研究行政现象,其中,以西蒙(H. A. Simon)的行 为主义行政学派较具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