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北京课改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课课练试题(全册)

最新北京课改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课课练试题(全册)

1.1 口算乘法1.口算50×3就是把50看成﹙﹚个十,50×3也就是﹙﹚个十×3=﹙﹚个十=﹙﹚。

2.一个数乘一位数,这个数的末尾有1个0,积的末尾﹙﹚。

A.一定有1个0B.至少有1个0C.一定有两个03.直接写得数。

50×4= 900×5= 300×0=0×8+9= 5×8+8= 6×8-124.在○里填上“>” “<”或“=”。

80○10×6 50×2○100 300×4○9005300○600×9 954○500×2 400×2○400+2【答案】1.5 5 15 1502.B3. 200 4500 0 9 48 364.>=><<>1.2 笔算乘法(1)1.在笔算23×2时,先计算3乘2,是表示有2个3相加,再计算2乘2,是表示有( )个( )相加,最后再把( )和( )加起来,得()。

2.列竖式计算32×3=213×3=242×2=3.一个因数是234,另一个因数是2,积是多少?4. 小红每天写23个大字,3天一共可以写多少个大字?答案】1.2 20 6 40 462.96 639 4843. 234×2=4684. 23×3=69(个)1.3 笔算乘法(2)1.26的3倍是();4个214的和是()。

2.列竖式计算。

44×3=132×4=316×2=3. 3个224是多少?4. 三年一班有70人,星期天要乘车去参观科技城。

他们租6辆车够吗?限乘12人【答案】1.78 8542.132 528 6323. 224×3=6724. 12×6=72(人)72>70,不够。

1.4 估算1. 估算198×4时,把198看作(),结果是()。

2.估算下列各题53×8≈ 64×7≈ 78×9≈501×6≈ 310×9≈ 699×8≈3. 890乘8的积大约是多少?4.一个汽车过路费收费站,昨天过了897辆车,每辆车收费8元,昨天大约收费多少元?【答案】1.200 8002.400 420 720 3000 2700 56003. 890×9≈81004. 897×8≈7200(元)1.5 和0有关的笔算乘法1. 0乘以任何数都得()。

2.用竖式计算。

14×20= 110×18= 900×11=3.工厂平均每天要用5煤,120天共用多少吨煤?4.一辆客车可以乘坐60人,7辆这样的客车可以坐多少人?【答案】1. 02. 280 1980 99003. 120×5=600(吨)4. 60×7=420(人)1.6 整理与复习1. 一盒彩色胶卷最多能拍36张照片,照这样计算,5盒胶卷最多可以拍()张照片。

2.口算。

600×9= 50 ×4 = 700×7= 30×90=11×3≈ 12×8 ≈312×3≈295×4≈3.列竖式计算。

25×4= 125×8= 25×6= 125×2=4. 1只猪平均每月吃饲料205千克,8只猪一个月一共要吃饲料多少千克?【答案】1.1802.5400 200 4900 2700 30 80 900 12003. 100 1000 150 2504. 205×8=1640(千克)2.1 千米的认识1.测量较长的长度时,通常用()作单位。

2.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两个城市间的公路长180()。

(2)小红从家里到学校要走580()。

3.填上合适的数。

3千米=()米 5000米=()千米7千米=()米4000米=()千米4.从大到小排列。

3千米500厘米 3500厘米 3千米500米 3米50厘米【答案】1.千米2.(1)千米(2)米3. 3000 5 7000 44. 3千米500米>3千米500厘米>500厘米>3米50厘米2.2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1.填空。

5分米=()厘米 3厘米=()毫米()厘米=5分米 30毫米=()厘米2.在○里填上“>”“<”或“=”。

2分米○300厘米 50毫米○20厘米 10分米○1米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一分钱硬币的厚度是1()。

(2)一块玻璃的厚度大约是2()。

(3)一棵小树的高度是40()。

4.用一根长2米的木料,据成同样长的四根,用来做凳腿,这个凳子的高大约是多少分米?【答案】1.50 30 50 32.<<=3. (1)毫米(2)毫米(3)分米4. 2米=20分米20÷4=5(分米)3.1 口算除法(1)1.口算。

300÷5= 400÷5= 2000÷4= 4000÷5=2. 已知一个数的4倍是2000,求这个数。

3.同学们到农场劳动,高年级去了600人,是中年级的3倍,中年级去了多少人?4.从甲地到乙地一共有300千米,一辆汽车用了6小时,这辆汽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答案】1.60 80 500 8002.2000÷4=5003. 600÷3=200(人)4. 300÷6=50(千米)3.2 口算除法(2)1. 630÷7,可以把630看成()个十,()个十除以7等于()个十,也就是();还可以想:因为()×()=(),所以()÷()=()。

2.口算。

240÷6=350÷7=630÷9=3500÷5=242÷6≈178÷3≈244÷3≈565÷7≈3.720里面有几个9?4.从学校门口到我们的教室,大约240米,再从教室到操场大约120米,老师一共走了3分钟,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答案】1.63 63 9 90 7 90 630 630 7 902.40 50 70 700 40 60 80 803. 720÷9=804. 240+120=360(米)360÷3=120(米)3.3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1.判断:45的9倍是多少?列式是45÷9。

()2.判断下面的竖式是否正确。

()()()3.用竖式计算。

55÷5= 84÷2= 438÷3= 675÷5=4.一个修路队4小时修路452米,照这样计算,每小时修多少米?【答案】1. ×2. ××3. 11 42 146 1354. 452÷4=113(米)3.4 除法的验算及有余数的除法1.商和除数都是9,余数是4,被除数是()。

2.判断:在一道有余数的除法中,除数是2,商是125,余数一定是1。

()3.除一个数,商是24,余数应该()。

A、比6大B、比24小C、比6小4.竖式计算。

(后两题要验算)846÷7= 347÷ 3= 437÷6= 685÷5=验算:验算:【答案】1.852.√3. C4. 7……6 115……2 72……5 1373.5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1.判断:被除数末尾有零的除法商末尾一定是零。

()2.观察下面各题,说说商是中间有零还是末尾有零。

650÷5() 909÷9()817÷8()606÷6()560÷5() 930÷3()3.列竖式计算:404÷4= 515÷5= 624÷6= 918÷9=4.我在暑假时买了一本721页的故事书,花了7天的时间把它看完了,平均每天看多少页?【答案】1.×2.末尾有0 中间有0 中间有0 中间有0 末尾有0 末尾有03. 101 103 156 1034. 721÷7=103(页)3.6 整理与复习1.707÷7的商中间有()个0。

2.判断:0除以一个不是0的数,商一定是0 。

()3.被除数中有0,商中()。

A、一定有0B、没有0C、可能有0,也可能没有04.爸爸晚饭后去散步,从家门口的第一根电线杆走到第六根电线杆共走了360米(相邻的电线杆间距相同),每两根电线杆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米?【答案】1.12.√3. C4. 6-1=5 360÷5=72(米)4.1 用不含小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解决问题1.算式500+12×3先算()法,再算()法。

2.算式120-50×2的得数是140。

()3. 脱式计算。

80-12×4 56÷2-20 190+30÷54. 文具盒每个29元,笔记本每本5元,买一个文具盒和4本笔记本需要多少钱?【答案】1.乘加2.×3. 32 8 1964. 29+5×4=49(元)4.2 用含小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解决问题1. 算式(95-50)÷5,先算()法,再算()法。

2. 计算下面各题。

(60+180)÷4 48×( 32-27) 36×(56-52)3. 984减去640的差再除以8,结果是多少?4.四年级一班有43人,二班有41人,同学们去公园划船,每条船限乘7人,这些同学一次乘船要多少条船?【答案】1.减除2.60 240 1443.(984-640)÷8=434.(43+41)÷7=12(条)4.3 运用逆推法解决实际问题1. 某数乘以3,再减去5,差是13,这个数是多少?2. 一个数除以3,再乘以5,积是10,这个数是多少?3. 瓶内装有油,倒出500克油以后,又倒进600克,这时瓶内有油1300克,求瓶内原装有多少克油?4. 粮库里有一批大米,第一次运出20包,第二次运进10包,这时还剩28包,求粮库原有大米多少包?【答案】1.(13+5)÷3=62.10÷5×3=63.1300-600+500=1200(千克)4. 28-10+20=38(包)4.4 解决“移多补少”的实际问题1. 第一行摆9个圆,第二行摆5个圆,第一行比第二行多()个,第一行移()个到第二行,两行个数同样多。

2. 哥哥有44元钱,姐姐有36元,要使两人钱数相等,哥哥应给姐姐多少元?3. 有两筐梨,甲筐有108只,乙筐有66只,为了使两筐的梨子数相等,应从甲筐取多个各放在乙筐?4. 三年级参加写字兴趣班的有48人,如果从写字兴趣班调8人到美术兴趣班,那两班的人数相等,美术兴趣班原有学生多少人?【答案】1. 4 22. (44-36)÷2 = 4(元)3.(108-66)÷2=21(个)4. 48-8×2=32(人)4.5 整理与复习1. 算式(75+45)×8,先算()法,再算()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