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飞机总体设计-4第四讲_飞机总体布局型式的选择_大飞机
飞机总体设计-4第四讲_飞机总体布局型式的选择_大飞机
7
4.2 飞机总体布局
应尽量减小机身与机翼结合部、机翼与发动机短舱间 或机身与发动机短舱间的干扰阻力,相交的部件最好 以钝角或接近90°相交,否则需要加整流罩。 尽可能对强受力构件作综合利用,使其具备多种功能 以减轻结构重量。机身加强框——机翼、起落架,尾 部加强框——垂尾、平尾。 布置主要部件时,经常考虑到重量轻、结构简单、易 接近、维护方便、成本低。
15
4.3 飞机配平形式选择
正常式布局
多数飞机采用正常式布局,主要是因为正常式 飞机布局积累的知识和设计经验比较丰富。
飞机正常飞行时,保证飞机各部分的合力通过 飞机的重心,保持稳定的运动。
正常式布局的水平尾翼一般提供向下的负升力, 为了保证飞机的飞行安全 ,飞机机翼的迎角大 于尾翼的迎角。
三翼面布局
F-15S/MDT验证机 F-15D双座战斗机
前掠翼布局
28
4.3 飞机配平形式选择
联翼布局
鲲鹏-700 (北航3305 T6)
BURNELLI布局
29
4.3 飞机配平形式选择
斜翼布局
在跨音速范围内,斜机翼布局与常规固定后掠或变后 掠机翼飞机相比,有利于降低阻力。 只有一个转轴代替了常规变后掠机翼的两个转轴。有 利于降低飞机的结构重量。
满足强度和气动弹性要求,使机翼具有足够的结构刚 度、较轻的结构重量及较大的颤振速度。
40
中弧线+ 基本厚度分布 弦长b 最大弯度f 相对弯度f/b 最大厚度c 相对厚度c/b 最大厚度的 相对位置Xc/b 前缘半径r 后缘角τ
33 33
4.4.1 翼型选择
翼型气动特性的影响因素—前缘半径
前缘半径小,前缘在小迎角时就开始分离,随迎角增加再 附着,前缘半径越小越易分离,最大升力系数小,但波阻 也小——适于超音速飞机 前缘半径大,圆前缘翼型从后缘开始失速,随迎角增加分 离前移,失速迎角大,最大升力系数大,但波阻也大—— 适于亚音速飞机
4.2.1 全机布局的几个原则
应使燃油、装载与空机的重心在纵向位置上尽可能接 近,使全机重心移动范围缩小,减少配平对尾翼面积 的需要,从而降低飞机浸润面积,减小阻力,还减轻 重量。 亚声速飞机的巡航速度不超过阻力发散速度。这决定 了机翼的后掠角、翼型及相对厚度等设计参数。 安定面及操纵面的临界马赫数应比机翼高。这影响到 安定面及操纵面的相对厚度、后掠角及展弦比的选择。
2
4.1 飞机型式的含义与内容
飞机型式没有严格的定义。
飞机型式就是飞机的总体气动布局型式,是飞 机各部件外形、数目和相对位置的总称。
具体是指飞机部件几何外形特征及装载布置方 案,如机翼、机身、尾翼及发动机、起落架安 装位置、装载布置方案等不同的组合。
为满足不同的飞机设计要求,不同的气动、重 量、刚度和使用维护等各方面的要求,这些部 件有各不相同的外形,其组合又可有不同的型 式。
36
4.4.1 翼型选择
翼型气动特性的影响因素—相对弯度
弯度的确定通常是保证翼型在正常的巡航速度飞行时 处于设计升力系数状态。设计升力系数指的是具有最 小阻力时的升力系数。 对于任何一种翼型,在其设计升力系数附近,有最有 利的压力分布,阻力最小,升阻比最大。 对于低速飞机,巡航速度比较小,所需的升力系数要 大,应当采用相对弯度较大的翼型,对于高速飞机则 应选取相对弯度较小的翼型或无弯度的对称翼型。 平尾、立尾等翼面要在正负迎角、正负侧滑角下工作, 因此这些翼面都要采用对称翼型。
12
4.3 飞机配平形式选择
飞机总体配平型式也就是飞机的气动布局型式, 通常指不同承力面的安排型式。
机翼是产生升力的主要部件,前翼、水平尾翼和 垂直尾翼等是辅助承力面,用于保证飞机的操纵 性和稳定性。 飞机配平型式的选择是一个复杂的创造性的设计 过程,技术因素是首先要研究的问题。另外,飞 机型式选择还会受到其他非技术因素的制约,例 如:市场 、设计人员的风格和习惯等。
8
4.2 飞机总体布局
4.2.2 喷气客机布局形式 概况
a. 载客量:>120人,20世纪末平均载客158人。 b. 巡航速度:高亚声速,约Ma0.8。 c. 动力装置:涡轮风扇发动机,从安全考虑必须多发, 2~4发。多发飞机必须保证在1发不工作时,剩余发动 机仍能满足适航标准所规定的安全要求。这对双发飞 机要求苛刻,但其研制及直接运营成本低。20世纪末 以后的型号有广泛采用双发的趋势。
35
4.4.1 翼型选择
翼型气动特性的影响因素—相对厚度
随着翼型相对厚度增加,最大升力系数先增大,然后 减小。对于每一种翼型,有一个最佳的相对厚度,范 围大约为10%~14%,亚音速飞机翼型的相对厚度多 在此范围内。 超临界翼型有助于 推迟激波的形成, 并减小给定相对 厚度翼型的阻力
相对厚度经验曲线
*近距与远距鸭翼的更多介绍 -方宝瑞,《飞机气动布局设计》
19
4.3 飞机配平形式选择
鸭式布局的难点是鸭翼位置的选择和大迎角时俯仰 力矩上仰的问题。由于鸭翼位于飞机的重心之前, 俯仰力矩在大迎角的情况下提供较大的抬头力矩 (上仰力矩),不能够稳定的飞行,因此必须提供 足够的低头力矩来平衡之 • 在后机身加边条(X-29) • 限制放宽静稳定余度 • 采用发动机推力矢量技术等
13
4.3 飞机配平形式选择
达索公司的设计传统
幻影III
幻影2000
阵风
14
4.3 飞机配平形式选择
根据配平翼面和机翼之间的相对位置和配平翼面 的多少,通常分为以下几种型式
正常式布局:水平尾翼位于机翼之后 鸭式布局:水平尾翼位于机翼之前 无尾布局:有一对机翼,立尾可能有或无 三翼面布局:机翼前面有前翼,后面有平尾
16
4.3 飞机配平形式选择
正常式布局
17
4.3 飞机配平形式选择
正常式布局
18
4.3 飞机配平形式选择
鸭式布局
鸭式布局是飞机最早采用的布局型式,莱特兄弟设计的 飞机就是鸭式布局,但是由于鸭翼提供的不稳定的俯仰 力矩造成鸭式飞机发展缓慢。 随着主动控制技术的发展,鸭式布局技术日趋成熟,鸭 式飞机在中、大迎角飞行时,如果采用近距耦合鸭翼型 式*,前翼和机翼前缘同时产生脱体涡,两者相互干扰, 使涡系更稳定,产生很高的涡升力。
3
4.1 飞机型式的含义与内容
飞机型式选择在飞机设计中的地位和作用
飞机设计过程中,影响飞机性能的重大决策基本上都是 在飞机型式选择过程中作出的。
飞机的气动力、强度刚度、使用维护、制造工艺等各个 方面的特性,在飞机的型式确定下来以后就基本上确定 了。
正确地选择飞机型式对设计速度和设计质量有很大的影 响。 不恰当的飞机型式,会引起以后设计中的重大返工。如 果在风洞试验甚至试飞之后,发现飞机的性能或操纵安 定性差,则可能推翻整个方案,大大影响设计速度。
30
4.4 机翼参数选择
4.4.1 翼型选择 4.4.2 机翼外形设计 4.4.3 机翼的增升装置和副翼
31
4.4.1 翼型选择
翼型是构成翼面的重要部分,直接影响到飞机的性能 和飞行品质 选择翼型时不仅要满足气动要求,还须兼顾结构、强 度及工艺的需要
32
4.4.1 翼型选择
翼型的参数
20
4.3 飞机配平形式选择
前翼尖端涡流布置不当,会引起机翼弯矩增加, 阻力增大,所以对于客机常常采用将前翼布置在 机翼的远前下方,减少前翼对主翼的气动影响。
21
4.3 飞机配平形式选择
无尾布局
无尾布局飞机一般采用大后掠角的三角形机翼,用机 翼后缘的升降襟翼作为纵向配平的操纵面。 无尾飞机配平时,升降襟翼的升力方向向下,引起升 力损失,同时力臂较短,效率不高。飞机起飞时,需 要较大的升力,为此必须将升降襟翼向下偏,这样会 引起较大的低头力矩,为了配平低头力矩升降襟翼又 需上偏,造成操纵困难,配平阻力增加。 因此,无尾式布局的飞机通常采用扭转机翼的办法, 保证飞机的零升力矩系数大于零,这样可以有效的降 低飞机飞行时的配平阻力。
9
4.2 飞机总体布局
d. 航程:近程:1500~2500km;中程:2500~4000km; 远程:7000~10000km。 e. 安全标准:各国政府都有“适航标准”。我国对喷气 客机适用“适航标准第25部”,与国际民航组织要求、 美国的“FAR25部”、欧洲的“JAR25部”相当。 f. 设计目标演变:除了基本的要求外,20世纪后期有3 次追求大幅改进的尝试。60’s超声速化,“协和”、 图-144,“SST”,噪声、耗油率。80’s桨扇化,节 油,石油危机缓解。90’s超大型化,航空港拥挤,单 座使用成本低。
大飞机总体设计 第四讲 根据《飞机总体设计》 改编
飞机总体布局 型式的选择
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
飞机系
第四讲 飞机总体布局型式的选择
4.1 飞机型式的含义与内容 4.2 飞机总体布局 4.3 飞机配平形式选择 4.4 机翼参数选择 4.5 尾翼布置及参数选择
1
4.1 飞机型式的含义与内容
明确了飞机的设计要求后,就要对飞机的外形进 行全面的构思,即进行飞机型式的初步选择
还需注意翼型的 配置,翼尖用失 速性能好的翼型, 翼根则用升阻比 高、相对厚度大 的翼型。
39
4.4.2 机翼外形设计
机翼设计的依据
满足飞机性能要求为主要依据,即应保证
• 在起飞、着陆和空中机动状态下有尽可能大的升力及高的升 阻比; • 在巡航状态和大速度下有尽可能小的气动阻力; • 在全包线范围内有良好的纵向及横航向的操纵安定特性,特 别是在低速时要有线性的俯仰力矩特性、较高的副翼效率及 良好的横航向特性。
37
4.4.1 翼型选择
大展弦比、小后掠的亚音速运输机
一般采用超临界翼型,如美国的NASA SC(2)-0614,西 工大的跨音速飞机用的NPU-S73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