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中国大飞机发展的看法

对中国大飞机发展的看法

大鹏展翅——浅谈我国大型机研制莫松10112班坐在柔软的靠椅上喝完最后一口咖啡,轻点了一下鼠标,进度条迅速被填满.我轻舒了一口气,环顾了一圈贴着精美木纹的墙壁,向总部发出的邮件应该已经被收到,今天的工作总算完成了.关上电脑,走出房间,随着房门轻轻关闭声,房间内的灯暗了下去.走过泛着柔和灯光的走廊,再一个拐弯,穿过一个大厅我来到了咖啡吧,有点儿饿,向服务生要了一份牛排.于是一边享受着轻轻的音乐,一边填饱我的肚子,现在吧里的人已经不多,最喜欢在这种环境下进餐.看看表,已经是晚上12点.回房间吧,我起身走出咖啡吧,穿过大厅时,遇见穿着晚礼服男男女女从宴会厅那边过来,对了,今天晚上有一场舞会,应该刚刚结束.不过我不喜欢跳舞,再说下午在小型运动场踢球又扭伤了脚,还有饭前刚刚发出的报告,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跳舞.这时几个刚从游乐室回来的孩子的嬉戏声把我从思绪中叫醒.这才发现,已经到房间了.打开门,坐倒在靠椅上,用遥控器按开墙上的大屏幕电视,点播一部老电影吧,<<泰坦尼克>>.在露丝和杰克的生离死别中,我也睡着了.早上8点,闹钟叫醒我,伸了个懒腰,从躺椅上起身.活动了一下四肢.我竟自走到窗前,轻轻拉开窗帘,阳光射在我的脸颊上,很刺眼,一望无际的云海被阳光染成金色,像白色浪涛的浪尖被蘸上了一抹金黄.很美,很壮丽.云海很静,很难察觉到一丝移动,好安逸的早晨.要不是前方的一座云峰作参照物,我还真以为时间停止了.轻轻抬起头,看了看那蓝蓝的天,没有一点杂色的铺开来,与下面云海在远方轻轻的相汇.洗漱后,8点半,我整理好行李,还有30分钟,就要到达北京了.打点好后,我回到靠椅上,点了一段音乐,看着今天的<<北京早报>>.没多久音乐里传来了空中小姐优雅的声音: ——旅客朋友,我们马上就要到达首都机场,请你回到座位上,我们会为你系好安全带……北京欢迎您!窗外,乳白的云掠过,我们的飞机在穿过云层慢慢下降。

9点,感觉轻轻一震,再看窗外,不远处的草坪快速的滑过。

感觉飞机在慢慢减速,又轻轻拐了一个弯停在下机通道前……19个小时的飞行,从纽约到北京,为我的旅行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走出机舱,进入候机大厅,透过落地窗巨大的客机沐浴在阳光里。

这是一架1000座的客机,主要用于跨太平洋飞行,巨大的机舱简直就是一座星级宾馆,有咖啡厅,宴会厅,游乐场,小型运动场,可以提供上网接口以及电视服务。

平稳的飞行可以使旅客免受飞机因气流产生的颠簸的折磨,简直就是一架空中泰坦尼克。

飞机在高空以0.9马赫的巡航速度飞行,这得益于她的4台单台推力600KN的高涵道比发动机。

不禁感慨,如此庞然大物如何能腾空而起,在天际翱翔!以上是我对未来洲际飞行的一次展望,管中窥豹,我们可以借此形象的感受大型运输机以及超大型运输机在未来生活中的巨大使用潜力。

我国分析研制大型飞机的计划“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的议案和提案建议:我国对大型军民用运输机、军用特种飞机和大型民用客机的需求非常迫切,但全部依赖于进口。

在未来20年,我国需要数目相当可观的大型军用运输机和以此改装的特种飞机。

我国需要采购大型民用客、货运输机1500余架,如全部进口,则采购费超过1000亿美元。

要实现航空强国的目标,必须把发展大型飞机作为突破口,以满足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建设的双重需要,带动我国科技水平、工业水平和综合国力的大幅度提高。

”这是人大和政协的提案,可以看出,提案有三个潜台词,第一是国内的需求,第二是现况的经济压力,第三是通过研制大型机来带动整个航空工业甚至是工业水平。

现状空客和波音都将中国作为未来最大的市场。

◆波音民机集团的副总裁贝斯勒表示:未来20年间中国国内航空运输市场将以年均9%的速度增长。

2002年到2021年间,中国将需要1912架新飞机,价值1650亿美元。

◆空客中国公司总裁马乐德也同样认为:未来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二大航空市场,未来中国将需要大约1600架飞机。

空客还关注到中国民航重组所带来的策略变化。

现有方案◆继续与波音空客合作,承包其生产任务,继续积累经验。

◆与乌克兰合作,在中国生产AN-70。

◆完全自主研制大型机,要生产有自己知识产权的大型机。

◆安225落户中国。

大型机渊源早在飞机发明后第十年,大型飞机就开始被设计,西科尔斯基设计的俄罗斯勇士号开创了大型机的先河,它4发,最大起飞重量4.1吨,载客8人,在一战后改装为轰炸机。

尔同一时期的“伊里亚.穆罗麦茨”,也是由西科尔斯基领导研制的,成为世界上第一架重型轰炸机。

时间推进到1940年7月到1941年5月的“不列颠之战”,由于德国一贯使用的闪电战,使其空中力量主要用于近距支援,ju-87俯冲轰炸机,bf110护航战斗机等优秀的飞机,在长途跋涉之后,都没有太大精力继续战斗,是德军很快就陷入劣势。

在东线,德国人也是很少多苏联重工业目标发动战略轰炸,给对手以喘息机会。

相反,苏联却适时组织了一只独立远程轰炸部队,通过仿制美B-29的图-4以及特勃2,斯勃2扩充自己的大型轰炸机。

盟军对德轰炸也从未停歇过,B-17,B-24,斯特林,兰开斯特等优秀的战略轰炸机“千机轰炸”打破了德空军元帅戈林的狂妄言论“英国轰炸机永远也够不到柏林!”在太平洋战场,更是远程大型轰炸机的用武之地,美B-25首次轰炸东京到B-29投下两枚原子弹,大型机成为决定战争走向关键.在二战后的数次局部战中,美各型战略轰炸机更是使用频繁,其打击有以下特点◆作为空袭主力长期使用。

◆精确打击和地毯式轰炸并重。

尤其在对阿富汗以及对伊作战中,B-52和B-1B,B-2配合KC-135加油机克服了周边国家之开放领空的困难。

美这几种战略轰炸机具有航程远,载弹量大,经过空中加油可以从本土对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实施轰炸的特点。

在民用客运领域,大型机也发展迅速,从道格拉斯里程碑式的DC-3到第一种喷气式客机彗星,再到波音王朝的737百座机。

民用航空在追求着更高,更快,更大的目标。

宽体客机的代表作A300,空中霸王747- 400的416至524载客量,A320的先进技术,波音777的无纸设计。

在军民用运输领域,一个个大力士活跃在全球各地,C-5银河可以装载两辆M1A1主战,而6发的安225更是有240吨的载重量。

强大的载重能力使90年海湾战争头两月的20亿吨千米空运周转量是当年柏林空运周转量的两倍!各国大型机研究现状民用航空方面波音方面:7E7作为一款超效飞机成为其新产品研发的重点。

以波音公司为首研发的这款飞机载客200至250人,最大航程范围13334公里到14816公里。

这款新型飞机还将达到前所未有的燃油效率,具有出色的环保性能。

同其他任何宽体飞机相比,该飞机在执行同样的飞行任务时可以节省15%至20%的燃油。

其飞行速度达到0.85马赫,可以同当今最快的宽体飞机相媲美。

从更远看,波音提出“音速巡航者”,计划集更快更远更高更舒适更安全更环保于一体,0.95马赫以上速度,高度13700米,航程16700千米。

空客方面:A38按三个舱位布局,其中A380-800可容纳555名旅客,航程可达14,800公里。

其货机型号A380-800F可以在10,400公里的航程上载运150吨的商载。

在需要时,可改装为加长、缩短和延程型。

A380不仅能满足当前的噪音限制,而且比当今最大的客机(747)更加安静,A380经济的油耗,比其最接近的竞争对手低13%,它将是第一个百公里旅客油耗少于3升的远程飞机,其油耗可以与最好的小型涡轮柴油汽车媲美。

其他:欧洲的“力量和美学”的协和将推出第二代,速度2100千米/小时,航程12000千米,载客250人。

以及更先进的在高空大气层以5-12倍音速飞行的高超音速客机。

运输机AN-70 该机是世界上首次采用桨扇式发动机的军用运输机,速度98- 750公里/小时,低速特性是所有大型运输机中绝无仅有的,具有非常好的低速空投和超低空空投能力。

飞机的起降性能好,可以从600米跑道上起飞。

货舱宽大(高4米,宽4.1米),最大载重量47吨,载重30吨可飞行6000公里。

A400M具有较好的低速飞行能力,较大的航程和较高的巡航速度。

广泛采用了空中客车飞机的部分成熟技术。

采用了悬臂式上单翼。

飞机全长41. 8米,高14.7米,内部空间较大,货舱长17.7米。

机身侧面的前后各有一个空降兵专用舱门,宽敞的邮口可以在短时间内这降全副武装的士兵。

民用航空上,分析波音空客的未来发展计划,不难看出,两大民用机巨头在大型机市场展开了拉锯战,谁也不愿意对方独占市场,载客量不断的攀升。

军用领域各国都认清到一点,高机动性将是决定现代战争胜负的重要砝码,所以具有超强适应能力的野战运输机以及具有超大运输能力大型运输机之间的配合使用将成为战争资源调用的最重要手段。

以美国为例,其战略思想已转向高机动性,这一点从其废除十字军战士自行火炮以及研制大口径轮式战车等动向中可见一斑。

狭缝中求发展反观我国情况,可以说是处在狭缝之中,波音空客灼灼逼人,来势汹汹,力图在未来20年内将中国作为最大的市场之一。

两者决不愿意看到再有第三支力量进入。

大型飞机自己造,但是波音和空中客车占据了世界大型飞机几乎所有的市场份额。

飞机生产的特点,决定了它的高投入必须以高产出为基础,是一个高风险的高端领域。

如果我们在飞机设计制造业上与欧美的技术差距短期内无法填补,如果我们不引入市场化竞争,如果我们不能解决巨额研发和制造投入与竞争激烈的市场生存空间之间的矛盾,那么我们是否会陷入前苏联大型飞机尤其是民用飞机举步维艰的前车之鉴中?我们是否一定需要制造所有的大型飞机?我们能否更好地运用国际分工体系,摸索出更符合中国国情的大型飞机发展之路?这些问题等等问题随之而来。

国外航空公司将飞机部分零部件交由我们制造,我们可以从中学习一些经验技术,但是我们永远无法知道比如为什么要加一根加强筋在这个位置,是怎样得出这样的结论等等一系列创造性的问题。

而真正关键的正是这些。

在美国人耗费重金在实验室里吹翼型吹出的上万个数据,这是买不来的。

一切的一切都在于长时间的创造积累。

所以说我们需要自己的设计,自己的实验数据,自己的经验甚至自己的失败。

关桥委员说:“一个大国不能造大飞机,这与我们国家的地位不相称,我们在科学技术的前沿就缺这一块。

本届政府对发展大飞机很重视,我们现在有实力,有能力,有基础,自力更生地研制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飞机。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是无价之宝。

依靠替外国人打工,是不能发展出我们自己的飞机型号的。

直到今天,还没有哪一国因转包或合作而获得独立研制大飞机的能力。

日本和韩国很早就转包了美国的民航机任务,也曾经多次尝试上自己的大飞机项目,至今没有成功,而我们的转包量只有日本的百分之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