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原理模拟试题一 答案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各个方面。 ( X ) 2、数量指标用数字表示,质量指标用文字表示。 ( X ) 3、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是根据调查结果所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 ( X ) 4、调查单位与报告单位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一致。 ( X ) 5、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距和组数。 ( X ) 6、全距不能全面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异程度。 ( V ) 7、在时间数列中,绝对数时间是基本数列,相对数和平均数时间数列都是派生数列。 ( V ) 8、组指数从本质上说属于个体指数。 ( X ) 9、定基增长速度等于以前各期(含本期)的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 ( X ) 10、所有的总量指标都是有计量单位的有名数。 ( V )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统计”一词的含义包括:_统计资料___、__统计工作___、___统计学___。 2、统计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有: _大量观察法_、统计分组法__、_统计指标法__、_统计推断法___。 3、完整的统计工作包括__统计设计__、_统计调查__、_统计整理__、_统计分析__四个环节。 4、在统计调查中,搜集资料的方法有:_观察法__、_采访法_、_自填法_。 5、调查时间的含义包括两方面:__调查对象所属时间_、__调查工作开展时间___。 6、统计分组按选择分组标志多少不同可分为:__简单分组_、_复合分组__。 7、统计表从形式上看包括:_总标题__、_横行标题_、_纵栏标题_、_指标数字_四部分。 8、总量指标按反映内容不同可分为:__总体单位总量__、__总体标志总量___。 9、时间数列的影响因素可以分解为:_长期趋势_、_季节波动__、_循环变动__、_不规则变动__四种。 10、指数按反映的指标性质不同可分为:__数量指标指数__和_质量指标指数___。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财专08班的张明在这次统计考试中得了85分,85这个数字属于( C ) A、标志 B、指标 C、标志值 D、指标值 2、我国2008年的人口出生率为12.14‰,“人口出生率”这个指标是( B ) A、动态相对指标 B、结构相对指标 C、强度相对指标 D、比较相对指标 3、某企业2008年单位产品成本计划降低率5%,实际降低率为10%,则该企业2008年单位产品成本计划完成百分比为( A ) A、94.74 % B、200% C、105% D、105.56% 4、在“工业设备普查”统计调查中,调查单位是( B ) A、国家统计局 B、每台工业设备 C、每个工业企业 D、企业统计员 5、据报导,我国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为89404亿元,2007年GDP为246619亿元,则我国2000-2007年GDP年平均增长速度为( A )
A、1894042466197 B、7189404246619 C、789404246619 D、1894042466198 6、某企业2007年1—4月初职工人数资料如下:1月初1632;2月初1548;3月初1722;4月初1710;则该企业一季度平均职工人数为( B ) A、1634 B、1647 C、1653 D、1660 7、我国2007年11月商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了18.8%,同期商品价格指数为106.9%,则我国2007年11月商品销售量的增长幅度为( D ) A、17.59% B、20.10% C、27% D、11.13% 8、某地区6个县市2007年棉花产量分别为:6.6、5.2、7.5、5.7、7.2、6.8万担。则该地区6个县市棉花产量中位数为( C )万担。 A、6.5 B、6.6 C、6.7 D、6.8 9、某工厂新招收工人的年龄资料如下:16、18、19、19、18、18、18、24、30。则其众数为( A ) A、18 B、19 C、20 D、19.2 10、某企业A产品产量连续4年的环比增长速度分别为12%、11%、15%、10%,则这4年A产品产量的平均增长速度为:( A ) A、11.98% B、11.86% C、12% D、111.86%
四、计算题(共50分) 1、某企业2008年A产品单位产品成本为560元,2009年单位产品成本计划降低率为5%,实际降低率为6.2%,试计算: (10分) (1)2009年单位产品成本的计划值和实际值 单位产品成本计划值=560*(1-5%)=532元 单位产品成本实际值=560*(1-6.2%)=525.28元 (2)2009年单位产品成本计划完成程度是多少?是否完成计划? 单位产品成本计划完成程度=实际单位产品成本/计划单位产品成本 =525.28/532=98.74% 计划完成程度小于100%,说明实际单位产品成本低于计划单位产品成本。完成计划。 2、 某农科所对一新品种A进行试验,得到资料如下: (15分) 按亩产量分组 (KG/亩) 播种面积 (亩)
500以下 4 500—550 12 550—600 64 600—650 14 650以上 6 该农科所另有一品种B,其平均亩产量为575公斤,标准差为48公斤,要求: (1)计算A品种的平均产量、标准差和标准差系数;
平均数、标准差计算表 按亩产量分组 (KG/亩) if 组中值 ix iifx xxi
iifxx2)(
500以下 4 475 1900 -103 42436 500—550 12 525 6300 -53 33708 550—600 64 575 36800 -3 576 600—650 14 625 8750 47 30926 650以上 6 675 4050 97 56454 合计 100 - 57800 - 164100 KGfxfx57810057800
KGffxx51.40100164100)(2
%01.757851.40%100xV=甲
(2)试问农科所应推广哪个品种? %35.857548%100xV=乙
应推广甲品种。 3、某企业历年产量资料如下: (10分) 年份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产量 (万吨) 213 235 242 255 268 276 288 295
要求:(1)用最小平方法建立直线回归模型,确定参数a和b; (2)利用模型预测2009年产量。 最小平方法计算表 年份 产量y 时间t t2 ty 2001 213 1 1 213 2002 235 2 4 470 2003 242 3 9 726 2004 255 4 16 1020 2005 268 5 25 1340 2006 276 6 36 1656 2007 288 7 49 2016 2008 295 8 64 2360 合计 2072 36 204 9801
36.1136204*82072*369801*8)(222ttnyttynb 89.207836*36.1182072ntbnya 2009年产量预测值=207.89+11.36*9=310.13 4、某公司月销售资料如下: (15分) 商品 计量 单位 销售量 价格(千元)
7月 8月 7月 8月 甲 台 50 60 2.2 2.5 已 吨 200 180 5.0 6.5 丙 M3 1000 1100 0.5 0.6 (1)计算销售量个体指数和价格个体指数;
销售量个体指数%10001qqkq
%1205060==甲qk %90200180==乙qk %11010001100==丙qk 价格个体指数%10001ppkp %64.1132.25.2==甲pk %1300.55.6==乙pk %1205.06.0==丙qk (2)计算销售量综合指数以及销售量变动影响绝对额; %26.98161015825.0*10005*2002.2*505.0*11005*1802.2*600001pqpqKq
销售量变动影响绝对额=千元38161015820001pqpq (3)计算价格综合指数以及价格变动影响绝对额; %16.125158219805.0*11005*1802.2*606.0*11005.6*1805.2*600111pqpqKp
价格变动影响绝对额=千元398158219800111pqpq 统计学原理模拟试卷二答案 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1分,共10分)
1.标志和指标都可以用数字或文字表示。 ( X ) 2.总体可以转化为总体单位,但总体单位不能转化为总体。 ( X ) 3.代表性误差只存在于抽样调查中。 ( V ) 4.在统计调查中,一次调查可以有多个调查目的。 ( V ) 5.如果在宾词中进行了复合分组,则该统计表是复合表。 ( X ) 6.所有的总量指标都是有计量单位的有名数。 ( V ) 7.对于连续性变量,在分组时,组限只能采用相交标记法。 ( V ) 8.累积增长量是以前各期(含本期)的逐期增长量的连乘积。 ( X ) 9.在计算综合指数时,要求作为同度量因素的指标分子分母时期相同。 ( V ) 10.全距和平均差一样,也属于标志变异指标。 (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