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度九年级语文定时作业一、积累运用(30分)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为加点汉字注音。
(6分) 2014-10-6①崛.()起②攒.()聚③褴褛..( )④jiong然相异( ) ⑤阴hui ()⑥干he ( )2.下面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4分)以身作责分文不直狼狈不勘不记其数2.下面这段文字中两处画线句有语病,请逐一进行修改(可以调整语序,可以添加、删除或更换词语等,但不得改变原句要表达的意思)。
(4分)无障碍环境是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必备条件,根植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目前,淮安市许多新建的公共场所进出有滑坡,上下有电梯。
①市政部门还对不少道路进行了改造,施工了标准的盲道。
②当残疾人遇到困难时,市民会提供主动帮助。
对于残疾人来说,淮安这座城市正变得越来越“无障碍”。
修改①:_修改②: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4分)①校学生会准备向“省十八届运动会”活动组委会提出建议,把“美猴王”作为形象大使。
为了说服组委会接受这一建议,校学生会现在向每位同学征集一条有说服力的理由。
请写出你的理由。
答:____________ __________②《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第一次出游,发现小人国是用什么办法来选拔官员的?并请简要叙说如何利用这种方法选拔官员?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默写古诗文名句。
(12分)①绿杨烟外晓寒轻,。
②黄河远上白云间,。
(王之涣《凉州词》)③,浅草才能没马蹄。
④,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⑤即举大名耳,!(司马迁《陈涉世家》)⑥,在河之洲。
,君子好逑。
(《关雎》)⑦,白露为霜,,在水一方。
(《蒹葭》)⑧土地平旷,,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桃花源记》)(9)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 .(汉·司马迁《报任安书》)(10) ,俭以养德。
二、阅读理解(60分)(一)、文言文阅读5.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5分)(1)寻向.所志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3)比.至陈(4)项燕为.楚将,数有功(5)法.皆斩6.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6、“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表现了桃源人什么样的心理?作用是什么?(3分)7.桃花源村具有怎样的特点 ?文章中对桃源世界的描述是虚构的,虚构的目的何在?(3分)8.陈胜、吴广采用的起义策略是什么?为了“威众”做了哪两件事情? (3分)(二)、学会看食品的“简历”在超市里买东西的时候,你会主动去看包装上的食品说明吗?怎么看懂食品说明,要看的是哪些项目?首先看食品类别。
说明上要标明食品的类别,类别名称必须是国家许可的规范名称,以免企业“忽悠人”。
例如,一盒饮料的名字叫做“咖啡乳”,但它究竟是一种饮料,还是一种牛奶制品?如果看见说明上的“食品类别”项目注明“调味牛奶”,这就说明,这是在牛奶当中加了点咖啡和糖,而不是水里面加了糖、增稠剂、咖啡和少量牛奶。
这样的产品和牛奶的营养价值比较接近。
反过来,如果是在水里加了点牛奶和咖啡,那么在食品类别上就属于“乳饮料”,不能叫做“调味牛奶”。
它的营养价值就比牛奶差远了,不能用来替代牛奶给幼儿喝。
第二看配料表。
食品的营养品质,本质上取决于它的原料及其比例。
配料表有三大看点:第一大看点,看原料排序。
按法规要求,用量最大的原料应当排在第一位,最少的原料应当排在最后一位。
例如,某种产品的配料表上写着“米粉,蔗糖,麦芽糊精,燕麦,核桃等”,说明其中的米粉含量最高,蔗糖次之,其中的燕麦和核桃都很少。
这样的产品,营养价值还不如大米饭。
如果产品的配料表上写着“燕麦,米粉,核桃,蔗糖,麦芽糊精等”,其品质显然会好得多。
第二大看点,看是否有你不想要的原料。
如糖、盐、氢化植物油等不健康配料,还有可能产生过敏或不良反应的配料。
比如说,如果一个人对花生过敏,那么买饼干点心等食品的时候一定要非常仔细地看看,配料表中有花生的绝不能买。
第三大看点,看其中的食品添加剂。
目前我国对食品添加剂的标注也越来越严格了,从2010年6月开始,企业必须明明白白地标注出所有的食品添加剂,而且要放在“食品添加剂”一词的后面。
看食品添加剂并不难,看到带颜色的词汇,比如“柠檬黄”、“胭脂红”等,一般是色素;看到带味道的词汇,比如“甜蜜素”、“阿斯巴甜”、“甜菊糖”等,肯定是甜味剂;看到带“胶”的词汇通常是增稠剂、凝胶剂和稳定剂,等等。
看多了就习惯了。
第三看营养含量。
对很多食物来说,营养者是人们摄取的重要目标,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含量越高越好。
而对于以口感取胜的食物来说,也要小心其中的能量(也就是“热量”或“卡路里”)、脂肪、饱和脂肪酸、钠和胆固醇含量等指标。
这几个项目,自然是越低越好的。
第四看产品重量、将含量或固形物含量。
有些产品看起来可能便宜,甚至贴着“降价”标签,但如果按照产品重量来算,反而比其他同类产品昂贵。
也可能一种产品用手掂一下觉得挺重,但重量都来自包装,或者其中加的水,包的冰,结果真正能吃进去的部分可能没多少分量。
第五看生产日期、保质期和保质条件,保质期指可以保证产品出厂时具备的应有品质,过期后品质有所下降,但很可能吃了也没危险;保存期或最后食用期限则表示,过了这个日期便不能保障食用的安全性。
在保质期之内,应当选择距离生产日期最近的产品。
就算没有过期,随着时间的延长,其中的营养成分或保健成分还是会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最后还要看认证标志。
很多食品的包装上有各种质量认证标志,比如有机食品标志、绿色食品标志、无公害食品标志、原产地认证标志等,还有QS标志,没有它的食品就不能进入超市销售。
这些标志代表着产品的安全品质或管理质量,具体意义在后面还会细致说明。
在同等情况下,最好能够优先选择有认证的产品。
那些商家自封的标志不必在意,但产地说明还是值得看看的,因为如果产地生态环境好,周围没有污染源,产品的安全质量就会让人放心。
产地污染大的地方,各种污染物质会从土壤、灌溉水中进入植物体内,比施农药还可怕。
细看以上信息之后,产品的优劣就一目了然,广告宣传也不再能够轻易“忽悠”你购买那些对厂家来说利润最大的产品了。
9.标题中“简历”指的是什么?取这样的标题有什么好处?(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10.文中划线句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__ 11.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4分)保质期指可以保证产品具备的应有品质的期限,过期后品质有所下降,但可能..吃了也没危险。
__ 12.一位母亲购买一种给幼儿增加营养的饮料。
超市里有两种饮料,一种说明上注明的是“调味牛奶”,一种注明的是“乳饮料”。
请你帮助这位母亲选择其中的一种,并结合上文谈谈你的依据。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16分)一碗米粉天有些冷,父亲突然对我说,你陪我去一趟桂林吧。
父亲越来越老了,行动也越来越不方便,已经不能独自外出了。
我那时正好要去西双版纳,就说,桂林你已去过了,西双版纳还没去过,干脆和我—起去西双版纳吧。
父亲摇摇头。
我又提了几个父亲没去过的地方,父亲仍然摇头,态度很坚决。
没办法,只好陪父亲去桂林。
路上,我问,为什么非要到桂林呢?父亲说,我要去吃米粉。
就为这原因?我哭笑不得。
桂林米粉,我们那儿就有卖的,大老远跑去就为吃碗米粉,看来,父亲真的变成了老小孩。
车站的旁边就有不少卖米粉的,我说,我给你买一碗?父亲不让,带着我一家一家地找,可一次也没有坐下来。
我说,随便买一碗不就行了,何必找来找去的。
父亲很坚决地说,不,我要找一位姓杨的。
我奇怪,他的米粉特别好吃?父亲嗯了一声,又说,我还欠他一碗米粉钱呢。
父亲说,那是十五年前的事了。
那次他来桂林,玩得很开心,眼看返程的时间就要到了,他匆匆赶到车站,买了返程的车票。
这时,他才发现肚子咕咕地叫个不停,于是就在一家小店要了一碗米粉。
也许是因为太饿了的缘故吧,那天的米粉特别好吃。
可是等他付钱的时候,他愣住了,手插在衣兜里怎么也拿不出来。
他的钱包丢了,他一分钱也没有了。
他尴尬地站在那里,脸上立刻冒出一层汗水。
店主看出他的窘态,问,没带钱?父亲低下头说,钱丢了。
这样吧,你把你的地址、姓名给我,回去后我一定把钱给你寄过来。
店主又打量了一下父亲,说,不用了,下次到桂林来,还来吃我的米粉,不过得给两份钱。
父亲红着脸答应了。
十五年了,父亲没有再去过桂林,那碗米粉在父亲的心头挥之不去。
他甚至不知道那位店主叫什么,只知道他姓杨。
父亲和我把车站周围的小吃店找了几遍,也没有找到那住姓杨的。
父亲就向人打听,终于有人告诉父亲,姓杨的店主早搬走了,搬到哪里没有人知道。
失望如厚厚的阴云,蒙在父亲的脸上。
他连连叹气。
父亲开始带着我在桂林慢慢寻找。
要在那么大的桂林寻找一个不知道名字的人,谈何容易.我们找了整整两天,也没有找到。
天越发冷了,再过24小时我们就要回去了,没有办法,我进了一家网吧,在网上发帖,请网友帮忙寻找那位姓杨的店主。
第二天中午,有人打我的手机,说他就是我们要找的人,请我和父亲去吃他的米粉。
我和父亲按他说的地址找到了他。
他的头发已经全白了,动作慢慢腾腾的,老态毕现。
父亲还是一眼认出了他,紧走两步,上前紧紧握住他的手,说,我可找到你了,我可找到你了!语气中满是激动。
只是我有些疑惑,这个小店我前天来过,店主是个年轻人。
也许是他的儿子吧,我想。
米粉端上来了,味道确实不错。
父亲吃得很香,也很从容。
然后,父亲执意按照自己的标准付了钱。
临别时,父亲又一次握住了他的手,说,要是我还能来桂林,我还来吃你的米粉。
他没有说话,只是使劲握了握父亲的手。
返回的途中,电话响了,是那位姓杨的店主打来的。
他说,我们吃米粉的那家小店并不是他的,他身体不好,几年前就收了生意。
听说我们在找他后,他特意和店主商量,临时当了一会儿店主,又给我们做了一次米粉。
挂上电话,我的眼中留下了两行泪水。
那碗米粉的香味弥漫在我的周围,温暖着我。
13.联系选文语境,理解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4分)①他尴尬..地站在那里,脸上立刻冒出一层汗水。
②他没有说话,只是使劲..握了握父亲的手。
14.结合文意,说说你对选文最后一段中划线句子的理解。
(3分)15.“收了生意”的杨店主“又给我们做了一次米粉”,你如何理解他的这一举动?(3分)16.父亲是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
(3分)17.选文以什么为线索?在情节结构方面有什么特点?(3分)(四)秋天的黄昏丁立梅城里是没有黄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