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高一下学期化学5月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 (共16题;共48分)1. (3分) (2019高一下·吉林期中) 有如下三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 ②③A . ①②是同种元素的微粒,且①是阴离子,②是原子B . ①②是同种元素的微粒,且①是原子,②是阳离子C . ②③是同种元素的原子D . ①②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2. (3分) (2017高一下·郑州期中)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离子化合物中一定有离子键,可能有共价键②离子化合物都属于强电解质③非金属单质中不含离子键,一定只含有共价键④稳定性:H2O>H2S,沸点:H2O<H2S⑤NaCl 和 HCl 溶于水破坏相同的作用力⑥非极性键可能存在于非金属单质中,也可能存在于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中.A . ①②⑥B . ①③④⑥C . ③④⑤⑥D . ①④⑤3. (3分) (2019高二下·温州期中) 短周期四种主族元素X、Y、Z、Q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
X、Y、W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Q原子核内质子数相等。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X YZ QWA . 离子半径:r(Wm-)>r(Qm-)>r(Zn-)B . 元素Z和Y的化合价都可能存在价C . 可以推测HWO4是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D . X元素的氢化物种类繁多,大多可以与W元素的单质发生反应4. (3分)在CO2中,Mg燃烧生成MgO和C。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元素C的单质只存在金刚石和石墨两种同素异形体B . Mg、MgO中镁元素微粒的半径:r(Mg2+)>r(Mg)C . 在该反应条件下,Mg的还原性强于C的还原性D . 该反应中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热能5. (3分) (2016高一下·景县期中) 假设反应N2+3H2⇌2NH3(正反应为放热反应)的正反应速率是v1 ,逆反应速率是v2 ,当升高温度时,v1和v2的变化情况为()A . 同时增大B . v1减小,v2增大C . 同时减小D . v1增大,v2减小6. (3分) (2017高二上·贵阳开学考) 化合物A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反应物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则化合物A在4~8min间的平均反应速率为()A . 0.20mol·L-1·min-lB . 0.25mol·L-1·min-lC . 0.30mol·L-1·min-lD . 0.50mol·L-1·mi n-l7. (3分) (2016高一下·天水期末) 把下列四种X溶液分别加入四个盛有10m L 2mol/L盐酸的烧杯中,均加水稀释到50mL,此时X和盐酸和缓地进行反应.其中反应速率最大的是()A . 10℃,20mL 3mol/L的X溶液B . 50℃20mL 3mol/L的X溶液C . 50℃10mL 4mol/L的X溶液D . 10℃10mL 2mol/L的X溶液8. (3分) (2018高二下·海宁期中) 能够使反应Cu+2H2O=Cu(OH)2+H2↑发生的是()A . 铜片作原电池的负极,石墨作原电池的正极,氯化钠作电解质溶液B . 铜锌合金在潮湿空气发生电化学腐蚀C . 用铜片作阴、阳电极,电解硫酸钠溶液D . 用铜片作阴、阳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9. (3分)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 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出现气泡B . 用锌片做阳极,铁片做做阴极,电解氯化锌溶液,铁片表面出现一层锌C . 把铜片插入三氯化铁溶液中,在铜片表面出现一层铁D . 把锌粒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几滴氯化铜溶液,气泡放出速率加快10. (3分)下列各装置中,能构成原电池的是()A .B .C .D .11. (3分)已知热化学方程式:2A(g)+B(g)⇌2C(g)△H=﹣QkJ•mol﹣1(Q>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相同条件下,2molA(g)和1molB(g)所具有的总能量小于2mol C(g)所具有的能量B . 增大压强或升高温度,该平衡都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 . 将2molA(g)和1molB(g)置于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放出热量为QkJD . 如将一定量A(g)和B(g)置于某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放热Q kJ,则此过程中有2molA(g)被消耗12. (3分) (2018高二上·江苏期末)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水库的钢闸门接直流电源的正极,可以减缓闸门的腐蚀B . 加入少量硫酸铜可加快锌与稀硫酸的反应速率,说明Cu2+具有催化作用C . H2O2分解产生标准状况下22.4 L O2 ,理论上转移电子数约为4×6.02×1023D . 常温下pH=3的盐酸与pH=11的某碱溶液等体积混合,若溶液呈碱性,该碱为弱碱13. (3分)在N2+3H22NH3的反应中,在5s中NH3的浓度变化了8mol/L.则NH3的平均反应速率()A . 2.4 mol/(L•s)B . 0.8mol/(L•s)C . 1.6 mol/(L•s)D . 0.08 mol/(L•s)14. (3分) (2017高二上·长沙开学考) 在一定温度下.10mL0.40mol/LH2O2发生催化分解.不同时刻测定生成O2的休积(己折算为标准状况)如下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A . 0~6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3.3×10-2mol/(L•min)B . 6~10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3.3×10-2mol/(L•min)C . 反应至6min时,c(H2O2) = 0.30mol/LD . 反应至6min时,H2O2分解了50%15. (3分) (2020高一下·浙江开学考) 在相同的密闭容器中,用高纯度纳米级Cu2O分别进行催化分解水的实验:2 H2O(g) 2 H2(g) + O2(g) ∆H>0,实验测得反应体系中水蒸气浓度(mol·L-1)的变化结果如下:序号时间/min010********①温度T1 / 1号Cu2O0.05000.04920.04860.04820.04800.0480②温度T1 / 2号Cu2O0.05000.04900.04830.04800.04800.0480③温度T2 / 2号Cu2O0.05000.04800.04700.04700.04700.047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实验时的温度T2高于T1B . 2号Cu2O的催化效率比1号Cu2O的催化效率高C . 实验①前20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O2) = 7×10ˉ5 mol·Lˉ1·minˉ1D . 等质量纳米级Cu2O比微米级Cu2O催化效率高,这与Cu2O的粒径大小有关16. (3分) (2015高一上·柳州月考) 将0.195g锌粉加入到20.0mL的0.100mol•L﹣1MO2+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则还原产物可能是()A . MB . M2+C . M3+D . MO2+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2分) (共5题;共52分)17. (5.0分) (2019高三上·吕梁期末) 硫代硫酸钠晶体(Na2S2O3·5H2O)又称海波,呈无色透明状,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常用作棉织物漂白后的脱氯剂、定量分析中的还原剂。
Ⅰ.Na2S2O3·5H2O的制备Na2S2O3·5H2O的制备方法有多种,其中亚硫酸钠法是工业和实验室中的主要方法:Na2SO3+S+5H2O Na2S2O3·5H2O制备过程如下:①称取12.6g Na2SO3于100mL烧杯中,加50mL去离子水搅拌溶解。
②另取4.0g硫粉于200mL烧杯中,加6mL乙醇充分搅拌均匀将其润湿,再加入Na2SO3溶液,隔石棉网小火加热煮沸,不断搅拌至硫粉几乎全部反应。
③停止加热,待溶液稍冷却后加2g活性炭,加热煮沸2分钟(脱色)。
④趁热过滤,得滤液至蒸发皿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过滤、洗涤,用滤纸吸干后,称重,计算产率。
(1)加入的硫粉用乙醇润湿的目的是________。
(2)步骤④趁热过滤的原因________,空格处应采取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⑤洗涤过程中,为防止有部分产品损失,应选用的试剂为________。
(4)滤液中除Na2S2O3和未反应完全的Na2SO3外,最可能存在的无机杂质是________,生成该杂质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5)Ⅱ.产品纯度的测定准确称取1.00g产品(硫代硫酸钠晶体的摩尔质量为248 g·mol−1),用适量蒸馏水溶解,以淀粉作指示剂,用0.1000mol·L−1 I2的标准溶液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S2O32-+I2=S4O62-+2I−,记录数据如下:计算所得产品的纯度为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该数据的合理解释可能是________(不考虑实验操作引起的误差)。
(6)Ⅲ.产品的应用Na2S2O3 常用于脱氯剂,在溶液中易被Cl2氧化为SO4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18. (11.0分) (2018高一下·宿迁期末)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参照元素A~I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0一A二B C D三E F G H I四K (1) D、E、H形成的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2) E2D2的电子式为:________,GD2形成晶体的类型为:________。
(3)将一定量HD2通入足量C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稀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
(4)设计实验探究I、K两种元素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
可选用的试剂有:氯水、NaBr溶液、AgNO3溶液、CCl4。
请完成实验报告单:19. (10.0分)某研究小组对铁生锈进行研究:(1)经过较长时间后,甲同学观察到的现象是:图1中的铁钉最容易生锈的是________ (填字母),铁锈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2)根据实验条件判断,在铁钉的锈蚀过程中,正极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 .(3)铁生锈的外部条件是________ ;在此条件下,铁钉发生吸氧腐蚀转化为Fe(OH)2的电池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4)若为了防止铁钉生锈,该小组同学想在铁钉表面镀上一层金属,该金属最好是________ .A.锡B.铜C.锌(5)钢铁容易腐蚀,工业生产中常需对钢铁进行“发蓝”处理,以有效避免或减缓钢铁的腐蚀.所谓“发蓝”,就是在钢铁零件等进行氧化处理,使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蓝黑色氧化膜.发蓝处理过程可表示如图2所示:①步骤Ⅲ用除锈液(15%的硫酸溶液)浸泡铁件的目的在于除去铁表面的铁锈,该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②为检验经过步骤Ⅳ处理的铁件是否合格,常往成品表面滴上5%的硫酸铜溶液,如果成品不合格(即铁件表面有微小松孔,未形成致密的氧化膜),一段时间将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 .③除锈后的铁件在发蓝液(NaNO2、NaNO3及NaOH组成的混合液)中浸泡(步骤IV),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反应:反应一:________ Fe+________ NaNO2+________ NaOH﹣________ Na2FeO2+________ H2O+________ NH3↑反应二:8Fe+3NaNO3+5NaOH+2H2O=4Na2Fe2O4+3NH3↑反应三:Na2FeO2+Na2Fe2O4+2H2O=Fe3O4+4NaOH配平“反应一”的化学方程式(将系数直接填在横线上).若要循环使用发蓝液,从理论角度分析,需要往使用过的发蓝液中________ .A.只需加入NaNO2B.只需加入NaNO2和NaNO3C.需要加入NaNO2、NaNO3和NaOHD.不需加入任何物质而直接使用.20. (10.0分) (2018高二上·孙吴期中) 某化学反应2A(g) B(g)+D(g)在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D 起始浓度为零,反应物A的浓度(mol/L)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根据下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实验序号温度/℃时间/min01020304050601800℃ 1.00.800.670.570.500.500.502800℃c20.600.500.500.500.500.503800℃ c 30.920.750.630.600.600.604820℃ 1.00.400.250.200.200.200.20(1)在实验l过程中,10 min~20 min时间内用B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mol/(L·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