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地管理法律制度规范管理及制度案例.pptx

土地管理法律制度规范管理及制度案例.pptx


3.2.2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1. 概念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在一定区域内,综合考虑社会、经济 发展需要,国土整治和资源与环境保护要求,土地使用现状 及实际供给能力等各项因素的基础上,对土地的开发、利用、 治理和保护所编制出的一定期限内土地利用的规划。
3.1.1 土地管理法基本概念
1.土地
土地是地球陆地表层,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活动场所。 《土地管理法》根据土地用途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 和未利用土地。
2.土地特征
(1)地理位置的固定性 (2)土地利用的不可替代性、耐久性 (3)土地面积的有限性
3.1.1 土地管理法基本概念
3.土地管理法
土地管理法是指调整人们在开发、利用和保护土地过程中所 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狭义的土地管理法是指1986年6月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 16次会议通过的,1988年12月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5次会 议和1998年8月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4次会议以及2004年8 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1次会议修正的《土地管理法》。3.1.3 土地来自用权1. 土地使用权的概念
土地使用权是指土地使用人根据法律、合同的规定,在法 律允许的范围内,对国家或集体所有的土地所享有的占有、
使用、一定收益和在限定范围内进行处分的权利。 具体表现为土地使用人对土地可依法行使利用、出租、转
让、抵押等权利。 特征有: ① 派生性。 ② 独立性。
第3章 土地管理法律制度
3.1 概述 3.2 土地的利用和保护 3.3 建设用地 3.4 违反土地管理法的责任和处理 3.5 土地管理法制度案例
3.1 概述
3.1➢.1Cli土ck地t管o 理ad法d 基Ti本tl概e 念 3.1➢.2Cli土ck地t所o 有ad权d Title 3.1.3 土地使用权
3.1.2 土地所有权
4. 土地所有权的确定和确认
(1)国家依法实行土地登记发证制度; (2)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登记造册。 核发集体土地所有权证书。确认其所有权。 (3)土地所有权发生争议的,不能依法证明争议的土地是 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的,则属于国家所有。 (4)当公共利益需要时,国家可以征收集体所有土地,将 其变为国有,但必需依法给予补偿。
3.1.3 土地使用权
2. 土地使用权的取得
(1)国家所有的土地: 土地使用者可以通过国家依法出让、划拨、或通过其他土
地使用权人依法转让、继承、获取地上建筑物所有权等方式 取得国有土地的使用权。 (2)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
土地使用权可依法通过承包、转让、继承等方式取得。土 地承包经营期限为30年。若要承包给本集体经济成员以外的 单位或个人经营的,须经村民会议2/3以上成员或2/3以上 村民代表的同意。 (3)农民可依法取得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的使用权。
3.1.2 土地所有权
1.土地所有权的概念
土地所有权是指土地所有者依法对其所有的土地行使占有、 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我国实行的是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 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土地所有权分属国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 有。其特征有:
①主体的特定性。 ②交易的禁止性。 ③权属的稳固性。 ④内容的可分离性。
3.1.3 土地使用权
3. 土地使用权的确定和确认
(1)国家所有的土地: 《土地管理法》第11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用
于非农业建设的,由县级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 认建设用地使用权。单位和个人依法使用的国有土地,由县 级以上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其使用权。其中, 中央国家机关使用的国有土地的具体登记发证,由国务院确 定。
未确定使用权的国有土地,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登记造册, 负责保护管理。
3.2 土地的利用和保护
3.2➢.1Cli概ck述to add Title 3.2➢.2Cli土ck地t利o 用ad总d 体Ti规tl划e 3.2.3 耕地保护
3.2.1 概述
2004年8月实施的《土地管理法》中第3条明确规定了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我国的基 本国策,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全面规划,严格 管理,保护、开发土地资源,制止非法占用土地的行为
3.1.2 土地所有权
2.国家土地所有权
国家土地所有权指国家代表全国人民对土地依法占有、使用、 收益和处分的权利,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其他任何单位和 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国有土地。
3.1.2 土地所有权
2.国家土地所有权
《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条,规定国家土地所有权: 1)城市市区的土地; 2)农村和城市郊区中依法没收、征收、征购、收归国有的土地; 3)依据《森林法》、《草原法》、《渔业法》等相关规定,不 属于集体所有的林地、草地、荒地、滩涂以及其他土地; 4)国家依法征用的土地; 5)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全部转为城镇居民的,原属于其成员集体 所有的土地; 6)因国家组织移民、自然灾害等原因,农民集体迁移后不再使 用的原属于迁移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
3.1.2 土地所有权
3.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
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是指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可以对其所有的 土地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在我国享有集体土 地所有权的只能是农民集体,分为村农民集体所有和乡(镇) 农民集体所有。
《土地管理法》第8条第2款规定,农民享有所有权土地范 围: (1)除国有土地以外的全部土地; (2)农村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 (3)集体所有土地上的道路、水利设施用地等。
3.1.1 土地管理法基本概念
广义的土地管理法除《土地管理法》外,还包括1992 年颁布的《划拨土地使用权管理暂行办法》、1994年颁布 的《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5年颁布的《土地监察暂行 规定》、、1995年颁布的《土地权属争议处理暂行办法》、 1995年颁布的《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 1996年颁布的《建设用地计划管理办法》、1997年颁布 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批规定》、1998年颁布的 《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以及与 土地相关的法律、法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