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跨文化管理吉利成功收购沃尔沃案例

跨文化管理吉利成功收购沃尔沃案例


并购后吉利与沃尔沃保持独立运营, 沃尔沃的核心理念并未改变,瑞典团 队拥有自主发展的权利,减少了双方 在管理决策上的摩擦和冲突,有效避 免人才的流失。自收购以来,吉利一、 二月的中国销量猛增52%,世界销量 增加了12.5%。​ 战略扩张上的分歧也 警示吉利文化差异不容忽视,必须在 跨文化管理上多做功课,减少软文化 的阻碍,继而借沃尔沃实现提高自己 的品牌定位,打入世界市场。​
不确定性规避维度测定一个文 化对不明了情况的接收度和对 未来不确定性的容忍度。据百 度相关文章报道中国和瑞典的 不确定性规避维度均低。
中国是一个长期取向的国家, 注重长期利益,制订长期的计 划以达到目标,做任何事均留 有余地;而瑞典偏向于短期取 向,注重即时利益,上级对下 级的考绩周期较短,要求立见 功效,急功近利,不容拖延。​
首先,我会加强语言方面的培训。 语言障碍是进行跨文化交流的主 要障碍之一,如果能够正确使用 目标国的语言,不仅有效地促进 信息交流,还能拉近双方的心理 距离,建立良好的情感基础。此 外,还要对双方进行非语言的培 训,包括有关时间效率的价值观 念,思维习惯,未来的价值观, 对私人空间的看法,眼神接触的 含义,面部表情及姿态,沉默的 含义以及接触的合法性等。​
中国瑞典文化差异
余悦 潘雯 王锐 林炜坤 陈祉妮 翁嘉旋
目录
吉利收购沃尔沃新闻
中国和瑞典的文化差异
吉利和沃尔沃的文化差异
如果我是吉利管理沃尔沃的管理者
浙江吉利控股有限公司是中国首家民营汽车企业,始建于1986年,以模 仿国外车企车型起家,奉行中低端品牌的低成本低价竞争策略,发展迅 速。特别是1997年进入轿车领域以来,凭借灵活的经营机制和持续的自 主创新,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沃尔沃汽车则是瑞典的著名欧洲汽车品牌, 始建于1927年的瑞典哥德堡,以卓越的发动机性能和安全技术闻名于世。 由于美国金融危机的愈演愈烈,2009年10月28日福特汽车宣布吉利成 为沃尔沃的优先竞购方,2009年12月23日,吉利成功收购沃尔沃汽车 100%的股权。通过此项并购,吉利将100%拥有沃尔沃品牌,同时拥 有沃尔沃的9个系列产品、3个最新平台的知识产权,接近60万辆产能、 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生产线,以及2000多个全球网络及相关的人才和重要 的供应商体系。这是中国汽车“走出去”的又一次大胆尝试。有些人将 此次收购比喻为“中国青年”迎娶“欧洲公主”。
吉利与沃尔沃的核心理念大体 相同。沃尔沃是北欧最大的汽 车企业,安全、环保、高质量, 是世界上最安全的汽车,在北 欧享有很高声誉。吉利同样也 是制造最安全、最环保、最有 效的汽车。​
在车型引进问题上,吉利与沃尔沃意 见不一,吉利CEO倾向引进大车型, 而沃尔沃高官认为大车型占据更多空 间,消耗更多资源,对环境产生更多 的污染。双方在公司扩张速度方面也 存在分歧。吉利希望在中国建立3个工 厂加速汽车市场的发展,但沃尔沃认 为应先严把质量关,暂缓扩张计划。 这也反映了中国长期取向和瑞典短期 取向的特点。尽管双方在管理理念方 面存在差异,吉利包容态度和沟通能 有效缓解上述差异引起的冲突。​
中国的个人主义文化值远低于 瑞典,说明中国属于集体主义 范畴,注重自我的发展和近亲 家庭的繁荣,这与中国几千年 的儒家文化息息相关,“和为 贵”“舍小家保大家”均体现 了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价 值取向,中国的公司文化也具 有该特点。而瑞典则倾向于个 人主义文化,个人发展赢得上 级的支持和尊重
中国的男性主义文化值较瑞典 高。主要是中国受到儒家文化 影响,男性被认为在中国社会 生活中占据主要地位,新时期 实现男女平等还需要较长一段 时间。瑞典女性特征较明显, 男女地位更加平等,人们更加 注重家庭归属。​
尽管跨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但是双方应该保持积极的态度, 正确处理跨文化冲突,促进文 化整合,努力实现协同效应的 最大化,通过并购,获取新的 资源、技术以及人才,提高公 司的软实力,增强公司的盈利 能力。​
谢谢观赏
其次,对双方的管理层和员工 进行跨文化价值观和社会规范 培训。通过展现中国和瑞典的 价值观,受训者了解不同价值 观存在的客观必然性。此外, 中瑞风俗习惯、道德规范、法 律以及宗教规范等也应纳入培 训体系,以减少摩擦和冲突。​
然后,提高双方的文化敏感性 和适应性,以开放包容的心态 和胸怀对待并学习对方价值体 系,对文化差异作出适当反应。 员工还要加强适应新文化的能 力。​
吉利与沃尔沃的公司文化整体 差异不大,但在细节方面还有 待磨合。双方都应在工作理念 等细节问题上保持无偏见的沟 通,积极学习对方的语言文化, 减少语言障碍对公司发展的阻 碍。​
吉利和沃尔沃的文化差异度相 对较大,一味强调两者的统一 反而更容易激发文化冲突,因 此,建议采用文化的平行相容 策略,趋利避害,促进两种文 化的完美融合。进行有效的系 统的跨文化培训,提高双方的 跨文化敏感度和处理跨文化冲 突的能力,促进不同文化背景 的员工交流沟通,取长补短
中国集权化程度较高,其权力 距离指数很高。在过去两千多 年朝代变迁中,封建专制中央 集权制度的意识形态已经深入 人心。今天,上下级之间等级 化社会关系结构依然存在。 相比之下,瑞典的权力距离指 数相对较小。瑞典文化对差异 性容忍度较高,其现代水平结 构的管理模式提倡每个人都参 与决策过程,体现了平等主义 的价值观。​
中国和瑞典文化差异较大,主 要表现在四方面: ①中国的权利距离较大,瑞典 的较小; ②中国为集体主义文化,瑞典 偏向个人主义文化; ③中国倾向于男性主义文化维 度,而瑞典为典型的女性主义 文化; ④中国偏向长期价值取向,而 瑞典则偏向短期价值取向。​
沃尔沃工作语言是英语,官方语言是 瑞典语,雇员和客户之间交流信息时 常出现语言上障碍,而吉利以汉语作 为工作语言,两者协作的语言障碍进 一步加大了。中国属于高语境文化, 重意会慎言,人们往往避免可能引起 冲突的话语而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 瑞典属于低语境文化国家,重视细节, 倾向于逻辑和直线思维。此外中国人 的非言语行为(如表情和手势)传递 大量的信息,却常被低语境文化忽视, 因此交际过程中冲突不可避免。​
吉利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同瑞典的主 流文化及沃尔沃的企业文化息息相通。 公司鼓励员工接受并尊重别人不同的 风俗习惯和价值观。瑞典重视人与人 之间的平等,因此沃尔沃的管理层在 作出重大决策之前都会认真听取员工 的意见。吉利将员工的个人长远发展 赋予巨大的价值,将以人为本的理念 贯彻到公司管理的各个方面。哥德堡 团队精英及工厂研发中心公会协议和 经销商网络都被保留,这也表现吉利 领导人对沃尔沃国际品牌形象的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