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
10/11/2012
12
• 3、吉利收购后的运营整合方案 符合福特方面要求
• 凭借着沃尔沃的品牌与技术,和吉利对 中国市场的深度了解,沃尔沃只需拥有 5%的中国B级车市场份额即可实现全球 市场规划目标。广阔的发展前景,详尽 的运营方案对沃尔沃来说无疑有很大诱 惑力 。
0.5 0.4 0.3 0.2 0.1 奥迪 宝马 奔驰 沃尔沃
仍普遍处于“走出去”的起步阶段,综合国际经验还 不充分。在生疏的环境实施收购时,由于对当地制度 法规、经营惯例、社会意识等缺乏了解而遭遇多种挫 折。 • 2.要建立宽容的企业文化 ,中国企业在开辟海外新 市场之初,必然要努力迅速灵活地适应当地人文社会 环境,以便能遵循当地的传统规范 。 • 3.要有互补的共赢条件。成功收购要创造出价值,实 现整合价值大于总价值的溢出效应。收购并不是为了 打击被收购对象,而是为了实现价值创造,这需要双 方具备互补的共赢条件,才能一起创造价值。
10/11/2012
6
吉利选择沃尔沃的原因
• (1)吉利战略转型对技术和品牌的诉求 • 吉利从2007年开始就提出了战略转型:丌打价格战, 而是将核心竞争力从成本优势重新定位为技术优势和品质 服务。 • ①渴望技术 作为国际化的品牌,沃尔沃的知识产权 和先进技术是无庸质疑的,谁收购了沃尔沃谁就会得到一 大笔技术财富,它的先进技术和安全性能、节能环保特点 正是吉利实现战略转型最需要的。 • ②提升品牌 • (2)民营企业走出去的一种方式 • (3)学习系统的市场营销规模 • (4)李书福个人性格因素
10/11/2012
• • • •
机会(O) 政府支持 经济危机,金融风暴 福特基于战略选择出售沃尔沃
• 威胁(T)
• • • •
中国市场中强大的竞争对手 经济压力 工会和法律的阻挠 低价政策带来的副作用
10/11/2012
17
总结
• 由吉利汽车成功收购案例看中国企业的收购前景:
• 1.要积累足够的国际经验 ,目前,大多数中国企业
10/11/2012
• 2、吉利缺乏高端品牌管理经验
• 吉利公司从创建以来一直都在坚持做中低档车的生产销售,从未涉足 过高端豪华车的生产销售领域,而此次吉利公司收购的沃尔沃公司则 是一家以生产和销售高端豪华车而闻名的汽车公司。对于缺乏高端管 理经验的吉利公司来说将来对沃尔沃公司的管理将会成为其一大弊病!
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
-- 小组成员
吉利收购沃尔沃
吉利收购沃尔沃的背景 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方式不过程 吉利收购沃尔沃的利弊分析
总结
10/11/2012
2
背景
1
2 3 4
沃尔沃近几年的经营状况
吉利公司的优势
吉利选择沃尔沃的原因
福特选择吉利的原因
10/11/2012
3
沃尔沃的经营状况
2005年沃尔沃轿车公司盈利约3亿美元,但此后的三年该公司亏损严重。 2008年巨亏15亿美元,其销量相比07年降幅达20%以上。以下为沃尔沃 近四年经营数据:
10/11/2012
劣势(W)
• 1、双方差异: • 文化鸿沟 • 沃尔沃在瑞典已有八十多年历史,它的根在瑞典,它是瑞 典人的骄傲,即使后来底特律文华的介入也没能改变根植 于瑞典的文化情节,这是一种自它诞生就形成的文化特质。 而只有十三年历史的吉利正处于蓬勃发展之中,活力十足, 同样有着中国文化特质。两者之间的文化鸿沟而只有十三 年历史的吉利正处于蓬勃发展之中,活力十足,同样有着 中国文化特质。两者之间的文化鸿沟该怎样来填充的确是 个伤脑筋的问题。 • 管理上的差异 • 沃尔沃管理层却坚持走自己的路,照着当前全世界汽车工 业发展低碳环保的方向走,而忽略市场的需求。这种战略 方向上的分歧很难协调,成为吉利和沃尔沃牵手之路上不 小的障碍。
10/11/2012 7
福特出售沃尔沃及选择吉利的原因
• • • • • • • • • 福特出售沃尔沃 (1)战略性出售:収展福特品牌 (2)经济压力:沃尔沃成为烫手的山芋 (3)继续持有风险更高。 (4)沃尔沃历史使命已完成 福特选择吉利 (1)吉利的尊重 (2)福特担心技术为竞争对手所用 (3)看中中国车市场
吉利公司的优势
• 公司背景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汽车行业十强企业,1997年进入轿 车领域以来,凭借灵活的经营机制和持续的自主创新,取得了快速的 发展,资产总值超过140亿元。连续六年进入中国企业500强, 连续四 年进入中国汽车行业十强,被评为首批国家“创新型企业”和首批 “国家汽车整车出口基地企业”,是“中国汽车工业50年发展速度最 快、成长最好”的企业。 • 沃尔沃选择吉利的原因 • 首先,沃尔沃轿车销售额在过去数年来一直下滑, • 其次,选择吉利其实是选择了中国。 • 当然,吉利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对知识产权的尊重、 • 吉利研究沃尔沃这个企业已经有8年多了,正式跟福特进行沟通,讨 论这个问题,也将近3年多了。
• 4、吉利有两次国际并购案的经 验
• 在沃尔沃之前,吉利已经成功操作了两 起跨国并购案:2006年10月控股英国锰 铜,2009年3月全资收购全球第二大的 澳大利亚自动变速器公司。
0 2009年在中国销售量
10/11/2012
13Leabharlann 5、吉利拥有职业的收购运营团队• 以李书福为首,包括顾问公司的团队,吉利为并购案组织了200多人 的全职运作团队,骨干人员中不乏业界巨擘
• 6、低成本优势巨大
• 中国出口产品的低成本是一个被广泛认可的事实.其中中国的劳动力 成本大大低于国外,几乎所有的本土企业都享用着这样的廉 价资源, 虽然我国劳动力成本上涨,但对比其他国家仍有明显的优势。而且吉 利公司在2007年之前,公司的发展战略就是“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 车”,这时吉利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低成本,低售价。
10/11/2012
4
金融风暴来袭,主营豪华车业务的沃尔沃轿车公司遭到重创,其在2008 年的销量仅约36万辆,同比降幅达20%以上。在金融危机肆虐的2008年, 沃尔沃轿车公司的总收入出现了大幅下滑,由07年的约180亿美元跌至 约140亿美元。
10/11/2012
沃尔沃公司发布的业 绩报告显示,该公司第 二季度净亏损55.6亿 瑞典克朗(约7.2亿美 元)。沃尔沃还表示, 这已经是其连续第三 个季度遭遇净亏,也 是迄今的最大亏损。 5
10/11/2012 10
吉利收购沃尔沃的融资来源
• 此次收购以及支持后续 収展的资金共需27亿美 元,国内和国外的融资 比例约为1∶1。在国内 的资金中,50%以上是 吉利的自有资金。这意 味着,自有资金占吉利 用于收购沃尔沃和后续 収展所需27亿美元的 25%以上。其余资金来 自于中国主权银行的幵 购资金。而境外的资金 则来自于美国、欧洲和 中国香港
• 2、吉利对此次收购作了充分准备
• 聘请了庞大的外部专业收购团队来进行辅导与协助,如并购事务顾问 洛希父子公司、法律事务顾问富尔德律师事务所、财务事务顾问德勤 会计师事务所、汽车公司整合咨询顾问罗兰贝格公司,以及全球知名 的并购公关公司博然思维等。在专业机构帮助下,并购活动所有的危 机点都在吉利的掌控范围内。
10/11/2012
8
收购过程
• • • • • • • • • • • 2008年1月,吉利向美国福特提及收购沃尔沃的意向。 2008年12月1日,福特宣布考虑出售沃尔沃。 2009年1月,底特律车展上,福特高层会晤吉利汽车管理层。 2009年3月,国家収改委相继批准奇瑞、吉利参不收购沃尔沃。 2009年3月中旬,吉利聘请英国洛希尔公司竞购沃尔沃。 2009年12月23日,双方就出售沃尔沃轿车项目一事达成框架协议。 2010年3月28日,吉利不福特签署最终股权收购协议。 2010年6月-7月,吉利控股收购沃尔沃相继通过了美国和欧盟的反垄 断审查。 2010年7月15日,吉利宣布李书福将担任沃尔沃轿车公司董事长。 2010年7月中下旬,吉利收购沃尔沃通过国家収改委的审批。 2010年7月26日,吉利收购沃尔沃通过了商务部的审批。 2010年8月2日,吉利和福特在伦敦签署交割协议,沃尔沃成吉利合 资子公司。
11
10/11/2012
现状分析(SWOT)
• 优势(S) • 1、收购双方的销售市场互补,无重叠 • 沃尔沃公司一直坚持的销售理念就是造安全、环保、设计和品质都一
流的高端豪华车型,而吉利公司是以造低成本的中低档 车而发家的,直到 现在吉利一直坚持这样的传统。这样看两个公司的销售市场不单毫无重叠, 反而互补,形成了更强、更全面的销售整体。
10/11/2012 18
From:
09级财务管理
9
10/11/2012
收购方式
• 北京时间2010年3月28日21:20,当地时间15:20,瑞 典哥德堡,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和福特汽车公司首席财 务官Lewis Booth签署了最终股权收购协议。吉利以18亿 美元成功收购瑞典沃尔沃轿车公司100%股权包括了9个系 列产品,3个最新平台,2400多个全球网络,人才和品牌 以及重要的供应商体系。 四种典型的幵购模式中, 吉利幵购沃尔沃案占其 三。首当其冲的应该是 Branding(品牌收购), 其次是IP(知识产权收 购),也应该有一点 IMC(international marketing channel) 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