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状况报告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状况报告

二、各专业人才培养情况专业一:物流管理(一)培养目标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素质和职业技能,系统掌握物流管理专业理论,具有现代物流企业和企业物流管理技能、能够胜任大中型外贸企业、其他工商企业及物流业中的仓储、运输、配送、物流系统设计、物流管理等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能力(专业设置情况、在校生规模、课程设置情况、创新创业教育等)人才培养规格:包括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三种规格。

办学规模:自2005年办学以来,已有十来年的办学历史,学生在校生人数不断增加,且呈上升趋势。

1、知识结构见表1表1 知识结构分解表2、能力结构见表2。

表2 能力结构分解表3、素质结构见表3。

表3 素质结构分解表(三)培养条件(教学经费投入、教学设备、教师队伍建设、实习基地、现代教学技术应用等)1、实践教学条件围绕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按照基本能力、单项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职业教育规律要求,建设完善的校外实践条件。

形成“基本技能培养→单项技能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性教学体系。

(1)校实训条件校实训基地建设突出流程性和工作过程系统化。

建成1个柔性制造系统(FMS)实训室、1个综合物流信息系统实训室,满足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科研、技术服务等需要。

(2)校外实习条件按照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校外实习基地能够完成物流运输、仓储、配送等生产型、流通型业务的操作等实习容。

我院以人才培养为切入点,全面开展校企合作。

一直以来新增紧密合作的实习、就业双基地,省外实习、就业双基地百余家,顶岗实习岗位和就业率达到100%。

(3)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完善仓储运作实训、生产运作实训、自动化立体仓库的出入库等校实训项目操作规程设计,制订实训大纲、实训指导书、考核标准,编写全套实训指导教材,建立实践教学考核体系。

参与修订了《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行管理办法》、《顶岗实习管理办法》等实践教学保障制度,从组织架构、运行机制、制度管理、人员保障等方面,确保了校外实践教学条件,最大程度地服务教学。

2、教学团队(1)教学团队高级职称、中级职称、初级职称教师的比例为8:9:8;②企业兼职教师与专任教师的比例为1:18;③专任教师中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比例大于90%;④在行业企业中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专业带头人1人,骨干教师比例大于35%。

(2)师资队伍建设与保障围绕培养提高教师教学、实践、科研与技术服务三种能力,通过引进和培养,以双师素质提升为重点,建成一支专兼结合、“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的教师队伍。

①贯彻“职能包干、劳酬融促”的人事分配管理制度,稳定教师队伍基于学院“职能包干、劳酬融促”人事分配改革框架,实行责任分配制度,制定公平合理的工资分配机制,稳定了师资队伍,全面调动教师积极性。

②多种举措不断提升专兼结合教学团队的业务水平根据专业群人才培养需要,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发挥各自优势,逐步实现分工协作,同时创建有效的人事管理制度,规考核运用激励保证师资队伍不断充实力量,完善结构,提高水平,通过实施双专业带头人共建工程、骨干教师提升工程、青年教师培养工程、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工程,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教学资源(1)资源库①教学资源库。

根据教学资源库共享性和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要的要求,坚持以人为主体、学教并重的先进理念,强调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与开发,遵循分步式、标准化、区域性、开放性、交互性、虚拟性、情景性、即成性和拓展性的原则,建设能够支持上述多种模式的教学活动和教学环节教学资源库,着力打造专业教学资源库,高度开放共享和共赢的体系。

网络课程建设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设置课程简介、课程地位、教学条件、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建设规划、师资队伍、教学容、教学文件、互动空间、在线测试、视频资料等栏目。

基于学院教学平台,设置物流管理专业全部课程,网址为/sxy/zhuanyeshezhi.asp?SmallClassName=物流管理;主要是文献资料库包括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教学方法总结、教学评价、教材、教学参考资料、教案、习题与试题库等容,并以多种方式进行资料的收集、整合、编辑和存储,不断完善专业教学文件库、多媒体课件库、行业资源库,形成一个涵盖物流管理专业多媒体网络平台,实现系统化与规化管理以及资源共享。

教学平台与教学资源库无缝对接,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与师生互动,通过在线学习、在线答疑实现过程管理,同时方便兼职教师直接参与校的教学活动,将企业的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丰富教学资源库容。

(四)培养机制与特色(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合作办学,教学管理等)高职高专教育的发展是与企业的兴衰息息相关、紧密相连的。

企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职业教育的进步和繁荣,企业和社会的进步引领着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

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建设是实施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保障之一。

校企合作机制建设要点是建立校企互动、互利双赢的长效合作机制。

1.依托平台,创新校企合作机制为确保校企合作工作的顺利开展,以省物流与采购协会为平台,以技术服务、人才培养为纽带,建立由学院、行业协会、相关企业多方组成的校企合作联动机制;发挥行业协会的协调作用,在师资、技术、资讯等方面为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提供支持;积极寻求行业企业支持,建立以行业企业专家为主体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制度,以研讨行业发展趋势和专业发展和建设大计;邀请企业参与高技能人才评价标准、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教学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参与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等等。

积极寻求政府的政策支持,为本专业的校企合作工作搭建平台、提供保障措施。

2.主动服务,寻找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共赢点为了企业的发展要求设专业,为了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建设教师队伍,为了培训企业需要的岗位技能人才的知识技能编写教材,为了实现企业所需人才知识技能的掌握建设实训基地,为了确保企业所需人才的持续发展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模式,为了培养快速适应企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重新构建校企一体化校园文化体系,为了建立校企互动、互利双赢的长效合作机制,学校应利用自身专业技术优势,协助合作企业攻克难题,为合作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为合作企业在岗员工提供职业技能培训等。

(五)培养质量(毕业生就业率、就业专业对口率、毕业生发展情况、就业单位满意率、社会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就读该专业的意愿等)2016届物流管理专业就业率为97.83%,比上届毕业生多近10个百分点,同时要加强学生就业指导教育,一定树立先就业再择业、创业的观念,通过就业积累经验与经历,是进行创业、个人发展的必经途径。

月收入情况。

物流管理专业2016届毕业生半年后收入为3176元,高于2014届毕业生工资水平(2537元)。

专业相关度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反映了学生在校所学的各类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的程度、围。

我认为,它既反映了专业对口的程度,也反映了教学容与岗位所需知识与技能的融合度。

2016届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专业相关度为50.9%,比2015届毕业生专业相关度上升了5个百分点。

物流管理专业本届毕业生就业现状满意度为99%,比上届增加5个百分点。

从统计资料来看,学生对母校的学生工作满意度为99%以上。

(六)毕业生就业创业(创业情况、采取的措施、典型案例等)我校2016届的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毕业生创业自主创业率达到了71%,展示了我校优质办学的成果。

我校上一年就业创业工作呈现出四个特点,一是毕业生就业率保持较高水平;二是教师教育和服务能力双提高;三是创业带动就业更加给力有效;四是就业实训活动积极推进。

学院就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从五个方面作了工作。

一是充分认清形势,将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二是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三是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四是提升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水平,增强就业创业指导服务针对性和有效性;五是积极开展毕业生思想教育,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

学院着重强调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要以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为抓手,以落实政策、搭建平台、提升服务质量为重点,做到“三个引导”,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引导毕业生自主创业,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力争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稳定,毕业生就业质量、毕业生创业比例和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水平有新的提高。

我校对以后的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开展提出了三点要求。

一是坚持“遵循政策、整体统筹、各方协作、共同推进”的基本工作原则,逐步形成学校重视、职能部门全力以赴、各二级学院狠抓落实、全校教职工热情参与的“一体化”就业创业工作体系;二是积极主动引导毕业生自主创业,利用“互联网+”新模式,通过创业教育指引学生创业实践,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实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三是强化就业指导服务,把工作重点放在加大创业政策的宣传、加强就业信息的服务和加大就业扶持的力度三个方面。

(七)专业发展趋势和建议1、趋势:企业在招聘物流管理人员时学历不再是唯一的准绳,公司更为看重应聘者的工作经验。

物流管理工作包括实务工作和理论工作,各企业需要的物流管理人员大多是一些操作工作,侧重的是实务,所以对于物流管理人员,企业更青睐有工作经验的人员,一进公司马上就能投入工作,免去了公司的培训成本,所以具有操作能力的毕业生特别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种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和市场竞争程度日益增加, 对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赋予了新的涵。

即在传统物流的基础上,引入高科技手段,运用计算机进行信息联网,并对物流信息进行科学管理,从而使物流速度加快,准确率提高,库存减少,成本降低,提高质量,为顾客提供最好的服务。

世界做专业物流比较著名的公司有:美国联合包裹(UPS)、荷兰邮政(TNT)德国邮政(DHL)、美国联(FEDEX)为什么现代物流业的前景看好呢?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统计,国家发改委正在编写中国物流业发展大纲,并提出了物流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初步意见。

由于有政策的扶持,物流企业与企业物流开始步入快车道。

这种趋势从13年开始,并在明显加速。

在5至10年,将形成10个左右全国公认的中国物流领军企业,并走向国际。

80%企业物流已开始部分外包,外包的比例与外包的领域将逐步扩大,涌现出包括海尔物流、宝供物流、招商局物流在的优秀物流企业。

2013年1至9月,全国社会物流总值21.7万亿元,同比增长26.9%。

物流总值的高速增长,表明中国经济增长对物流的需求越来越大,经济发展对物流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

全球最大的货运公司之一——美国万络环球公司副总裁卡扎瑞预测,“科技大学教授、物流研究所所长吴清一认为,中国现代物流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配送体系不健全,但随着电子商务的普及,物流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