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普通心理学课件第4讲:记忆:人脑就是计算机
普通心理学课件第4讲:记忆:人脑就是计算机
• 记忆是一种结构性的信息加工系统
–结构性指记忆在内容、特征和组织上有明显的差异。 –记忆由感觉、短时和长时记忆三个子系统构成。
• 记忆是一个过程
–信息编码:是人们获得个体经验的过程,或者说是 对外界信息进行形式转换的过程。
–存储:是把感知过的事物、体验过的情感、做过的 动作、思考过的问题等,以一定的形式保持在人们 的头脑中。
• 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内容)
–陈述性记忆:指对有关的事实和事件的记忆。 –程序性记忆:指如何做事情的记忆。
三种记忆的比较
种类
时间
特点
感觉记忆 0.25~2秒 容量相当大,具
(瞬时记忆)
有形象性
短时记忆 5秒~2分钟 容量7+2
长时记忆 时间无限 容量无限,心理 活动的知识基础
四、记忆结构及其加工过程
–实验表明:视觉器官保存图像信息容量大,但保持 时间短。
• 感觉记忆向短时记忆的转换
–感觉记忆中只有能够引起个体注意并被及时识别的 信息,才有机会进入短时记忆。
第四节 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实验
一、短时记忆的编码
• 编码方式
–听觉编码:康拉德实验 –视觉编码:Posner实验
• 影响编码的因素
–觉醒状态:大脑的兴奋水平。 –组块:在编码过程中,将几种水平的代码归并成一
部分报告法
视觉呈现
MQTZ RFGA NSLC
音调指示
高音 中音 低音
反应
N, S, L, C
二、感觉记忆的保持与转换
• 斯伯林实验:
–变化刺激项目与声音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即时呈 现声音信号的回忆率为80%,当声音信号延迟到 150ms时,回忆为75%;延迟300ms,55%;0.5ms 之后,与整体报告法的成绩相同。
个高水平的、单一代码的编码过程叫组块。 –短时记忆的容量7±2 –加工深度:
二、短时记忆信息的存储和遗忘
• 复述
–种类: –①机械复述:将短时记忆中的信息不断地简
单重复。 –②精细复述:将短时记忆中的信息进行分析,
使之与已有的经验建立联系。
• 短时记忆的遗忘进程:
–没有复述的情况下,保持15m~30m,时间很 短。
记忆:人脑就是计算机
第一节 记忆的一般概念
一、记忆的概念
• 内涵
–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 过程,即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 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 理解
–记忆与感知觉不同。 –记忆是一种积极、能动的活动。 –记忆是保存个体经验的形式之一。
二、记忆的作用
• 记忆与其他心理活动密切联系 • 记忆在个体心理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 记忆联接着心理活动的过去和现在
–内涵:指人们对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 当它再度呈现时,仍能从认识的心理过程。
–影响再认的因素 –①依赖于材料的性质和数量 –②依赖于时间间隔 –③依赖于思维活动的积极性 –④依赖于个体的期待 –⑤依赖于人格特征
• 回忆
–内涵:是人们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形象或 概念在人们头脑中重新出现的过程
–提取:指从记忆中查找已有信息的过程,记忆好坏 通过其表现。
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型
维持复述
行为反应
刺激
感觉 注意 登记
短时 记忆
精细复述
提取
长时 记忆
遗忘?
遗忘
遗忘
第二节 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
一、记忆的脑学说
• 整合论
–人物:拉什利(1929) –实验:破坏大脑皮层不同区域 –观点:记忆是整个大脑皮层活动的结果,它
段时间所测量到的保持量,比学习后激励测 量到的保持量要高,这种现象称为~。
• 信息存储的条件与方法
–组织有效的复习 –①复习要及时 –②正确分配复习时间:分散复习好于集中复习 –③阅读与重现交替进行 –④注意排除前后材料的影响 –利用外部记忆手段 –注意脑的健康和用脑卫生
四、长时记忆的信息提取
• 再认
–编码形式依赖于信息的物理特征,具有鲜明 的形象性。
–容量较大,但只有一部分信息进入短时记忆
• 编码形式
–图像记忆:是指视觉器官能识别刺激的形象 特征。
–斯伯林(Sperling)实验:
• 运用整体报告法,同时呈现若干数字50ms,然后 要求被试尽可能多地把数字再现出来。→当数字 少于4是,全部正确;多于5个时,被试报告开始 出现错误。正确率平均为4.5。→是否由于方法 的限制未能检验出来?
• 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时间)
–感觉记忆: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 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记忆成为~。
–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保 持时间5ms到2分钟。成分包含直接记忆和工作记忆。
–长时记忆:是指信息经过充分的和有一定深度加工 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下来。
–自动停止扫描:是对项目逐个进行检索,一旦找到 目标就停止查找。
–完全系列扫描:是对全部项目进行完全的检索,然 后作出判断。
第五节 长时记忆
一、长时记忆的概念
• 内涵
–长时记忆是指存储时间在一分钟以上的记忆。
• 理解
–为所有心理活动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基础。 –长时记忆容量没有限制。 –其中的信息是有组织的知识系统。
和脑的各个部分都有关系,而不是皮层上某 个特殊部位的机能。大脑皮层破坏越大,记 忆丧失越多。记忆的保持依赖于整个大脑皮 层的机能。 –评价:得到细胞集合理论的支持。
• 定位论
–人物:布洛卡、鲁利亚、麦克高夫
–观点:
• ①布:脑的机能都是由大脑的一些特定区域负责 的,记忆也不例外。
• ②鲁:丘脑下部组织及部分边缘系统受损伤时, 病人的短时记忆出现明显障碍,对材料的叙述凌 乱而不连贯。
–实验:皮特森
• 短时记忆的遗忘
–消退说:短时记忆的遗忘是由于信息痕迹的 自然消退。
–干扰说:遗忘是由于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受到 其它无关信息的干扰。
三、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
• 斯腾伯格实验
–给被试呈现1到6个不等的数字系列,然后再呈现一 个探测数字,判断是否刚才出现过。
• 三种可能的检索方式
–平行扫描:同时对短时记忆中保存的所有项目进行 检索。
二、长时记忆的编码
• 长时记忆的编码形式
–按语义类别编码 –以语言的特点为中介进行编码 –主观组织
• 影响长时记忆编码的因素
–编码时的意识状态
• ①有意编码效果好于自动编码。 • ②组织活动参与可促进编码。
–加工深度
三、长时记忆的信息存储
• 信息存储的动态变化
–信息的存储是一个动态过程,其变化表现在: –#记忆恢复#:是指学习某种材料后间隔一
–局部报告法:按4个一排,一共三排的方式 呈现12个英文字母50ms,其中每排字母都和 一种声音相联系(高音、中音、低音)。要 求被试在字母呈现后,根据声音信号对一排 的字母作出报告。→能报告的项目数平均为 9个。→感觉记忆容量大,但保持时间短暂。
–听觉通道同样存在感觉记忆,规律与视觉通 道相同。
–作用:反响回路是短时记忆的生理基础。
• 突触结构
–观点:作为人类长时记忆的神经基础包含着神经突 触的持久性改变,这种变化往往是由特异的神经冲 动导致的。
三、记忆的生物化学机制
• 核糖核酸 • 激素和记忆
第三节 感觉记忆
感觉记忆和视觉掩蔽
一、感觉记忆的编码
• 感觉记忆性质
–是一种原始的感觉形式,是记忆系统在对外 界信息进行进一步加工之前的暂时登记。
–回忆的策略和条件
五、长时记பைடு நூலகம்中信息的遗忘
• 遗忘的一般概念
–内涵:记忆的内容不能保持或者提取有困难就是遗 忘。
• 遗忘的进程
–艾宾豪斯:遗忘曲线 –其它影响因素: –①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数量 –②学习的程度 –③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 –④识记者的态度
艾宾豪斯及其遗忘曲线
遗忘理论的比较:
理论
主要观点
• ③麦:人脑左半球言语运动区受损伤,将造成言 语记忆的缺陷,能记住别人的面貌,但记不住单 词。
二、记忆的脑细胞机制
• 反响回路
–概念:是指神经系统中皮层和皮层下组织之间存在 的某种闭合的神经环路。
–特点:当外界刺激作用于神经环路的某一部分时, 回路便产生神经冲动。刺激停止后,这种冲动并不 立即停止,而是继续在回路中往返传递并持续一段 短暂的时间。
前摄抑制与后摄抑制的比较
后摄抑制
学习经济学
学习心理学
经济学测验
前摄抑制
学习心理学
学习经济学
经济学测验
• 本章重点:
–记忆的脑学说(整合论与定位论) –感觉记忆、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的关系 –遗忘的几种学说 –信息存储的条件与方法
Next time: 思维
三、记忆的分类
• 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情景记忆: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个事件的记忆。 –语义记忆: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与特定时空
无关。
• 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内隐记忆:个体在无法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 当前作业产生的无意识的影响,又称无意识记忆。
–外显记忆: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 产生的有意识的影响,又称受意识控制的记忆。
衰退说 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
干扰说* 压抑说
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它材料的干扰而导致了 遗忘。
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而引起的。
提取失败 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不会消失,遗忘是因
为没有找到合适的提取线索。
*前摄抑制:是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
后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