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普通心理学--记忆

普通心理学--记忆


2017/4/21
普通心理学
10
第六章第二节
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
二、记忆的脑细胞机制
突触结构: 作为人类长时记忆的神经基础包含着神经元 突触的持久性改变,这种变化往往是由特异的 神经冲动导致的。由于涉及到结构的改变,因 此其发生的过程较慢,并需要不断的巩固。这 种突触变化一旦发生,记忆痕迹就会深刻地存 储在大脑中。
2017/4/21 普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心理学 9
第六章第二节
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
二、记忆的脑细胞机制
反响回路: 反响回路可能是短时记忆的生理基础。反响 回路是指神经系统中皮层和皮层下组织之间存在 的某种闭合的神经环路。当外界刺激作用于神经 一路的某一部分时,回路便产生神经冲动。刺激 停止后,这种冲动并不立即停止,而是继续在回 路中往返传递并持续一段短暂的时间。人们认为 反响回路是短时记忆的生理基础。P213白鼠实验
2017/4/21
普通心理学
11
第六章第二节
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
二、记忆的脑细胞机制
长时程增强作用: 长时记忆会伴随着脑解剖结构的变化。 三个指头的猴子 长时程增强作用:海马的神经元具有形成长时 记忆所的塑造能力。在海马内的一种神经通路中, 存在着一系列短暂的高频动作电位,能使该通路的 突触强度增加。 case:H.M缺少将短时记忆转到长时记忆的能力
一、记忆的脑学说 整合论:记忆是整个大脑皮层活动的结果,和脑
的各个部分都有关系,而不是皮层上某个特殊 部位的机能。20世纪40年代末得到“细胞集合” 理论支持。这种理论认为,神经细胞间形成了 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神经通路系统,任何一个神 经细胞都不能离开细胞群而单独地进行活动一 个神经细胞可以是某条通路上的一个环节,也 可以是另一条通路的组成部分。因此,记忆 “痕迹”并不依靠某一固定的神经通路,它涉 及成千上万甚至上百万神经元的相互联系。
• 以听觉形式呈现的刺激以视觉形式进行测验时,这种感觉通道的 改变会严重影响内隐记忆的作业成绩,外显记忆则不受影响 • 5干扰固因素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影响不同。内隐不受干扰
第六章第三节
三个记忆系统
• 遗忘的原因 • 1衰退说 • 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致最 后消退的结果。短时记忆中,干扰是造成遗忘的重要 原因 • 2干扰说 • 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 所致。前摄抑制、倒摄抑制 • 3压抑说 • 4提取失败: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住处是永远不会丢 失的,我们之所以对一些事情想不起来,是因为我们 在提取有关信息的时候没有找到适当的提取线索。图 书馆里找书
2017/4/21 普通心理学 3
第六章第一节
记忆的一般概念
2、记忆的种类: 内隐记忆:指在个体无法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
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无意识的影响,有时又叫自动的 无意识记忆
外显记忆:指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
业产生的有意识的影响
程序性记忆:指如何做事情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
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
2017/4/21
普通心理学
26
记忆障碍
2、逆行性遗忘症 凡正常脑功能发生障碍之前的一 段时间内的记忆均已丧失的,称为逆 行性遗忘症;患者不能回忆起紧接着 本症发生前一段时间的经历。一些非 特异性脑疾患(脑震荡、电击等)和 麻醉均可引起本症。例如,车祸造成 脑震荡的患者在恢复后,不能记起发 生车祸前一段时期内的事情。
第六章第三节
三个记忆系统
四、长时记忆:(时间1分钟~终生不忘)
1定义: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上的记忆 2特点: (1)保存时间长,容量无限。 (2)分为语义编码和形象编码 (3)储存的信息如果不是有意回忆的话,人们意识不到,需要借助已有 的知识和经验时,长时记忆储存的信息再被提取到短时记忆中,才被人意 识到。 (4)长时记忆的遗忘是自然的衰退或干扰造成的。干扰可分为前摄抑制 和倒摄抑制 前摄抑制:先前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 倒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先前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 系列位置效应:系列两头比系列中间的材料记忆效果好。首因、近因
第六章第四节
内隐记忆
• 内隐记忆:过去经验对个体当前活动的一种无意识的 影响。
• 外显记忆:过去经验对个体当前活动的一种有意识的 影响。 • 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关系
• 1加工深度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影响不同。 • 2内隐记忆不受加工深度影响。 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保持时间不同。内隐记忆可以保持较长时间 • 3记忆负荷量的变化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产生的影响不同 • 4呈现方式的改变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影响不同
8
第六章第二节
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
一、记忆的脑学说 记忆的SPI理论:
存在5个主要的记忆或记忆系统,分别为程序 记忆系统、知觉表征系统、语义记忆系统、初级 记忆系统和情景记忆系统。1.这些系统的编码是 串行的;2.而存储是并行的,就是说一次编码的 事件会在多个记忆系统中产生效应,并保存在不 同的脑区内;3.提取是独立的,从一个记忆系统 中提取信息时可以不受其他记忆系统的影响。
第六章第三节
三、短时记忆
三个记忆系统
短时记忆的存储与遗忘 (一)复述:一种为机械复述或保持性复述;另一种为精细 复述 (二)短时记忆的遗忘—干扰还是消退 一种观点认为短时记忆的遗忘是由于信息的自然消退; 另一种观点认为遗忘是由于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受到其他无关 信息的干扰。 实验证实,短时记忆由干扰信息引起。P223 (三)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 平行扫描、自动停止系列扫描、完全系列扫描 P224实验证实短时记忆中项目的提取是完全系列扫 描
瞬时记忆 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
第六章第三节
二、瞬时记忆:
三个记忆系统
是一种表象式的记忆,也叫感觉记忆,登记 1. 定义:是引起感觉的刺激物消失后留下的极短 时间的记忆。 2.特点: (1)外界刺激以感觉后象的形式在感觉通道内 登记,信息保存是形象的; (2)容量大,保持时间很短9-20比特(0.25~1秒) ; (3)如果受到特别注意,就可转化为短时记忆。
• 前摄抑制: 学习A 休息 • 后摄抑制: 学习A 学习A
学习B 学习B
回忆B 回忆B
25% 70%
学习B 休息
回忆A 回忆A
26% 56%
三个记忆系统及其相互关系
记忆系 统 瞬时记 忆 短时记 忆 长时记 忆 保持 时间 1秒以 内 1分以 内 1分以 上 编码 方式 容 量 如何转入下一 记忆系统 注意 (模式识别) 复 述 是否意识 到识记的 内容 否 遗忘的 原因 9个以 鲜明的 上的项 形象 目 语音、 形象 语义、 形象 7±2
2017/4/21 普通心理学 7
第六章第二节
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
一、记忆的脑学说 定位说:
认为脑的机能都是由大脑的一些特定区域负 责的,记忆也不例外。布洛卡 潘菲尔德:刺激大脑皮层的颞叶,引起病人对往 事的鲜明回忆 鲁利亚:丘脑下部组织及部分边缘系统受损,短 时记忆障碍
2017/4/21
普通心理学
2017/4/21 普通心理学 12
第六章第二节
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
三、记忆的生物化学机制
神经元的电活动不仅会引起神经元突触结构的改变,而 且会导致神经细胞内部的生物化学变化,这些变化包括核 糖核酸及某些特异性蛋白质分子结构的改变。
(一)核糖核酸
记忆是由神经元内部的核糖核酸的分子结构来承担的, 海登等人把大分子看做是信息的“存储所”,认为RNA(核 糖核酸)和DNA(脱氧核糖核酸)是记所化学分子载体 (二)激素和记忆 机体内部的一些激素分泌能够促进记忆的保持
第六章 记忆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记忆的一般概念 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 三个记忆系统 内瘾记忆
2017/4/21
普通心理学
1
第一节 记忆的一般概念
1、什么是记忆 2、记忆的种类 3、记忆过程
第六章第一节
记忆的一般概念
1、记忆的定义: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存储、 提取)。 2、记忆的种类: 按其内容可分为: 形象记忆:对感知过的事物形象的记忆 情景记忆:对亲身经历过的事件的记忆 情绪记忆:对自己体验过的情绪和情感的记忆 语义记忆:又叫语词–逻辑记忆,即用语词概 括的各种有组织的知识的记忆 动作记忆:对身体的运动状态和动作技能的记忆
2017/4/21
普通心理学
13
第六章第三节
三个记忆系统
一、什么是三个记忆系统 二、感觉记忆 三、短时记忆 四、长时记忆 五、遗忘
2017/4/21
普通心理学
14
第六章第三节
三个记忆系统
一、什么是三个记忆系统 认知心理学把记忆看作是人脑对输入的信 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并按信 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的方式的不同,以 及信息储存时间长短的不同,将记忆分作 为三个系统
O
第 1天
1周
T
1月
记忆障碍
1、顺行性遗忘症 凡不能保留新近获得的信息的称为 顺行性遗忘症。患者对于一个新的感觉 性信息虽能作出合适的反应,但只限于 该刺激出现时,一旦该刺激物消失,患 者在数秒钟就失去作出正确反应的能力。 所以患者易忘近事,而远的记忆仍存在。 本症多见于慢性酒精中毒者。发生本症 的机制,可能是由于信息不能从第一级 记忆转入第二级记忆;一般认为,这种 障碍与海马的功能损坏有关。
P216实验
第六章第三节
三、短时记忆
三个记忆系统
短时记忆:(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内,容量大约为7+-2个数 字或文字) 定义: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保持时间在1分钟 以内的记忆。 特点: (1)信息保存的时间也很短,容量有限,易受干扰。 (2)语言文字材料在短时记忆中多为听觉编码,非语言文字 的材料主要是形象的记忆。 (3)短时记忆的信息是当前正在加工的信息,因而可被意识 到。 (4)短时记忆如果经过反复复述,可转化为长时记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