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普通心理学 记忆

普通心理学 记忆

第七章 记忆
汪广华
第一节 记忆的概述
什么是记忆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事物的反映。 经历过事物---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 体验过的情感,实践的事情(练习过的动作) 从信息加工的视角看,记忆就是人脑对所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
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记忆的环节:识记—保持—再认与重现(回忆) 信息加工观:编码—储存—提取
再现图形受左右两排定势词的影响表现:
Page 13
记忆恢复现象
记忆恢复是在一定条件下,主
体学习后过几天的保持量比学习后
立即测得的保持量要高的记忆现象。
这种记忆恢复现象在学习有意
义的材料是表现得最为明显。
Hale Waihona Puke 记忆恢复现象比成人表现更为
普遍;学习较难的材料比学习容易
的材料更为面线;学习程度较低时
比学习纯熟时更易出现。
原因:经过充分休息后,原先被压 抑的记忆得到了有效的恢复。
Page 14
遗忘
遗忘:一部分回忆不起来或者发生 错误回忆,这种现象称为遗忘。
1.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
——最早研究遗忘现象并发现其规律的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艾 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了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先快后慢” 的趋势。
Page 15
影响识记的因素:
1.识记的目的(影响识记效果的首要因素。有意识记优于 无意识记)
2.学习的态度(积极情绪优于消极情绪) 3.识记材料的数量与性质(直观形象的比词的材料好,视
觉的比听觉的好,有意义的比无意义的好,有韵律的比无 韵律的容易识记) 4.对材料的理解(意义识记优于机械识记) 5.识记的方法(整体识记、部分识记、综合识记) 综合识记效果最好,部分识记效果最差。 6.此外,人的主观需要、知识经验、性格特点、能力类型 等都对识记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Page 11
二、保持
保持是经历过的事物在头脑中储存和 巩固的过程。是记忆系统的中间环节, 是回忆的前提,也是记忆力强弱的重 要标志之一。
量变——内容减少 质变——概括、完整,积极变化
曲解、遗漏,消极变化 ——说明人的记忆保持过程是一种主动
加工的过程,人的知识经验以及期望 在发生着影响。
Page 12
2.影响遗忘的因素: (1)识记材料的意义与作用 (2)识记材料的数量 (3)学习的程度(过度学习) (4)识记材料的序列位置
3.遗忘的学说 (1)痕迹消退说 (2)干扰抑制说(前摄抑制、倒
摄抑制) (3)动机性遗忘说
(4)现在线索依赖性遗忘。
Page 16
有效组织复习
(1)及时复习 (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3)尝试回忆与反复阅读相结合 (4)多感官参与多样化复习 (5)活动有助于记忆。
程序性知识的最显著特点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Page 8
第二节 记忆过程
一、识记——就是人们识别并记住事物的过程。是 信息的输入(编码)过程,是记忆过程的第一步, 是记忆的开端,是保持和回忆的前提。
1、根据识记有无目的性,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把 识记分为: 无意识记——(事先没有明确的目的,也不需要 意志努力的识记。) 有意识记——(有预定识记目的,经过一定的意 志努力,并运用一定方法的识记。)
Page 17
三、再认
(一)什么是再认 ——是指经验过的事物再次出现,感到熟悉并能识别和确
认的过程。 ——再认的条件: 1.对事物识记的巩固程度。越巩固,越容易。 2.当前事物与经验的相似度。越相似,越容易。 ——再认错误的表现: 1.不能再认;(彻底忘记) 2.错误再认。(张冠李戴)
Page 9
2、按识记材料有无意义以及对材料是否理解,把识 记分为机械识记——(指识记的材料本身无内在 的意义,或虽有意义但学习者不理解,仅靠机械 重复、死记硬背的方法进行的识记。) 意义识记——(指在理解识记材料的基础上,依 靠材料本身的内在联系进行的识记。)
二者之间,相辅相成,互相补充。
Page 10
Page 2
一切智慧的根源都在于记忆,记忆是整个心理活动的基本 条件。
记忆在个体生存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记忆是学习的重要条件 记忆是知觉、思维和创造的基础 记忆是人的心理发展、知识获得与个性发展的前提条件。
Page 3
记忆的分类——以记忆的内容为标准
形象记忆--以感知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动作记忆--以做过的动作或运动为内容的记忆 情绪记忆--以体验过的情绪情感为内容的记忆。 逻辑记忆--以语词、概念、原理为内容的记忆。
Page 18
(二)再认的种类 1.根据目的性与意志努力 无意再认——几乎是无意识的、自动化的、极快的再认。 有意再认——需要意志努力或追记来识别或确认。 2.根据内容的程度与范围 完全再认——对面对的事物能全面确认 不完全再认——不能达到全面确认。
Page 5
记忆的分类——以提取记信息时有无意识
内隐记忆---不需要意识或有意回忆的情况下,个体的 经验自动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
外显记忆---当个体需要有意识地或主动地收集某些经 验用以完成当前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记忆。
Page 6
记忆的分类——以保持时间的长短为标准
感觉记忆:瞬间 记忆的开始 特点:时间极短、容量较大、形象鲜明、信息原始 短时记忆: 1分钟 操作记忆 特点:时间很短、容量有限、意识清晰、操作性强 长时记忆: 1分钟以上 特点:容量无限、保持时间很长
Page 4
记忆的分类——是否有情境性及自我体验的参与 度
情景记忆---对个人亲身经历的、发生在特定时间和地点的事 件的记忆。(情节记忆)
特点:具有情境性,与自我体验密切联系,储存的是自传式的 信息。
语义记忆---对各种有组织的知识的记忆。 特点:记忆信息以语言的意义为参照,稳定性强,易存易取。
❖320705 19880521 25 1 5
Page 7
记忆的分类——以信息加工处理与存储的方式
陈述性记忆——对有关事件和事实性信息的记忆,具有明 显的可以言传的特征。
程序性记忆——是对具有先后顺序的活动的记忆。
包括心智技能与动作技能两部分,它是经过个体观
察学习与实际操作练习而习得的记忆。
如弹钢琴,练习打字,考驾照等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