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镇总体规划说明书模板

城镇总体规划说明书模板

[键入公司名称]城镇总体规划说明书模板、User[选取日期]1.第一章基本概况 (1)1.1.镇域自然条件和资源状况 (1)1.2.历史沿革 (2)1.3.镇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评价 (2)1.4.镇区基本概况 (3)2.第二章规划背景、依据、指导思想、原则和期限 (4)2.1.规划背景 (4)2.2.规划的依据 (4)(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4)(3)《镇规划标准》 (5)(5)《兰州市总体规划》 (5)2.3.规划指导思想 (5)2.4.规划原则 (5)2.5.规划期限 (6)3.第三章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 (6)3.1.发展条件分析 (6)3.2.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8)4.第四章村镇总体规划 (9)4.1.总人口预测 (9)4.2.城镇化水平预测 (10)4.3.村镇体系规划 (11)4.4.镇域基础设施规划 (13)4.5.区域生态环境保护 (13)5.第五章城镇发展规划 (14)5.1.城镇性质 (14)5.2.城镇规模 (14)(2)流动人口预测 (15)5.3.规划范围 (15)6.第六章城镇总体布局 (16)6.1.城镇总体布局的目标与原则 (16)6.2.城镇结构和功能分区 (16)6.3.城镇各项用地规划 (22)6.4.绿地系统规划 (23)(1)、公园 (23)(2)、街头绿地 (24)(2)防护绿地 (24)6.5.景观系统规划 (24)(2)存在问题 (24)(2)宏观控制原则 (25)(3)人与环境和谐共生的原则 (25)(1)山体景观 (25)(2)景观道路 (25)(3)景观节点 (25)①广场 (25)②出入口 (25)7.第七章基础设施规划 (26)7.1.道路交通规划 (26)7.2.给水工程规划 (29)(2)工业用水量 (29)(3)其它用水量 (29)(4)消防用水 (29)(5)城镇总用水量预测 (29)7.3.排水工程规划 (30)7.4.电力工程规划 (30)S = P / 0.75 (32)S——变压器容量(kV A) (32)7.5.电信工程规划 (32)7.6.供热工程规划 (33)8.第八章环境保护和环卫设施规划 (34)8.1.环境保护规划 (34)8.2.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36)9.第九章综合防灾规划 (37)9.1.抗震防灾规划 (37)9.2.消防规划 (38)9.3.防洪工程规划 (39)10.第十章近期建设规划 (39)10.1.规划原则 (39)10.2.规划年限和规模 (39)10.3.近期建设重点和内容 (39)11.第十一章规划实施与政策建议 (41)1.第一章基本概况1.1. 镇域自然条件和资源状况1.1.1.地理位置定远镇位于兰州市榆中县西部,东经103 º 56′24″至104 º 02′49″,北纬35 º 51′28″至36 º 00′09″之间,东接连搭乡,西依和平镇,南由和平镇、连搭乡所围,北靠来紫堡乡。

总面积约68.53平方公里。

1.1.2.地形地貌镇域地貌以黄土丘陵为主,南部为马啣山林区,中部和北部属于马啣山山前冲积、洪积形成的川地丘陵地带,地貌较为平坦。

整体地势南高北低,海拔在1772~2918米之间,相对高差1263米。

镇区座落于中北部小型河谷川地定远村,海拔约为1750米,地面平均降坡为7.0~10.0%,地层下部为中更新统的砾卵石层,上部为亚粘土,厚度180~250米。

1.1.3.气候特征定远镇地处中纬度地区,多年平均气温6.6 ºC,年平均气温2.7~9.2ºC,绝对最高气温39ºC,绝对最低气温-27.2ºC;年日照时数为2665.9小时,其中6月份最大,为255.5小时,9月份最小,为188.0小时;年均降水量约380.7毫米,年均蒸发量为1368.3毫米,是年降水量的3.6倍左右;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和东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全年无霜期154天。

1.1.4.水资源定远镇属黄河一级支流莞川河流域,镇域内自然沟壑多为泄洪冲沟,无常流水河沟,但有少量人工灌渠,因此,镇域水资源主要为地下水。

定远川地下水埋深在50米以下,含水层厚度约为20~50米,由于地层颗粒细小,多含粘土,富水性能差。

地下水静储量约60184万立方米,动储量约602万立方米,天然补给量约1452万立方米,排泄量449万立方米,可开采量900万立方米。

1.1.5.矿产资源镇域内矿产资源以红粘土、坩矿、煤矿为主,同时有少量与煤伴生的两种稀有元素,锗矿和镓矿,其它矿产资源目前未经探明,有待勘探开发。

水岔沟煤矿在镇域南部,煤矿范围东南到戴家窑,西北至花岔沟和丁家窑,东西约7公里,南北约0.5公里,含煤面积约3.2平方公里,可开采煤层厚度0.6~2.7米。

B级煤蕴藏量约300万吨,C级煤蕴藏量约880万吨,D级煤蕴藏量约900万吨,属于小型煤矿,1980开始开采以来,年均开采量在1.0万吨左右。

锗矿和镓矿位于同一地点,累计探明储量为锗矿约116吨,镓矿约508吨。

1.1.6.土地资源定远镇土地总面积6852.6公顷(10.28万亩)。

其中,耕地面积为2882.8公顷(4.32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42.1%;园地50.0公顷(750.6亩),占总土地面积的0.7%;林地1381.7公顷(2.07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20.2%;牧草地面积约为1060.1公顷(约1.59万亩),占15.5 %;居民点及工矿用地312.1公顷(4681.7亩),占总土地面积的4.5%;交通用地56.6公顷(848.3亩),占总土地面积的0.8%;水域150.3公顷(2253.8亩),占总土地面积的2.2%;未利用土地959.0公顷(1.44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14.0%。

土地资源构成表1.2. 历史沿革定远镇以驻地定远而得名。

据《金县志》载:“汉代大将霍去病征战西域得胜,被汉帝封为定远侯;唐代大将郭元振率领定远军西伐,在此筑城一座,取名定远城”。

金哀宗正大元年(公元一二二四年)以定远城置定远县。

元顺帝至正元年(一三四一年)废。

《甘肃通志稿》记:因地处交通要道,历朝置驿站。

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唐代玄奘西天取经都曾在定远住过一宿;清康熙皇帝经过定远休息的地方现取名歇家嘴村(原名歇驾村);林则徐被发配伊犁时也曾经过定远。

解放前设皋兰县定远镇公所。

解放后成立皋兰县定远区政府,一九五六年撤区设乡改为定远乡。

一九五八年三月划榆中县管辖,八月为榆中县红旗人民公社金崖基层社定远大队,一九六一年设定远公社,一九八三年改为定远乡至今。

二OOO年撤乡改镇.1.3. 镇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评价1.3.1.行政区划与人口截至2005年底,定远镇共辖12个行政村,46个社,12个行政村分别是定远、蒋家营、邓家营、张老营、安家营、猪嘴岭、歇驾咀、陈家沟、矿湾、董家湾、水岔沟、转咀子,其中定远村为镇政府所在地。

全镇总人口22084人,其中农业人口17584人,非农业人口1000人,集体人口1500人,流动人口2000人。

1.3.2.农业全镇耕地总面积约4.3万亩,人均2.09亩,其中水浇地1.6万亩,占36.8%,人均0.78亩。

牧草地总面积约为1.59万亩,人均0.77亩。

2004年,全镇农业总产值3430万元,粮食总产量400万斤。

1.3.3.乡镇企业目前,全镇乡镇企业主要服务于第三产业,以蔬菜贮运为主,并有少量从事第二产业的建筑建材加工企业。

2004年,全镇乡镇企业总产值为8090万元,其中第二产业1770万元,第三产业6320万元。

1.3.4.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全镇小学共13所,中学1所,教职员工人数215人。

适龄儿童入学率在98%以上。

现有文化站1个,文化室12个;缺少公众体育设施,没有一处标准化的体育活动场所,制约着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发展。

卫生机构10个,分别为定远镇中心卫生院和9个村卫生所,共计卫生技术人员48人。

1.3.5.总体评价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有了较快的发展,整体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综合经济实力有所提高。

到2004年末,全镇国内生产总值为11520万元,比上一年增长了5.8%;第一产业增加值3430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770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6320万元,三个产业比例约为30:15:55,人均GDP约5600元。

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2098元,比上一年增加158元,增长8.4%。

1.4. 镇区基本概况1.4.1.区位定远镇区位于兰州市以东15公里处,西南距榆中县城约18公里,国道312线、309线和巉柳高速公路、水骆公路纵横交错、贯穿全镇,交通便利,区位优越。

1.4.2.镇区现状现状人口:镇区常住总人口545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000人,农业人口2954人(定远村),集体人口(包括学生和单身职工)1500人;5到10月份为定远镇蔬菜贮运旺季,近年平均流动人口达5000人左右。

现状用地:受周围山体、沟壑、等自然环境制约及各级公路和高压线走廊的分隔,镇区可利用建设用地极不规则,主要建设用地集中在新旧国道312线的两侧。

镇区现状建设用地规模为66.06公顷,其中居住建筑用地26.16公顷,生产建筑用地4.30公顷,道路广场用地10.31公顷,公共建筑用地16.51公顷,绿地1.69公顷,仓储用地5.89公顷,其它用地1.20公顷。

现状人均用地88.62平方米。

2.第二章规划背景、依据、指导思想、原则和期限2.1. 规划背景2.1.1.村镇建设的新战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新时期党和政府提出的村镇建设的战略性决策,是保障全社会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在这一宏观政策的引导下,规划必须结合甘肃省和兰州市村镇建设的实际,学习发达地区的经验,探索新时期本地区村镇社会经济发展和村镇建设的有效途径,为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科学合理的政策建议和决策依据。

2.1.2.经济发展思路的变化: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可持续发展正在日益成为人们的共识和追求目标。

可持续发展思路的贯彻,有利于改善定远镇相对严重的环境生态问题,同时,为定远镇纳入未来兰州市区“一城双核”的长远构想留出足够的余地。

2.1.3.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西部大开发西部大开发是在西部总体条件相对弱势基础上的开发,是一项由国家支持的多领域扶贫攻坚任务。

开发的体制是以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为导向,开发的前提是观念和体制的创新,开发的长期战略支撑点是教育、科技、人才的发展。

定远镇在西部大开发中,必须力争把靠近兰州市区和交通发达的区位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的高速公路,抓住西部大开发中物资需求的商机,结合本地实际,适时调整产业结构,并在与“引进来,走出去”的合作中谋求双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