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规划说明书范例

城市规划说明书范例

商南县城火车站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说明书一、概况(一)区位条件商南火车站位于商南县城东部,为客货两用的三级站。

火车站片区地处富家沟内,即火车站南北两侧,紧邻312国道,距城市中心约1km。

属于商南县总体规划中强调的“东扩”的主要核心。

片区通过富兴路、长新路与县城联系,是构建“山水园林旅游”新商南的城市二级结构中心。

由于该片区处于商南城市发展的重要门户位置,对于打造旅游城市品牌,提高城市品位,体现城市特色,推动商南对外开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商南县城市建设近期发展的重点。

基地四面环山,有排洪渠从用地中穿过。

西侧高地为商南县气象局,场地内有部分平整坡地。

规划建设总用地28.22h㎡(423.3亩),现状居住人口约1500人,主要为富家沟村一、二、三、四组村民。

片区内除部分质量较好的建筑及大量破旧的农宅外,其余均为空地。

富兴路与长新路均已建成。

排洪渠从用地中纵穿富兴路与长新路而过。

富兴路长570米,道路红线宽30米。

场地内大部分用地平坦,西北部分局部地段坡度较大。

用地坡向以南向坡和东向坡为主,局部地块为西向坡。

(二)开发建设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1.有利因素(1)火车站片区是商南城市发展的二级结构中心,是打造商南“生态立县,产业兴县,工业强县”的一张王牌。

铁路的全线贯通,使客源,物流快速增长,商贸旅游快速发展,土地价格升值,给火车站片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2)火车站片区紧邻312国道,也是城市的东入口。

(3)良好的环境资源:基地内四面环山,植被景观良好,部分地段坡度较为平缓,轮廓线较为优美。

2.不利因素(1)大量现状质量较差的建筑给该片区的成片开发建设带来一定难度。

现状用地内多为破旧的民宅及部分破败的工厂、小作坊,布局零乱,道路狭窄且多为断头路,不成系统。

(2)排洪渠从规划地块穿越,使原本线状的用地更加狭窄,造成规划布局开发建设的不利。

富兴路东侧用地最窄处34米,最宽处50米,排洪渠的穿越更加剧了用地的不便,破坏了规划用地的完整性。

二、规划依据、指导思想、原则、目标(一)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3.《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137-90)》4.《商南县县城总体规划(2006—2025)》5.《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版)6.商南县有关部门及甲方的规划设计要求及建议7.《商南县志》8. 1:1000数字化地形图(二)规划指导思想紧扣商南县城市总体发展中“东扩”战略,把握规划地块作为城市东门户的重要地位,正确处理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突出商南山水园林旅游新县城的城市特色;引进先进的建设管理和市场运作的模式,引导城市片区高起点、高品位、独具特色的发展与建设,保持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规划目标及功能定位1.目标:以火车站通车为契机,通过功能和形态两方面的共同完善,将规划片区建设成为具有交通、商业、居住、休闲、旅游等综合功能的、高水准的、有山地城市特色的县城副中心。

2.功能定位:以商业购物、旅游服务、生活居住、交通物流为主要功能的城市综合区。

(四)规划原则1.整体性原则将片区置于城市整体空间环境来考虑,注重片区与城市骨架及山水之间的整体协调关系。

2.生态性原则正确理解人与环境的关系,通过加强绿化,充分发挥绿化的环境功能,合理利用和营造片区的生态环境,改善居住小气候。

3.经济性原则在尊重整体环境及规划布局合理性的前提下,争取开发利益的最大化,取得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三赢”。

4.特色性原则抓住小县城山水园林旅游城市的背景,体现商南清新、幽雅、健康、舒适的环境景观风貌特色。

5.紧凑性原则规划围绕核心区分片设置商业,物流,居住组团,适度提高容积率和人口密度,增强土地与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促进生成有活力的片区。

6.多样性原则商业建筑采取大开间、大进深的建筑造型,以适应不同商业空间的需求;居住建筑设计大中小多种户型,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市场需求;7.以人为本原则同时考虑不同人群的活动,内容设置及布局方式既考虑当地居民的使用,也考虑过往旅客的方便。

三、规划结构(一)总体构思1.火车站作为客货流的集散地,应强调交通的便利和通畅,同时考虑与城市已有道路形成完整的系统,规划应开辟沿铁路方向的环城路,理顺富兴路与长新路及东侧过境公路的关系;并且应选择合适的地段布置规模适中的物流集散中心,满足日用品、农副产品、矿产品交易、运输的需求。

2.作为城市新的开发地区,“聚人气”是非常重要的,规划中应将居住的开发建设作为首先考虑的因素。

一则改善目前居民的居住条件,二则吸引城市部分人口,使之成为未来若干年城市建设的热点地段。

3.基于商南整体环境及规划地段的现状条件,规划布局中应强调建筑天际轮廓线与山势的顺应,建筑形态与造型应起伏错落,富有变化,创造新的商南城市空间。

4.随着金丝峡及商南其他旅游景点的开发建设,作为铁路运输的重点及312国道进入商南的门户空间,规划地段不可避免地将成为旅游服务的基地,因此沿富兴路及长新路两侧的商业、购物、餐饮、旅宿将成为开发建设的重点。

5、从片区整体投资建设的经济性、规划布局的完整性及排洪渠走向的合理性考虑,规划中对排洪渠进行改线,置于富兴路西侧(即居住西片区小区级道路东侧)。

(二)规划结构基于以上的构思考虑,规划中理顺城市道路与火车站的关系,将火车站站前东西向道路打通。

片区被有机的划分为北南两部分:火车站以北及火车站以南。

火车站以北:由于受到交通条件的限制,发展村民安置区,改善原有居民生活条件;火车站广场作为地段的景观中心,应在规划中加以凸现,并在建筑立面造型上加以烘托,体现其重要地位;火车站以南:①由于长新路和富兴路业已建成,应强调两条商业文化轴,完善富兴路中段商业中心及富兴路与长新路交叉点城市开敞空间节点的开发建设。

沿街布置各类公共设施,结合购物、旅游发展商业。

②以小区级道路为轴,“小区-组团”和“小区-组团-邻里”模式为布局方式,布置西北部的别墅区及富兴路东西居住片区。

③在长新路以北,富兴路以东设置物流片区,便于其公路(通向312国道)、铁路的双向联系,完善规划地段的功能。

通过以上分析,片区的空间结构概括为:以商业中心,城市开敞空间节点为核心;长新路、富兴路为发展主轴,小区级道路为发展副轴;以村民安置区,广场片区,别墅区,居住小区,商业片区,物流片区为发展组团,“两心-两轴-七片”的发展态势。

两心——商业中心,城市开敞空间节点。

两轴——沿长新路与富兴路的商业文化主轴,小区级道路为发展副轴。

七片——村民安置片区,广场片区,别墅片区,商业片区,居住东西片区,物流片区。

四、总体布局片区的空间布局既要考虑场地周围环境景观要素,突出片区的区位特征,又要充分尊重自然地形,选择合理的道路线形及坡度,并利用科学的建筑布局方式,减少土石方工程量,降低单位建筑面积的造价。

同时,应配置高标准的公共服务设施和绿化景观系统,以形成片区的整体形象。

在综合考虑规划结构及排洪渠改线的前提下,总体布局如下:规划地段自北向南依次布置:①村民安置区:安置部分原有的村民,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村庄面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②火车站站场及广场区:通过富兴路商业建筑的烘托,及自身及周围的环境景观而更应成为反映商南印象的窗口;③沿富兴路两侧的商业及公共服务带:排洪渠的改线,使商业面积增加,在整合城市公共空间的同时,也满足地段内的居民及外来人口的使用;④富兴路东侧、西侧的居住环境:体现人、自然、技术的结合,采用组团和院落相结合的布局形式,合理设计绿化及小区环境,形成地段开发建设的前提条件;⑤沿长新路的商业、旅宿的开发,补充完善富兴路的功能建设;⑥物流中心:布置在长新路的东段,一方面便于其与312国道的紧密联系,另一方面,距火车站仅600米,满足物资快速运输、交易的需求。

(一) 住宅建筑1.住宅建筑特色住宅建筑宜体现商南清新、幽雅、健康、舒适的特色及南北交界的建筑风格。

由于商南地处中国的南北自然分界(秦岭)南麓,在规划设计中应融合南北方建筑风格,形成商南独具特色的建筑特征。

应该顺时就势,结合地域文化,体现现代特征,从地域文化符号中提取新元素:如白墙,黛顶,青山,丹江,茶叶等,抽象出一系列非物质文化的建筑形态意向,作为城市景观意向设计的基本元素,构成城市清丽的风貌。

2.住宅建筑布局小区住宅建筑强调实用性与多样性。

在满足朝向要求的前提下,采用点板结合的六层建筑布局形式,围绕东、西片区的小区绿地及会所中心展开。

东、西片区共分为五个住宅组团。

结合地形采用组团和院落相结合的布局形势,各组团住宅建筑围绕组团绿地环绕布局。

住宅院落是小区的基本户外生活空间,为加强居民的交往,增加邻里感,院落大多是由单元入口相对的前后两栋住宅围合形成。

住宅建筑满足建筑日照和间距的要求。

住宅建筑顺应地势,循坡而下,与周围山体交相呼应,相得益彰。

为满足部分高收入者的需求,在片区西北部坡地上结合地形设计别墅区,共布置14幢两层高档别墅,每户面积约为430㎡。

别墅景观条件好,每户都有独立的车库。

由于富家沟小学建成年代较近,且一幢教学楼建筑质量较好,规划中予以保留,并扩建新教学楼,按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要求,增设60米跑道及篮球场、羽毛球场。

由于跑道的设置,使学校用地受限,校门南迁。

3.住宅选型依据户型多样性原则,小区选用多种户型的住宅,以满足市场所需。

住宅选型板点结合,共设计了大(100~110㎡)、中(90~100㎡)、小(78~90㎡)和别墅(430㎡)四类六种户型。

其中90㎡以下180户, 90㎡~100㎡384户。

100~110㎡1032户。

(二)公共服务设施系统片区公共服务设施可分为外向型服务和内向型服务设施。

外向型服务设施主要为火车站片区和城市提供商业服务,主要沿富兴路和长新路进行建筑布置,用地面积6.32公顷。

以传统商业(3.26公顷)、物流运输(1.11公顷)、金融保险(0.63公顷)、餐饮旅馆(1.05公顷)为主要内容,结合地段位置及建筑空间构造,合理设计建筑平面及立面,有机布局建筑空间形态。

富兴路及长新路交叉点的商业建筑,由于其地段的重要性,成为片区的标志性建筑;物流中心建筑面积7589㎡,沿长新路布置三层门面房,院内两幢二层库房,其内部道路自成体系,形成环路;保留电力宾馆,改造现有七层商业及四层商业建筑立面,取得商南城市整体风貌的和谐;保留原有教师进修学校,并对校园进行扩建(宿舍楼、活动室)及建筑立面改造。

内向型服务设施主要服务于小区内部,内容包括幼儿园、小学、商业设施、活动中心、物业管理、会所等。

公共活动中心考虑主要服务老人及儿童,由小区中心和组团中心两级构成。

小区中心设置于东西居住片区中部,方便组团居民活动,内容多以老年人和儿童游玩的项目为主,适当设置文化娱乐及休闲设施,为全体居民服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