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秦王扫六合
【课标要求】了解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掌握秦的统一和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
2、掌握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3、了解秦朝的疆域和秦长城、灵渠两项古代工程。
能力目标:通过分析归纳秦完成统一的原因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培养初步分析、综合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不:通过对分析秦统一历史作用的分析,充分认识,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体会秦的统一对中华民族发展的重大历史意义。
【学习重点】秦的统一及巩其作用;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学习难点】焚书坑儒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夯实基础
(要求:认真阅读课文,包括课本上的正文、楷体部分、插图、地图、注释等,标注知识点,并认真思考以下问题)
1、统一国家的建立:秦的统一(可从时间、都城、人物、结果四个方面考虑)
2、秦完成统一后,为巩固统一和加强对辽阔疆域的管辖,秦始皇采取了哪些措施? 政治上:
经济上:
文化上:
思想上:
民族关系上
3、秦朝的疆域四至:
北方:
南方:
二、合作探究,能力提升
材料一:“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
丞相臣斯昧死言: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之所建立。
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
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所学议之。
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
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
禁之便。
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
——秦丞相李斯
材料二: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
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
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
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
”
——秦朝的某一法令
材料三:“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爱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
——现代著名的史学家郭沫若1、三则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是秦始皇接受了谁的建议?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当时规定只准民间留下哪些书?
3、想一想,秦始皇做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
4、我们应怎样评价这件事?
三、拓展延伸,感悟历史
㈠读读,议议:
材料一:公元前475年,我国历史进入了春秋战国时代,诸侯国互相兼并,长期的争霸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灾难,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结束割据战争,实现统一成为当时各族人民的强烈愿望。
材料二: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作用商鞅变法。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为秦的统一判奠定了基础。
材料三: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空前激烈的长平之战,赵军大败,四十多万人被
俘,绝大部分被坑杀。
长平之战,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灭战。
通过长平大战,秦国更加强大,各国无力与强秦抗衡。
它极大地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
材料四:
1、通过读材料,你认为秦统一的原因有哪些?
2、阅读材料一,想一想秦统一有什么意义?
四、知识整合
五、沙场点兵,小试牛刀:
1、新转来的小英向同学们自我介绍说:“我的姓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的名称一样”,那么小英的姓是()
A. 夏
B. 商
C. 秦
D. 唐
2、“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下列关于秦统一六国史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长平之战标志着秦统一大业的完成
B. 秦统一六国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
C. 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陆续灭掉六国
D. 秦建立起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3、战国时期,各国“车途异轨,……文字异形。
”秦兼并六国,实行巩固统一的措施后,下列不存在的情况是()
A. “车同轨”,车辆通行无阻
B. 商人交易使用圆形方孔钱
C. 各地官员均用小篆体写告示
D. 农民缴税用的“斗”容量不同
4、在秦统一全国后建立的官僚机构中,被称为“百官之长”“助理万机”的官职是()A.郡守B.丞相C.御史大夫D.太尉
5、秦统一后,将全国划分为36个区域,每一区域都配备一批官员。
这些官员()
A.拥有封地B.负责地方政务C.对丞相负责D.官职世袭而来
6、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灭六国,完成统一。
这个年代用世纪纪年法表示是( D )A.公元前2世纪早期B.公元前2世纪晚期
C.公元前3世纪早期D.公元前3世纪晚期
7、“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
其中“秦皇”最主要的功绩是( A )
A.创立中央集权制度B.创立行省制度
C.稳固大一统局面D.统治期间出现盛世局面
六、中考瞭望
1、[2011·菏泽]秦朝统一全国后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其中对后世地方行政机构建设产生深远影响的是( C )
A.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B.车同轨,书同文
C.废分封,立郡县D.焚书坑儒
2、[2011·龙东]在烟波浩渺的历史长河中,许多帝王为民族统一作出了贡献。
其中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皇帝是( A )
A.秦始皇B.汉武帝C.隋文帝D.唐高祖3、[2011·成都]秦始皇虽然是历史上著名的暴君,但也是一位有作为的政治家。
他为了巩固秦朝的统治实行了一系列措施,其中不包括( A )
A.分封制B.中央集权制C.郡县制D.皇帝制4、[2011·呼和浩特]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灭六国,完成统一。
这个年代用世纪纪年法表示是( D )
A.公元前2世纪早期B.公元前2世纪晚期
C.公元前3世纪早期D.公元前3世纪晚期
5、[2011·长沙]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历史学家翦伯赞认为:在我看来,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我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王朝的创立者,而是因为他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充当了中国新兴地主阶级开辟道路的先锋,在中国历史上,消灭了封建领主制,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
材料二秦为乱政虐刑以残贼天下,数十年矣。
北有长城之役,南有五岭之戍,外内骚动,百姓罢敝……财匮力尽,民不聊生。
——司马迁《史记·张耳陈馀列传》材料三以下是某学校初三学生小明对秦始皇做的全面而简要的评价: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皇帝,他的功大于过。
他统一了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混战的局面,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他还建立起了一整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被后世所沿用,影响深远。
但是他实行暴政,最终导致了秦朝的灭亡。
(1)从材料一看,翦伯赞是怎样评价秦始皇的,其主要依据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分析,司马迁是怎样看待秦始皇的?
(3)材料一、二只摘取了翦伯赞和司马迁对秦始皇某个方面的评价。
与材料一、二相比,材料三在评价人物的方法上有何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