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设计原理(绪论)
第一,建筑的原始含义是“庇护所”。建筑首先包
含人类生活需要的成分,即功能成分,如我国西安附近
的半坡村原始社会遗址(图1.1 ) 。
第二,建筑从组成角度分析,是由有形的实体与无
形的虚空形成的空间。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埏埴以为器,当其无,
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
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民用建筑设计原理
(风景园林专业)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一章
建筑设计概论
目录
1 什么是建筑
2 建筑的产生和发展
3 建筑构成要素和建筑设计原则
4 建筑的分类与分级
53 建筑设计程序与设计阶段的划分
6 注册建筑师制度
Back
1.1 什么是建筑
1.1.1 房屋·建筑物·建筑
什么是建筑?这对一般人来说,也许是个很简单的问题:
源等因素的不同形成的。
1.1 什么是建筑
(6)社会性
建筑是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之一,它的产生与
发展依赖于社会的生产力,同时它也是社会制度和社会
意识形态的物质表征,也就是说在一定的社会历史发展
阶段,社会创造了它的建筑,反过来建筑也影响着社会。
比较突出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 建筑与各种社会制度的关系
意大利建筑师奈维认为,建筑是一个技术与艺术的综合体;
现代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提出建筑是“住人的机器”;
还有一些建筑史学家提出“建筑是一部石头的史书”(针对西方建 筑),当然,针对中国建筑也可以提出“建筑是一部木头的史书”,这
1.1 什么是建筑
图1.1 陕西西安附近半坡村原始社会方形住房
1.1 什么是建筑
1.1.2 建筑的基本属性
(1)实用性
建筑是为了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建立的,所以它
首先是一个实用对象,应该具有与其使用功能相适应的空间
尺度、合理的室内空间布置、必要的家具设施和良好的物理
环境条件等。
1.1 什么是建筑
(2)技术性
科学技术和物质生产是社会发展中最活跃的力量,它们
不但推动社会的进步,而且直接推动建筑的进步。科学技术
1.沼泽地带源于巢居的建筑发展——穿斗结构的主要渊源
在我国长江流域,河流、沼泽密布,地下水位很高,为
了解决地势低洼潮湿而多虫蛇的问题,在这些地区出现了凭
借树木构筑窝棚,这就是所谓的“巢居”。
1.2 建筑的产生和发展
“巢居”发展序列(图1.2)由独木构巢(在一棵树上
构巢)→多木构巢(在相邻的四棵树上构巢)→干阑式建筑
建筑就是房子。但当我们接触建筑,并把它当作一门学问来
研究的时候,就会怀疑这个貌似确切的答案。房子是建筑物,
但建筑物不仅仅是房子,它还包括不是房子的一些其他对象。
那么什么是建筑呢?关于这一问题学术界仍然在争论着,
这里将有关建筑是什么的一些相关提法分别总结如下,当然
这并不能说已经涵盖了建筑的全部。
1.1 什么是建筑
(4)时空性
从建筑作为客观的物质(空间)存在来说,建筑的时空
特性具有两方面含义:一是它的实体与空间的统一性,二是
它的空间和时间的统一性。
1.1 什么是建筑
(5)民族和地域性
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建筑形式,这是因为人们的生活方
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因素的不同形成的;不同地域也
有着不同的建筑形式,这是因为气候、地貌、生态、自然资
“建筑是空间”这种提法并不排除类似纪念碑式的
建筑,纪念碑作为空间来说,是与房子相对存在的。
1.1 什么是建筑
第三,建筑从时空角度分析,是由三维的空间 实体与时间组成的统一体。
建筑作为空间实体,不是一个与时间无关的、 凝固不变的东西,“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 时间,时间以外的存在和空间以外的存在,同样是 非常荒诞的事情。”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91页)建筑 的时间含义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筑的 存在是有时间性的。二是对建筑的使用具有时间性。 三是建筑的使用功能具有时间性。四是对建筑的审 美具有时间性。
1.1 什么是建筑
第四,关于什么是建筑,还有一些其他提法。
18世纪德国哲学家谢林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无疑是把建筑当作 一种艺术来看待;
1.2 建筑的产生和发展
1.2.1 世界建筑体系的划分
1.两大分类
(1)东亚建筑(以中国和日本为代表);
(2)西方建筑(以地中海沿岸国家为代表)。
1.2 建筑的产生和发展
2.四大体系
(1)古代美洲建筑(指古代拉丁美洲建筑);
(2)古代中国建筑;
(3)古代非洲建筑;
(4)欧洲建筑。
1.2 建筑的产生和发展
穴居发展序列(图1.4)由横穴→袋状竖穴(顶口部
(由桩、柱构成架空基座的“宫”型建筑)。
干阑式建筑直接促成穿斗式木构架的形成,并直接启示
了楼阁的发明。这类建筑以浙江余姚河姆渡发现的建筑遗址
(图1.3
1.2 建筑的产生和发展
2.黄土地带源于穴居的建筑发展——土木混合结构的主 要渊源
我国黄河流域有着广阔而丰富的黄土层,为穴居的
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不但是形成现实建筑的保障,同时也为建筑开辟新领域,包
括新的建筑类型和形制的产生,为建筑提供新的物质基础,
并为建筑提供不断发展的可能性。
1.1 什么是建筑
(3)艺术性
建筑的艺术性多指建筑的形式或建筑造型问题,建筑虽
然是一个使用对象,但它需要用具体的形象表现出来。建筑
的艺术具有相对独立性,它有自己的一套规律和法则。
民主制度下的建筑与专制制度下的建筑明显不同。
如现代建筑在民主制度下蓬勃发展,而在专制制度下却
被压制,这说明社会制度对建筑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
作用。
1.1 什么是建筑
② 建筑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我国传统建筑中反映的封建伦理观念、唯心观
念、迷信思想都从一定的角度说明了社会意识对建 筑发展的积极或消极作用。 ③ 建筑与各种社会问题的关系 现代建筑的蓬勃发展映射出许多的社会问题, 如人口问题、住宅问题、犯罪问题、社会老龄化问 题、就业问题、青少年问题等,这些问题能否得到 妥善解决,势必会影响建筑业的发展。
3.六大组成及其特征
(1)古代拉丁美洲建筑——高台建筑;
(2)古代中国建筑——木构架体系建筑;
(3)古代西亚建筑——伊斯兰教建筑;
(4)古代印度建筑——佛教建筑;
(5)古代非洲建筑——陵墓建筑;
(6)古代希腊与罗马建筑——石构体系建筑。
1.2 建筑的产生和发展
1.2.2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简介 1.2.2.1 原始社会时期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