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设计原理建筑平面设计11 平平面面设设计计的的内内容容建筑平面设计包括单个房间平面设计及平面组合设计。
从组成平面各部分的使用性质来分析,平面分为使用部分和交通联系部分。
使用部分是指各类建筑物中的使用房间和辅助房间。
交通联系部分是建筑物中各房间之间、楼层之间和室内与室外之间联系的空间。
单个房间设计是在整体建筑合理而适用的基础上,确定房间的面积、形状、尺寸以及门窗的大小和位置。
平面组合设计是根据各类建筑功能要求,抓住使用房间、辅助房间、交通联系部分的相互关系,结合基地环境及其它条件,采取不同的组合方式将各单个房间合理地组合起来。
[下图为某住宅平面示意图]某住宅平面示意图99..11 建建筑筑平平面面设设计计22 使使用用房房间间设设计计一、房间面积1、房间的面积可由以下三部分组成:(1)家具和设备所占用的面积;(2)人们使用家具设备及活动所需的面积;(3)房间内部的交通面积。
2、影响房间面积大小的因素(1)容纳人数在实际工作中,房间面积的确定主要是依据我国有关部门及各地区制订的面积定额指标。
应当指出:每人所需的面积除面积定额指标外,还需通过调查研究并结合建筑物的标准综合考虑。
[下表是部分民用建筑房间面积定额参考指标]部分民用建筑房间面积定额参考指标有些建筑的房间面积指标未作规定,使用人数也不固定,如展览室、营业厅等。
这就要求设计人员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对同类型、规模相近的建筑物调查研究,通过分析比较得出合理的房间面积。
(2)家具设备及人们使用活动面积[下图为一卧室和教室室内使用面积分析示意]房间使用面积分析图二、房间形状民用建筑常见的房间形状有矩形、方形、多边形、圆形、扇形等。
绝大多数的民用建筑房间形状常采用矩形。
对于一些单层大空间如观众厅、杂技场、体育馆等房间,它的形状则首先应满足这类建筑的特殊功能及视听要求。
[下图为房间平面形状举例]观众厅的平面形状三、房间平面尺寸房间尺寸是指房间的面宽和进深,而面宽常常是由一个或多个开间组成。
在确定了房间面积和形状之后,确定合适的房间尺寸便是一个重要问题了。
一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综合考虑:1、满足家具设备布置及人们活动的要求例如主要卧室要求床能两个方向布置,因此开间尺寸常取3.6m,深度方向常取3.90~4.50m。
小卧室开间尺寸常取2.70~3.00 m。
医院病房主要是满足病床的布置及医护活动的要求,3~4人的病房开间尺寸常取3.30~3. 60m,6~8人的病房开间尺寸常取5.70~6.00m。
[下图为卧室和病房的开间和进深尺寸]卧室开间和进深尺寸病房开间和进深尺寸2、满足视听要求有的房间如教室、会堂、观众厅等的平面尺寸除满足家具设备布置及人们活动要求外,还应保证有良好的视听条件。
从视听的功能考虑,教室的平面尺寸应满足以下的要求:第一排座位距黑板的距离≥2. 00m;后排距黑板的距离不宜大于8.50m.;为避免学生过于斜视,水平视角应≥30o。
中学教室平面尺寸常取6.00×9.00m、6.00m×9. 00m、6. 60m×9.00m、6. 90m×9. 00m等。
[教室的视线要求与平面尺寸的关系见下图]教室的视线要求与平面尺寸的关系3、良好的天然采光一般房间多采用单侧或双侧采光,因此,房间的深度常受到采光的限制。
一般单侧采光时进深不大于窗上口至地面距离的2倍,双侧采光时进深可较单侧采光时增大一倍。
[采光方式与进深的关系见下图]采光方式与进深的关系4、经济合理的结构布置较经济的开间尺寸是不大于4. 00m,钢筋混凝土梁较经济的跨度是不大于9. 00 m。
对于由多个开间组成的大房间,如教室、会议室、餐厅等,应尽量统一开间尺寸,减少构件类型。
5、符合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四、房间的门窗设置1、门的宽度及数量门的宽度取决于人流股数及家具设备的大小等因素。
一般单股人流通行最小宽度取550mm,一个人侧身通行需要300mm宽。
因此,门的最小宽度一般为700mm,常用于住宅中的厕所、浴室。
住宅中卧室、厨房、阳台的门应考虑一人携带物品通行,卧室常取900mm,厨房可取800mm。
普通教室、办公室等的门应考虑一人正面通行,另一人侧身通行,常采用l000mm。
双扇门的宽度可为1200~1800mm,四扇门的宽度可为2400~3600mm。
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当房间使用人数超过50人,面积超过60m2时,至少需设两个门。
影剧院、礼堂的观众厅、体育馆的比赛大厅等,门的总宽度可按每100人600mm宽(根据规范估计值)计算。
影剧院、礼堂的观众厅,按≤250人/安全出口,人数超过2000人时,超过部分按≤400人/安全出口;体育馆按≤400~700人/安全出口,规模小的按下限值。
2、窗的面积窗口面积大小主要根据房间的使用要求、房间面积及当地日照情况等因素来考虑。
根据不同房间的使用要求,建筑采光标准分为五级,每级规定相应的窗地面积比,即房间窗口总面积与地面积的比值[见民用建筑采光等级表]。
民用建筑采光等级表3、门窗位置(1)门窗位置应尽量使墙面完整,便于家具设备布置和充分利用室内有效面积。
(2)门窗位置应有利于采光、通风。
(3)门的位置应方便交通,利于疏散。
[下图为卧室、集体宿舍门位置的比较]卧室、集体宿舍门位置的比较4、门的开启方向门的开启方向不影响交通,便于安全疏散,防止紧靠在一起的门扇相互碰撞。
[下图为紧靠在一起的门的开启方向]紧靠在一起的门的开启方向99..11 建建筑筑平平面面设设计计33 辅辅助助房房间间设设计计 一、厕所1、厕所设备及数量厕所卫生设备有大便器、小便器、洗手盆、污水池等。
[厕所设备及组合尺寸见下图]厕所设备厕所设备组合尺寸卫生设备的数量及小便槽的长度主要取决于使用人数、使用对象、使用特点。
一般民用建筑每一个卫生器具可供使用的人数参考表[部分民用建筑厕所设备数量参考指标]。
具体设计中可按此表并结合调查研究最后确定其数量。
部分民用建筑厕所设备数量参考指标注:一个小便器折合0.6m长小便槽2、厕所设计的一般要求(1)厕所在建筑物中常处于人流交通线上与走道及楼梯间相联系,应设前室,以前室作为公共交通空间和厕所的缓冲地,并使厕所隐蔽一些。
(2)大量人群使用的厕所,应有良好的天然采光与通风。
少数人使用的厕所允许间接采光,但必须有抽风设施。
(3)厕所位置应有利于节省管道,减少立管并靠近室外给排水管道。
同层平面中男、女厕所最好并排布置,避免管道分散。
多层建筑中应尽可能把厕所布置在上下相对应的位置。
3、厕所布置应设前室,带前室的厕所有利于隐蔽,可以改善通往厕所的走道和过厅的卫生条件。
前室的深度应不小于1. 5~2. 0m。
当厕所面积小,不可能布置前室时,应注意门的开启方向,务必使厕所蹲位及小便器处于隐蔽位置。
[厕所布置形式见下图]厕所布置形式二、浴室、盥洗室浴室和盆洗室的主要设备有洗脸盆、污水池、淋浴器,有的设置浴盆等。
除此以外,公共浴室还有更衣室,其中主要设备有挂衣钩、衣柜、更衣凳等。
设计时可根据使用人数确定卫生器具的数量,同时结合设备尺寸及人体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寸进行布置。
[淋浴设备及组合尺寸见下图]淋浴设备及组合尺寸[面盆、浴盆设备及组合尺寸见下图]面盆、浴盆设备及组合尺寸浴室、盥洗室常与厕所布置在一起,称为卫生间,按使用对象不同,卫生间又可分为专用卫生间及公共卫生间。
[公共卫生间布置实例见下图]公共卫生间布置实例[专用卫生间布置举例见下图]专用卫生间布置举例三、厨房厨房设计应满足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1、厨房应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风条件。
2、尽量利用厨房的有效空间布置足够的贮藏设施,如壁柜、吊柜等。
为方便存取,吊柜底距地高度不应超过1. 7m 。
除此以外,还可充分利用案台、灶台下部的空间贮藏物品。
3、厨房的墙面、地面应考虑防水,便于清洁。
地面应比一般房间地面低20~30mm 。
4、厨房室内布置应符合操作流程,并保证必要的操作空间。
厨房的布置形式有单排、双排、L 形、U 形、半岛形、岛形几种。
99..11 建建筑筑平平面面设设计计44 交交通通联联系系部部分分的的设设计计交通联系部分包括水平交通空间(走道),垂直交通空间(楼梯、电梯、自动扶梯、坡道),交通枢纽空间(门厅、过厅)等。
一、走道 1、走道的类型走道又称为过道、走廊。
有内廊和外廊。
按走道的使用性质不同,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完全为交通需要而设置的走道。
(2)主要作为交通联系同时也兼有其它功能的走道。
(3)多种功能综合使用的走道,如展览馆的走道应满足边走边看的要求。
2、走道的宽度和长度走道的宽度和长度主要根据人流和家具通行、安全疏散、防火规范、走道性质、空间感受来综合考虑。
为了满足人的行走和紧急情况下的疏散要求,我国《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学校、商店、办公楼等建筑低层的疏散走道、楼梯、外门的各自总宽度不应低于下表所示指标。
楼梯、门和走道的宽度指标综上所述,一般民用建筑常用走道宽度如下:教学楼:内廊 2. 10~3. 00m、外廊 1.8~2.1 m门诊部:内廊 2. 40~3.00m、外廊 3.00 m(兼侯诊)办公楼:内廊 2. 10~2.40m、外廊 1.50~1.80 m旅馆:内廊 1. 50~2.10m、外廊 1.50~1.80 m作为局部联系或住宅内部走道宽度不应小于0. 90m。
走道的长度应根据建筑性质、耐火等级及防火规范来确定。
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最远房间出入口到楼佛同安全出入口的距离必须控制在一定的施围内,见下表。
房间门至外部出口或封闭楼梯间的最大距离(m)注:敞开式外廊可增加5 m。
3、走道的采光和通风走道的采光和通风主要依靠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
内走道一般是通直接和间接采光,如过走道尽端开窗,利用楼梯间、门厅或走道两侧房间设高窗来解决。
二、楼梯1、楼梯的形式楼梯的形式主要有单跑梯、双跑梯(平行双跑、直双跑、L型、双分式、双合式、剪刀式)、三跑梯、弧形梯、螺旋楼梯等形式。
2、楼梯的宽度和数量楼梯的宽度和数量主要根据使用性质、使用人数和防火规范来确定。
一般供单人通行的楼梯宽度应不小于850mm,双人通行为1100~1200mm。
一般民用建筑楼梯的最小净宽应满足两股人流疏散要求,但住宅内部楼梯可减小到850~900mm。
楼梯的数量应根据使用人数及防火规范要求来确定,必须满足关于走道内房间门至楼梯间的最大距离的限制[见上表]。
在通常情况下,每一幢公共建筑均应设两个楼梯。
对于使用人数少或除幼儿园、托儿所、医院以外的二、三层建筑,当其符合下表的要求时,也可以只设一个疏散楼梯。
[设一个疏散楼梯的条件见下表]设置一个疏散楼梯的条件三、电梯高层建筑的垂直交通以电梯为主,其它有特殊功能要求的多层建筑,如大型宾馆、百货公司、医院等,除设置楼梯外,还需设置电梯以解决垂直升降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