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化学检验的发展趋势临床泌尿系统,肝脏以及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均可导致尿成分的改变。
由于尿液标本容易采集,所以尿液检验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疾病的辅助诊断,疾病进展监测、治疗效果或并发症的监测,以及对无症状人群进行的先天性或遗传性疾病的筛查。
尿液检验一般分为肉眼评价,理化检查及沉查检查。
检测方法有定性、半定量、定量与形态学检查,检测成分涉及到常规化学,特殊化学,细胞形态学与病原微生物等。
其中尿液干化学分析由于其操作方便、测定迅速、结果准确、可实现自动化,并且对大批量标本能进行过筛试验,因此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
一、尿液干化学分析的发展史。
自从1956年阿尔弗来德,弗瑞(Alfred Free)博士发明了Clinistix尿液分析史上第一个试纸条测试方法,尿液的化学分析开始向干化学方法转变。
当时有人采用单一干化学试带法测定尿中蛋白质和糖,利用肉眼观察试带中颜色的变化与标准板进行比较,得出相应的值。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的出现给临床实验室尿液分析带来一个飞跃。
到了80年代中期,由于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使用,尿液分析仪的自动化才得到迅猛发展,由半自动发展到全自动,测试项目由八项发展到十一项。
测定速度最高可达300-500个标本/小时,这使得常规检测更为普及,更加方便。
二、尿液干化学分析仪的分类。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按测试项目可分为8-12个项目的尿液分析仪:8项尿液分析仪:代表仪器有日本或国产的MA-4210,测试项目包括尿蛋白、尿溏、尿PH、尿胆红质、尿胆原、尿潜血和尿亚硝酸盐;9项尿液分析仪:代表仪器有德国RL-9型,测试项目包括上述8项与尿白细胞;10项尿液分析仪:代表仪器有德国的Miditron型,美国的Clinitek型或国产的FA-100等,测试项目为上述9项与尿比重;11项尿液分析仪:代表仪器有韩国Vriscan300型或国产的FA-100等,测试项目为上述10项与尿维生素C,由于增加了维生素C反应膜块,所以可及时发现因维生素C干扰所出现的葡萄糖、潜血、胆红质的结果偏差。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按自动化程度可分为:半自动尿液分析仪,这是近年来临床实验室普遍使用的尿液分析仪,代表仪器有德国的Miditron、美国的Clinitek、日本或国产的MA-4210、日本的AM-4290、国产的FA-100等,检测项目主要包括尿8项、尿9项、尿10项、尿11项;全自动尿液分析仪,代表仪器有德国的Surertrom型、日本的AX-4280型、美国的Clinitek ATLAS 型,检测项目包括尿10项、尿11项或尿12项,部分还增加了可靠的浊度测定功能,对尿比重采用光析射率计算。
全自动尿液分析仪由于从加样到最后的结果输出全部由仪器自动完成,并且实现了校对的标准化,实时质量控制以及随时插放急诊样品等功能,真正实现了尿液的自动化分析。
三、尿液分析仪的分析原理进展尿液分析仪由机械系统,光学系统、电路系统三部分组成。
机械系统主要功能是将待检试纸条传送到位,将检测后的试纸条排入废物盒;光学系统通常包括光源、单色处理、光电转换三部分。
不同厂家其尿液分析仪的光学系统不尽相同,如德国宝灵曼公司的Miditron采用了可发射特定波长的发光二极管(LED)作为检测光源,两个检测头上都有不同波长的LED,对应于试纸条上特定的检测项目分别为红、橙、绿(660nm,620nm,555nm)它们相对于检测面发60℃角照射在反应区上;拜耳公司的Clinitek200以高亮度的卤钨灯为光源,经光导纤维传导到两个检测头,每个检测头有11个检测位置(包括一个空白补偿位置),入射光以45O角照射在反应区上,在反应区的正上方也固定有一组光纤,反射光被传导至滤光片轮分光(从510nm至690nm为10个波长);电路系统,将转换后的电信号放大,经模数转换后送CPU处理计算出最终检测结果,然后将结果输出到屏幕显示并送打印机打印。
CPU不但负责检测数据的处理,而且控制了整个机械、光学系统的运作,并通过软件实现了多种功能。
尿液分析仪的工作原理为:在微电脑的控制下,用双波长测定试剂带上的颜色变化。
试剂带上有数个含有各种试剂的试剂垫,各自与尿中相应成分进行独立反应,显示不同颜色,颜色的深度与尿液中某种成分呈比例关系。
试剂带中还有另一个垫“补偿区”作为尿液本底颜色,以对有色尿及仪器变化等产生的误差进行补偿。
将沾附有尿液的试剂带放在仪器比色槽内,试带上已产生化学反应的各种试剂垫被光源照射,其反射光被接收器接收,反射光的强度与各个项目的反应颜色成正比。
不同强度的反射光再经光电转换器件转换为电信号进行处理。
四、尿液干化学分析的标准化与质量控制尿液干化学分析是由尿“浸渍条”进行的,不同厂商提供许多种类“浸渍条”供选择。
这些“浸渍条”或试纸条为一个塑料条,上有一个或多个富含化学物质的反应块,尿与试剂块接触后产生显色反应。
较常用的试纸条包括下列项目:PH、亚硝酸盐、比重、白蛋白、葡萄糖、白细胞酯酶、血/血红蛋白、胆红素、尿胆原。
对试纸条的要求应与尿分析仪以及校准带(液)组成标准的检测系统,理应是配套的。
因为各仪器组成的检测系统中方法不一定相同,试带量的标准也有不同。
如要选用其他厂家生产的代用试带,应先了解其方法是否与仪器配套试带一致。
同时要做对比试验,认为无显著差异才能选用。
尿液化学分析推荐使用的尿标本为混合均匀的第一次晨尿(浓循8小时)不离心,保存于15-25℃,应在采集后2小时内检测。
如标本不能立即运送和检测。
采集后应置冰箱(2-8℃),尿的组分如胆红素和尿胆原不稳定,细菌可消轻葡萄糖,如尿放置不用,其PH会改变。
尿液化学分析一定要用质控品做质量控制,质控要有记录,单项可暂以上下相差一档作为在控,相差一档以上为失控。
由于试带的专一性与传统手工检测有不同之处,最常见的有以下特点:蛋白质膜块只对白蛋白敏感,对球蛋白不敏感,对本蛋白不反应;葡萄糖膜块只对葡萄糖产生反应,对乳糖、半乳糖、果糖及蔗糖不反应;酮体膜块对乙酰乙酸最敏感,丙酮次之,对β- 羟丁酸不反应;隐血膜块不但对完整和破损RBC均有反应,而且对游离Hb也反应;WBC膜块只对中性粒细胞有反应,而对淋巴细胞无反应;胆红素及尿胆原膜块灵敏度比手工法低得多(Hawison);比重膜块只能反映尿中阳离子多少与比重计结果不一,对婴儿等低比密尿则不敏感。
这些特点要造成尿化学法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因此属过筛试验,原则上阳性结果应以传统手工法复检,这是质量保证的重要环节,通过复检还可发现许多药物或其它干扰。
按CCCLS文件规定,尿蛋白的确证试验为磺基水杨酸法。
尿葡萄糖的确证试验是葡萄糖氧化酶定量法或班氏定性法,尿胆红素的确证试验为Hawison法,尿WBC、RBC的确证试验是尿沉渣显微镜检查。
对于其阳性结果与尿显微镜检查不一致的也应复查,为此尿沉渣镜检不能废除而应加强。
液分析仪的质量控制尿液分析仪的质量控制一、严格按规定的要求操作1.严格按厂家要求安装、使用和保养。
2.每天测定标本前先用校验带监测仪器性能,使用校检带时应注意:①试剂带架必须清洁、干燥;②校检带不可浸尿或蘸水;③不可用手摸校验带;④校验带应保存在专用盒内,避光防潮;⑤当仪器对校验带测定的结果与预测值不符时,应再以另一校验带(参考校验带)重新测试。
校验不合格的仪器不准使用。
二、用质控人工尿液进行质量控制开机后,当校验带测定结果在规定范围时,再用试纸条对质控人工尿液进行测定。
其结果符合要求时再进行尿标本检测,人工尿液配制方法见表1 。
质控期望值见表2表1 尿液化学检验室内质控人工尿液的配制表2 人工尿液质控期望值由于人工尿液的化学成分总是不如自然尿液,有时会带来较大误差,故条件许可时,应制备以正常人尿为本底、再加入各有关成分的尿质控物。
也可利用质控人工尿液对技术人员进行技术考核,即将参考尿液与待检尿标本一起送检,进行单盲试验,测定结果与靶值在一个“+” 或不足一个“+” 属合格,但靶值为一个“+”,而测定为“-” 者判为不合格,测定误差在“2 +” 以上的为不合格应帮助查找原因,作出纠正。
三、尿液分析仪应该和镜检相结合无论尿液分析仪还是尿沉渣分析仪都不能代替尿常规检查,它们只能作为过筛试验,因为尿液分析仪无法观察尿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巨噬细胞、肿瘤细胞、细菌、精子、结晶等有形成分,即使尿十项或十一项分析仪对红细胞、白细胞的检查也只限在化学检查范围内,且尿分析仪所受的干扰因素很多,与实际镜检有一定差距,因此,当尿分析仪检验结果出现异常时,应结合显微镜检查报告结果,并以显微镜结果为准,因为这些有形成分对肾脏和尿路疾患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有着重要作用,不可忽视。
(一)尿分析仪过筛标准的确定过筛的概念:仪器和试剂带符合实验要求,在检验人员相对稳定条件下,制定一个标准,达到此标准可视为尿沉渣成分在正常范围内,可免除进一步显微镜检查为过筛试验。
下面对尿分析仪过筛的标准介绍如下:首先用规范化的方法做尿沉渣显微镜检查取尿液10 ml ,离心5 分钟弃去上清液,留沉渣0.2 ml 摇匀,取20μl 加盖玻片镜检。
先用低倍镜观察全片,然后转高倍镜,检查10 个高倍视野,如果白细胞0 ~5 ;红细胞0 ~3 ;透明管型在20 个低倍视野下为0 ~1 ,那么尿质控标准可确定为阴性,按3表对照分析。
表3 质控尿液干化学法与镜检对照分析(二)确定干化学过筛标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白细胞(1)尿液必须新鲜(以免白细胞破坏)。
注意由于尿液在膀胱贮留时间过长或者标本存放时间过长,或者由于其他原因引起白细胞破坏后酯酶释放到尿液中,镜检阴性,从而造成假阴性。
另外尿分析仪的检测只与完整的粒细胞起反应,不与淋巴细胞反应或者破坏的粒细胞起反应。
(2)甲醛、高浓度胆红质,某些药物可出现假阳性。
(3)决不能凭经验进行换算,因无法寻找换算方式和换算系数。
2.红细胞(1)既可对完整红细胞起反应,也可对游离血红蛋白起反应。
(2)尿液中含有对热不稳定酶(含有类过氧化物酶作用出现假阳性)。
肌红蛋白或大量维生素C ,都可干扰此试验。
(3)肾病患者、红细胞在肾脏或泌尿道破坏、尿比重过低、尿pH 偏高等均易造成红细胞干化学检查呈现假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