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质测量

体质测量

体质测量一、判断题【√】1.需要研究的同质对象的全体称为总体。

【×】2.代表样本特征的统计指标称为参数。

【统计量】【√】3.代表总体特征的统计指标称为参数。

【×】4.标准差是反映数据资料集中趋势的指标。

【统计P26】【√】5.标准差决定正态分布的形态。

【√】6.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可能不发生的现象称为随机现象。

【√】7.正态分布曲线以x=μ为对称轴,左右对称。

【√】8.正态分布曲线与,轴之间的面积为1。

不同形态的正态分布曲线下的面积都为l。

【√】9.变量间的影响和制约关系,可分为函数关系和相关关系。

【√】10.相关关系是变量间最常见的关系形式。

【×】11.变量间相关系数越大,表示相关关系越密切。

【-1——+1】【√】12.变异系数CV可以用于单位不同的两组数据离散程度的比较。

【×】13.使用百分位数量表的前提条件是资料应服从正态分布。

【√】14.评价量表是将实测数据(原始成绩)换算成分数的规则。

【×】15.实测数据(原始成绩)换算成分数的规则。

称为测量量表。

【×】16.测量的实测值(X)、被测量的真值(T)和测量误差(E)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T=X+E 【X=T+E】【×】17.被测真值是只包含了很小的测量误差的测量值。

【×】18.离差法的基准值是中位数。

【√】19.标准分量表常用于多指标的综合评价。

【×】20.可靠性是表示测量结果的准确性程度的指标。

【×】21.有效性可以分为两种,即内容有效性和结构有效性。

【√】22.积差相关法可用于估价测量方法的可靠性和客观性。

【√】23.身高、体重的测量,-般在上午10时进行为宜。

【×】24.身体形态测量,受试者-律取直立姿势。

【×】25.测量肢体的长度和围度,测量者一般应站在受试者的左侧面。

【×】26.在未提出特定测量要求时,测I试者一般测量受试者的左侧肢体。

【√】27.肌肉和骨器的发达程度与脂肪积蓄程度是判定体型的主要依据。

【×】28.体育领域中,身体成分的测量主要是对人体脂肪成分的测量。

【×】29.上肢长是指手臂自然下垂时,肩峰点至挠骨点之间的直线距离。

【×】30.下肢长A在下肢长中是最长。

【×】31.下肢长A是指股骨大转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

【√】32.“小腿长+足高”是指大小腿屈曲90度时,腔骨点至凳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33.力量型运动员瘦体重的增加表明力量增强。

【√】34.循环机能的三态反应测量,是指在相对安静状态、定量负荷状态和最大负荷状态下的机能反应测量【√】35.定量负荷试验,是目前普遍使用的测量评价心血管耐力的最有效方法。

【×】36.哈佛台阶试验指数越小越好。

【√】37.最大摄氧量是测定有氧耐力的重要指标。

【√】38.克兰普顿测量可以测量心血管机能。

【×】39.侧跳是反映感觉机能的测量方法。

【灵敏 p203】【√】40.30秒30次蹲起是一种测量心脏机能的简易方法。

二、填空题1.体格测量的主要内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量度测量、长度测量、宽度测量、围度测量】2.身体形态测量的主要内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体格测量、体型测量、身体成分测量、身体姿势测量】3.测量身高、体重的时间, -般在___________左右为宜。

【上午10时】4.身高测量三点一线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靠立柱,保持___________。

【足跟、骶骨、两肩胛间,耳眼水平位】5.髂嵴点是测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测量点【下肢长H、骨盆宽】6.确定人体主要测量点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骨性标志、皮肤皱褶、肌性标志、皮肤特殊结构】7.对于径赛运动员选材,下肢长C 下肢长H×100 指数应该是___________。

【越大越好】8.跟键长是指___________至___________。

【小腿腓肠肌内侧肌腹下缘、跟点的垂直距离】9.LBW的全称是___________, BMI的全称是___________。

【瘦体重、身体质量指数/身高体重指数/体质指数】10.亚洲人坐高指数54的体型为___________。

【正常】11.反映人体发育的基本指标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身高——纵向指标、体重、胸围——横向指标】12.反映肥胖程度的体格指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体重、胸围、腰围、臀围】13.哈佛台阶实验方法的心率测量反映的是___________。

【恢复期心率】14.背肌力测量的目的是反映人体的___________。

【最大肌力或绝对肌力】15.30秒30次蹲起试验测___________次心率。

【3】16.某学校男生50m测验,⎺X=7.6s, S=0.6s,7.9s成绩的Z标准分是__________。

【P48】【(-0.5),Z=(⎺X-X )/S】17.某学校女生立定跳远测验⎺X =1.70m,S=0.18m,2.00m成绩的T标准分是__________。

【P48】【(67),T=50+10(X-⎺X)/S】 T=50+10Z18.某考试成绩中,优秀的人数为25%,优秀标准的百分位数分是__________。

【75分】19. 18.5<BMI<24为__________。

【正常体重】20.30秒30次蹲起试验指数越__________,PWC170机能试验的指数越__________,哈佛台阶指数越__________,表明循环机能越好。

【小、大、大】21.反映人体体型的主要指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肩宽/身高、肩宽/骨盆宽、骨盆宽/身高、坐高/身高】22.短跑运动员下肢形态选材的主要指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下肢长、小腿长、跟腱长、踝围】23测量体脂的F%可以通过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来计算。

【皮褶厚度法、水下称重法、生物电抗阻法】三、单项选择题【D】1.从理论上讲,直接影响可靠性的最主要因素是A.测量对象B.样本含量C.测量长度D.测量误差【C】2.评价者的可靠性是指A.测量的可靠性B.测量的有效性C.测量的客观性D.测量的实用性【A】3.相同测量条件下对同一批受试者使用相同的测量手段,重复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程度高,说明A.测量的可靠性高B.测量的有效性高C.测量的客观性高D.测量的有效性和客观性都高【B】4.表示测量手段在测量欲测属性时的准确性程度的是A.测量的可靠性B.测量的有效性C.测量的客观性D.测量的实用性【A】5.测量中由一些主观或客观偶然因素引起,又不易控制的测量误差称为A.随机误差B.系统误差C.过失误差D.抽样误差【D】6.测量的客观性常用于体育运动项目中的A.田径B.球类C.游泳D.体操【A】7.根据斯皮尔曼.布朗公式,如增加测量长度,其测量的A.可靠性提高B.有效性提高C.客观性提高D.可靠性和有效性都提高【B】8.比较标准进行的评价是一种A.绝对评价B.相对评价C.诊断评价D.终末评价【D】9.体育比赛中,100米跑成绩和跳远成绩之间的相关关系一般是A.完全相关关系B.正相关关系C.无相关关系D.负相关关系【B】10.使用标准分量表的前提条件是:原始数据资料应服从A.常规分布B.正态分布C.非正态分布D.正态分布或非正态分布【B】11.百分位数法的基准值是测量数据的A.平均数B.中位数C.最大值D.最小值【B】12.直接反映相应成绩在群体中所处位置的评价量表是A.标准分量表B.百分位数量表C.回归量表 D累进量表【D】13.某学校立定跳远测验,好于1.60m成绩有75%,1.60m的成绩的百分位数是A.第75百分位数B.第60百分位数C.第40百分位数D.第25百分位数【C】14.百分位数量表的第60百分位数对应的成绩,意昧着低于此成绩的人数有A.40%B.50%C.60%D.70%【C】15.反映人体纵向发育的重要指标是A.体重B.下肢长C.身高D.坐高【A】16.反映人体骨骼、肌肉、皮下脂肪和内脏器官综合发育的整体指标是A.体重B.肩宽C.腰围D.骨盆宽D.累进量表【B】17.确定人体主要测量点的依据有A.3个B.4个C.5个D.6个(骨性标志、皮肤皱褶、肌性标志、皮肤特殊结构)【A】18.测量胸围和骨盆宽时,测量者应站在被测量者的A.前方B.后方C.右侧D.左侧【C】19.已发育女性的胸围测量,带尺在胸前定位于A.带尺下缘置于乳头上缘B.带尺上缘置于乳头下缘C.带尺通过胸中点水平环绕-周D.带尺置于肩M骨下角【A】20.未发育女性的胸围测量,带尺在胸前定位于A.带尺下缘置于乳头上缘B.带尺上缘置于乳头下C.带尺通过胸中点水平环绕-周D.带尺置于肩胛骨下角点【D】21.下肢长B是指A.髂嵴点至地面的垂直距离B.臀纹线至地面的垂直距离C.髂前上棘点至地面的垂直距离D.股骨大转子点至地面的垂直距离【C】22.下肢长A是指A.髂嵴点至地面的垂直距离B.臀纹线至地面的垂直距离C.髂前上棘点至地面的垂直距离D.股骨大转子点至地面的垂直距离【D】23.找肩峰点的方法是将同侧手臂A.上举B.平举C.后伸D.斜上举【B】24.根据人体脂肪组织总量中有2/3分布在皮下组织,通过测量人体皮下脂肪组织,可推算人体脂肪组织的总含量是A.水下称重法B.皮稽厚度法C.BMID.生物电抗阻法【A】25.用皮榴厚度法测量身体成分,其方法是属于A.间接测量法B.直接测量法C.水下称重法D.主观观察法【D】26.身体成分测量科学性最强的方法是A.皮褶厚度法B.BMIC.围度法D.水下称重法【A】27.在进行身述成分测量时,根据水下称重法的特点,其对象不适宜测量A.婴幼儿B.成年男性C.成年女性D.运动员【B】28.f和LBW表示的是A.体重和胸围B.体脂重和瘦体重C.体脂百分比和瘦体重D.体脂百分比和体脂重【D】29.对胖程度评价较准确的指标是A.BMIB.LBWC.FD.F%【A】30.判断男性肥胖的标准是A.体脂百分比大于25%B.体脂百分比大于30%C.体脂百分比大于35%D.体脂百分比大于20%【B】31.判断女性肥胖的标准是A.体脂百分比大于25%B.体脂百分比大于30%C.体脂百分比大于35%D.体脂百分比大于20%【C】32.对人体某个阶段身体形态结构及身体组成成分的描述是指A.身高B.体重C.体型D.体成分【D】33.在进行体格测量时,反映人体纵向和横向发育的指标是A.肩宽和骨盆宽B.下肢长和肩宽C.坐高和身高D.身高和体重【D】35.BMI测量适用于A.运动员B.女性C.男性D.普通人【C】42.运动后即刻的心率测量时间通常测A.1分钟B.30秒C.10秒D.1分30秒【A】43.运动后即刻心率的测量通常反映A.运动强度B.运动量C.运动时间D.运动能力【D】44.哈佛台阶试验的心率测量反映的是A.安静状态心率B.运动后即刻心率C.运动中心率D.运动后恢复期心率【D】45.应用哈佛台阶试验评价心血管耐力水平,心功能良好的标志是台阶指数A.<50B.60C.70D.>80【B】46.哈佛台阶实验S则心率的时间为A.15秒B.30秒C.10秒D.60秒【D】47.哈佛台阶实验结束停表的时间为A.3分30秒B.9分30秒C.9分D.8分30秒【C】48.哈佛台阶实验指数:A.心率 (收缩压+舒张压) /100B.Pl+P2+P3-200/10C.运动持续时间 (秒) ×100/ (2×(fl+f2+f3) )D.W×F%【B】49.PWCl7O机能试验间接测量的原理是A.体重和身高呈正相关B.心率和功率在一定范围内呈直线相关C.机能与体型有密切关系D.希思——卡特原理【C】50.30秒30次蹲起实验方法3则心率的次数为A.1B.2C.3D.4【A】51.测量灵敏素质的方法是A.侧跳B.哈佛台阶实验C.立卧撑D.感知跳跃距离测量【D】54.立卧撑测量方法是由A.1个动作组成B.2个动作组成C.3个动作组成D.4个动作组成【C】55.10秒立卧撑3则量可反映人体的A.力量素质B.速度素质C.灵敏素质D.柔软素质【D】56.12分钟跑测量可以反映人体的A.力量耐力素质B.速度耐力素质C.静力耐力素质D.心血管机能耐力水平【D】57.感知跳跃距离测量方法的距离为A.6OcmB.54.cmC.1.2mD.6lcm【B】58.感知跳跃距离测量的总成绩为A.12次B.10次C.15次D.8次【B】59.感知跳跃距离测量方法需在地面划A.1条线B.2条线C.3条线D.4条线四、简答题1.测量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的有何关系?1)测量的可靠性是有效性的必要条件;2)测量的有效性高,可靠性也必须高;3)但可靠性高的测量,其有效性却不一定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