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体质测量与评价
二. 体质的概念
体质是人体的质量,它是在先天的遗传和后天 获得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生化 机能和心理因素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 一个人的体质强弱,是由身体形态和结构状况、 生理生化机能、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心理发育和 发展水平、适应能力等几个方面综合反映出来的。 因此,在进行体质检测和评价时,必须注意体质的 综合特性点,以及检测和评价的多指标性质。
第四章
体质测量与评价
体育教研室 李翠珍
第一节 体质概述 第二节 体质测量的作用及内容的评价 第三节 青春期身体成分变化基本规律
第一节 体质概述
一.生长发育 生长是指细胞的繁殖、增大和细胞间质增加, 表现为组织、器官、身体各部分以至全身大小、长 短和重量的增加以及身体化学组成成分的变化。 发育是指功能的分化和不断完善,心理、智力 和体力的发展。 生长发育是在机体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下实现 的。
(二)衡量健康的具体要求
1.生理健康
2.心理、社会适应、道德健康
(三)亚健康状态 1.什么是亚健康 介于健康(第一状态)与疾病(第二状态)之 间的生理功能低下的状态称作“第三状态”(或称 “亚健康状态”、“灰色状态或诱病态”)。也就 是说机体处在健康和患病之间的过渡状态。
2.形成亚健康的原因 形成亚健康的主要原因:一是对健康没有正确 的认识,对威胁自己健康的种种因素失去了应有的 警惕;二是由于现代社会中种种关系的复杂性造成 精神压力、工作压力、现代工业文明带来的环境污 染,以及不合的饮食结构等因素。
一. 体质测量的作用 1.为制定体育教学大纲、教学计划,选择教 材和教法,提高科学的依据。 2.使学生能及时了解和关心自己的机能水平、 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和体质变化的情况,激发其 科学锻炼身体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3.促使普通高校体育与卫生部门紧密合作, 经常了解学生的体质现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共同关心学生的体质与健康。 4.人体测量是考察评估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效 果的重要手段。对于不断完善和提高普通高等学 校体育卫生工作起到了导向作用。
在我国大学生体质的测量中,身高、体重和 胸围为基本指标。 1.身高:身高是纵向发展指标。 利用父母身高预测公式:
父身高(cm)+母身高(cm) 儿子成人时身高(cm)= ×1.08
2
父身高(cm)×0.932+母身高(cm) 女儿成人时身高(。 计算标准体重的方法很多,由于地区差异标 准体重也有差异。 根据东北地区的特点,正常体重算法是:
〔身高(cm)—100)〕×0.9±10%(kg)
3.胸围:胸围是人体宽度和围度有代表性的线性 测量指标。 胸围一般测量常态,呼和吸的差一般应在5~7 厘米。 正常胸围应不少于:男,身高÷2+5厘米。女, 身高÷2+3厘米。 在身体比例协调的情况下,当然胸围大为好。
(二)生理机能指标的测量及评价 1.安静脉搏:脉搏是心脏节律性收缩和舒张,是 由大动脉内的压力变化引起四肢身管壁扩张和 收缩的一种搏动现象,故也称心率。 成年人的脉搏男子为60~80次/分;女子为 70~90次/分。
(二)后天环境条件对体质的影响 1.生态环境因素对体质的影响
2.社会因素对体质的影响
3.体育锻炼对体制的影响
四.健康的含义 (一)什么是健康 一个人只有在 躯体健康、心理健 康、社会适应良好 和道德健康四个方 面都健全,才是健 全的健康人。 1.生理健康 2.心理健康 3.社会适应 4.道德健康
脂肪量=体重×身体脂肪(%) 瘦体重(去脂体重)=体重—脂肪量
关于评价,实际上就是自己和自己对比, 从而找出自我所测定的指标的情况,提出改进 和提高的措施,达到自我锻炼身体的习惯,以 健康的体魂去迎接学习和工作的压力。
思考题:
1.体质的概念是什么?影响体质的因素有哪些? 2.健康的定义是什么? 3.简述体质测量的作用? 4.评价身体形态有哪些方法? 5.青春期身体成分变化的基本规律有哪些? 6.大学生为什么每年都要“达标”?
五. 影响健康的因素 影响健康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环境因素和 个人因素两个方面。
(一)环境因素
1.自然环境 2.社会环境
(二)个人因素 1.营养失衡 2.不良生活习惯 3.不良心理状态和情绪 4.遗传因素 5.保健意识不强
六. 现代医学的三大致病因子 现代医学称——人体 患病因子主要有三个方面: 1.毒素(内毒) 2.缺氧 3.营养不良
八. 延年益寿
人的年龄有以下几种: (1)实际年龄 (2)生理年龄 (3)标志年龄 (4)心里年龄 (5)知识年龄
第二节 体质测量的作用及内容的评价
人体测量是应用标准的测量仪器和规范的测 量方法,通过对人体的整体与局部的测量来探讨 人体特征,类型,质量和发展规律的。 评价是将实际测量的数据对照规定的参照数 据进行比较评定的过程。
二.脂肪质量
各种身体成分测量方法均已证实男女性别之间 的脂肪质量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男女机体脂肪细胞 数量在1—13岁之间增加5倍左右。女子较同龄男子 胖得多的原因,不在于脂肪细胞数目的多少,而在 于女子每个脂肪细胞中所含的脂肪量较多,其结果 必然是脂肪质量高于男子。
三.脂肪摄取与体脂评价 正常健康成年人,体内脂肪存在明显的性别差 异。男性一般占体重的12~18%左右。女性约占体重 的20~28%左右。
三. 影响体质的基础因素
(一)遗传对体质的影响
遗传就是指人体生长、发育、繁殖、衰 老和死亡的过程中,按照亲代所经过的发育 过程和方式,产生与亲代相似的后代,亦是 指亲代的性状在其后代体现的现象。
1.遗传对身体形态的影响。
2.遗传 对身体 素质的 影响。
3.遗传对性格的影响。
4.遗传 对人体 健康和 寿命的 影响。
二. 体质测量的内容及自我评价 (一)身体形态发育指标的测量级评价 根据指标的类别特征,可将人体测量指标分成四 类:即长度、宽度、围度、体重。 长度:身高、坐高、上肢长、下肢长、手长、足 长等。 宽度:肩宽、骨盆宽、指距等。 围度:胸围、腹围、臀围、上臂围、小臂围、大 腿围、小腿围、头围、颈围等。 体重:空气体重。
2.血压 :血压是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无论在左心 室收缩时或是舒张时,都对动脉血管产生压力。
不同年龄血压的理想值是:
收缩压(高压)=104+0.3×年龄 舒张压(低压)=70+0.2×年龄
3.肺活量:肺活量是指一个人全力吸气后所呼出 的 最大量气体。 我国正常男性的肺活量约为3500毫米~4000 毫米,女性为2500毫米~3500毫米。经常参加体育 锻炼的青少年,肺活量可达5000毫米以上。人从 出生到成年,肺活量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以 青年期最大,中老年期又下降,50岁以后约为 2200毫米~2800毫米。
(二)根据身体肥胖度评价体型 人体的肥胖既反映了健康水平的身体密度,又 反映体型的美型。 其以式为:胖度=体重(千克)×3÷身高㎡
标准型:60~69分
(三)身体姿势的诊断和评价 1.脊柱形状 2.侧弯检查 3.胸廓形状 4.腿形 5.足行
第三节
青春期身体成分变化基本规律
身体成分是指身体各个组成部分间的数量和 质量。 通常把人体质量区分成两上部分,即非脂肪 质量和脂肪质量。
(三)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测量及评价 1.力量素质 2.速度素质 3.耐力素质 4.柔韧性素质 5.灵敏性素质
(四)身体指数评价法 1.身高体重指数 2.身体质量指数 3.Rohrer指数 4.身高胸围指数 5.维尔维克指数
三. 人体形态、姿势的诊断和评价 (一)体型定性评价
1.内胚层体型 2.中胚层体型 3.外胚层体型
七. 心理健康与卫生 心理卫生是研究和讲求心理活动健康以及 保护与心理活动有关器官健全,预防精神疾病 和身心疾病发生的一门科学。 心理卫生又称为精神卫生,它与躯体卫生 对健康来说具有同样的重要性。 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很大,可提高满 足感和生活质量;振奋精神摆脱烦恼;降低焦 虑反应;促进提高智力功能;建立良好的自我 概念。
一.非脂肪质量
进入青春期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体重中的 非脂肪质量出现明显的增加。男子的非脂肪质量增 长迅速,持续时间较长,20岁时可达青春期的最高 值。女子的非脂肪质量部分则增长较慢,持续时间 较短。正因为体重中非脂肪质量在青春期生长阶段 在男子身上表现的强烈性,使之到达成熟的时间推 迟,因而随着年龄的增长,非脂肪质量的增加表现 出越来越明显的性别间差异。15岁女子体重中非脂 肪质量仅为同龄男子的81%,而20岁时只有同龄男 子的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