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测试1 平均数(一)学习要求了解加权平均数的意义和求法,会求实际问题中一组数据的平均数.课堂学习检测一、填空题1.一组数据中有3个7,4个11和3个9,那么它们的平均数是______.2.某组学生进行“引体向上”测试,有2名学生做了8次,其余4名学生分别做了10次、7次、6次、9次,那么这组学生的平均成绩为______次,在平均成绩之上的有______人.3.某校一次歌咏比赛中,7位评委给8年级(1)班的歌曲打分如下:9.65,9.70,9.68,9.75,9.72,9.65,9.78,去掉一个最高分,再去掉一个最低分,计算平均分为该班最后得分,则8年级(1)班最后得分是______分.二、选择题4.如果数据2,3,x,4的平均数是3,那么x等于( ).(A)2 (B)3 (C)3.5 (D)45.某居民大院月底统计用电情况,其中3户用电45度,5户用电50度,6户用电42度,则每户平均用电( ).(A)41度(B)42度(C)45.5度(D)46度三、解答题6.甲、乙两支仪仗队队员的身高(单位:厘米)如下:甲队:178 177 179 178 177 178 177 179 178 179;乙队:178 179 176 178 180 178 176 178 177 180.(1)(2)甲队队员身高的平均数为______厘米,乙队队员身高的平均数为______厘米;(3)你认为哪支仪仗队更为整齐?简要说明理由.7假如学期总评按平时成绩、期中成绩、期末成绩各占1∶3∶6的比例来计算,那么小明和小颖的学期总评成绩谁较高?综合、运用、诊断一、填空题8.某公园对游园人数进行了10天统计,结果有4天是每天900人游园,有2天是每天1100人游园,有4天是每天800人游园,那么这10天平均每天游园人数是______人.9.如果10名学生的平均身高为1.65米,其中2名学生的平均身高为1.75米,那么余下8名学生的平均身高是______米.10.某校规定学生的学期体育成绩由三部分组成:体育课外活动占学期成绩的10%,理论测试占30%,体育技能测试占60%,一名同学上述三项成绩依次为90,92,73分,则这名同学本学期的体育成绩为______分,可以看出,三项成绩中______的成绩对学期成绩的影响最大. 二、选择题 11.为了解乡镇企业的水资源的利用情况,市水利管理部门抽查了部分乡镇企业在一个月中的用水情况,其中用水15吨的有3家,用水20吨的有5家,用水30吨的有7家,那么平均每家企业1个月用水( ). (A)23.7吨 (B)21.6吨 (C)20吨 (D)5.416吨 12.m 个x 1,n 个x 2和r 个x 3,由这些数据组成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A)3321x x x ++(B)3r n m ++ (C ) 3321rx nx mx ++ (D)r n m rx nx mx ++++321 三、解答题13日期 15日 16日 17日 18日 19日 20日 21日 22日 天然气表读数(单位:m 3)220229241249259270279290小明的父亲买了一张面值600元的天然气使用卡,已知天然气每立方米1.70元,请估计这张卡是否够小明家用一个月(按30天计算),将结果填在后面的横线上.(只填“够”或“不够”)结果为:______.并说明为什么.14.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某中学八年级(1)班共有40名同学参加了“我为灾区献爱心”的活动.活动结束后,生活委员小林将捐款情况进行了统计,并绘制成如右的统计图.(1)求这40名同学捐款的平均数;(2)该校共有学生1200名,请根据该班的捐款情况,估计这个中学的捐款总数大约是多少元?15.某地为了解从2004年以来初中学生参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情况,随机调查了本地区1000名初中学习能力优秀的学生.调查时,每名学生可在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创造能力、解题技巧、阅读能力和自主学习等六个方面中选择自己认为是优秀的项.调查后绘制了如下图所示的统计图.请根据统计图反映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学生获得优秀人数最多的一项和最有待加强的一项各是什么?(2)这1000名学生平均每人获得几个项目优秀?(3)若该地区共有2万名初中学生,请估计他们表达能力为优秀的学生有多少人?测试2 平均数(二)学习要求加强实际问题中平均数的计算,体会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的思想.课堂学习检测一、填空题1.已知7,4,5和x的平均数是5,则x=______.2.某校12名同学参加数学科普活动比赛,其中8名男同学的平均成绩为85分,其余的女同学的平均成绩为76分,则该校12名同学的平均成绩为______分.3.某班50名学生平均身高168cm,其中30名男生平均身高170cm,则20名女生的平均身高为______cm.二、选择题4.如果a、b、c的平均数是4,那么a-1,b-5和c+3的平均数是( ).(A)-1 (B)3 (C)5 (D)95成绩/分50 60 70 80 90 100人数/人 1 3 8 17 14 7(A)80分(B)81分(C)82分(D)83分三、解答题6.某班有学生52人,期末数学考试平均成绩是72分.有两名同学下学期要转学,已知他俩的成绩分别为70分和80分.求他俩转学后该班的数学平均分.7.某瓜农采用大棚栽培技术种植了1亩地的两种西瓜,共产出了约600个西瓜.在西瓜上计算这10综合、运用、诊断一、填空题8.如果一组数据中有3个6、4个-1,2个-2、1个0和3个x ,其平均数为x ,那么x = ______.9若该小组的平均成绩为7.7环,则成绩为8环的人数是______. 二、选择题10.一次考试后,某学习小组组长算出全组5位同学数学的平均分为M ,如果把M 当成另一个同学的分数,与原来的5个分数一起,算出这6个分数的平均数为N ,那么M ∶N 为( ). (A)5∶6 (B)1∶1 (C)6∶5 (D)2∶111.某辆汽车从甲地以速度v 1匀速行驶至乙地后,又从乙地以速度v 2匀速返回甲地,则汽车在这个行驶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2121v v v v +(B) 2121v v vv +(C)221v v + (D) 21212v v vv +12.某同学在用计算器求30个数据的平均数时,错将其中一个数据105输入为15,那么由此算出的平均数与实际平均数的差为( ). (A)3 (B)-3 (C)3.5 (D)-3.5 三、解答题13.我国从2008年6月1日起执行“限塑令”.“限塑令”执行前,某校为了了解本校学生所在家庭使用塑料袋的数量情况,随机调查了10名学生所在家庭每月使用塑料袋的数量,结果如下(单位:只)65 70 85 75 79 74 91 81 95 85 (1)计算这10名学生所在家庭平均每月使用塑料袋多少只?(2)“限塑令”执行后,家庭每月使用塑料袋数量预计将减少50%.根据上面的计算结果,估计该校1000名学生所在家庭每月使用塑料袋可减少多少只?拓展、探究、思考一、解答题14.某中学为了了解本校学生的身体发育情况,抽测了同年龄的40名女学生的身高情况,统计人员将上述数据整理后,列出了频数分布表如下:身高(cm) 频数144.5<x≤149.5 2149.5<x≤154.5 A154.5<x≤159.514159.5<x≤164.512164.5<x≤169.5 6合计40(1)频数分布表中的A=______;(2)这40名女学生的平均身高是______cm(精确到0.1cm).15.某人为了了解他所在地区的旅游情况,收集了该地区2004至2007年每年的旅游收入及入境旅游人数(其中缺少2006年入境旅游人数)的有关数据,整理并分别绘成图1,图2.图1 图2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该地区2004至2007年四年的年旅游收入的平均数是______亿元;(2)据了解,该地区2006年、2007年入境旅游人数的年增长率相同,那么2006年入境旅游人数是______万人;(3)根据第(2)小题中的信息,请把图2补画完整.测试3 中位数和众数(一)学习要求了解中位数和众数的意义,掌握它们的求法.课堂学习检测一、填空题1.学校篮球集训队11名队员进行定点投篮训练,将11名队员在1分钟内投进篮筐的球数由小到大排序后为6,7,8,9,9,9,9,10,10,10,12,这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______.2.资阳市某学校初中2008级有四个绿化小组,在植树节这天种下柏树的棵数如下:10,10,x,8,若这组数据的众数和平均数相等,那么它的中位数是______棵.3.已知数据1,2,x和5的平均数是2.5,则这组数据的众数是______.二、选择题4.对于数据2,4,4,5,3,9,4,5,1,8,其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分别为( ).(A)4 4 6 (B)4 6 4.5 (C)4 4 4.5 (D)5 6 4.55.为了筹备班里的新年联欢会,班长以全班同学最爱吃哪几种水果做民意调查,以决定最终买什么水果.该次调查结果最终应该由数据的( )决定.(A)平均数(B)中位数(C)众数(D)无法确定6.一名射击运动员连续打靶8次,命中的环数如图所示,这组数据的众数与中位数分别为( )(A)9与8(B)8与9(C)8与8(D)8.5与9三、解答题7.公园里有甲、乙两群游客正在进行团体活动,两群游客的年龄如下(单位:岁):甲群:13 13 14 15 15 15 1 5 16 17 17;乙群:3 4 4 5 5 6 6 54 57.回答下列问题:(1)甲群游客的平均年龄是______岁,中位数是______岁,众数是______,其中______能较好地反映这群游客的年龄特征:(2)乙群游客的平均年龄是______岁,中位数是______岁,众数是______,其中______能较好地反映这群游客的年龄特征.8.某饮食公司为一学校提供午餐,有3元、4元和5元三种价格的饭菜供师生选择(每人限定一份).如图,是五月份的销售情况统计图,这个月一共销售了10400份饭菜,那么师生购买午餐费用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各是多少?综合、运用、诊断一、填空题9.在一次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参加男子跳高的17名运动员的成绩如下:那么运动员成绩的众数是______,中位数是______,平均数是______.10.如果数据20,30,50,90和x的众数是20,那么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______,平均数是______.二、选择题11.已知数据x,5,0,3,-1的平均数是1,那么它的中位数是( ).(A)0 (B)2.5 (C)1 (D)0.512.如果一组数据中有一个数据变动,那么( ).(A)平均数一定会变动(B)中位数一定会变动(C)众数一定会变动(D)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可能都不变三、解答题13.某校八年级(1)班50名学生参加2009年贵阳市数学质量监控考试,全班学生的成绩统请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该班学生考试成绩的众数是______;(2)该班学生考试成绩的中位数是______;(3)该班张华同学在这次考试中的成绩是83分,能不能说张华同学的成绩处于全班中游偏上水平?试说明理由.14.某中学要召开运动会,决定从九年级全部的150名女生中选30人,组成一个花队(要求参加花队的同学的身高尽可能接近).现在抽测了10名女生的身高,结果如下(单位:厘米):166 154 151 167 162 158 158 160 162 162.(1)依据数据估计,九年级全体女生的平均身高约是多少?(2)这10名女生的身高的中位数和众数各是多少?(3)请你依据本数据,设计一个挑选参加花队的女生的方案.(要简要说明)拓展、探究、思考一、选择题15.国家规定“中小学生每天在校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1小时”.为此,我市就“你每天在校体育活动时间是多少”的问题随机调查了某区300名初中学生,根据调查结果绘制成的统计图(部分)如图所示,其中分组情况是:A组:t<0.5h;B组:0.5h≤t<1h;C组:1h≤t<1.5h;D组:t≥1.5h.根据上述信息,你认为本次调查数据的中位数落在( ).(A)B组(B)C组(C)D组(D)A组二、解答题16.为了解某校九年级学生体育测试成绩情况,现从中随机抽取部分学生的体育成绩统计如下,其中右侧扇形统计图中的圆心角 为36°.体育成绩/分人数/人百分比/%26 8 1627 2428 152930 m根据上面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样本容量、m的值及抽取部分学生体育成绩的中位数;(2)已知该校九年级共有500名学生,如果体育成绩达28分以上(含28分)为优秀,请估计该校九年级学生体育成绩达到优秀的总人数.测试4 中位数和众数(二)学习要求进一步理解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所代表的不同的数据特征.课堂学习检测一、填空题1.在一组数据中,受最大的一个数据值影响最大的数据代表是______.2.数据2,2,1,5,-1,1的众数和中位数之和是______.二、选择题3.某班第一小组7名同学的毕业升学体育测试成绩(满分30分)依次为:25,23,25,23,27,30,25,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A)23 25 (B)23 23 (C)25 23 (D)25 254.为调查八年级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某校抽查了8名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依次是:75,70,90,70,70,58,80,55(单位:分钟),那么这组数据的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依次为( ).(A)70 70 71 (B)70 71 70 (C)71 70 70 (D)70 70 70三、解答题5.某校九年级举行了一次数学测验,为了估计平均成绩,在619份试卷中抽取一部分试卷的成绩如下:有1人100分,2人90分,12人85分,8人80分,10人75分,5人70分.(1)求出样本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2)估计全年级的平均分.6(1)求该公司职工月工资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2)假设副董事长的工资提升到2万元,董事长的工资提升到3万元,那么新的职工月工资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是什么?(3)你认为哪个统计量更能反映这个公司员工的工资水平?谈一谈你的看法.综合、运用、诊断一、填空题7.已知a<b<c<d,则数据a,a,b,c,d,b,c,c的众数为______,中位数为______,平均数为______.8.一组数据的中位数是m,众数是n,则将这组数据中每个数都减去a后,新数据的中位数是______,众数是______.二、选择题9.有7个数由小到大排列,其平均数是38.如果这组数中前4个数的平均数是33,后4个数的平均数是42,那么这7个数的中位数是( ).(A)34 (B)1 6 (C)38 (D)20三、解答题10.文艺会演中,参加演出的10个班各派1名代表担任评委给演出打分,1班和2班的成绩如下:(1)若根据平均数作为评选标准,两个班谁将获胜?你认为公平吗?为什么?(2)采用怎样的方法,对参赛的班级更为公平?如果采用你提供的方法,两个班谁将获胜?11.某同学为了完成统计作业,对全校的耗电情况进行调查.他抽查了10天中全校每天的耗度数90 93 102 113 114 120天数 1 1 2 3 1 2(1)(2)由(1)获得的数据,估计该校一个月(按30天计算)的耗电量;(3)若当地每度电的定价是0.5元,写出该校应付的电费y(元)与天数x(取正整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拓展、探究、思考一、解答题12.在学校组织的“喜迎奥运,知荣明耻.文明出行”的知识竞赛中,每班参加比赛的人数相同,成绩分为A,B,C,D四个等级,其中相应等级的得分依次记为100分,90分,80分,70分.学校将某年级的1班和2班的成绩整理并绘制成如下的统计图:请你根据以上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此次竞赛中,2班成绩在C级以上(包括C级)的人数为______;(2)平均数/分中位数/分众数/分1班87.6 902班87.6 100(3)请从下列不同角度对这次竞赛成绩的结果进行分析:①从平均数和中位数的角度来比较1班和2班的成绩;②从平均数和众数的角度来比较1班和2班的成绩;③从B级以上(包括B级)的人数的角度来比较1班和2班的成绩.测试5 极差和方差(一)学习要求了解极差和方差的意义和求法,体会它们刻画数据波动的不同特征.课堂学习检测一、填空题1.一组数据100,97,99,103,101中,极差是______,方差是______. 2.数据1,3,2,5和x 的平均数是3,则这组数据的方差是______. 3.一个样本的方差1212s [(x 1-3)2+(x 2-3)2+…+(x n -3)2],则样本容量是______,样本平均数是______. 二、选择题4.一组数据-1,0,3,5,x 的极差是7,那么x 的值可能有( ). (A)1个 (B)2个 (C)4个 (D)6个 5.已知样本数据1,2,4,3,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平均数是3 (B)中位数是4 (C)极差是4 (D)方差是2 三、解答题6.甲、乙两组数据如下:甲组:10 9 11 8 12 13 10 7; 乙组:7 8 9 10 11 12 11 12.分别计算出这两组数据的极差和方差,并说明哪一组数据波动较小.7.为检测一批橡胶制品的弹性,现抽取15条皮筋的抗拉伸程度的数据(单位:牛): 5 4 4 4 5 7 3 3 5 5 6 6 3 6 6 (1)这批橡胶制品的抗拉伸程度的极差为______牛;(2)若生产产品的抗拉伸程度的波动方差大于1.3,这家工厂就应对机器进行检修,现在这家工厂是否应检修生产设备?通过计算说明.综合、运用、诊断一、填空题8.随机从甲、乙两块试验田中各抽取100株麦苗测量高度,计算平均数和方差的结果:甲x =13,乙x =13,2甲s =3.6,2乙s =15.8,则小麦长势比较整齐的试验田是______.9.把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都减去同一个非零数,则平均数______,方差______.(填“改变”或“不变”) 二、选择题10.关于数据-4,1,2,-1,2,下面结果中,错误的是( ).(A)中位数为1 (B)方差为26 (C)众数为2 (D)平均数为011.某工厂共有50名员工,他们的月工资方差是s 2,现在给每个员工的月工资增加200元,那么他们的新工资的方差( ). (A)变为s 2+200 (B)不变 (C)变大了 (D)变小了 12.数据-1,0,3,5,x 的极差为7,那么x 等于( ).(A)6 (B)-2 (C)6或-2 (D)不能确定 三、解答题13.甲、乙两个组各10名同学进行英语口语会话测试,每个人测试5次,每个同学合格的次数分别如下:甲组:4 1 2 2 1 3 3 1 2 1; 乙组:4 3 0 2 1 3 3 0 1 3.(1)如果合格3次以上(含3次)为及格标准,请你说明哪个小组的及格率高; (2)请你比较两个小组口语会话的合格次数谁比较稳定.测试6 极差和方差(二)学习要求体会用样本方差估计总体方差的思想,掌握分析数据的思想和方法.课堂学习检测一、选择题 1.如图是根据某地2008年4月上旬每天最低气温绘成的折线图,那么这段时间最低气温的极差、众数、平均数依次是( ).A .5° 5° 4°B .5° 5° 4.5°C .2.8° 5° 4°D .2.8° 5° 4.5°2.已知甲、乙两组数据的平均数都是5,甲组数据的方差2甲s =121,乙组数据的方差2乙s =101,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组数据比乙组数据的波动大 (B)乙组数据比甲组数据的波动大 (C)甲组数据与乙组数据的波动一样大 (D)甲、乙两组数据的波动大小不能比较 二、填空题3.已知一组数据1,2,0,-1,x ,1的平均数是1,则这组数据的极差为______. 4.样本数据3,6,a ,4,2的平均数是5,则这个样本的方差是______.综合、运用、诊断一、填空题5.样本数据3,6,a ,4,2的平均数是5,则这个样本的方差是______.6.已知样本x 1、x 2,…,x n 的方差是2,则样本3x 1+2,3x 2+2,…,3x n +2的方差是_____ ____.7.如图,是甲、乙两地5月上旬的日平均气温统计图,则甲、乙两地这6天日平均气温的方差大小关系为:2甲s ______2乙s (填“<”或“>”号),甲、乙两地气温更稳定的是:______.二、解答题8.星期天上午,茱萸湾动物园熊猫馆来了甲、乙两队游客,两队游客的年龄如下表所示:甲队.年龄13 14 15 16 17人数 2 1 4 1 2乙队:年龄 3 4 5 6 54 57人数 1 2 2 3 1 1(1)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甲队游客年龄15 15乙队游客年龄15 411.4(2)①能代表甲队游客一般年龄的统计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乙队游客的年龄特征吗?为什么?9.为了解某品牌A,B两种型号冰箱的销售状况,王明对其专卖店开业以来连续七个月的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A型销售量/台10 14 17 16 13 14 14B型销售量/台 6 10 14 15 16 17 20(1)完成下表(平均数中位数方差A型销售量14B型销售量14 18.6(2)专卖店今后的进货情况提出建议(字数控制在20~50字).参考答案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测试1 平均数(一)1.9.2. 2.8;2. 3.9.70. 4.B . 5.C . 6.(1)略;(2)178,178;(3)甲队,理由略. 7.小明8.900. 9.1.625. 10.80.4;体育技能测试. 11.A . 12.D . 13.够用;∵30×10×1.7=510<600. 14.(1)41元;(2)49200元.15.(1)解题技巧,动手能力;(2)2.84;(3)7000.测试2 平均数(二)1.4. 2.82. 3.165. 4.B . 5.C . 6.88.715070805272=--⨯(分).7.10个西瓜的平均质量51013.416.429.430.524.515.5=⨯+⨯+⨯+⨯+⨯+⨯ (千克),估计总产量是5×600=3000(千克).8.1. 9.4. 10.B . 11.D . 12.B . 13.(1)80; (2)4000.14.(1)6;(2)158.8. 15.(1)45; (2)220;(3)略.测试3 中位数和众数(一)1.9;9. 2.11. 3.2. 4.C . 5.C . 6.C .7.(1)15,15,15,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2)16,5,4、5和6,中位数和众数.8.按百分比计算得这个月3元、4元和5元的饭菜分别销售10400×20%=2080份,10400×65%=6760份,10400×15%=1560份,所以师生购买午餐费用的平均数是95.310400515604676032080=⨯+⨯+⨯元;中位数和众数都是4元.9.1.75;1.70;1.69. 10.30;42. 11.A . 12.A . 13.(1)88;(2)86;(3)不能.因为83小于中位数. 14.(1)平均身高为16010162162160158162167151154166=++++++++(厘米);(2)中位数是161厘米,众数是162厘米;(3)根据(1)(2)的计算可知,大多数女生的身高应该在160厘米和162厘米之间,因此可以选择这部分身高的女生组成花队. 15.B .16.(1)50,5,28;(2)300.测试4 中位数和众数(二)1.平均数. 2.2.5或3.5. 3.D . 4.A .5.(1)样本平均数是80分,中位数是80分,众数是85分;(2)估计全年级平均80分. 6.(1)平均数是209133200350051000115002200013500140001500≈⨯+⨯+⨯+⨯+⨯+⨯+⨯+(元),中位数和众数都是1500(元); (2)平均数是32883320035005100011500220001185001285001500≈⨯+⨯+⨯+⨯+⨯+⨯+⨯+(元),中位数和众数都是1500(元).(3)中位数和众数都能反映该公司员工的工资水平.而公司中少数人的工资与大多数人的工资差别较大,导致平均数和中位数偏差较大,所以平均数不能反映该公司员工的工资水平. 7.⋅++++8322;2;dc b a c b c 8.m -a ;n -a . 9.A . 10.(1)3.7101437681=⨯+⨯+⨯=x (分),6.71011067382=⨯+⨯+⨯=x (分),2班将获胜;我认为不公平,因为4号评委给两个班的打分明显有偏差,影响了公正性;(2)可以采取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再计算平均数,这样1班获胜;也可以用中位数来衡量标准,也是1班获胜. 11.(1)众数是113度,平均数是108度;(2)估计一个月的耗电量是108×30=3240(度); (3)解析式为y =54x (x 是正整数).12.(1)21; (2)1班众数:90分;2班中位数:80分;(3)略测试5 极差和方差(一)1.6;4. 2.2. 3.12;3. 4.B . 5.B .6.甲组的极差是6,方差是3.5;乙组的极差是5,方差是3;说明乙组的波动较小. 7.(1)4;(2)方差约是1.5,大于1.3,说明应该对机器进行检修. 8.甲. 9.改变;不变. 10.B . 11.B . 12.C . 13.(1)甲组及格率是30%,乙组及格率是50%,乙组及格率高;(2)甲x =2,乙x =2,2甲s =1,2乙s =1.8,甲组更稳定. 测试6 极差和方差(二)1.B . 2.B. 3.4. 4.8. 5.8. 6.18. 7.>,乙. 8(2)①平均数;②不能;方差太大.9.(1)A 型:平均数 14;方差4.3(约);B 型:中位数 15. (2)略.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全章测试一、填空题1.从一组数据中取出m 个x 1,n 个x 2,p 个x 3组成一个数据样本,则这个样本的平均数为______.2.数据1,x ,2,5的中位数是3,则x =______.3.甲、乙两人在相同情况下各射靶10次,环数的方差分别是2甲s =1.4,2乙s =1.2,则射击稳定性高的是______.4.某中学举行一次演讲比赛,分段统计参赛学生的成绩如下表(分数为整数,满分为100分),5.若x 1、x 2、x 3的方差为4,则2x 1+3,2x 2+3,2x 3+3的方差为______. 二、选择题6.若x ,y ,z 的平均数是6,则5x +3,5y -2,5z +5的平均数是( ). (A)6 (B)30 (C)33 (D)327.从某市5000名初一学生中,随机地抽取100名学生,测得他们的身高数据,得到一个样本,则这个样本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四个统计量中,服装厂最感兴趣的是( ). (A)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D)方差8.小明对本班同学每天花多少零用钱进行了调查,计算出平均数为3,中位数为3,众数为2,极差为8,假如老师随机问一名同学每天花多少零用钱,最有可能得到的回答是( ). (A)3 (B)2 (C)8 (D)不能确定9.已知x 1,x 2,…,x 10的平均数是a ;x 11,x 12,…,x 30的平均数是b ,则x 1,x 2,…,x 30的平均数是( ).(A))(21b a + (B))(301b a + (C))2010(301b a +(D))3010(401b a +10.甲乙两人在跳远练习中,6次成绩分别为(单位:米):甲:3.8 3.8 3.9 3.9 4 4; 乙:3.8 3.9 3.9 3.9 3.9 4.则这次跳远练习中,甲乙两人成绩方差的大小关系是( ).(A)2甲s >2乙s(B)2甲s <2乙s(C)2甲s =2乙s(D)无法确定三、解答题11.某农户在山上种了脐橙果树44株,现进入第三年收获期,收获时,先随意采摘5株果树上的脐橙,称得每株树上的脐橙重量如下(单位:千克):35,35,34,39,37.若市场上的脐橙售价为每千克5元,估计这年该农户卖脐橙的收入为多少元?12.如图,是某单位职工年龄的频数分布直方图,根据图形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该单位职工的平均年龄为多少?(2)该单位职工在哪个年龄段的人数最多?(3)该单位职工年龄的中位数在哪个年龄段内?13.学期末,班长学习委员团支部书记思想表现24 28 26学习成绩26 26 24工作能力28 24 26假设在评选优秀干部时,思想表现、学习成绩、工作能力这三方面的重要比为3∶3∶4,通过计算说明谁应当选为优秀学生干部.14.如图是甲、乙二人在八年级下学期的9次数学考试成绩:(1)分类平均数方差中位数甲乙(2)请从不同的角度对两人的考试成绩进行分析.(至少写出三条)15.为了比较市场上甲、乙两种电子钟每日走时误差的情况,从这两种电子钟中,各随机抽编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类型甲种电子钟 1 -3 -4 4 2 -2 2 -1 -1 2乙种电子钟 4 -3 -1 2 -2 1 -2 2 -2 1(1)计算甲、乙两种电子钟走时误差的平均数;(2)计算甲、乙两种电子钟走时误差的方差;(3)根据经验,走时稳定性较好的电子钟质量更优,若两种类型的电子钟价格相同,请问:你买哪种电子钟?为什么?16.为了迎接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某中学九年级组织了《祖国在我心》征文比赛,共收到一班、二班、三班、四班参赛学生的文章共100篇(参赛学生每人只交一篇),下面扇形统计图描述了各班参赛学生占总人数的百分比情况(尚不完整).比赛一、二等奖若干,结果全年级25人获奖,其中三班参赛学生的获奖率为20%,一、二、三、四班获奖人数的比为6∶7∶a∶5.(1)填空:①四班有______人参赛, =______°.②a=______,各班获奖学生数的众数是______.(2)获一等奖、二等奖的学生每人分别得到价值100元、60元的学习用品,购买这批奖品共用去1900元,问一等奖、二等奖的学生人数分别是多少?参考答案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全章测试1.⋅++++pn m px nx mx 321 2.4. 3.乙. 4.81. 5.16. 6.D . 7.C . 8.B . 9.C . 10.A .11.7920元. 12.41,40~42,40~42.13.平均数分别为26.2,25.8,25.4,班长应当选, 14.(1)(2)略.15.(1)甲种电子钟走时误差的平均数是:0)2112224431(101=+--+-++--乙种电子钟走时误差的平均数是:0)1222122134(101=+-+-+-+--∴两种电子钟走时误差的平均数都是0秒.(2)=⨯=-++--+-=60101])02()03()01[(1012222Λ甲s 6秒2 8.46101])01()03()04[(1012222=⨯=-++--+-=Λ乙s 秒2∴甲乙两种电子钟走时误差的方差分别是6秒2和4.8秒2.(3)我会买乙种电子钟,因为平均数相同,且甲的方差比乙的大,说明乙的稳定性更好,故乙种电子钟的质量更优.16.(1)①25,90°; ②7,7; (2)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