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学专业论文
培养医学院校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但是医学院校深化发展
的需要,而且还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当前,在
医学院校中普遍存在的医学生创新能力的缺乏已成为制约其走
向社会、适应社会的瓶颈问题。
因此,医学院校必须以全新的
理念来革新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拓展新的社会实践途径,建
构培养医学院校医学生创新能力的激励机制,以此来全方位地
提升医学生的创新能力。
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增长放缓所造成的严重影响,医学生就业难问题越来越凸显。
医学生不能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对工作期待值过高,实践经验欠缺,缺乏创新思维与自主
创业能力等问题成为制约医学生走向社会的问题之源。
因此,
医学院校采取何种方式与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整
体素质,是医学院校在当前教育改革中亟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培养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是我国发展战略的核心要求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关键。
党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
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高等教育要重视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
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
”医学院校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具
有创新能力的医学生是提升国家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是当前
知识经济发展的迫切召唤,是国家核心发展战略的需要。
二当前医学生的创新能力现状探析
1。
创新思维能力的缺乏
创新性思维是创新能力的前提与基础,没有创新性思维就
没有创新能力,创新性思维是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的能力。
在1999年我国高校开始大幅扩招的大众化教育的时代背景下,高
等教育不再是象牙塔,但医学院校仍以传统应试教育为主体,
填鸭式教学,与社会需求相脱离,远离社会实践,知识老化。
导致医学生的学习不但缺乏创新性思维能力,而且还导致联想、发散以及逆向思维能力的欠缺,同时医学生的创新欲望与洞察
力相继缺失,创新潜能得不到发掘。
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在遇到实际问题时思维方式单一,以直线式思维为主,考虑问
题不全面、缺乏灵活性,用常规、比较传统的方法去考虑、解
决问题,缺乏新意与突破,不能举一反三,创新所必需的洞察力、深层次思考能力与自我探索学习的能力极其缺乏。
2。
创新实践能力的缺乏
医学院校起着培养具有创新思维能力与创新实践能力的人
才的重要作用,创新思维能力与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社
会实践,社会实践活动也是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
当前我国医学院校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学校对医学生的社会
实践投入严重不足,医学生的社会实践机会缺乏,有的医学生
社会实践的内容层次不高,社会实践的目的性、科学性参差不齐。
加之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只重理论知识,而轻创新教育,
导致学生的社会实践观念淡薄,知识面窄,实践技能差,方法
创新能力弱,动手能力欠缺,极大地阻碍了医学生创新能力的
发展。
三医学院校培养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
1。
医学院校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课堂教学在培养医学院校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渠
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课堂教学应该培养医学生的学习主
动性,积极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思考,敢于质疑与探索,通过解
决实际问题来培养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医学生解决社会实
际问题的能力。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能帮助医学生形成创新
性思维,也不能提升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即使有,那也相
当有限。
因此,针对传统课堂教学应以创新理念对其进行改革,学校应积极探索研究性的教学方法。
医学院教师应在课堂教学
中从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以传授学习方法为主传授理论知
识为辅,以开放的、实践的思维训练学生,鼓励学生运用科学
的方法去探索、去获取新的知识,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研
究性学习的理念,积极倡导医学生进行研究性的课外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相关课
关于医学生相关论文范文例文
题的研究、探讨,指导学生以科学方法去搜寻有用的信息、获取知识、运用知识与解决问题,以达到培养医学生独立思考、
自主学习、发展医学生研究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目的,从而实
现医学院校人才培养从继承型到创新型的根本转变。
2。
以加大投入来开拓社会实践新途径
在医学类院校的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临床教学实践对
增强医学生创新性意识、培养医学生创新性思维、提升医学生
创新性技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医学生在临床实践活动中,
能够获得比课堂教学更多的社会知识与实践经验,能够增强医
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与创新性灵感,切实提高医学生的实际动
手操作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
同时,临床实践教学还能提升医
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练就医学生良好的创新性品质,从
而使医学生在毕业后能很快适应社会,满足社会的需求。
因此,医学院校应高度重视医学生的创新性实践能力的培养,医学生
的临床实践活动要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以满足社会需要、以拓展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
加大财力、人力的投入,积极
拓宽医学院校医学生临床实践活动领域,不断创新医学生临床
实践内容,最大限度地利用有用的社会资源,积极促进校外临
床实践基地建设,构建全新的、综合类的临床实践教学基地,
积极探索、挖掘培养医学生创新性实践能力的新的载体,以加
大对医学生临床实践的支持力度,提高医学生的专业素质与创
新能力。
现实表明,当前医学生极度缺乏创新性精神,缺乏创新的
兴趣与爱好,缺乏创新的意识与欲望。
创新意识与创新欲望是
创新性能力的基础,医学院校应从基础入手,构建有效培养医
学生创新性能力的激励机制,从而达到提高医学生的创新兴趣
的目的。
第一,医学院校须改进教风与学风,创新学校管理模式,为医学生营造良好的创新实践环境;第二,为医学生建立
多元化的创新能力评价标准。
医学院校应注重学生创新实践能
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用多元化的标准来衡量、考核
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第三,医学院校对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
养应建立舆论激励机制,广泛深入地向学生灌输创新性意识,
引导医学生深刻认识本身具有创新能力的重大意义;第四,通
过临床社会实践教育,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科研与临床实践活动,在临床实践活动中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3。
建构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