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作业的布置与批改问题的思考研究报告

关于作业的布置与批改问题的思考研究报告


练习完成的形式可以是多样化的,但必须 有让每位学生独立完成与本课教学目标一 致的课内练习。
4、课内练习必须兼顾全体。做到人人动手。 5、课内练习的反馈非常重要,是教师了解
学生目标达成情况的最佳途径。(课堂巡 视、课堂提问、课堂练习情况)
这也是教师们容易忽略的一个问题。
6、课内作业的及时批改、矫正是提高有效 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
(4)在下图中,按不同的要求给长方xing 各增加一条线段,完成不同的多边形组合。 (4星)
案例:数学日记。
3、贴近生活的实践性作业。 案例:观察大蒜的生长并记录。 4、父母共享的家庭作业。 案例:扑克牌游戏。 5、拓展思维的发展性作业。 案例:“每日思”。
谢谢!
2、自主选择的分层性作业。
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 促进学生的发展。让学生自主选择作业。
如:二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作业:
下面题目你可以自由选择,看谁在5分钟内 得的五角星最多。
(1)画一条比1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1星)
(2)在右边每两点之间都画一条线段。 (2星)
(3)你能画出最长的边是5厘米的三角形 吗?试一试。(3星)
二、课内作业
(一)作用 1、现场检查本课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2、巩固本课所学内容。 3、当堂反馈与矫正。
(二)不好的现象
一些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没有课内作业及反 馈矫正的时间。(特别是一些公开课,时 间过于紧凑)这样难以实现课堂教学的检 验、反馈及矫正的功能。
结论:一节课至少要留出8—12分钟时间给 学生做课堂练习,并及时反馈、调整教学 实现矫正的功能。
关于作业的布置与批 改问题的思考
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 张国红
一、作业的作用
1、正面的作用: 对学生而言:作业是巩固已学知识; 探索新的知
识;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锻炼思维能力。 对教师而言:检验教学目标达成,了解学生学习
情况的重要载体。 2、负面的作用:抹杀学生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学
习的厌恶感;养成不认真分析、思考的坏习惯; 使人变笨。
7、普遍错误的及时矫正能帮助学生巩固所 学知识,提高课外作业的正确率,减少教 师批改的时间。
三、课外作业
(一)作业的量——适度、少而精,减少 机械的作业。
少了达不到巩固的效果,多了则影响学生 的学习兴趣,养成做题不认真思考的习惯。
书面作业:一二年级15—20分钟左右、三— 六年级半小时左右。
(二)作业的内容—紧扣本课的教学目标。 (三)作业的形式—书面作业、实践作业、
读诵作业相结合,形式可以有所变化。
(四)作业必须规范要求。来自 (五)书上的作业最好不用抄题—减少无 谓的时间浪费。
可以要求学生认真读题、积极思考问题, 但不要要求学生抄题目,没有必要。
(六)对学生作业情况的管理和跟踪—必 须要求并有相应的措施做到每个学生都要 做作业
(七)作业的批改要及时才能发挥最佳效 果,作业有错必须改正才能及时纠正学生 的错误。
作业的二次批改。
四、提升作业内涵的建议
1、设计童真的巩固性课堂作业。 一些计算题的练习设计,可以采取“帮助
小动物找回家”、 “小壁虎找尾巴”、 “黑猫送信”等形式。也可以设计“小虎 闯关”、“稳操胜券”、 “夺红旗比赛” 等竞赛类练习,还可以设计“数学门诊”、 “啄木鸟医生”、“火眼金睛”、“小马 虎体检”等改错类练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