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探槽地质编录规范

探槽地质编录规范

探槽(井)原始地质编录黄与能二○○八年四月重点提示1.编录壁的选取及绘图方向:东西向探槽:编北壁——北高、南低或相近;编南壁——南高、北低。

南北向探槽:编东壁——东高、西低或相近;编西壁——西高东低。

2.分层:(1)分层单元:复杂矿体——小于填图单元;一般矿体——同于填图单元。

(2)分层厚度及夹石剔除厚度:按工业指标。

(3)分层主要对象:不同矿体、不同矿石类型、不同工业品级、不同岩石类型、断层上下盘矿体。

3.布样:(1)沿厚度方向连续控制矿体及直接顶底板。

(2)布样“三不”原则:不跨矿石类型、品级;不跨矿种(断层);样长真厚不超过工业可采厚度。

(3)岩石(脉岩)剔除原则:以工业指标的剔除厚度为准、夹石薄时与低品位矿石合采贫化。

(4)样品编号:以任何时候都不至引起错混为准。

(5)布样后应及时采样,特别是刻槽样。

4.投影作图:(1)主要地质编录要素:界线、产状、样品及标本位置、导线点等按与基线的相对位置,按比例缩小描绘于坐标纸上。

(2)地质体的取舍:图上大于1mm 的应绘,特殊意义的不足1mm放大绘。

(3)探槽拐弯处理:①编录壁及基线以及槽底与编录壁的共用边,在任何时候都应连续绘制。

②方向变大时:在拐弯处裂开槽底的非共用边(内侧边),裂开夹角等于拐弯角度。

③方向变小时:在拐弯处断开非共用边,并切去一块同于拐弯角度大小的重叠面后,与前一导线槽底相连接。

5.投影作图原理:(1)面向编录壁,在坐标纸上选择合适位置,绘出第一基点及第一导线,每一导线起点均为0。

(2)槽壁投影:每个要素点有两个投影要素——导线读数及与导线的垂直距离。

(3)槽底投影:先将各要素点按地质走向投到壁底共用边,然后按槽壁投影方法投影。

(4)连图:分类、分地质体、分地质界线相连成图。

6.描述纪录:(1)以基线为准,依次逐一记录。

(2)岩性、矿体按分层为单元描述记录:在基线中间分层时,分段描述记录;跨导线分层时,将所跨导线内的同一分层统一描述。

7.小园井编录:编录时特别注意安全!文图合一。

(1)左:投影面为规则的理想化的条形立面图,基线垂直布置,各点按槽壁投影原理绘成柱状图。

(2)右:地质现象记录于表右侧。

8.浅井编录:(1)务必据施工进度及时分段编录、采样,并绘制井底掌子面图。

(2)首选壁:与勘查线方向有关。

南北勘查线——北壁或正东壁;东西勘查线——北壁或正东壁;北西、北东勘查线——北西壁或北东壁。

(3)基点只有一个,布于首选壁的左上角,基线下垂,多次编录反复使用。

(4)素描图:四壁展开,各点依次水平投影到基线或它的平行边上→基线;井底正投影,同井多次编录须投绘多个相应的井底图。

(5)浅井编录特别注意安全!9.资料:岩相、基点基线、地质、采样等原始记录及测试成果、实物、素描图。

目录1 槽井工程布置及施工管理 (1)1.1槽探 (1)1.1.1布置原则 (1)1.1.2施工管理 (2)1.2小园井 (2)1.2.1布置原则 (2)1.2.2施工管理 (2)1.3浅井 (3)1.3.1布置原则 (3)2 编录准备工作 (4)3 确定探槽编录壁及绘图方向 (6)3.1东西向探槽 (6)3.1.1方向范围 (6)3.1.2东西向探槽编录壁及绘图方向的确定 (7)3.2南北向探槽编录壁及绘图方向的确定 (10)3.2.1方向范围 (10)3.2.2南北向探槽编录壁及绘图方向的确定 (11)4 探槽观察、分层、布样 (14)4.1观察 (14)4.2分层 (15)4.3刻槽样的布样 (16)4.3.1刻槽样位置 (16)4.3.2刻槽样布置的三不原则 (16)4.3.3矿层中夹石(脉岩)剔除原则 (19)5 探槽编录基线的设置 (21)6 探槽投影作图 (23)6.1素描图的基本原理 (23)6.2注意素描图的真实性 (24)6.3地质体的取舍 (25)6.4探槽拐点的处理 (26)6.5大坡度探槽的槽壁素描 (28)6.6作图基本步骤 (29)6.6.1合理布图 (29)6.6.2标绘基点基线。

(30)6.6.3 槽壁素描 (30)6.6.4槽底素描 (32)6.6.5标注产状、标本、样品位置 (33)7 探槽地质描述记录 (33)8 小园井地质编录。

(35)8.1投影面及基点、基线定位 (35)8.2地质要素点的投影取值 (37)8.3地质记录及绘图 (38)9 浅井地质编录 (39)9.1地质编录要求 (39)9.2浅井壁展开要求及方法 (40)9.2.1 确定首选壁(第一壁) (41)9.2.2井壁展开方法 (42)9.2.3基点、基线布设 (43)9.2.4投影方法 (44)9.2.5素描图内容及要求 (51)9.2.6分段编录及基线布置 (52)9.2.7野外编录步骤 (53)9.2.8安全工作 (56)10 质量检查及资料整理 (57)10.1质量检查 (57)10.2资料整理 (58)10.2.1记录表 (58)10.2.2素描图整饰修改 (58)11 槽井探工程原始地质编录应提交的资料 (59)探槽(井)原始地质编录1 槽井工程布置及施工管理槽井工程包括槽探,小园井及浅井1.1槽探1.1.1布置原则适合浮土深度不超过3米的地表;a.预查阶段,大致垂直于矿(化)体,矿致异常,稀疏布置,长度以控制矿(化)体及异常为准;b.普查阶段,基本垂直于矿体走向,按控制333资源量的间距系统布置,必要时还应较深部工程间距加密一倍。

1.1.2施工管理确保施工及编录人员安全,探槽垂深不准超过3米;槽壁的倾角随其稳定性调整,槽底宽度一般不小于0.6米,槽底应揭露至基岩以下0.3米。

1.2小园井1.2.1布置原则小园井主要是在地质填图中遇到大片浮土,而槽探又达不到地质目的时,用以探索第四系厚度及了解下伏基岩岩性,因其施工方便,在矿区勘查中常用。

1.2.2施工管理小园井横截面为园形,一般直径0.8—1米。

施工深度不超过5米。

如果第四系稳定性好、井下不充或少水,经安全人员实地查看批准,在有预防措施的条件下,园井深度可适当加深施工。

小园井揭露至基岩0.3—0.6米深度即视为达到地质目的。

当施工条件有利而且矿层厚度较小,在允许施工深度可以揭穿矿层时,小园井也可起到浅井的探矿作用。

这时,小园井也要求刻槽取样。

1.3浅井1.3.1布置原则浅井主要用在掩盖区揭露矿化、蚀变带、矿层和物化探、重砂异常。

一般为断面较大的方井,井壁稳定性差,己渐被取样钻等工程代替。

1.3.2 浅井施工(含编录采样)过程中的安全工作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其中防垮塌,防掉块尤其重要,因此及时编录、采样和及时架箱支护是防止井壁垮塌的主要措施。

另外在编录、采样过程中,应安排专人留守井口,防止掉块、掉物伤人。

配齐井下作业所需的安全装备如安全帽等。

2 编录准备工作探槽编录组一般由2—3人组成:组长、作图员,测手(可兼任)。

组长:一般由工程师或熟悉探槽编录工作的技术人员担任。

职责:全面负责编录工作,主要分工地质观察、分层、布样、文字纪录。

要求掌握有关规范,设计及工作细则,熟悉探槽周围地质情况。

作图员:一般由熟悉探槽编录绘图工作的技术人员担任。

职责:协助组长工作,主要分工素描图及其它适合兼任的工作。

测手:一般由技术人员或熟练的地质工担任。

职责:主要分工编号、打桩,基线布置、测量各类数据、采集标本及各种拣块样(有时可由组长或作图员、采样工兼任)。

3 确定探槽编录壁及绘图方向探槽方向总体可以归为两类: 近东西走向(以下简称东西向)和近南北走向(以下简称南北向)。

3.1东西向探槽3.1.1方向范围东西向探槽的西端在225°~315°方向范围内,东端在45°~135°方向范围内(图1)r p图1 探槽方向判定示意图3.1.2东西向探槽编录壁及绘图方向的确定a.编录北壁:北壁明显高于南壁(这时,在北壁揭露出的基岩较南壁完整)或南北壁高低相近时:编录壁首选北壁,绘图方向:编录人面向北壁素描作图。

探槽的西端(南西端—北西端)放图的左侧,东端(北东端—南东端)放图的右侧,探槽起点在西时,自西往东编录,则自左往右作图(如图2a);探槽起点在东时,自东往西编录,则自右往左作图(如图2b)。

图2 东西向编北壁的绘图方向示意图编录壁(北壁)绘于槽底平面图的上方,如遇某段北壁基岩揭露不好,而刚好其对应的南壁段基岩揭露较好的特殊情况时,可临时将该段改为编录南壁段(这时,北壁不作图)将南壁的素描图向下展开一-倒绘于槽底平面图的下方(与北壁成镜像),此时应特别注意界线位置及产状。

b.编录南壁:当南壁明显高于北壁(这时,在南壁揭露出的基岩较北壁完整),编录壁首选南壁,编录人面向南素描作图,探槽的东端放图的左侧,西端放图的右侧。

当探槽起点在东端时,自东往西编录,则自左往右作图(如图3a);探槽起点在西时,自西往东编录,则自右往左作图(如图3b)。

编录壁(南壁)绘于槽底平面图的上方,如遇壁上基岩揭露不好的特殊情况,处理原则同上。

图3 探槽方向判定示意图3.2南北向探槽编录壁及绘图方向的确定3.2.1方向范围南北向探槽的北端在315°~45°方向范围内,南端在135°~225°范围内(图4b)。

图4 东西向编南壁的绘图方向示意图3.2.2南北向探槽编录壁及绘图方向的确定a.编录东壁:当东壁明显高于西壁(这时,在东壁揭露出的基岩较南壁完整)或东西壁高低相近时,编录壁首选东壁。

编录人面向东素描作图。

探槽的北端放图的左侧,南端放图的右侧。

探槽起点在北时,自北往南编录,则自左往右作图(如图5a);探槽起点在南时,自南往北编录,则自右往左作图(如图5b)。

编录壁(东壁)位于槽底平面图的上方,如遇壁上基岩揭露不好的特殊情况时,处理原则同前。

b.编录西壁;当西壁明显高于东壁(这时,在西壁上揭露出的基岩较西壁完整),编录壁首选西壁,编录人面向西素描作图。

探槽的南端放图的左侧,西端放图的右侧。

当探槽的起点在南端时,自南往北编录则自左往右作图(如图6a);探槽起点在北时,自北往南编录,则自右往左作图(如图6b)。

图6 南北向编西壁的绘图方向示意图编录壁(西壁)位于槽底平面图的上方,如遇壁上基岩揭露不好的特殊情况时,处理原则同前。

当西壁明显高于东壁(这时,在西壁上揭露出的基岩较西壁完整),编录壁首选西壁,编录人面向西素描作图。

探槽的南端放图的左侧,西端放图的右侧。

当探槽的起点在南端时,自南往北编录则自左往右作图(如图6a);探槽起点在北时,自北往南编录,则自右往左作图(如图6b)。

编录壁(西壁)位于槽底平面图的上方,如遇壁上基岩揭露不好的特殊情况时,处理原则同前。

4 探槽观察、分层、布样4.1观察由组长带领编录人员共同观察拟编录探槽中的地质现象(必要时还应观察探槽附近有关地质现象),确定基岩面、分层并布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