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一封信优秀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一封信优秀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一封信优秀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一封信优秀教案第【1】篇〗【教材分析】《一封信》是德国作家鲍圭埃特为孩子们创作的一篇儿童故事。

故事讲的是露西在爸爸出国后,很难过,于是想到了给爸爸写信。

在第一封信里,露西向爸爸倾述自己糟糕的心情:没人逗她玩、台灯坏了没人修、家里很冷清。

后来,在妈妈的引导下,露西重新给爸爸写了一封信,信里说:小狗陪她玩、自己可以修台灯、周末去看电影、她和妈妈很想念爸爸。

我们可以想象,爸爸接到这样两封信,心情会有怎样的区别。

透过这两封信,我们可以体会到这一家人浓浓的亲情。

女儿对爸爸的思念、妻子对丈夫的关心、爸爸和妈妈对女儿的呵护,尽在短短的两封信里。

但是,更值得称道的是妈妈对孩子的引导。

第一封信,充满了难过、抱怨,一定会让爸爸担心、牵挂、自责,在国外也过得很不安。

而第二封信,充满了喜悦、阳光,一定会让爸爸放心、开心、舒心,在国外过得安心。

两封信之间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变化呢?这都源于妈妈对露西的暗示和引导。

相信,这样的暗示和引导绝不是一次两次。

在妈妈的影响下,露西也变得独立、能干了,你看,第二自然段露西的表现不是说明了一切吗?【教学目标】1.认识“封、削、锅、朝、叠、刮、胡、灯、修、冷、肩、团、重、完、期、束、鲜”等17个生字,会写“今、写、圆、珠、笔、灯、句、电、起”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能通过想象推理还原第二封信的全部内容。

4. 体会两封信带给爸爸的不同感受。

【教学重难点】1.会认1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两封信带给爸爸的不同感受。

【教学准备】制作简易课件【教学过程】一、朗读课文1.简洁导入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请同学们跟我一起书写课题。

【板书:一封信】2.范读课文(1)首先,请同学们听老师读课文。

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想:课文说的是谁给谁写信?(2)教师范读全文。

(3)指名回答:谁给谁写信?写了几封信?为什么题目是《一封信》?3. 自由朗读请大家自由把课文朗读三遍,不会认的字,自己想办法解决。

4.同桌互听请大家把课文读给同桌听一听。

发现同桌朗读不正确的地方,要及时帮同桌指出。

5.指名朗读谁愿意把课文读给大家听一听?教师随机指名学生读课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开火车朗读全文。

师生评议。

相机指导。

6.全班齐读同学们,我们一起把课文再读一遍。

【设计意图:导入开门见山,不绕弯子。

教师范读,给学生最好的榜样。

要求学生一边听,一边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注意聆听和认真思考的习惯。

接下来的自由朗读、同桌互听、指名朗读,将朗读训练落到实处。

】二、理解课文1.还原信件(1)课文中露西第一次给爸爸写的信,谁来读一读?【课件呈现:亲爱的爸爸,你不在,我们很不开心。

以前每天早上你一边刮胡子,一边逗我玩。

还有,家里的台灯坏了,我们修不好。

从早到晚,家里总是很冷清。

】指名读。

齐读。

(2)课文中露西第二次给爸爸写的信,谁能读一读?【课件呈现:亲爱的爸爸,我们过得挺好。

太阳闪闪发光。

阳光下,我们的希比希又蹦又跳。

……这样,我们就能自己修台灯了。

……爸爸,我们天天想你。

】指名读。

相机指导。

请大家看,第二次写的信里,省略号露西是怎么写的?【课件呈现:亲爱的爸爸,我们过得挺好。

太阳闪闪发光。

阳光下,我们的希比希又蹦又跳。

爸爸,请你告诉我们,螺丝刀放在哪里?这样,我们就能自己修台灯了。

爸爸,下个星期天我和妈妈去看电影哦!爸爸,我们天天想你。

】全班齐读。

2.体会心情(1)同学们,如果爸爸收到的是露西第一次写的信,他的心情会怎么样?心里会怎么想?学生交流。

师相机与学生对话。

并指导学生读好相关句子————你不在,我们很不开心。

爸爸读到这里肯定也会不开心,他觉得是自己出国让家人很不开心。

他会很自责,也会为妻子、女儿感到担心。

——以前每天早上你一边刮胡子,一边逗我玩。

爸爸会想:现在没有人逗女儿玩了,女儿多么孤独多么可怜啊!——还有,家里的台灯坏了,我们修不好。

爸爸会想:这样多不方便啊!是啊,以前这些事都是我做的,现在要是我在家就好了!——从早到晚,家里总是很冷清。

爸爸会想:家里没有欢笑、没有欢乐,天哪,这样的日子怎么过呀!(2)同学们,如果爸爸收到的是露西第二次写的信,他的心情会怎么样?心里会怎么想?——亲爱的爸爸,我们过得挺好。

爸爸会想:我正担心呢!看来,担心是不必要的了!——太阳闪闪发光。

阳光下,我们的希比希又蹦又跳。

爸爸会想:哈哈,露西有希比希陪伴,过得这么开心!——爸爸,请你告诉我们,螺丝刀放在哪里?这样,我们就能自己修台灯了。

爸爸会想:哟,这么能干呀!看来,不用我也行啊!——爸爸,下个星期天我和妈妈去看电影哦!爸爸会想:哈哈,生活这么丰富!真令人羡慕!——爸爸,我们天天想你。

爸爸会想:我的女儿真懂事!我也想你们!3. 齐读信件同学们,让我们带着理解,再次好好读一读露西两次写给爸爸的信吧!4. 追问原因(1)同学们,露西两次写信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距呢?(2)妈妈是怎么引导露西的?——露西觉得自己写得不好的时候,妈妈建议她重新写一封信。

——露西刚刚开头,妈妈就接着说“我们过得很好”,让露西想起快乐和开心的事情来。

——妈妈教露西怎样去克服生活中的困难。

——妈妈为露西安排了更高兴的事情:看电影。

(3)妈妈为什么要这样说、这样做呢?——让丈夫不要担心家里的人,安安心心在国外工作。

——让丈夫也拥有好心情。

——引导露西做一个自立自强、乐观向上的孩子。

【设计意图:理解这篇课文,重点在两封信的比较上。

所以,我们安排了四个教学环节:还原信件、体会心情、齐读信件、追问原因。

这样一步步深入,引导孩子们领会到两封信的含义以及带给爸爸的不同心情。

最后把聚焦点放在妈妈身上,认识到这是一个善解人意、体贴丈夫、呵护孩子的好妻子、好妈妈。

】三、尝试回信1. 提出任务:同学们,我们收到别人的来信之后,一般都要干什么呀?2. 分配任务:露西一共写过两次信,最后爸爸接到的是第二封信,爸爸会怎么回信呢?假如爸爸接到的是第一封信,他又会怎么回信呢?3. 学生写信:模仿爸爸的口吻,选择露西的一封信,给露西写一封回信。

出示回信格式:4. 同桌互听:把自己写的信念给同桌听一听,请同桌提一提意见。

5. 全班交流:指名在全班念一念自己写的信。

师生评议。

6. 教师小结。

四、认读字词1. 认读词语:师出示本课新词,请学生认读。

一封削好锅里朝着一叠台灯修理冷清刮胡子肩膀一团重新完成星期一束鲜花写信圆珠笔2.圈画词语:学生根据老师的指令,在文中一一圈画出新词。

3.同桌检查(1)按照顺序检查同桌认读。

注意读准“重新”中的“重”与“朝着”中的“朝”。

(2)打乱顺序检查同桌认读。

4.识词游戏:课件“闪现”词语,学生抢识。

5. 生字认读(1)出示带拼音生字,认读。

(2)去掉拼音,认读。

(3)识字游戏:分小组抢夺“生字卡”。

一人出卡,另三人抢认。

一轮结束,看谁抢到的卡片多。

6. 填空练习(1)出示题目:在()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书信一()土豆一()圆珠笔一()纸一()小狗一()鲜花一()螺丝刀一()电影(2)指名说说自己的答案,师生评议。

【设计意图:这个板块重点在学习生字词。

先读词,再识字,逐步缩小辨识单位,这样更符合低年级学生识字规律。

小游戏有利于增加学习乐趣,避免生字生词学习的枯燥。

本文量词较多,所以设计了一个填空小练习。

值得注意的是,每个空答案都不是唯一的,也就是说,可以填不同的量词,只要合适就行。

】五、写字教学1.引导分类:这九个生字,你觉得那几个特别难写?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将容易把握的生字挑选出来。

2.教师示范:抓住难写的字,适时指导。

写:最难写的是第四笔,注意起笔在竖中线左侧一点,接着的折在横中线下紧贴着横中线,折被竖中线分成两部分,右边大约是左边的两倍。

笔:上下结构,下边的“毛”要注意横撇与下面两横的角度。

句:半包围结构,第二笔横折钩要写得长一点,留出足够的空间。

里面的“口”右上角紧靠横中线竖中线。

电:独体结构,最后一笔起笔靠竖中线左,竖到末端再转弯。

起:半包围结构,左边的“走”,上部要窄一点,占左半格,捺画要舒展,能托起“己”字。

3. 学生书写:每个字在田字格中描红一遍、临写两遍。

4. 展示评议:挑选有代表性的书写在投影上展示,师生共同评议。

5. 学生书写:每个字在田字本上各写两遍。

【设计意图:生字书写,要抓住关键笔画,指导到位。

关键笔画的指导,要抓住起笔位置、角度、长短、与前面笔画的关系等要点。

】【板书设计】6 一封信-——_〖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一封信优秀教案第【2】篇〗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一封信》记叙了主人公露西想念在国外工作的爸爸,给爸爸写信的故事,字里行间透露着真挚、温暖的亲情。

文中的露西前后写了两封信,不同的表达方式产生了不同的心情体验。

因此,本课教学设计,我以“露西前后写的两封信,你更喜欢哪一封”为主导问题,引导学生去读书,读懂内容,读出情感。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及字卡、词卡,露西的两封信。

学生准备:读课文三遍,字卡、词卡。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直入主题1.导入:如果你的爸爸去远方工作了,你想他的时候会怎么与他取得联系呢?(打电话或者发微信)那么,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除了这些方式之外,还可以通过写信的方式来取得联系。

(板书题目,齐读题目)2.认读“封”字,明确“一封”是数量词,“封”字还可以组词为“封住”“密封”等。

3.过渡:这篇课文中的信是谁写给谁的呢?让我们一起走入课文看看吧!设计意图: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入手,让学生明白语文来源于生活,更要应用于生活,同时也通过谈话激趣导学,为学习下文做铺垫。

二、自由读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听清字音,听清停顿。

2.教师课件出示自学提示:(1)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努力把课文读通顺。

(2)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生字圈画出来,难读的多读几遍。

(3)再读课文,说说露西给爸爸写了几封信。

3.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圈画生字,用“____”画出露西第一次写的信的内容,再用“”画出露西第二次写的信的内容。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应该逐步培养学生对生字新词的自学能力,因此,教师在明确任务后,让学生自主读文,训练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语文活动中,读准字音,认准字形,读通句子,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对比体会,合作识字1.指生回答:露西给爸爸写了几封信?2.(1)引导学生读课文的第1~3自然段的内容。

(2)指名认读生字,教师纠正字音。

①读准“削”“肩”“冷”“鲜”的读音。

②指导学习多音字“朝”“重”“结”。

能根据不同的读音组词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