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黏液性肿瘤丨影像-病理相关性
Mucinous Neoplasms of the Ovary: Radiologic-Pathologic Correlation
卵巢黏液性肿瘤占卵巢肿瘤的10%–15%,可能是良性,交界性或恶性。
大多数为良性或交界性,分别占80%和16%–17%。
卵巢黏液性肿瘤最常见于20到40多岁的女性。
临床表现是非特异性的,但大部分卵巢黏液性肿瘤表现为一侧巨大盆腔肿物。
大体病理中,黏液性卵巢肿瘤表现为大的多房囊性肿物。
囊腔内容物因其内部黏液成分的差异而不同。
在组织学中,黏液性卵巢肿瘤由内衬黏液上皮(通常类似于胃肠道型上皮)的多房囊肿组成。
影像学评估通常包括US和/或MRI。
影像表现为大的、单侧的、多房囊性肿块,与大体病理特征一致。
囊腔的回声、密度和信号强度取决于其内的粘蛋白含量。
使用FIGO(国际妇产科联合会)分期系统对卵巢黏液性肿瘤进行手术分期。
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在卵巢外疾病(黏液癌)罕见病例中考虑辅助化疗。
由于大多数卵巢黏液性肿瘤是良性或交界性的,因此总体预后良好。
WHO卵巢肿瘤分类(表)
上皮肿瘤:
•浆液性肿瘤
•黏液性肿瘤
•子宫内膜样肿瘤
•透明细胞肿瘤
•勃勒纳氏瘤(Brenner肿瘤)•浆液-黏液性肿瘤
•未分化癌
间叶性肿瘤
混合性上皮-间叶性肿瘤
性索-间质肿瘤
混合性性索-间质肿瘤
生殖细胞肿瘤
单胚层畸胎瘤和伴皮样囊肿的体细胞型肿瘤生殖细胞-性索-间质肿瘤
杂类肿瘤
间皮肿瘤
软组织肿瘤
淋巴和髓系肿瘤
继发性肿瘤
卵巢黏液性肿瘤
•卵巢黏液性肿瘤占卵巢恶性肿瘤的10%–15%。
在病理上可能是良性(80%)、交界性或恶性。
症状和体征通常为由盆腔肿块的逐渐增大而引起腹胀逐渐增加(左上图)。
•发现时平均大小为18cm,肿瘤可能长满整个腹腔。
影像上的典型表现为体积大的多房囊性肿块,具有不同程度的复杂性(右上图)。
•大体病理示囊肿内包含不同程度的黏性物质(左下图)。
•病理特征因组织学亚型而异,但通常由多个包含粘蛋白的腔室组成,内衬胃肠型上皮(右下图)。
相关病例资料
双侧黏液性囊腺瘤。
27岁女性,体重增加1年,腹痛急性发作。
(a,b)轴和矢状增强CT显示左侧卵巢大的囊性病变(白色*),内见薄的分隔。
右侧卵巢见一个较小的单房囊性病变(黑色*)。
(c)
左侧卵巢病变的大体照片为壁光滑的囊肿。
(d)囊肿充满了超过7L 的血清血液。
(e)左侧卵巢病变的镜下病理示单层黏液性囊性上皮(箭头),符合黏液性囊腺瘤的特征。
(HE染色;×200)
黏液性囊腺瘤。
42岁女性,腹胀。
(a,b)矢状和冠状T2WI显示巨大囊性肿块(*),局部见多个小囊。
(c)术中可见巨大囊肿,外表面光滑(*)。
(d)镜下示囊肿(箭头)和腺体(*)内衬单层非分层粘液上皮,是粘液性囊腺瘤的典型特征(HE染色)。
黏液性囊腺瘤。
38岁女性,痛经。
(a)经腹矢状位超声图像显示囊性肿块伴多发分隔(*)。
(b)CT增强图像显示子宫(黑*)前部囊性肿块(白*)。
(c–e)轴位和矢状T2WI、矢状增强图像显示子宫前部囊性肿块,内见多发分隔,有强化。
看到的隔膜增强(e中的箭头)。
注意偶然发现的左侧卵巢子宫内膜瘤(c图箭头)和子宫腺肌病(c和d图白色*)。
(f)大体病理标本为多房囊性肿块。
(g)镜下可见黏液性囊腺瘤的典型特征,内衬杯状细胞(箭)的肠分化。
黏液性囊腺瘤和Brenner 肿瘤。
54岁女性,查体发现附件病变。
(a –c )冠状T2WI 压脂,轴位T2WI 和增强压脂T1WI 显示多房囊性肿块(*),病灶外周可见明显强化的软组织信号灶,这在孤立的黏液性囊腺瘤中并不典型。
(d )低倍显微照片显示杯状细胞排列在黏液性囊腺瘤的囊壁(箭头)和邻近的Brenner 瘤(*)内。
黏液性交界性肿瘤。
63岁女性,轻度腹痛和尿频。
(a)矢状位超声图像显示膀胱前上方囊性肿块(*)。
(b–d)矢状、冠状T2WI 和冠状增强压脂图像显示囊性肿块(*),具有一定复杂性(箭)。
(e)大体病理照片显示肿块内充满了浓稠的液体(白箭),可见壁结节(黑箭)。
(f)高倍显微照片显示上皮增生、分层和非典型性(*),与黏液性交界性肿瘤一致。
黏液交界性肿瘤。
58岁女性,腹胀。
(a–c)矢状灰度(a)、彩色多普勒(b)和光谱(c)US图像显示囊性肿块具有血管血流。
(d)大体病理标本显示多房囊性肿块。
(e)镜下示局部核增大和浓染(箭)。
(HE染色,×20)
黏液性囊腺癌。
31岁女性,急性腹痛。
(a)CT增强显示右侧附件肿物明显强化(黑*)。
注意正常的左侧卵巢(箭头)和腹水(白*)。
(b)术中照片显示肿瘤包膜破裂(箭头)。
(c)大体病理显示囊实性肿物,含有黏液性物质(箭)。
(d)高倍显微照片显示背靠背的腺体排列成行,几乎没有间质(*),是黏液性囊腺癌腺体融合/扩张浸润的特征。
阑尾黏液腺癌,类似卵巢黏液性肿瘤。
58岁女性,1年时间里腹围明显增加。
(a,b)超声显示腹部不均质回声肿物,内部有血流。
(c,d)增强CT显示了囊性肿块的程度(白*)和可疑腹膜假性黏液瘤的区域(黑*)。
(e)大体病理显示囊性肿块(*)。
(f)镜下可见腺体和黏蛋白(*)。
(HE染色;×100)(g)腺体CDX2染色阳性(箭),对胃肠道引起的腺癌具有特异性。
(×100)
起源于黏液性囊腺瘤的交界性黏液性肿瘤。
41岁女性,腹胀。
(a,b)增强CT图像显示多房囊性肿块(黑*),腹水(白*)。
(c)大体病理显示多房囊性肿块。
(d)镜下见良性黏液性囊腺瘤(箭)和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
(HE染色,×4)
黏液性交界性肿瘤。
55岁女性,腹胀和早饱。
(a,b)矢状位超声示右侧附件囊性肿块(白*)。
注意肿物与子宫(黑*)大小的对比;
(c–f)T2WI、T1WI压脂及增强扫描图像显示多房囊性肿块,局部可见T1较高信号的囊肿。
(g)镜下可见充满黏液的多房囊肿(*)(HE染色,×2)。
CT,MRI和18F PET / CT
在卵巢黏液癌中的应用
CT:
•优势:有助于制定初步治疗计划,包括评估肿瘤的可切除性,选择有效的减瘤手术,进行新辅助治疗或术后化疗。
发现有无腹膜、大网膜、肠系膜、肝脏、脾脏、淋巴结和肺的转移。
•劣势:不易发现小于5mm的小转移灶,尤其位于肠管表面、肠系膜及腹膜。
MRI:
•优势:制定初步治疗计划的价值与CT相同。
•劣势:普及程度有限,较CT昂贵,FOV比CT有限,发现转移瘤的敏感性较低。
18F PET / CT:
•优势:通常小转移(当FDG高摄取时)尤其是对腹膜或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较高;
•劣势:黏液性肿瘤中可能出现假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