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题六 遗传与进化

专题六 遗传与进化

专题六遗传与进化一、选择题1.(2022广西)结合女性生殖系统示意图,判断下列与人的生殖和发育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人的胚胎发育在①中完成B.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场所是②C.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③D.胎儿和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胚盘解析:图中①是卵巢、②是输卵管、③是子宫、④是阴道。

人的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是子宫,A错误;卵巢有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的作用,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C错误;胎儿和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胎盘,D错误。

2.(2022自贡)一般情况下,每种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恒定不变的。

马蛔虫的体细胞中含有2对染色体,它的卵细胞、精子和受精卵中染色体数目依次是( B )A.1条、1条、2条B.2条、2条、4条C.2条、2条、2条D.4条、4条、8条解析: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生殖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

在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马蛔虫的体细胞中含有2对染色体,它的卵细胞、精子和受精卵中染色体数目依次是2条、2条、4条。

3.某种昆虫的体色深色(A)对浅色(a)为显性,若表中各组都产生很多子代且数目几乎相同,当环境变化使深色昆虫易被天敌捕食时,下列哪组杂交后代被捕食数量可能最多( B )A.甲B.乙C.丙D.丁解析:据题意,控制深色的基因组成是AA和Aa,控制浅色的基因组成是aa,根据表中的甲、乙、丙及丁四组不同基因组成的亲代繁殖可知:甲组亲代基因组成Aa×Aa,后代基因组成为AA∶Aa∶aa=1∶2∶1,后代深色∶浅色=3∶1;乙组亲代基因组成Aa×AA,后代基因组成均为AA和Aa,后代全表现为深色;丙组亲代基因组成aa×aa,后代基因组成均为aa,后代表现全为浅色性状;丁组亲代基因组成aa×Aa,后代基因组成为Aa和aa,表现为深色和浅色性状各占50%。

因此,当环境变化使深色昆虫易被天敌捕食时,乙组所繁殖的子代被捕食数量可能会最多。

4.(2022赤峰)关于人的生殖和性别决定,分析正确的是( C )A.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是胚盘B.异卵双胞胎的性别一定是相同的C.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D.精子和卵细胞在子宫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解析: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是胎盘,A错误;异卵双胞胎是由两个受精卵发育形成的,性别不一定相同,B错误;精子在输卵管与卵细胞相遇并结合形成受精卵,D错误。

5.在“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的模拟实验中,取m枚黑色围棋子(代表含Y染色体的精子),n1枚白色围棋子(代表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n2枚白色围棋子(代表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

下列符合人类性别遗传的数据关系是( C )A.m=n1+n2B.n1=n2C.m=n1D.m=n2解析: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即含X染色体的和含Y染色体的,且含X染色体的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数量相等。

女性产生的卵细胞只有一种含有X染色体的。

在“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的模拟实验中,m代表含Y染色体的精子,n1代表含X染色体的精子,n2代表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则m=n1, 2n1=n2。

6.(2022遂宁)遗传具有一定的物质基础。

如图表示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B )A.①表示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B.②表示DNA,是生物体的主要遗传物质C.③表示蛋白质,是染色体的重要组成成分D.⑤表示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A片段解析:图中①是细胞核,②是染色体,③是蛋白质,④是DNA,⑤是基因。

染色体包括DNA和蛋白质,是生物体的主要遗传物质,B错误。

7.“禾下乘凉”是袁隆平院士生前的梦想,他培育超级杂交稻时。

没有运用的原理是( D )A.可遗传的变异B.选择育种C.杂交育种D.诱变育种解析:袁隆平培育出的超级杂交水稻品种,采用选择育种,育种方法是杂交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属于可遗传的变异,而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

8.(2022海南)山柳菊有时进行有性生殖有时进行无性生殖,且花很小,难以做人工杂交实验。

下列有关山柳菊的说法错误的是( D )A.进行无性生殖时,后代的遗传信息全部来自母体B.进行有性生殖时,同一亲本的后代性状表现可能差异很大C.有性生殖时产生两性生殖细胞,通过受精作用产生新个体D.决定山柳菊花很小的根本原因是它有时进行无性生殖解析:决定山柳菊花很小的根本原因是它体内的遗传物质,与它进行无性生殖无关。

9.小明发现爸爸妈妈的发际线都是“V”字形,而自己的发际线是平直的。

他利用所学的遗传学知识来解释这种性状的遗传规律。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D )A.“V”形发际和平直发际在遗传学上可称为相对性状B.爸爸妈妈通过生殖细胞将控制发际形状的基因传递给小明C.如果用A、a表示控制发际形状的基因,控制小明发际形状的基因组成为aaD.小明的父母再生一个既是平直发际又是女孩的概率是25%解析:爸爸妈妈的发际线都是“V”字形,而小明的发际线是平直的,则“V”形发际线是显性性状,平直发际是隐性性状。

父母遗传给发际线是平直的儿子(aa)的基因一定是a,因此“V”形发际线父母的基因组成是Aa,遗传图解为:由图看来,后代为平直发际线的概率为25%,生女孩的概率为50%,则小明的父母再生一个既是平直发际又是女孩的概率为:25%×50%= 12.5%。

10.推测是根据已知的事物,通过思维活动,对未知事物的真相提出一定的看法。

“地球上的生命来自外星球”这一生命起源的推测得到了部分人的认可,理由是( C )A.米勒的实验为该推测提供了证据B.原始地球条件下不可能形成有机物C.陨石和星际空间发现了数十种有机物D.目前在其他星球上已经发现了原始生命解析:陨石和星际空间发现的有机物是构成生命必需的物质,所以可以作为“地球上的生命来自外星球”这一生命起源的推测的理由。

11.(2022烟台)夏天来临,养鸡场的苍蝇明显增多,饲养员一般使用杀虫剂除蝇,开始使用的效果很好,连续使用一段时间后,发现药效变差了。

推测其原因是( B )A.杀虫剂使苍蝇产生抗药性变异B.抗杀虫剂能力强的苍蝇存活下来并大量繁殖C.杀虫剂的品质不稳定D.苍蝇的繁殖能力太强,无法全部消除解析:苍蝇的抗药性存在着变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并不是这种杀虫剂的品质不稳定,A、C错误;杀虫剂对苍蝇有选择作用,使抗药性强的苍蝇被保留了下来,D错误。

12.(2022东营)下列为某同学绘制的长颈鹿进化简图及相关阐述,你不认同的是( C )A.①表示长颈鹿祖先的颈和前肢在长度上存在差异B.②表示通过生存斗争,长颈鹿有利变异保存下来,不利变异被淘汰C.长颈鹿选择了有利变异以适应环境变化D.③表示有利变异经过逐代积累和加强,进化成现代的长颈鹿13.(2022陕西)1980年,我国科学家在《中国科学》杂志上发表了研究成果:将一种鱼囊胚细胞的细胞核移入另一种鱼的去核卵细胞中,成为一种融合细胞,这种融合细胞能正常发育成鱼。

关于该成果用到的技术,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B )A.生殖方式不是无性生殖B.属于克隆技术C.与多莉羊所用技术不同D.与杂交小麦所用技术相同解析:将一种鱼囊胚细胞的细胞核移入另一种鱼的去核卵细胞中,成为一种融合细胞,这种融合细胞能正常发育成鱼,运用的技术属于克隆技术。

14.(2022铜仁)21世纪生物技术快速发展,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卫生、农业等领域。

下列不正确的是( C )A.生产抗生素——工业化的发酵技术B.利用细菌合成人胰岛素——转基因技术C.“试管婴儿”——克隆技术D.超级鼠的培育——转基因技术解析:“试管婴儿”利用体外受精,在体内发育,属于有性生殖,而克隆技术属于无性生殖。

15.(2022海南改编)如图是科学家培育抗虫棉的过程示意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 )A.该过程应用了组织培养技术B.该技术可以定向改良植物品种C.棉花具有抗虫性的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D.该技术说明了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解析:抗虫棉花是将苏云金芽孢杆菌中产生的杀虫毒素的基因转入到普通棉花细胞中,使普通棉花也能产生杀死该虫的毒素,属于转基因技术。

二、非选择题16.(2022咸宁)囊鼠是一种啮齿类哺乳动物。

囊鼠体色的深色(A)对浅色(a)为显性。

(1)囊鼠体色的深色与浅色在生物学上称为一对相对性状。

(2)浅色囊鼠基因组成是aa ,若基因组成为Aa的囊鼠与浅色囊鼠交配,理论上后代的性状及比例是有深色囊鼠也有浅色囊鼠,且比例是1∶1 。

(3)某研究团队调查不同区域不同体色囊鼠的数量,调查结果如图。

根据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下列推测合理的有①③④(多选,填序号)①深色岩区,囊鼠的浅色属于不利变异②囊鼠在不同区域表现出来的性状只由环境决定③囊鼠的浅色与深色岩区环境差异较大,浅色囊鼠更容易被天敌捕食④深色囊鼠与浅色囊鼠在不同区域的分布现状受自然选择的影响解析:(1)囊鼠体色的深色与浅色属于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

(2)由题干知,囊鼠体色的深色为显性性状(Aa或AA),浅色为隐性性状,其基因组成为aa。

若基因组成为Aa的囊鼠与浅色囊鼠交配,遗传图解如图:从遗传图解看出,后代有深色也有浅色,且比例是1∶1。

(3)②囊鼠在不同区域表现出来的性状由基因决定,同时还受环境影响,此说法不合理。

17.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和“华华”先后在我国诞生,这意味着中国科学家成功突破了现有技术无法克隆灵长类动物的世界难题。

相关科研人员将雌性猕猴的成纤维细胞进行培养,并将核注入无核卵细胞中形成融合细胞,进一步培养成胚胎后移入代孕母猴体内继续发育,一段时间后产出。

(1)克隆“中中”和“华华”的生殖方式属于无性(填“无性”或“有性”)生殖。

(2)猴与人的生殖系统基本相同,胚胎移入代孕母猴体内继续发育是在子宫中进行的。

(3)哺乳动物免疫系统基本相似。

若将代孕母猴换成代孕母羊,则出现免疫排斥现象导致胚胎死亡,这属于特异性(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

(4)在成纤维细胞的培养基中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可以防止培养过程中细菌的污染。

(5)下列能正确表示克隆技术的是 A 。

解析:(1)“中中”和“华华”的培育利用的是克隆技术,克隆是一种无性生殖技术。

(2)大多数哺乳动物都是胎生的,即动物胚胎主要在母体子宫内进行发育的生殖方式。

(3)哺乳动物的免疫系统基本相似。

若将代孕母猴换成代孕母羊,则出现免疫排斥现象导致胚胎死亡,这属于特异性免疫。

(4)抗生素具有杀菌作用,在成纤维细胞的培养基中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可以防止培养过程中细菌的污染。

(5)克隆指的是取出一个体细胞核移入一个去核的卵细胞中,并在一定条件下进行核卵重组,再植入代孕母体中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