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神经内科护理常规

神经内科护理常规

第三章神经内科护理常规一、神经内科一般护理常规【病情观察要点】1. 观察有无失语、感觉障碍。

2. 重点观察病人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头昏、头痛及肢体活动情况。

3. 用药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药物作用及副作用。

【主要护理问题及相关因素】1.躯体移动障碍与偏瘫或平衡能力降低有关。

2.生活自理缺陷与偏瘫、认知障碍、体力不支有关。

3.语言沟通障碍与语言中枢功能受损有关。

4.吞咽困难与意识障碍有关。

5.知识缺乏缺乏本科疾病相关知识和药物治疗知识。

【主要护理问题的护理措施】1.躯体移动障碍(1)给病人讲解早期活动的必要性及重要性、教会病人保持关节功能位置,防止关节变形而失去正常功能。

教会病人及其家属锻炼和翻身技巧,训练病人平衡和协调能力。

(2)心理护理安慰病人,向病人解释病情、治疗和护理,帮助病人面对现实。

(3)安全护理指导病人防止跌倒、摔伤、防冻伤、烫伤。

2.生活自理缺陷(1)协助偏瘫病人洗漱进食、大小便及个人卫生等生活护理。

(2)将病人经常使用的物品放在易拿取的地方,以方便病人随时取用,指导病人使用呼叫器,听到呼叫立即给予答复。

(3)鼓励病人从事部分生活自理活动和运动,以增加病人的自我价值感。

3.语言沟通障碍(1)保持病房安静,鼓励病人,不要急躁。

(2)尽量提问一些简单的句子,让病人用“是”或“否”或点头,摇头来回答。

(3)借助卡片、笔、本子、手势等提供简单而满意的双向交流方式。

(4)安排熟悉病人情况,能够与病人有效沟通的护士,提供连续性护理,以减少无效交流次数。

4.吞咽困难(1)鼓励病人进食给予低盐、低脂、低糖、低胆固醇、丰富维生素无刺激性饮食。

(2)如有吞咽困难、饮水呛咳时,则遵医嘱留置胃管,给予鼻饲流质,通过胃肠道营养支持的方式保证病人的营养需求。

5.知识缺乏(1)告知病人本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常见症状与并发症,以及治疗与预后的关系。

(2)帮助病人及家属学会病情观察,掌握有关自我护理知识。

(3)告知病人必须要长期或者终身服药治疗,让病人了解常用的药物种类、用法、服药注意事项、疗效和不良反应的观察与处理,告诉病人长期服药过程中,可能会突然出现某些症状加重或疗效减退。

【健康指导】1.帮助患者了解神经内科疾病的知识,关心和帮助患者,对患者给予精神支持和生活照顾。

2.适度参加一些体育活动,避免过度劳累,防止感冒。

3.指导患者以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高维生素饮食为宜,忌烟、酒。

4.指导正确用药:告知患者药物名称、作用、剂量、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5.指导患者定期复诊。

6.告之患者积极治疗原发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等。

二、癫痫护理常规【病情观察要点】1.观察病人发作时的抽搐部位、伴随症状、持续时间和发作规律,以及有无外伤。

2. 观察病人神志、瞳孔、生命体征。

3. 用药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药物作用及副作用,如苯妥英钠常可致牙龈增厚、毛发增多、乳腺增生、皮疹、中性粒细胞减少和眼球震颤、小脑性共济失调等毒性反应。

4. 观察病人心理状态。

【主要护理问题及相关因素】1. 有窒息的危险与癫痫发作时意识丧失、喉痉挛、口腔和气道分泌物增多有关。

2. 有受伤的危险与癫痫发作时意识突然丧失、判断力失常有关。

3. 知识缺乏:缺乏长期、正确服药的知识。

4. 恐惧、焦虑与癫病反复发作有关。

5. 潜在并发症:脑水肿、酸中毒、水电解质紊乱。

【主要护理问题的护理措施】1.有窒息的危险(1)使病人躺下头偏向一侧,解松病人衣服的领口、裤带。

(2)及时取走假牙,吸出口腔和气道内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3)必要时备好床旁吸引器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包。

(4)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及意识、瞳孔变化。

(5)予以高流量氧气吸入(4~6升/分)。

2.有受伤的危险(1)发作时应注意安全、避免外伤。

不可强行按压抽搐肢体,以防骨折和脱臼。

(2)癫痫持续状态的病人,应专人守护并加床栏(3)防止关节擦伤,用棉花及软垫加以保护,抽搐时正确使用开口器,舌钳和压舌板,必要时用牙垫,防舌咬伤。

(4)病人躁动时予以保护性约束,以防受伤。

(5)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声光刺激。

3.知识缺乏(1)仔细观察病人的心理反应,关心、尊重病人,指导病人面对现实,积极配合长期药物治疗。

(2)向病人和家属强调遵医嘱长期甚至终生用药的重要性,告知少服或漏服可能导致的癫痫发作的危险性,并介绍用药的原则和药物不良反应,勿自行减量、停药和更换药物。

4.恐惧、焦虑(1)了解引起焦虑、恐惧的原因并尽量减少不良刺激。

(2)耐心向病人解释病情,避免焦虑不安情绪发生,按时完成治疗与护理。

(3)鼓励病人说出焦虑、恐惧的感受并表示理解,指导病人进行自我调节,维持良好心理状态。

【健康指导】1.疾病指导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及预后。

2.用药指导坚持长期正规用药,不可突然停药、换药或增加减少剂量。

并讲明不规律服药与疾病复发或引起持续状态的关系,调整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个别药物治疗剂量和中毒剂量很接近,如苯妥因钠,故不可随便增加剂量。

按要求每月查血象、血药浓度,每季度查肝功能,小儿定期查血钙、血磷,酌情补充维生素D3。

3.社会环境和工作指导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和脑力劳动,以增进身心健康,切勿从事高空或水上作业及驾驶等工作,避免游泳、登高活动,以利安全。

4.生活指导生活要有规律,睡眠应充足,避免疲劳、过度紧张、感染、发热、低血糖、低血钾等诱因。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宜清淡且营养丰富为宜,不宜辛、辣、咸、过饱,防止过饥过饱和和饮水过多,避免烟酒。

5.外出活动指导应随带个人资料卡,写明姓名、详细诊断、药名、地址、病史、联系电话等,以备癫痫发作时及时了解及联系。

不要单独在河边、水边行走。

6.个别指导针对具体的病人,做好工休、上学、就业、恋爱、婚姻、生育等指导。

7.心理指导指导病人进行自我调节,嘱病人不要过度兴奋,维持良好心态。

三、单纯疮疹病毒性脑炎护理常规【病情观察要点】1.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瞳孔、意识的变化。

2.密切观察神经系统的症状如有无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的程度,抽搐发作时的表现、持续时间等。

3.观察病人肢体活动的情况,了解病人肢体肌力。

4.注意观察病人的皮肤状况,有无抓伤、舌咬伤,有无二便失禁,局部有无红肿。

5.注意观察药物的副作用。

6.注意倾听病人不适的主诉,了解病人的病情变化。

7.腰穿后注意病人有无头痛。

8.询问病人有无病毒感染的前驱病史。

9.恢复期注意患者有无认知智能的下降。

【主要护理问题及相关因素】1.体温过高与病毒血症有关。

2.急性意识障碍与脑实质炎症以及脑水肿有关。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消耗过多及摄入不足有关。

4.潜在并发症:感染。

【主要护理问题的护理措施】1.体温过高(1)体温〉38.5摄氏度时,遵医嘱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并观察降温的效果。

(2)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空气新鲜,定时通风。

(3)鼓励多饮水,每天1500~2000ml,予高维生素、高热量、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4)每日酌情口腔护理2~3次或进食前后漱口。

(5)出汗后及时的更换被服、注意保暖。

2.急性意识障碍(1)及时观察、记录和报告病情变化,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瞳孔及意识的化变,观察有无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等,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2)遵医嘱正确快速的使用脱水、降颅压的药物。

(3)控制液体的摄入量,输液量不宜过快过多。

(4)鼓励病人表达自己的想法及感受,指导和协助病人完成生活护理。

(5)绝对卧床休息,昏迷患者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的通畅,抬高床头15~30度,躁动不安者应加床栏,适当予以约束,病人抽搐时应防舌咬伤,必要时放牙垫,并给予持续冰枕护脑。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1)根据病人的喜好,提供营养可口、易消化的食物,保证每天进食热量达到12.54MJ。

(2)不能经口进食的病人予以鼻饲或静脉给予高营养。

(3)每周测体重一次。

4.潜在并发症:感染(1)定时翻身拍背,刺激患者咳嗽,及时吸痰,做好口腔护理。

(2)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3)每天做尿道口护理2~3次,导尿或更换引流袋时严格的无菌技术操作。

【健康指导】1.指导家属消毒隔离知识,指导患者培养良好卫生习惯。

2.指导患者思维训练。

3.指导患者吞咽、肢体运动功能锻炼。

4.指导患者服药,告之药物名称、剂量、不良反应及副作用5.注意保暖,防止感冒。

6.指导患者正确对待疾病,保持良好心态。

四、面神经麻痹护理常规【病情观察要点】1.观察患者面肌瘫痪的症状,如额纹消失、眼裂增大、鼻唇沟变浅、口角歪斜、味觉及听觉减退或丧失,多为一侧。

2.询问发病前有无受风着凉、病毒感染、中耳炎等病史。

3.观察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有无高血压、满月脸、体重增加、骨质疏松、低血钾及面肌痉挛等。

【主要护理问题及相关因素】1. 自我形象紊乱与面神经受损而致的口角歪斜有关。

2. 疼痛:下颌角或乳突部疼痛与面神经病变累及膝状神经节有关。

【主要护理问题的护理措施】1.自我形象紊乱(1)加强病人的心理护理,鼓励病人表达自身的感受, 给予正确的指导,告诉患者本病多数预后良好。

(2)加强面肌的主动和被动运动,多鼓腮和吹口哨等动作。

(3)观察患者的面部症状是否加重,出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

(4)进食清淡饮食,避免粗糙、干硬、辛辣食物。

保持口腔清洁。

(5)注意保暖,防止面部受寒,避免直吹冷风。

2. 疼痛(1)遵医嘱理疗或针灸,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2)保护面部,避免过冷刺激。

【健康指导】1.助患者了解有关面神经麻痹的知识,关心和帮助患者,消除心理障碍。

2.防止受凉、感冒,注意保暖。

3.正确的指导用药:告知患者药物的名称、作用、剂量,激素类药物不能擅自停药,应逐渐减量。

4.恢复期指导患者进行面肌的被动或主动运动锻炼。

五、帕金森病护理常规【病情观察要点】1.观察有无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体位不稳等症状。

2.观察病人是否有无面具脸、写字过小症、折刀样肌强直、齿轮样肌强直,慌张步态。

3.重点观察有无吞咽困难、进食有无呛咳等现象。

4.注意询问家属中有无类似疾病。

5.用药过程中注意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如恶心、呕吐、幻觉、异动症、“开关”现象等。

6.观察病人意识、瞳孔、生命体征。

【主要护理问题及相关因素】1. 躯体移动障碍与黑质病变、椎体外系功能障碍所致震颤、肌强直、体位不稳、随意运动异常有关。

2.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吞咽困难、饮食减少和震颤、肌强直所致机体消耗量增加等有关。

3. 知识缺乏缺乏本病相关知识和药物治疗知识。

4. 生活自理缺陷与震颤、肌肉强直、运动减少有关。

5. 自尊紊乱与身体形象改变和言语障碍、生活依赖他人有关。

6. 便秘与消化功能障碍或活动量减少等有关。

7. 潜在并发症:外伤、压疮、感染。

【主要护理问题的护理措施】1.躯体移动障碍(1)加强巡视,主动了解病人的需要,指导和鼓励病人自我护理,必要时协助病人实行生活护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