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6.2师生交往教案
6.2 师生交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主动增进与老师的感情,尊敬老师、理解老师、体谅老师。
愿意与老师交往,积极与老师进行有效的沟通,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能力目标:
掌握与教师进行有效沟通的方法与技巧。
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
在日常生活中以实际行动尊重老师,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
知识目标:
知道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
知道师生交往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与教师进行有效沟通的方法与技巧
教学难点:在日常生活中以实际行动尊重老师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情境教学
【教学过程】
(一)歌曲引趣,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学生一起唱并思考:这首歌的歌词说明了什么道理?
教师:这首歌主要讴歌了老师的无私奉献、辛勤耕耘、淡泊名利、诲人不倦精神。
那么我们学生与老师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呢?我们该如何与老师交往?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第课六第二框。
(二)自主学习,感知教材
教师PPT出示《师生交往》学案,检查指导学生学习活动,整体统计自主学习效果。
学生结合学案看阅教材,完成导学案相关学习内容,对照答案交换检查学案完成情况。
环节过渡: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要走近老师、了解老师,下面我们进入活动探究一“教师的角色”。
(三)合作探究,知识内化
1、教师的角色(走近教师)
(1)我们在与老师的接触中,对老师究竟了解多少?老师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吗?引导学生看教材“运用你的经验”四个场景图片,说出老师扮演着什么角色,回想跟老师交往的场景,还有哪些角色?
学生举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回忆与老师交往场景,分析老师扮演的角色。
(2)老师出示PPT,总结学生回答的问题答案:
老师是学生生命健康的守护者、文化知识的传授者、塑造人格的引领者、遇到困难时的救助者、心理疏导的保健员、运动场上的合作者、社团活动的组织者……
老师把学生当成朋友,真诚与学生交流;老师把学生当成儿女,悉心呵护学生成长。
老师不仅教给了我们知识,更让我们在和谐的氛围中健康生活,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具有怎样的特点呢?引出教学相长、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
那么我们该怎样理解和构建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呢?
2、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
(1)如何理解教学相长?学生看教材回答:
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
教学相长,一方面,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引导和指导,另一方面,我们与老师交流互动,也可以促进老师更好地“教”。
(2)教师出示PPT,进一步引领学生: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需要老师和学生双方共同努力,从幼儿园、小学、到初中,跟我们接触的老师有很多,追忆一下自己最喜欢的一位老师,并简要说一说喜欢他的理由。
学生举手回答,老师总结出示“学生最喜欢的老师的共同品质”:知识渊博、公正平等、关爱学生、亲近学生、尊重理解学生、工作敬业、热情宽容……
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我们该怎样对待老师呢?
(3)看漫画,讨论交流:
结合学生发表的意见,教师总结出示“如何对待老师”
①班级及学校活动积极参与(报名、训练、参赛)、建言献策、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这样有利于增进师生情感。
②被老师误解时要冷静、要谅解和宽容,不能与老师顶撞和当面争执,不要抵制老师的教学及管理,找合适时机、用合适的方式向老师说明实情(用小纸条给老师留言、书信、请他人帮忙协调)。
体谅老师有利于增进师生情感。
③老师工作出现疏忽差错是,不能坐等看老师笑话,要体谅宽容老师、要善意地提出自己正确的观点,人无完人,坦诚交往有利于增进师生情感。
④当老师有烦恼时,我们应主动为老师分担烦恼,多帮助老师,平时好好表现,刻苦学习,遵规守纪,不为老师增添烦恼。
站在老师的角度看问题,帮助老师有利于增进师生情感。
通过四副漫画我们总结出构建教学相长师生关系对我们有三点要求:老师出示PPT,学生在教材上找出做上标记。
环节过渡:我们在与老师的相处中得到表扬、受到批评、与老师发生矛盾冲突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下面我们随小华跟妈妈交流第二个话题。
3、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掌握缓解师生间矛盾冲突的方法技能。
(1)课件播放小华与妈妈的对话,学生结合对话内容全班分三个大组讨论三个话题
A、如何对待老师的表扬?
B、如何对待老师的批评?(错了受批评、委屈受批评、不当的批评方式)
C、与老师发生矛盾冲突后怎么办?
(2)学生小组代表发言后教师出示课件总结方法技能。
A、老师的表扬是肯定、鼓励和期待,要化作我们学习生活和前进的动力、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面对表扬要谦虚谨慎,不能骄傲自满、不能翘尾巴。
B、老师的批评是关心、提醒和劝诫,错了受批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足;面对委屈受批,我们要冷静,要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批评是对我们的爱和成长负责,要谅解宽容老师的批评,不要当面顶撞老师,事后找老师说明实情,沟通观点;面对老师不当的批评方式甚至是惩罚,我们应该冷静理智对待,相信老师的出发点是善意的,不直接与老师对抗,可以事后跟老师主动沟通,也可以通过他人(老师、领导)寻求帮助。
C、与老师发生矛盾冲突后,我们先应冷静反思,查找自己身上存在哪些问题?主动认错,积极改错,千万不可与老师对着干,不能让矛盾升级,不能出现过激言行。
相信老师的出发点是善意的,坦诚表达自己的观点,选择老师可以接受的方式主动跟老师沟通,尊重理解至上,求同存异。
环节过渡:“教学相长”是新型师生关系的特征与要求,“亦师亦友”更是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那么我们在与老师的接触中如何跟老师做朋友呢?
4、亦师亦友,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1)教师出示课件“亦师亦友”,引领学生初步理解亦师亦友的特征
播放小华与妈妈交流的第三课话题“跟老师做朋友”
(2)请同学们帮小华出出主意,该如何跟老师做朋友?
学生举手发言后老师总结交往的方法技巧:
平等相待、尊重差异、相互关爱、沟通理解、讲究礼仪
过渡:通过开展四个教学探究活动,同学们有哪些收获?
(四)教学活动小结
(1)学生谈收获后教师出示知识结构框架图(2)引领学生一同复习知识点。
过渡:处于青春期的我们,师生关系是我们构建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层人际关系,它显得十分重要。
我们跟老师间都希望搭建一种教学相长、亦师亦友、民主平等、和谐幸福的师生关系和情感桥梁,那么现在就行动起来吧!
(五)拓展空间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P70拓展空间:请回忆老师打动你的瞬间,描述自己的感受,贴在微博墙上。
教师建议:尽可能多地寻找老师打动你的瞬间;不要忽略那些你平时不太喜欢的老师。
也可以通过短信、邮件、书信、便签、心愿卡等形式向老师表达你的感受。
PPT播放教师寄语,教学活动结束。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6.2师生交往教案
部编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设计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