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湖北省恩施州巴东县物理九上期末统考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选题1.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打开酒瓶,瓶口能闻到酒精味B.室内扫地时,在阳光下看见灰尘在空中飞舞C.把盐放入水中,过一会儿水变咸了D.打开香水瓶的瓶盖,香味四处飘逸2.下列用电器工作时,将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的是A.电视机B.节能灯C.电热水壶D.手机3.下列简单机械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A.筷子B.理发剪C.羊角锤D.钓鱼竿4.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据图象可以判断A.2s﹣5s内,小车做匀速运动B.0﹣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4m/sC.0﹣7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5m/sD.5s﹣7s内,小车运动了6m5.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片P置于变阻器的B端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V,在10s内定值电阻R1产生的热量为36J;当滑片P置于变阻器的中点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化了2V.下列结果正确的是A.R1先后两次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3:4B.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10ΩC.电源电压为10VD.R1的阻值为20Ω6.电工维修电路有时需要带电操作,如图所示.以下操作不会发生触电事故的是()A.甲站在绝缘凳上同时接触火线和零线B.乙站在绝缘凳上仅接触火线C.丙站在地上仅接触火线D.丁站在地上同时接触火线和零线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0℃的物体没有内能B.一个物体内能增加了,可能是吸收了热量C.物体具有内能,也可以同时具有机械能D.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8.同学们在做分组实验,器材是两只灯泡、一个开关、一个电源。
组成电路后,发现这个开关都可以同时控制两只灯泡,则这两个灯泡的连接方式是()A.串联B.并联C.串联、并联都有可能D.串联、并联都不是二、多选题9.对如图所示的电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开关S1闭合,S2,S3断开时,向右移动滑片灯变暗,电压表示数变大B.当开关S1闭合,S2、S3断开时,向右移动滑片灯变暗,电流表示数变大C.当开关S1、S2、S3均闭合时,向左移动滑片灯变亮,电流表示数变大D.当开关S1,S2闭合,S3断开时,向左移动滑片灯变亮,电压表示数变小10.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能完成的实验是A.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B.探究小灯泡亮暗程度与电压的关系C.探究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成正比D.测量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电阻值三、填空题11.小东的妈妈在双十二生活节时,通过网购买了一台家用豆浆机,如图所示。
到货后小东仔细观察了豆浆机的构造和工作过程,他发现,豆浆机外壳是塑料做成的,插头是三线插头,内部主要由电动机带动刀片转动,电加热管通电加热豆浆;豆浆机制作豆浆的过程是先加热,再打浆,然后加热煮熟。
根据以上内容,请参照示例写出与以上情景有关的物理信息和对应的物理知识(不得与示例重复)。
示例:物理信息:外壳用塑料做成;物理知识:塑料是绝缘体。
作答:物理信息:_________________。
物理知识:________________。
12.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灯L 1的电阻为10 Ω,开关闭合后,、的示数分别如图乙所示,则的示数为________V ,L 2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_V ,通过L 1的电流为________A .13.完成下列单位换算:0.45MΩ=_____KΩ=_____Ω,1度=_____KW•h=_____J14.甲、乙两名工人分别用图所示的A 、B 两种方式,用相同时间将同样重的两个物体提到高处,滑轮重力小于物体的重力,不计摩擦及绳重。
_____工人用力较小;_____所用滑轮的机械效率较大;_____拉力做功的功率较大。
15.我们家里用的电灯、电视机正常工作时的电压是_____V .电灯的灯丝烧断后,电视机_____(选填“能”或“不能”)正常工作,在电能表、验电器和试电笔中,_____是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使用试电笔时手一定要_____(选填“接触”或“不接触”)笔尾的金属体。
16.若可燃冰的热值为4.2×107J/m 3,完全燃烧1m 3的可燃冰放出的热量是_____J ,这些热量有60%被水吸收,可把_____kg 的水从20℃加热到80℃。
[水的比热容34.210J/(kg c ⨯⋅水=℃) ] 四、作图、实验探究题17.如图所示中给出了几种元件,在图上用连线表示导线,把电路元件连接起来,并画出电路图。
要求: (______)(1)灯L 1与灯L 2并联;(2)滑动变阻器控制通过灯L 2的电流大小。
1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有两根导线尚未连接,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补上。
补上后要求:①电压表测小灯泡两端电压;②闭合开关S ,向a 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小灯泡变亮。
19.(10分)在“测定小灯泡的功率”的实验中,选用了如图甲所示的器材,其中电源为3节新干电池,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小于1W),滑动变阻器标有“25Ω 1A”(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所示的电路连接完整.(请用签字笔在答题卡上连线)(2)连接电路过程中,滑片P应置于端.(选填“A”或“B”)(3)闭合开关后,无论怎样移到滑片P,小灯泡几乎不发光,两电表均有较小示数且保持不变,则故障可能是.(4)排出故障后,移到滑动变阻器P到某处时,电压表示数为2V,若要测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时,应将滑片P向端移动(选填“A”或“B”).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通过小灯泡的电流是 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5)利用该电路继续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时,需将小灯泡换成适当的定值电阻R,其他器材不变.若实验时保持电压表示数为2V不变,则更换的电阻阻值不能大于.五、计算题20.(6分)混合动力汽车具有节能、低排放等优点,成为汽车研究与开发领域的重点,某新型混合动力汽车启动时,内燃机不工作,蓄电池向车轮输送能量,当需要高速行驶或蓄电池电能过低时,内燃机启动,既可以向车轮输送能量,又可以给蓄电池充电,车速与所受阻力的关系如图所示,在某次测试中,蓄电池储存的电能为5.12×108J,由内燃机提供能量,汽车以5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了0.5h,同时蓄电池的电能增加了10%,求:(1)汽车牵引力做的功;(2)若所用燃料的热值为4.5×107J/kg,测试过程中消耗8kg燃料(假设燃料完全燃烧),则放出的总热量是多少?(3)内燃机的效率.21.(6分)2019年,无为县进一步加大农村环境“三大革命”改厕民生工程资金投入,主要是为了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减少疾病传播、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小明家住农村,学完电学的他,也想为家人出一份力,他家的厕所离房子有一段距离。
晚上,家人上厕所都要带上手电筒,很不方便,若灯整夜开着又浪费电。
他想利用所学的知识对厕所的照明电路进行适当改装,将“220V 20W”的节能灯、阻值为1980Ω的电阻和开关S、S1连成如图所示的电路。
天黑后,S处于闭合状态,当无人入厕时,开关S1断开,此时灯较暗,但能起到指示作用;当有人入厕时,闭合开关S1,灯泡正常发光,起到照明作用(不考虑温度对节能灯电阻的影响)。
(1)当S、S1都闭合时,电阻R处于________状态(填“短路”、“断路”或“通路”);(2)当S1断开时,通电10min,电阻R产生的热量是多少J ______?(3)计算无人入厕时和有人入厕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各是多少______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B【解题分析】A. 打开酒瓶盖后,瓶口能闻到酒精味,这是酒精的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
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室内扫地时,看见灰尘在空中飞舞,是固体颗粒在空气中运动,不属于分子运动.故B错误;符合题意;C、把盐放入水中,过一会儿水变咸,是盐分子在水中发生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 打开香水瓶盖后,香味四处飘逸,这是香水的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
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2、C【解题分析】A. 电视机主要是电能转化为声能和光能,故A不合题意;B. 节能灯主要是电能转化为光能,故B不合题意;C. 电热水壶主要是电能转化成内能,故C符合题意;D. 手机是把电能转化成化学能,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3、C【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分析支点位置,判断出动力臂与阻力臂的长度关系,(1)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是省力杠杆;(2)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是费力杠杆;(3)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是等臂杠杆。
【题目详解】A.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A项不符合题意;B.理发剪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B项不符合题意;C.羊角锤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C项符合题意;D.钓鱼竿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D项不符合题意。
4、B【题目详解】A.由图象可知,在2s∼5s的时间内小车运动的路程为0m,小车是静止,故A错误;B由图象可知,在0∼5s的时间内小车运动的路程为2m,小车的平均速度v=s2m5t s==0.4m/s,故B正确;C.由图象可知,在0∼7s的时间内小车运动的路程为6m,小车的平均速度v=s6m7t s=≈0.86m/s,故c错误;D.由图象可知,在5s∼7s内小车运动的s−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故选B.【题目点拨】(1)由s-t图象找出路程与所对应的时间,由平均速度公式可以求出小车的平均速度;(2)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物体所受合力为零,物体处于非平衡状态时,物体所受合力不为零;(3)物体的s-t图线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s-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5、B【分析】由电路图可知,当滑片P置于变阻器的B端时,定值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串联;当滑片P置于变阻器的中点时,定值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阻值的一半串联.(1)先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求出当滑片P置于变阻器的中点时电压表的示数,再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表示出电源的电压以及电路中的电流,利用电源的电压不变得出等式即可得出R1和R之间的关系;再根据Q=I2Rt表示出在10s内定值电阻R1产生的热量,进一步得出R 和R 1的阻值,代入电源电压的表达式即可求出电源的电压;(2)根据2U P R=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即可求出R 1先后两次消耗的电功率之比.【题目详解】由电路图可知,当滑片P 置于变阻器的B 端时,定值电阻R 1与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串联;当滑片P 置于变阻器的中点时,定值电阻R 1与滑动变阻器阻值的一半串联.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可知,当滑片P 置于变阻器的中点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V−2V=4V ; 因为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分电阻两端的电压之和,根据欧姆定律可得:U=I 1R 1+6V ;214V U I R +=;16V I R=;24V 8V12I R R ==, 电源的电压不变,则11216V 4V I R I R +=+即116V 8V6V 4V R R R R +=+,可得:R 1=R ,当滑片滑到B 端时,R 1两端电压为:1212V 6V 6V U UU ===﹣﹣; 由21136J U Q t R ==可得:21(6V)10s 10Ω36JR =⨯=,故D 错误; 因R 2=R 1,所以变阻器R 2的最大阻值为10Ω,故B 正确; 电源电压:1116V 6V6V 6V 6V 12V 20ΩU I R R R =+=+=⨯=,故C 错误; 滑片在中点时,R 1两端的电压为U 1′=U ﹣U 2′=12V ﹣4V=8V ,则R 1先后两次的电压之比为:1'16384U V U V ==,由P=2U R可得R 1先后两次消耗的电功率之比:2122111'2''22111139416U P R U U P U R ====,故A 错误.故选B . 6、B【题目详解】A. 甲站在绝缘凳上同时接触火线和零线属于双线触电,A 不符合题意. B. 乙站在绝缘凳上仅接触火线时没有电流流过人体,不会触电,B 符合题意.C. 丙站在地上仅接触火线时,人与大地形成通路,由电流流过人体,会发生触电,C 不符合题意.D. 丁站在地上同时接触火线和零线属于双线触电,D 不符合题意. 7、A【题目详解】A .组成物体的分子在做不停的无规则运动,物体任何时候都具有内能,故A 项错误,符合题意; B .对物体做功或者物体吸收了热量,物体内能都会增加,故B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C .物体任何时候都具有内能,所以物体具有内能的同时也可以有机械能的存在,故C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D.分子间存在间隙,将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会减小,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