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散文阅读常考九大题型解析

散文阅读常考九大题型解析

散文阅读常考九大题型解析1、散文基本特征:(1)情感浓烈,选材广泛(富有抒情性,形散神聚);(2)真实自然,富于美感(写真人真事,可以艺术加工,表达方式多样);(3)以小见大,纸短韵长(哲理性)。

2、散文的分类(传统的分类:据内容和性质分)⑴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⑵写景散文(以描绘景物为主的文章)⑶抒情散文(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散文)抒情散文有对具体事物的记叙和描绘,没有贯穿全篇的情节,强烈的抒情性为其突出特点。

它或者直抒胸臆,或者触景生情,洋溢着浓烈的诗情画意。

抒情散文感情真挚,语言生动,常常运用象征和比拟的手法,把思想寓于形象之中,因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3、散文的特点散文的主要特点是“形散神聚”。

散文不像小说,散文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可循,它的内容广泛,跳跃性很大,可涉及古今中外,天南海北,国计民生,花鸟虫鱼等诸多方面。

“形散”主要表现在:1、时间跨度大。

如秦牧的散文《土地》。

从今日的土地一片生机,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晋公子重耳狼狈出逃时手捧泥土感谢土地是上苍的恩赐。

2、空间转换广。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写雨,一下子写台北的雨,一下子写大陆的雨,一下子写美国的雨,一下子写古人如何听雨,自己童年如何听雨,一下子写现代人如何听雨……3、事件牵涉多。

如袁鹰的散文《井冈翠竹》,写井冈山的竹子做过武器杀伤敌人,做过竹筒盛粥,做过红军的扁担挑着中国革命从井冈山走到延安,走到北京。

新中国成立后,竹子又被派上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用场……事件多得让人应接不暇。

4、表达方式活。

茅盾名篇《白杨礼赞》,就综合地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如文章开头就记叙和描写了汽车在黄土高原上奔驰看到的黄土高原的外貌,用抒情和议论点明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神聚”指的是文章始终紧紧围绕一个中心,贯穿一条红线,做到结构紧凑,层次分明,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形散神聚”的特征增加了散文的阅读难度,考场上有的同学读了一篇散文后,往往不知所云,不得要领。

只有依据文体特征分析散文的形式、内容以及主题,才能理解文章,提高答题准确率。

【培养五种意识】1、整体意识:立足整体,整体感知。

目的:增强理解的清晰度,从宏观上居高临下地驾驭文章,领会文章的主旨内涵。

①梳理段意,划出关键词句;②根据段意,确定段间关系;③根据关系,确定文章思路2、审题意识题干包含了题目的要求和一些答题的信息,提示着答题范围,规定着答题角度,提供着答题思路,隐含着答题内容。

审清题干是做好阅读题的前提。

3、原文意识现代文阅读题的答案在原文之中,不要凭空去想。

有这样三种组织答案的方法:摘录:指题目答案就是原文的某一句或某一个词,只要原原本本把它摘出来,按规定写进答案处就可以了。

改编:即找出了题目答案所在的语句后,由于语句太长不合书写要求或语句含有不合题意的杂乱信息,需要加以改造。

需要高度概括的题目,组织答案的时候,首先要整合文中的相关信息,在原文中找出相关段落所传达的信息的共同点,然后利用文中附着信息共同点的那些具体的、形象化的语句,把这些具体形象化的语言转化为抽象、概括性的语言,即为所需答案。

加工:自己创造,有些阅读题答案在原文语句中找不到,需要自己根据原文题干的指令或文章内容,找到启发点和感受点,加以理解概括,进行适度加工。

这种形式特别适合探究型的题目。

4、采点意识根据赋分分条答题原则。

一道题赋多少分,是给考生如何答题的一个重要的暗示。

一般来说,每题赋分都在4分以上,这也决定了每个题目的答案要点一般不可能只是一点。

一般情况4分题答案至少应有两点,6分题答案至少应有三点。

常考题型汇编题型一行文思路分析题【解题思路】形式一:文章以“……”线索,先写……,再写……,最后写……,结构严谨,逻辑性强。

形式二:文章按总分总(总分、分总)的结构,中间串写了“……”、“……”几件事,组成一种“冰糖葫芦”的“串”式结构,选材典型,脉络清晰,主旨鲜明。

形式三:文章中间几段构成了排比段,先写……,再写……,最后写……,结构整齐,有一种整饬建筑美。

形式四:文章以空间为顺序,先写“……”,然后写“……”,接着写“……”,最后写“……”,这样由(上)到(下),从(左)到(右),由(远)及(近)来写……,使文章描写有序,转承有致,颇具立体美。

形式五:文章以时间为顺序,并用上“…”、“…”、“…”等时间标志性的词语,使文章层次分明,脉络清晰。

【季羡林《雾》】本文以雾为线索展开,请具体分析文章的行文思路。

答案:①作者开篇说“不喜欢”雾。

②接着写“喜欢”,进而“欣赏”后来“赞美”雾景。

③雾引发了作者的理性思考。

④作者最终“陶醉”在雾境的幻象之中。

【2020山东《建水记》】本文记建水城时,在饮食描写上花费了大量笔墨,对此你如何理解?【答案】①写饮食,就是写建水城独具特色的地方风物及其历史传承;②写饮食,就是写人的日常生活和城的烟火气息,这是文章所要表现的建水古城的城市品格。

题型二行文构思题【解题思路】行文构思可从这几个方面思考:一、文章的整体构思:1、详略安排:详略、主次。

2、行文顺序:倒叙、插叙、平叙。

3、线索设计:单一线索、明暗线索。

4、特殊结构:回环复沓、形散神聚、点面结合。

5、整体布局:总分模式、层层深入、一波三折、虚实结合、蒙太奇法。

二、文章的局部构思:照应、过渡、剪裁、伏笔(铺垫)悬念、抑扬、衔接、对比(反衬)。

三、构思特点:①线索清晰,文脉突出。

②结构严谨,层层深入。

③选材丰富,现实与回忆交织,虚实结合,详略得当,形散神聚。

④手法:对比、照应、伏笔、以小见大等【2021青岛一模《城子的生命力》】请简要分析本文的构思特点。

(6分)答案:(1)选择材料方面:文章围绕中心,选材丰富、自由,不受时空的限制,有城子的现状与历史,也联想到《地道战》、保家卫国的抗日英雄等,将人、事、物有机融合在一起,形散而神聚。

(2)超然客公众号组织材料方面:①线索清晰:文章以时间和地点的变化为行文线索,贯穿全篇。

②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文章内容由城子的历史底蕴,写到城子的新时代内涵,再到城子文化内涵对人的精神浸润,彰显城子的生命力,由表及里,层层深入。

(3)手法多变:历史与现实交织,叙述、议论、抒情相结合,虚实结合等。

★注意★①区分行文思路和构思特点②散文在选材和组材方面的特点和作用:一、选材的特点:1、以小见大,选取日常生活小事或选择普通个体;2、围绕中心选材,体现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3、多选取评价性或其他特性的材料,增强文章说服力、可读性;4、正侧结合5、选材具有时代性和代表性或具有真实性和典型性等。

二、组材方面的特点:1、从时序方面,看看是按时间顺序、逻辑顺序、方位顺序来写,还是用倒叙、插叙、补叙等方式。

2、从详略方面:详略得当,主要内容详写,浓墨重彩的渲染;次要内容轻描淡写,一笔带过。

3、从结构方面:用总分或分总或并列等方式组织材料。

【例《说起梅花》】本文写了作者与外国人之间围绕着梅花展开的几个故事,在谋篇与立意方面匠心独具,请结合全文加以赏析。

(修改之后)答案:①从作者的名字翻译切入,以外国人对梅花的好奇、不解与误解为主线来谋篇布局;(明)②“我”对梅花的内涵的阐释由表及里,逐步深入与丰富,凸显梅花独特的美感和魅力,构思巧妙而自然。

(暗)③阐发了梅花所凝聚的民族精神,表现了外国人与中国文化的隔膜,流露出对交流和理解的渴望。

(主旨)题型三线索作用分析题【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线索——“4看”定线索第二步:分析线索作用——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2020山东卷《建水记》】本文采用空间和时间两条线索行文,请分别加以简析。

答案:①文章以空间的转换为行文结构,展开对建水的描写,从城外的临安车站开始,依次写穿过城门,经过街道,商场,胡同小巷,最后进入家庭院落;②文章以时间的延续为思想线索,将建水同时置于历史文化传承与当下日常生活中来描写,表现这座古城经久不衰的生命活力。

题型四句段作用分析题【解题思路】怎样答句段作用分析:5大常考句段【应从结构(与题目、上下文的关系)+内容(写什么、情感、主旨)】【2020山东《建水记》】本文记建水城时,超然客公众号在饮食描写上花费了大量笔墨,对此你如何理解?答案:①写饮食,就是写建水城独具特色的地方风物及其历史传承;②写饮食,就是写人的日常生活和城的烟火气息,这是文章所要表现的建水古城的城市品格。

题型五形象特点概括分析题【解题思路】a.概括型,直接用一些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语言回答即可。

b.分析型,应结合作品中的材料分析概括人物的思想性格。

可用“分析+概括”式或“概括+分析”式。

【2019天津卷《萨里瓦姐姐的春天》】文中的老祖母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你认为这一形象对萨丽娃有什么影响?(6分)答案:形象:老祖母是一位勤劳、坚忍、慈爱、敬畏自然的传统牧民形象。

影响:老祖母传授给萨丽娃养羊的技能,给萨丽娃的心灵打上草原文化的烙印,召唤她回归草原。

老祖母的优秀品质对萨丽娃影响深远,传统美德得以传承。

题型六物象作用分析题【解题思路】【肖复兴《那一排钻天杨》】“钻天杨”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6分)答案:①是时代的见证者,见证了小冯的成长和时代的发展变化。

②具有象征意义,象征着以“小冯”为代表的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祖国的飞速发展。

③饱含着作者对小冯的进取精神和祖国发展的热情赞颂。

(6分。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题型七标题的意蕴【解题思路】①有的标题作为“文眼”有揭示文章中心或主题的作用;②有的标题从结构上看有文章线索的作用;③有的标题对文中的人物和主题有象征作用;④有的标题有比喻;⑤有的标题有虚实或双关两层含义。

【李娟《与世隔绝》】如何理解题目“与世隔绝”的含意?请简要分析。

答案:①“与世隔绝”指冬牧场交通、通讯不便,落后于现代文明;②加玛走后,牧场的夜晚变得漫长、宁静、寂寞,似乎与世隔绝。

③人与人之间情感联系紧密,并未隔绝。

题型八标题的作用标题的主要作用有:①贯穿全文线索。

②交代文章内容或表明写作对象或关联主要事件。

③手法,如象征、比喻、双关等。

④透露情感或奠定情感基调⑤表明文章主旨。

⑥引起读者兴趣、制造悬念。

……【《庐山听雾》】文章以“庐山听雾”为题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①设置了悬念。

雾本来是看的,可庐山的雾却可以“听”,文章以“庐山听雾”为题,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②交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文章主要描述了作者去庐山听雾的过程;③表达了作者的主观情感。

文章以“庐山听雾”为题,表达了作者对美丽的庐山和聪明绵柔的九江人的赞美之情。

个性类新题型梳理题型一背景意图类【解题思路】一般有两种设问方式:一是从正、反角度探究,解答该类题要求立足自我体验、感悟文本,发表新颖见解;答案侧重回答“我(考生)为什么这样说”,答案模式一般为“观点态度”+“分析说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