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散文阅读中题目含义及作用解析
高考散文阅读中题目含义及作用解析
散文阅读
(1)分析散文段落(句子)在文中的作用学习目标:掌握并运用分析散文句子、段落在文中作用的常用术语和一般方法
【高考真题展示】
●2007年《麦天》第16题:“头顶一团火球,身上汗珠子擦丁又出。
早晨起个太早,白天累一天,晚上一碰枕头跌进梦乡,摇不醒叫不应。
麦天的日子,累人的日子。
”这些叙写从全文结构看有什么作用? (6分)
●2009年《上善若水》第11题:开头一节的三个问句,对文章内容的表达有什么作用?(5分)
常用术语内容上:
●突出了……,表现了……,营造了……
●与… …相对比,强调突出……
●以……作衬托,突出了……
结构上:
●引出下文……
●为……作铺垫,
●设下了悬念
●与……相呼应(照应)
●承上启下开头一段话或一句话的作用
内容:
点题 :渲染了…氛围奠定了感情基调(景物)与后文…形成对比,强调突出了… 为后文…作衬托,表现了…… 交代写作目的
结构:
总起全文引出下文… 为…作铺垫设下了悬念,埋下伏笔(小说)首尾呼应文中一段话或一句话的'作用
内容:点题与…形成对比,强调突出了… 为…作衬托,表现了使
情节曲折生动,增加文章的可读性
结构: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引出下文… 设下了悬念;埋下伏笔与…相照应或呼应文末一段话或一句话的作用
内容:点题点明中心(画龙点睛、卒章显志)揭示或深化主题,升华感情。
与…形成对比,表达了… 言有尽而意无穷,引发读者的思考
结构:首尾呼应,结构严谨与…相照应(回答前文某个问题)总结全文
例:《麦天》:“头顶一团火球,身上汗珠子擦了又出。
早晨起个太早,白天累一天,晚上一碰枕头跌进梦乡,摇不醒叫不应。
麦天的日子,累人的日子。
”
这些叙写从全文结构看有什么作用?
学生答案一
(1)写出了天气的火热,以及男人们收麦的辛苦,引发了下文妻子心疼丈夫而做可口的饭食
( 2)写男人们收麦的情景,与题目:麦天形成了呼应。
学生答案二:为后文作铺垫。
照应前文,呼应题目。
【参考答案】
①强调(突出/表现)麦天男人的劳累(内容上),为写妻子心疼丈夫作铺垫;(结构上)
②与上文男人“吃苦的日子到了”相照应;(结构上)
③与下文“忙了一季的男人,长刺剌躺在炕上…”一节的描写相呼应。
(结构上)
重点强调:内容与结构不可以割裂开来分析,二者有机结合,不可分离。
解题方法:
1、从内容方面分析:(1)概括本段文字直接表达的内容。
(2)考虑表现手法,看本段内容是否与前后文中的某一内容形成对比或反衬。
2、从结构角度分析:与前后文形成照应、铺垫、悬念……
重点强调:内容与结构不可以割裂开来分析,二者有机结合,不可分离。
课堂练习简要分析其作用。
(4分)
【答案】
①这段文字表明我是在有风的环境中长大的;②点明题意;③引出下文对小城生活场景的描述;④首尾呼应。
(每点1分)2.文章第⑥节写《战台风》这出戏,有何作用?(6分)
【答案】
①内容上写出了一个时代对于风的强硬态度,表现了人们对于自然的不自量力(2分);和下文人对风、对自然态度的转变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在风中长大”的主题(2分)
②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文写到的台风肆虐,开启下文对于人在大自然面前低头的评述(2分)。
3.结尾一段独句成段,联系全文,简要分析其作用。
(4分)
【答案】
①点明题意,首尾呼应;②卒章显志,揭示文章的主旨:文中的“长大”不仅是“肉身的生长”(身体的成长),更是摆脱了愚昧思维(认识上获得了觉醒和进步)。
(第一点1分,第二点3分;写出“卒章显志”“揭示文章的主旨”得1分,准确解说“长大”含义得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