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主体案例
10
第四章 犯罪主体案例
? 二、精神疾病 ? (二)完全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 ? 刑法第18条第2款规定,“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
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这意 味着,精神正常时期的“间歇性精神病人”? (三)限制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 ? 刑法第18条第3款规定,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
? 刑事责任年龄是自然人犯罪主体的必要条件之一,未达 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人,即使实施了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 会的行为,也不能作为犯罪主体追究其刑事责任。
? 犯罪主体的精神状况也是自然人犯罪主体的必要条件。
? 犯罪主体的特殊身份一般不是犯罪构成的必备要件,但 是某些罪的必备要件。
4
第四章 犯罪主体案例
? 一、研究犯罪主体的意义
5
第四章 犯罪主体案例
? 二、犯罪主体案例的主要类型和研究方法 ? (一)刑事责任年龄类型的案例 ? (二)与主体生理因素相关的案例 ? (三)有关犯罪主体特殊身份的案例 ? (四)单位犯罪主体案例
6
第四章 犯罪主体案例
? 我国刑法对刑事责任年龄的具体规定是:
? 1、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 不满14周岁的人,其实施的任何行为都不构成犯罪,
一律不负刑事责任。这是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 2、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 根据刑法第 17条、《刑法修正案(三)》及《关于执 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目 前我国关于相对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是:已满 14周岁 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 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 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9
精中毒,一般性醉酒等。
第四章 犯罪主体案例
? 精神病人的认定标准: ? 2、法学标准:行为人由于发病而不能辨认或者
控制自己的危害行为。 ? 从以上两个方面同时考察精神病人的刑事责任能
力是因为精神病人很少在精神结构的任何方面都 是错乱的,甚至其中某些方面是正常的,因此必 须确认病人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是由于精神病 而使其陷入不能辨认或者不能自控的状态。
犯罪主体案例
? 犯罪主体,是指实施犯罪行为,并且依法应负刑事责任 的人。
? 犯罪主体的核心问题是刑事责任能力。 ? 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 一般而言,自然人达到了一定的年龄就相应的具有辨认 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此外,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还 受到精神状态等生理因素的影响,以致辨认和控制能力 的减弱甚至丧失。因此,在犯罪主体中应掌握有关刑事 责任年龄、精神状态、病残等知识。
第四章 犯罪主体案例
? 三、生理功能丧失 ? 刑法第19条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
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因生理缺陷而影响刑事责任的情形包括两种: ? 1、同时丧失听力和语言功能的聋哑人(喑哑人); ? 2、双目失明的人,即完全丧失视觉功能的人。 ? 并且以上两种残疾人应当是在未成年就丧失了这两种生
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 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1、处于早期(发作前趋期)或部分缓解期的重 性精神病患者。 ? 2、某些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人,如中度或者轻 度的精神发育迟滞等。
? 这类精神病人并未完全丧失辨认和控制能力,但 仍因精神疾病的作用减弱了辨认和控制能力。12
? 4、减轻刑事责任年龄阶段:17条第3款规定:已满14周 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此外,刑法修正案八第十七条之一:“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 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 轻或者减轻处罚。”
8
第四章 犯罪主体案例
? 我国刑法对影响刑事责任能力的生理因素的具体规定是:
理功能功能。对于这两种残疾人犯罪,原则上从宽,只 是对极少数知识和智力水平不低于健全人的残迹人才可 以考虑不予从宽处罚,也即其生理功能的缺失并不影响 其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
13
第四章 犯罪主体案例
? 四、醉酒
? 1、醉酒的种类:
? (1)生理性醉酒:也称作普通醉酒,因饮酒过量而导致精神过 度兴奋甚至神智不清;是属非精神病症精神障碍,不属于精神病, 更不是无责任能力的人,因此应当负刑事责任。
? 所谓精神病,是指由于大脑高级神经活动失调而产生的疾病,一般 是指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病理性酒精中毒、偏执性精神病、 白痴与痴呆状态等。应当把刑法上所称“精神病”与医学上的“非 精神病性精神障碍”加以区别。后者包括各种类型的神经(官能) 症,变态人格,性变态,轻至中度低能,情绪反应,药瘾,慢性酒
? 一、精神疾病
? (一)完全无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 ? 刑法第18条第1款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
行为的时候造成的危害后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 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 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 精神病人的认定标准:
? 1、医学标准:行为人在实施危害行为时患有精神疾病。
7
第四章 犯罪主体案例
? 注意: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2002年8月22日在 《对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承担 刑事责任的范围问题的答复意见》中指出,现行刑法第17 条第2款规定的8种犯罪,是指具体犯罪行为而不是具体罪 名。
? 3、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17条第1款“已满16周岁的 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 2、犯罪主体除了对犯罪是否成立具有决定性意义以外, 还影响量刑。
? 如果一个案件中的行为人即使符合刑法关于犯罪主体的 最基本规定(年龄、精神状态),但是年龄和精神状态 依然影响量刑。犯罪主体的特殊身份对量刑也具有重要 意义。
? 3、单位犯罪主体对于正确认定单位犯罪,区分单位犯 罪和自然人犯罪具有重要意义。
? 在我国,刑事责任能力既是犯罪能力,又是是刑罚能力 (受刑能力),是犯罪能力和刑罚能力的统一。
1
犯罪主体案例
2
第四章 犯罪主体案例
3
第四章 犯罪主体案例
? 一、研究犯罪主体的意义
? 1、犯罪主体是犯罪构成的必备要件,针对犯罪主体的 分析可以用以判断该案是否成立犯罪。
? 如果一个案件中的“人”不具备刑法关于犯罪主体的规 定,那么该案中的行为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