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书编号:国环评证乙字第1826号
上海市大型居住社区周康航拓展基地纬二路、沈梅路、瑞安路道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建设单位:上海建工汇福置业发展有限公司编制单位:上海达恩贝拉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二Ο一二年六月
1. 说明
上海达恩贝拉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南京智方环保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受上海建工汇福置业发展有限公司委托开展对上海市大型居住社区周康航拓展基地纬二路、沈梅路、瑞安路道路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
现根据国家及本市法规及规定,并经上海建工汇福置业发展有限公司同意向公众公开环评内容。
本文本内容为现阶段环评成果。
下一阶段,将在听取公众、专家等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
2. 建设项目概况
(1) 项目名称:上海市大型居住社区周康航拓展基地纬二路、沈梅路、瑞安 路道路工程
(2) 建设单位: 上海建工汇福置业发展有限公司
(3) 建设地点:本项目地处上海市大型居住社区周康航拓展基地。
工程范围为周祝公路以南,周东路以东,S32高速公路以北,罗南大道以西。
(4) 建设性质: 新建
(5) 建设内容:
纬二路(周园路~经五路)为城市支路,东西走向,西起周园路,东至经五路;二快二慢,双向两车道,工程道路全长1020m ,规划红线宽度20m ; 沈梅路(周园路~经五路)为城市次干路,东西走向,西起周园路,东至经五路;二快二慢,双向两车道,工程道路全长1080m ,规划红线宽度24m ;
瑞安路(周东路~经二路)为城市支路,东西走向,西起周东路,东至经二路;二快二慢,双向两车道,工程道路全长1090m ,规划红线宽度16m 。
项目建设内容包括道路工程、桥梁工程、雨污水管道以及交通标志标线等道路附属设施。
3. 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现状
(1) 环境功能区划
根据上海市相关环境质量功能区划,项目涉及区域的环境功能区划如下:
w w w .e n v i r .g o v .c n
① 环境空气:根据《上海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2011年修订版)》,项目沿线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区划为二类功能区;
② 地表水:根据《上海市水环境功能区划(2011年修订版)》,项目沿线区域范围为V 类水质区;
③ 噪声:根据 《上海市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划(2011年修订)》(沪环保防[2012]37号),项目所在区域为2类噪声标准适用区。
(2)现状环境质量评价
① 声环境监测结果表明:项目沿线区域现状声环境质量均能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中的相应声功能区划要求,因此项目沿线现状声环境质量良好。
② 振动环境现状监测结果表明:项目沿线振动监测点昼间、夜间均能达到《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070-88)中 “居民、文教区”适用地带范围的
标准限值,因此工程沿线现状振动环境质量较好。
③ 大气监测结果表明:项目所在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达到《环境空气质
量标准》(GB3095-1996)的二级标准,项目所在地环境空气质量较好。
4. 评价范围 (1) 地表水:道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 以内范围。
(2) 环境空气:道路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 以内范围。
(3) 声环境:道路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 以内范围。
(4) 振动环境:道路红线外两侧各30m 内带状区域。
(5) 社会环境:道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 内范围及项目直接影响区。
5. 评价重点
施工期和营运期的声环境影响评价。
6. 主要环境敏感目标
经过现场踏勘,本工程沿线声、振动及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共有7处。
均为在建或已批待建建筑,目前无居民入住。
7.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分析
3条拟建道路的施工已于2011年3月开始,目前道路雨污水管敷设、道路土路基、桥梁上部结构均已施工完毕。
(1)工程分析
w w w .e n v i r .g o v .c n
拟建工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主要分为施工期和营运期两个阶段,工程各阶段主要的环境影响因素识别与分析见表1。
表1 施工期主要环境影响因素识别
(2)环境影响分析 a) 水环境影响分析 本工程沿线属V 类水质控制区。
施工期主要包括物料堆场冲刷的生产废水对沿线地表水环境影响。
本项目设有三个施工营地,施工营地厨房污水出口设隔油池,并通过地埋排水管进入三级沉淀池沉淀;厕所设化粪池,并进行三级沉淀。
这些生活污水经三级沉淀达标后尽量纳入污水管网,不能纳管的则收集抽运。
因此,项目营运期水环境影响较小。
b) 声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噪声主要来自施工运输车辆以及土建施工中的施工机械。
施工期夜间噪声影响具有影响范围大、影响显著的特点,应避免夜间施工;采用低噪声施工机械和低噪声施工方式;加强施工期管理,防止因运输车辆超载、超速、鸣笛以及野蛮施工等带来的认为噪声污染。
道路进入营运期后,沿线声环境质量将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噪声影响。
w w w .e
c) 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施工期大气污染主要来自施工扬尘、车辆行驶导致的二次扬尘及沥青烟气等,可通过设置施工场地围挡、洒水、密闭运输等进行控制。
在营运期,根据本市其他城市道路环境空气的监测、预测经验,敏感点营运期的预测浓度达标。
d) 固废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包括施工中产生的大量渣土以及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等。
按照《上海市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处置管理规定(修正)》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本市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处置管理的通告》(沪府发[2009]2号)的相关要求及时外运、合理处置。
e) 振动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振动主要来源于压路、平地等作业,由于施工机械的振动影响具有短暂性的特点,随着施工结束,这类影响也随之消失,因此施工期振动影响较小。
根据类比分析,本工程地面道路交通带来的振动总体上比较轻微,道路两侧红线
外能够满足《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070-88)“居民、文教区”适用地带范围的标准限值,即昼间≤70dB ,夜间≤67dB 。
8.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分析 (1)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① 声环境保护措施
合理安排运输路线和运输时间,尽量减少18:00~次日6:00的运输量;采用符合环保要求的低噪声施工设备和施工工艺,加强设备的维护和养护;加强施工管理,减小施工期噪声影响。
② 空气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扬尘:在施工区域周围设立简单隔离围屏;材料堆场定点定位,采取防尘措施;定时对施工区域及施工车辆行驶路面进行洒水;加强对施工机械和车辆的维修和保养;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施工期间周围道路的交通组织。
沥青烟气:使用油布覆盖沥青,避免成品运输过程中散逸和泄漏;施工布置中尽量集中铺设,减小沥青废气影响范围;缩短作业时间,减少沥青废气影响时间。
③ 水环境保护措施
w w w .e n v i r .g o v .c n
施工场地产生的泥浆水,机械设备淋洗等生产废水等,设置明沟或沉砂池进行初步处理,上清液作为一般废水就近排入既有市政雨水管网,沉淀池的固废定期清理,与建筑垃圾一同处理。
④ 固体废物保护措施
在施工区的固体废弃物和生活垃圾应加强管理,做到统一收集合理处理。
(2)营运期环境保护措施
① 声环境保护措施
根据单条道路预测结果,对于两侧规划开发的地块,道路两侧红线外一定范围内不宜新建声环境敏感建筑物。
并采取加强机动车辆运输管理、合理控制车速和车辆鸣笛现象、避免车辆拥挤、禁止车辆超速行驶等措施。
② 空气环境保护措施 建议项目营运期应加强道路清扫、洒水,确保道路路面清洁,减少扬尘影响。
9. 公众参与方式及阶段性成果
环评单位在上海环境热线进行了第一次网上公示,公示期间未收到公众的反
馈意见。
10.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综上所述,拟建项目符合《上海市浦东新区周康航配套商品房基地拓展区控制性详细规划B-01等地块实施深化》(沪府规[2011]187号)。
项目产生的不利环
境影响通过设计阶段、施工阶段、营运阶段采取一定的环保措施对策后,其对环境的影响可以降低至最小,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w w w .e n v i r .g o v .c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