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讲期望效用理论

第三讲期望效用理论

1 则其预期效用= iU ( xi ) (ln 2 ) 2i 1.39 i 1 i 1
i
C.后期望效用理论:
由阿莱斯悖论等各种试验引发的新的期望效用 理论,如前景理论、遗憾理论、加权的期望效用理论、 非线性的期望效用理论等等行为金融学和非线性经济 学对期望效用的新的解释。
不确定性选择的事例
例1 彩票(lottery)
发行彩票是一种常见的低成本筹资手段。购买彩票有可能 获得奖品,甚至可能获得大奖。彩票种类很多,面对众多彩票, 消费者究竟依据怎样的行为准则进行选择?这是我们关心的问 题。
例2
赌博(gamble)
赌博是一种典型的靠随机因素决定收入的现象,用它可区 别一个人对待风险的态度。我们关心的问题是,当消费者面对 一种赌博的时候,他是依据什么准则来决定是参加还是拒绝赌 博的? 例3 择业(job-choice) 职业各种各样,有些职业具有稳定的收入,而有些职业的 收入不稳定,与绩效挂钩。因此,择业也是一种不确定选择问 题。
三、VNM期望效用函数
期望效用理论是不确定性选择理论中最为重要的价值判断
标准。期望效用函数作为对不确定性条件下经济主体决策者 偏好结构的刻画,具有广泛的用途。 如果某个随机变量X以概率 pi 取值 xi ,i=1,2,…,n,而某 人在确定地得到
xi 时的效用为u ( xi ) ,那么,该随机变量给
E x 1 x1 2 x2 ... n xn i xi
i 1
n
抽奖的预期值是奖的加权之和,此权是各自的概率。
例如,发500张彩票, 一等奖:200元 二等奖:50元 三等奖:10元 四等奖:0元
概率 概率 概率 概率
1/500 1/100 1/20 469/500

i 1
xn1
i
1
2.预期值(数学期望值)
假如抽奖提供几个奖项(有一些可能是0),
赢得这些奖项的概率是,
x1 , x2 ,..., xn
1 , 2 ,..., n

i 1
n
i
1
如果假定每个参与者只能得到一个奖,那么为了给这 种抽奖的平均报偿提供一种测量方法,我们将其定义为预 期值:
他的效用便是:
U x E p1u ( x1 ) p2u ( x2 ) ... pnu ( xn )
其中,E表示关于随机变量X的期望效用。因此U(X)称为期 望效用函数,又叫做冯·诺依曼—摩根斯坦效用函数(VNM 函数) x2) p1· u(x1)+p2· u(x2)
n 对,赌徒可得 2 元,任何一次猜对,游戏即结束。现
在的问题是:要使赌徒有权参加这样的赌博,他应该先交 多少钱才合理?
B.期望效用原则
丹尼尔·贝努利在1738 年发表《对机遇性赌博的分析》 提出解决“圣彼德堡悖论”的“风险度量新理论”。指出人 们在投资决策时不是用“钱的数学期望”来作为决策准则, 而是用“道德期望”来行动的。而道德期望并不与得利多少 成正比,而与初始财富有关。穷人与富人对于财富增加的边 际效用是不一样的。 如果假设收入的边际效用随收入的增加而递减,那么这 个游戏也许能够达到某个有限的预期效用值,也许会有某个 玩家愿意为玩这个游戏而支付这一效用值。 贝努利假设,每个奖金的效用为:U xi ln xi
由于对有些事件的客观概率难以得到,人们在实际
中常常根据主观概率或者设定一个概率分布来推测未来的
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因此学术界常常把具有主观概率或设
定概率分布的不同结果的事件和具有客观概率的不同结果 的事件同时视为风险。即风险与不确定性有区别,但在操 作上,我们引入主观概率或设定概率分布的概念,其二者 的界线就模糊了,几乎成为一个等同概念。
各种可能行为结果的预期值比较各种行动方案优劣。
圣·彼得堡悖论(St·petersburg paradox)
1713年,数学家尼古拉·贝努利向他的一位法国朋友蒙 莫尔提出,到1738年其堂弟丹尼尔·贝努利在《圣彼得堡
科学院评论》上发表论文解决了这一问题,从此,这一问
题就开始以“圣·彼得堡悖论”而著称。 圣·彼得堡悖论是关于一个猜硬币正反面的赌博问题。 假设第一次猜对,赌徒可得2元;第一次猜错,第二次猜对, 赌徒可得4元,…,一般地,如果前n-1次都猜错,第n次猜
一、基本概念
1.关于风险与不确定性
奈特(Knight.F)《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
中关于确定性、风险和不确定性的解释:
确定性: 是指自然状态如何出现已知,并且
行动所产生的结果已知。它排除了任何随机事件发 生的可能性。
风险:是指那些涉及以概率或可能性形式出现的
随机问题,但排除了未数量化的不确定性问题。即对于
A B
u=u(x)
u(x1)
x1
p1· x1+p2· x2
x2
x
期望效用与期望值的效用
四、风险态度
1.问题的提出 现实观察: 经济行为主体对待风险的态度是存在差异 的。热衷冒险的人会在等待不确定性结果中获得刺激而兴 奋不已;大多数的行为主体则认为风险是一种折磨,尽可 能地回避风险;而另一些人对风险可能采取一种无所谓的 态度。 如何通过效用函数描述不同经济主体对待风险的态度?
通常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刻画:
(1)观察经济行为主体面对公平游戏时的行为选择,
3.公平游戏(博彩)
期望值为0的游戏
如果期望值不为0,那么就有一玩家为 此游戏支付成本.
二、不确定性下的理性决策原则
A.数学期望最大化原则
数学期望收益最大化准则是指使用不确定性下 这一准则有其合理性,它可以对各种行为方案进行
准确的优劣比较,同时这一准则还是收益最大化准 则在不确定情形下的推广。
问题:数学期望最大化准则是否是一最优的不确定 性下的行为决策准则?
未来可能发生的所有事件,以及每一事件发生的概率有
准确的认识。但对于哪一种事件会发生却事先一无所知。
不确定性:是指发生结果尚为不知的所有情形,
也即那些决策的结果明显地依赖于不能由决策者控制的
事件,并且仅在做出决策后,决策者才知道其决策结果
的一类问题。即知道未来世界的可能状态(结果),但 对于每一种状态发生的概率不清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