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 PPT
再读目录
浏览目录,说一说,这本书主要 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红星照耀中国
谜
红军?
共产党?
苏维埃?
关于红军
造反者(45)
彭德怀印象(269)
贺龙二三事(54)
为什么当红军(274)
红军旅伴(61)
红色窑工徐海东(304)
苏维埃掌权人物(68)
“红小鬼”(339)
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115) 关于朱德(355)
在红区安塞他惊喜地遇到“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却是第一个用温文尔雅的 英语和他对话交流的周恩来。他听从周为其细致设计的92天旅程安排,在陕 甘宁红区进行了广泛深入的采访;特别是他用“激将法”成功记录了毛主席 亲自口述自己的历史,又采访了彭德怀、徐海东等红军高级将领,详细记录 了长征中许许多多艰苦卓绝感人至深的英雄故事。四个月后,他依依不舍地 惜别红都保安,满载生动鲜活的第一手素材——十几个记录本和大量摄影图 片,凯旋而归。
这位英俊潇洒、第一个冒险访问陕北,并向世界全景式客观报道“红色中国” 真相与可歌可泣的长征故事的年轻人,就是中国人民最真挚的朋友、著名记 者和作家埃德加·斯诺;他的这部魅力四射的经典之作就是《红星照耀中国》
解题: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中国工农革命军成立(翌年改 名中国工农红军),其红色军旗上印有一枚嵌有镰刀锤子的 白色五角星,红军的帽子带有一枚红色的五角星。之后,红 星由红军扩展,逐渐成为共产党的象征。
我的感受:周恩来,带给我太多的震撼与感动。
从字面上讲起来,这一本书
是我写的。这是真的。可是从最
实际主义的意义来讲,这些故事
.
却是中国革命青年们所创造,所
写下的。
这一本书的一大部分也不是我写的, 而是毛泽东、彭德怀、周恩来、林伯渠、 徐海东、徐特立、林彪这些人——他们的 斗争生活就是本书描写的对象——所口述 的。此外还有毛泽东、彭德怀等人所作的 长篇谈话,用春水一般清澈的言辞,解释 中国革命的原因和目的。
选读
选读书中报道人物事迹的任意章节
要求:速读,疏理人物的主要经历,标注 最让你感动的故事或细节,摘录作者评 论人物的关键词,写下你的感受。
(写在便利贴上)
示例
人 物:周恩来 主要经历:出身官僚家庭……组织大罢工…… 最让我感动的故事或细节:第()页第( )自然段 作者评论:造反者…… 我的感受:周恩来,带给我太多的震撼和感动……
读目录,知思路,明内容 读故事,知人物,解谜团
红星照耀中国
谜
红军?
共产党?
苏维埃?
在这节课上,我们留下两个悬疑:见到 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他所采访的著名人物 究竟有何神奇之处,使得作者确信他们能够 领导中国人民成为自己国家命运的主宰者? 这些问题,要同学们通过自己的阅读和思考 去解开。
人民文学出版社新版《红星照耀中国》
读目录
浏览目录,说一说: 这本书的写作顺序是怎么样的?
目录
第一篇 探寻红色中国 第二篇 去红都的道路 第三篇 在保安 第四篇 一个共产党员
的由来 第五篇 长征 第六篇 红星在西北
第七篇 去前线的路上 第八篇 同红军在一起 第九篇 同红军在一起(续) 第十篇 战争与和平 第十一篇 回到保安 第十二篇 又是白色世界
红星照耀中国,即共产主义之光照耀中国。
猜一猜 内容? 顺序?
作者 【美】埃德加·斯诺,新闻记者 采访时间 1936年 西安事变前夕
采访路线 采访对象 采访内容
北平-西安-保安-预旺-保安-西安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 红军战士、农民、工人、知识分子
中国革命的原因和目的
采访感想
不可征服的力量
人民文学出版社选择了深受中国数以百万计读者喜爱的 董乐山译本再次隆重推出,以纪念长征胜利八十周年。新 版不仅设计别致新颖,装帧典雅大气,令人耳目一新;而 且正式恢复寓意深长的原名《红星照耀中国》,并对全书 译文细加审核校勘,重新订正某些误译误植,使译文更加 精准。尤为可喜的是,书中还插入如今很难觅见的从1937、 1938、1939年三版《红星》中遴选出的数十幅珍贵历史照 片,以及书末所附译者、美国文学研究家董乐山撰写的 《斯诺的客厅和一二·九学生运动》等三篇文章,更使此 书图文并茂锦上添花,值得一看或收藏。
分享交流
我喜欢的人物: 主要经历: 最让我感动的故事或细节: 作者评论: 我的感受:
示 人物:周恩来 例 主要经历:出身官僚家庭—就读南开中学、大
学—领导学生运动—帮助创建共产党—任职黄埔军 校—组织大罢工—组织“八一”起义—在南方艰苦 斗争—长征。
最让我感动的故事或细节:第52页第2自然段
作者评论:纯粹的知识分子、书生出身的造反者
还有几十篇和无名的红色战士、农民、 工人、知识分子所作的对话,从这些对话 里面,读者可以约略窥知使他们成为不可 征服的那种精神,那种力量,那种欲望, 那种热情。——凡是这些,断不是一个作 家所能创造出来的。这些是人类历史本身 的丰富而灿烂的精华。
——《一九三八年年中译本作者序》
小结
猜读法 速读法 批注法
红色经典阅读
合肥市四十五中学 许宇航
一个特殊的年代
铜墙铁壁 新闻封锁
未解之谜
红军? 苏维埃? 共产党的政策?
有这样一个人密麻麻的笔记本 30卷胶卷 第一个向世界报道了红军长征的消息
有这样一本书
中国 万千青年 走上革命之路 加拿大 白求恩 毅然奔赴抗日前线
红色 中国
解
谜
之旅
《红星》诞生:1936年6月,一位风华正茂富有正义感和冒险精神、
并在旧中国工作生活了八年的外国记者,数次去医院注射了天花、伤寒、鼠 疫等一连串预防针后,带上一封用隐色墨水所写给毛泽东的介绍信,外加 “两架照相机、24个胶卷,还有足够的笔记本”,经宋庆龄和华北地下党的 帮助与安排,由北平秘密出发,开始了充满风险与传奇的陕北保安之行。
1946年,秦邦宪等人 到达重庆与国民党谈判, 担任宪草小组委员会中共 委员。王若飞、秦邦宪等 于4月8日乘美国运输机回 延安向中央汇报请示。飞 机在山西黑茶山失事,同 机包括叶挺将军、王若飞 等17人全部遇难,史称 “四八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