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诗歌鉴赏炼字题答题模式

诗歌鉴赏炼字题答题模式

诗歌鉴赏炼字题答题模式
问题形式: 1.这首诗中某个字,你认为用得好不好
2.同一诗句在不同版本中某个字不同,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何
3.某联或某句子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4.品味作品某字,并加以简要分析。

解答思路: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
炼的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
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 3 ) a、点出该字有无修辞或描写手法,若有
则指出其作用。

b、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c、或对诗人表达感情起到了什么样的作
用。

答题模式:X字在诗句中的意思是…,它运用了…的修辞,(或
化静为动,或化抽象为具体,或化虚为实)写出了…
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例1、新晴野望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氛垢:尘埃。

(1)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分别是“明”和“出”,充分显示出雨后的“新晴”(步骤一)。

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粼粼,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步骤二),使景色描写更加富有层次(步骤三)。

例2、溪亭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

答案:“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句中“穿”字
写出了在萧萧落叶中穿行,而无人相伴的
孤独。

一人独坐而无聊,一个“数”字表
现了主人公的动作神态,更表现出闲极无
聊的寂寞情感。

例3、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问:颔联与颈联中的“”和“”两字用得精妙,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一下。

答案:“直”和”圆”精当而形象地写出了孤烟与
落日的形状,两相对应,极富立体感;并把它们置
于一个广袤的边塞空间中,营造了一种阔大、雄浑
而又苍凉的意境,衬托出诗人出塞后的孤寂。

例4、菩萨蛮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问:请简要分析“空”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答案:①“空”在诗中的意思是白白地,②形象
地写出了“楼上人”盼归无望,白白等候
的落寞神情,③也传达出那人苦盼无果的
孤寂、惆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

例5、望洞庭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问:历代诗家认为此诗首句的“和”字用得好,你觉得好在何处请简
要说明
答案:“和”字运用拟人,形象地勾画出秋夜中澄彻的
洞庭湖水和明月清光交相辉映,水天一
色的画面,渲染出空灵、宁静、和谐的
境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