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空想社会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

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提纲(必背知识)第一课第二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探究与共享答案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提工人运动兴起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开始联合起来反抗资产阶级的统治,为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基础揭示了(1)◆★★三个时期空想社会主义的特点★★探究与共享及答案(教材P11)提示: 学生要善于抓关键词,提炼观点。

①“文学语言”“批判” 16世纪初到17世纪末的(手工工场时期)空想社会主义,主要特点是:对未来的理想社会制度只是一种文学描述:提出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如公有制、人人劳动、按需分配等,但还是一个粗糙而简单的轮廓;在设计未来理想社会方案时以手工工场为原型。

②“摆脱幻想”“法律条文” 18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主要特点是:认识进人理论探讨和论证阶段,并用“法典”的形式作出明确的规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进行探索,对私有制特别是资本主义私有制进行批判。

③“积极合理的设想” 19世纪初期的空想社会主义,是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到顶峰的时期,主要特点是:批判矛头直接对准资本主义制度;理论上提出了经济状况是政治制度的基础,私有制产生阶级和阶级剥削等观点去分析历史和现状,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积极合理的设想。

(2)◆★★为什么圣西门、傅立叶、欧文建设美好社会的努力都以失败告终?★★探究与共享及答案(教材P12)失败的基本原因:①空想空想社会主义者不了解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无论是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还是对未来社会的设想,空想社会主义者都是从“人类理性”“永恒正义”等原则出发,面不是从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出发。

②空想社会主义者只是把无产阶级当作“同情的对象,面不了解其真正的社会地位和肩负的历史使命,看不到他们是埋葬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的伟大社会力量,因而把实现理思社会的希望者托在个别能治者和开明富豪的支持上。

③空想社会主义者不了解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找不到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他们反对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拒绝一切革命行动,幻想通过宜传示范、向统治者呼吁等和平途轻、实现他们的社会改革方案。

失败的根本原因(为什么是空想的根本原因)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上的缺陷是由唯心史观造成的,但从根本上来说,主要是由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条件的局限性造成的。

在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所处的时代,法国还没有大机器工业,英国尚未完成产业革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还很不充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还没有充分暴露出来。

同时,无产阶级也刚刚从劳动群众中分离出来,尚无能力采取独立的行动。

既定的经济社会条件决定了圣西门、博立叶、欧文的学说只能是空想。

(3)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联系与区别。

①空想社会主义主张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压迫和剥削以及没有资本主义弊端的理想社会。

②科学社会主义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关于阶级斗争、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建设社会主义并进而实现共产主义的人类理想社会的理论。

③联系:---------批判继承,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源头A. 都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B.对未来社会有优秀的构想;C.在社会历史观上有共同的思想。

④区别:A.历史观不同(唯心史观-------:唯物史观);B.依靠的社会力量不同-------对待无产阶级的历史作用和态度不同;C.实现理想的途径不同(和平------革命);(4)正确评价空想社会主义的积极贡献及其历史局限性(1)历史局限性①坚持唯心史观,不了解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没有科学地阐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

②看不到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无产阶级群众的力量,因而始终没能找到改造现代社会的物质力量。

③空想社会主义者离开阶级斗争去设计、谈论和实践社会主义,他们的设想便成空话,他们的实践活动也充满幼稚的思想。

④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论基础是历史唯心主义,他们的社会主义是从道德情感出发的社会主义,缺乏科学性。

(2)积极贡献①对资本主义尖锐而深刻的批判,是启发工人觉悟和科学地研究资本主义极为宝贵的材料。

②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积极的结论和天才的预测。

③为科学地论证人类社会历史提供了相当丰富的思想资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来源。

(5)◆★★马克思、恩格斯为什么能够创立科学社会主义。

★★探究与共享及答案(教材P13~ P14)①时代需要。

19 世纪三四十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的工人起义和工人运动,表明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开始成为阶级斗争的主要形式,表明无产阶级已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但是,起义的失败也迫使工人阶级去寻找科学的理论指导革命。

②文化继承。

马克思、恩格斯通过研究社会历史,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成分,彻底摆脱了唯心主义思想的影响,创立了唯物史观。

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成果,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③实践探索。

马克思、恩格斯在同国际工人运动中各种机会主义流派进行斗争的过程中,在深刻总结无产阶级革命经验,特别是巴黎公社革命经验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最终实现了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的结合,找到了实现社会主义的阶级力量和现实途径,使社会主义成为科学。

④理论发现。

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两大发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规律,把社会主义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之上,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⑤个人努力。

为人类工作的崇高理想,探求人类自由解放,勤奋刻苦,勇于实践,理论总结。

2、工人运动兴起(阶级基础)(1)三大工人运动: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伴随着资本主义阶级矛盾的激化,资本主义世界先后爆发了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以三大工人运动的发生为标志,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开始联合起来反抗资产阶级的统治,将斗争的矛头指向整个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制度。

无产阶级的斗争为科学社会主义诞生提供了社会条件。

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的三种基本形式:(教材相关链接解读)①经济斗争是无产阶级最熟悉、最容易接受的形式,因为它涉及的是无产阶级的直接利益。

无产阶级政党只有重视经济斗争,才不会脱离群众。

②政治斗争是无产阶级反对整个资产阶级的斗争,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最重要的最有决定性作用的斗争形式。

只有取得政治斗争的胜利,无产阶级夺取了政权,才能从根本上使无产阶级在经济上获得解放。

③思想理论斗争是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的灵魂。

无产阶级政党如果忽视了它,就会迷失方向,丧失意识形态领城的领导权。

④三种斗争形势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的。

经济斗争为政治斗争和思想理论斗争做准备,思想理论斗争是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的反映。

一切阶级斗争必然发展为政治斗争,被压迫阶级只有取得政权,才能获得经济上的解放。

总之,无产阶级政党要善于根据形势的变化,把三种斗争形式结合起来,并以政治斗争为中心,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3、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理论基石(1)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的关键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

(2)全面理解唯物史观是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的基石(1)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人们提供了正确认识社会现象和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思想路线,揭示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一观点提供了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论证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发展和灭亡的科学依据,纠正了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仅从抽象的理性原则出发谴责资本主义制度的缺陷。

(2)唯物史观揭示了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纠正了空想社会主义者寄希望于统治者发善心,以和平方式实现社会变革蓝图的幻想。

(3)唯物史观揭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者把无产阶级仅仅看成一个受苦受难的阶级,把历史进步和社会更替的希望寄托于少数天才人物的局限。

(3)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是马克思的“划时代的功绩”(1)它彻底弄清了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内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是怎样进行的,剩余价值学说从经济学角度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占有工人劳动的秘密。

(2)它“使全部经济学发生革命”,解决了导致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解体的第一个难题,即资本和劳动的交换与价值规律的矛盾,完成了政治经济学的革命变革。

(3)它尖锐而鲜明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对立的经济根源,科学地论证了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和社会主义创造者的历史使命,这就“使社会主义者早先像资产阶级经济学者一样在深沉的黑暗中摸索的经济领域,得到了明亮的阳光的照耀。

科学的社会主义就是从此开始,以此为中心发展起来的。

”正因为如此,恩格斯认为,由于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使“社会主义已经变成了科学”。

4、《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1)意义: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4)◆★★诵读《共产党宣言》名言名句,与同学分享自己的感想。

★★探究与共享及答案(教材P15)第一问示例:(让学生诵读《共产党宣言》名言名句,体会这些观点背后体现的科学社会主义原理)(1)(从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社会发展各个阶段上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被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而这个斗争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永远摆脱剥削、压迫和阶级斗争,就不再能使自己从剥削它压迫它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下解放出来。

(2)我们的时代,资产阶级时代,却有一个特点:它使阶级对立简单化了。

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3)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4)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一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资本主义社会的掘墓人。

(5)共产党人的最近目的是和其他一切无产阶级政党的最近目的一样的: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

(6)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7)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

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

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

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

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8)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意义。

①《共产党宣言》是一部划时代的历史文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