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篇空想社会主义

1篇空想社会主义


3.在指导思想中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
因素,为科学地论证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提供 了丰富的思想资料。 特别是圣、傅、欧,他们提出了社会发展 具有规律性,看到了贫富对立的经济根,认 为人类社会是不断进化发展的 过程,永恒的 制度是不存在的,认为妇女解放是社会解放 的天然尺度。
(二)根本缺陷:

第一篇结束
3.19世纪初叶的空想社会主义
法国的圣西门 (1760——1825)
傅立叶 (1772——1837)
英国的欧文 (1771——1858)

这一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由于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主要国家纷纷确立,资 本主义固有矛盾全面暴露,这使三大代表人物有可能对资 本主义进行更深刻的观察和揭露,抨击资本主义的全部基 础,而他们确实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 制度。(他们之前的思想家总是或多或少地把封建主义和 资本主义混同,笼统地批判社会不平等现象) 第二,三大代表人物比他们的前辈有更明确的哲学理念作 为指导思想。 第三,他们较18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更加具体地描绘了未 来社会的图景,突出地提出了实现理想社会的问题。 第四,在实现理想和改造社会的途径方面,他们丢掉了闵 采尔、巴贝夫的革命传统,反对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希 望通过宣传、教育和示范,尤其是依靠他们编制详尽的社 会主义方案和实验计划,以及“正义”、“真理”和“理 性”的力量,去实现他们的理想。这在他们所处的时代, 是十足的空想。
巴贝夫(1760——1797),法国“平等派” 革命组织的领袖,活动于法国大革命的历史 环境中,始终高举最穷苦阶级(实为早期无 产阶级)的革命旗帜;关于巴贝夫革命活动 的大量珍贵历史文献,收入他的战友邦纳罗 蒂1828年专门出版的《为平等而密谋》中, 该书成为马克思主义以前最重要的社会主义 文献之一。
18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在形式上发生了 重大变化,并且具有以下特点: (1)突破了自《乌托邦》以来的借文学笔调 的空想性描写,开始从理论上、以法律条文的 形式论证社会主义理想; (2)从理论上探讨和论证消灭生产资料私有 制、实现社会平等等重大的社会主义原则; (3)理论性的表述方式,使空想社会主义思 想具有更清晰的轮廓、更强的力量和更深远的 影响。 此外,这一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普遍带 有禁欲主义色彩和平均主义倾向。
第一篇
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历史地位
思考题: 1.如何看待“空想社会主义里面有科学,科学社 会主义里面有空想”这一说法? 2. 空想社会主义有哪些发展阶段,各自有什么特 点? 3.如何评价空想社会主义?
本讲学习要点 一、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
二、对空想社会主义的评价
一、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及其特征
1.坚持唯心史观,不了解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没有
科学地阐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他们接 受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理论—资产阶级的人本主义 和理性学说。理性主义用一种抽象的人性或理性掩盖 了资产阶级的特殊的社会性和阶级性,从而把资产阶 级的特殊利益变成了普遍的利益,用普遍性代替了特 殊性。而理性学说不可能指导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
空想社会主义村
欧文
欧文在英国苏格兰建造的工人公寓
二、对空想社会主义的评价
基本精神是:在他们所设计的理想
社会里,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财 产公有,实行按计划生产。生产目 的是为了满足公社成员的物质生活 和精神生活的需要。
(一)功绩 具体来说,他们对社会主义学说的杰出贡献主要有三 个方面: 1.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全方位的批判,为我们研究早期 资本主义发展史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料。 A.经济上的批判: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 态,认识到经济危机是“多血症”。批评了资本主义 社会所造成的不平等现象,空想社会主义试图揭示资 本主义危机与不平等现象等社会问题的根源。有的深 刻指出,私有制是万恶之源。 B.政治上的批判:揭露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虚伪性, 三权分立是新的奴役制度,统治者是一群碌碌无能之 辈。 C.思想上的批判:批判它的利己主义。
1.16到17世纪以莫尔和康帕内拉为代表的早 期空想社会主义
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 英国人托马斯· 莫尔(1478——1535),《乌托邦》 (1516年出版); 意大利人康帕内拉(1568——1639),《太阳城》 (1623); 德国人托马斯· 闵采尔(1490——1525),他关 于“千载太平天国”的幻想,他在领导农民起义和战争中 发表了许多讲演、檄文和小册子,最著名者为《对诸侯讲 道》、《致路德的答辩书》; 英国“掘地派”领袖温斯坦莱(约1609——约 1652),《自由法》(1652)等。
这一时期主要代表人物和著作如下: 让· 梅叶(1664——1729),法国空想社会 主义的先驱,其代表作《遗书》在他去世后一百 三十五年即1864年得以在荷兰正式出版。 马布利(1709——1785),出身于贵族家庭, 是当时法国和欧洲著名学者,著有《马布利全集》 15卷。 摩莱里(?——?),生平无可考,但活动 时间恰与马布利同时,声名与马布利并列;其代 表作《自然法典》长期被认为是百科全书派领袖 狄德罗的作品,一再被收入狄德罗的文集,1841 年才第一次以摩莱里的名字出版。
这一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基本特点:
(1)空想家们关于理想社会的描绘流于单 纯的幻想,只是粗线条地划出了自己的思想领 域; (2)这种描写借助于游记、小说等文学形 式,完全缺乏现实主义精神; (3)带有小资产阶级乃至剥削阶级的思想 杂质。
2.18世纪以摩莱里、马布利和巴贝夫为代表 的平均的空想社会主义
2.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积极的结论和天才
的预测。
A.经济的构建:建立一个以公有制为基础,人人
都参加劳动,实现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或按需分 配的平等、幸福、和谐的社会,有计划地组织生 产,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实行生活的社会化, 用新型的社会代替不平等社会,消除三大差别。 B.思想、政治的构建:重视教育,特别是重视对 儿童的教育和培养,提倡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充 分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 C.国家的官吏由选拔产生,都是人民的公仆,不 享有任何的特权,随时可以撤换;国家的法律不 再是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工具,而是治理国家保 护人民的手段
在外国,也出现过阿莫斯、霍齐亚 和柏拉图等思想家,他们都针对当 时的社会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理想社 会。在柏拉图的“理想国”里,没 有暴力冲突,没有贫富对立,没有 剥削压迫,实行财产公有,确立公 正原则。
近代资本主义产生后,一方面它给人类社会带 来了巨大的发展,但另一方面也产生了许多社会 问题。不少思想家为解决这些社会问题进行了各 种不懈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尝试。
1516年英国人托马斯· 莫尔的《乌托邦》出版, 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1848年《共产党宣 言》发表,科学社会主义诞生,在这300多年中, 空想社会主义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
(二)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阶段 及其基本特征
在对资本主义批判的过程中产生了社会主义思想:
1516年 莫尔《乌托邦》【全称《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 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全书》】 1803年 莫·朱利安尼最早提出“社会主义”一词。 1827年 欧文的门徒首先在《合作》杂志上使用“社 会主义者”一词。 1832年 圣西门派的门徒乔西安尔首次使用“社会主义 ”一词表达他们的社会制度理想。
2.他们虽然同情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但看
不到工人阶级的历史作用,找不到实现社会 主义的基本力量。 3.他们没有找到实现社会主义的现实道路。 他们痛斥和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端,也 为未来社会设计了一幅美好的蓝图,但找不 到改变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第2篇预习: 通读《共产党宣言》 2卷P248
(一)萌芽与产生 在古代中国,以孔孟为代表的思想家就提出了“大同 世界”的理想社会。孔子 《礼记· 礼运》: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 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 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 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 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