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笔记(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学校:坡坝小学年级:六年级科目:信息技术教师:方芳2019年2月17日六年级下学期信息技术教学计划(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一、学情分析:由于学生接触计算机的时间短,因此他们对计算机的了解只是一知半解,且掌握程度参差不齐。
学习中的优势:学生有着较强的好奇心,接受能力强,对计算机有着浓厚的兴趣,这些都有利于教学。
学习中的困难:接触计算机的机会少,指法僵硬,操作能力不强,这些都必将造成教学的不便。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有三个单元,每个单元让同学围绕一个主题开展多项活动,每节课完成一个活动,在完成这些实践活动后,同学们就会掌握软件知识、提高操作技能。
三、教学目标:1、了解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应用。
2、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3、教育使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有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计算机。
4、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5、培养学生对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为振兴我国的计算机事业而树立远大理想。
6、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能够较熟练的掌握对计算机操作的基础操作能力。
7、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自学能力,培养学生正确学习信息技术的方法。
四、教学重难点:1、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能够较熟练的掌握计算机的基础操作能力.。
2、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五、教学措施:1、对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目的进行引导,端正其学习态度。
2、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要求,让他们能充分利用好课堂40分钟时间。
3、对每个班都培养一名信息技术代表学生,由此学生带头对其他学生进行引导和榜样。
4、利用教学软件和教学游戏,提高学生对多媒体电脑使用的熟悉程度。
5、以“讲解-操作”为模式,让学生对计算机有一定的了解,便于操作。
6、以“任务”为驱动,指导为手段,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7、在轻快、活跃的课堂氛围内,不断创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爱科学、学科学、懂科学的好少年。
六、教学进度安排表:第1课信息时刻伴随我教学目标:1、了解信息的概念。
2、知道信息的处理过程:获取/存储、处理、加工、共享/传递。
3、明白信息是具有价值的。
教学重点:1、解信息的处理过程。
2、信息价值的体现。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教师的讲解;学生间地探讨交流。
课时划分: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1、我们人类有那些感觉器官?这些感觉器官是干什么用的?2、我们通过这些感觉器官获得了什么?——信息二、案例分析游戏——传递信息:要求一个学生做一个简单的动作/说一句话……,同学们看看能从中获得什么信息。
三、事例分析信息处理过程1、大家以前在信息技术课中曾经做过什么?2、这些事情中有什么不同点?——获取/存储、处理、加工、共享/传递。
3、你能分别举出“获取/存储、处理、加工、共享/传递”的例子吗?4、教师通过图画和动作(举重)让学生知道信息是有不同表现形式的。
四、信息的价值体现1、教师说故事:详见附件一。
2、你们了解那些信息所体现价值的故事?3、你们决定自己掌握了哪些具有价值的信息?小组交流讨论。
五、总结与评价1、谈谈你对信息重要性的认识。
2、你知道信息有哪些特征吗?3、如果学校要搞一次大型的活动,要求广为人知,且印象深刻,你认为怎样做才能扩大影响?六、拓展与提高1、回家后与家人交流你今天获取的信息。
2、注意平时主动获取有用的信息。
第2课信息技术伴我行教学目标: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
2、展望信息技术的未来。
3、知道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
4、通过学习和了解,培养孩子们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和远大志向。
教学重点:培养孩子们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和远大志向。
教学难点:培养孩子们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和远大志向。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教师的讲解;学生间地探讨交流。
课时划分: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课: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信息……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神奇表现,并展望一下明天的信息技术未来的发展情况。
二、第一部分案例分析:1、案例一:谈谈计算机和网络对信息交流产生的影响。
补充事例:3G手机,可视电话,监控系统等。
2、案例二、三:仿真模拟系统和远程医疗系统。
补充事例:各种模拟游戏,视频会议系统等。
3、思考:根据自己的经验,谈谈信息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三、第二部分案例分析:1、案例四:信息技术的及时性。
2、案例五:信息技术的安全性,可靠性。
3、案例六:无处不在的信息技术。
4、思考:新的信息技术带来的好处有哪些?5、拓展思考:大胆地畅想一下信息技术的未来,你希望信息技术还能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哪些方便?6、教师思想教育:这些都要靠同学们来实现。
四、拓展和个性学习:1、独立借助多种媒体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
2、上网搜集虚拟现实的相关资料。
3、利用网络查找一些最新的信息技术图文资料。
4、课后与同学和家人交流你所了解到的信息。
第3课信息使用应合理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健康使用网络的良好习惯。
2、知道如何维护信息安全,并在努力做到的同时能帮助别人做到。
3、了解中毒和杀毒,了解使用“超级兔子”检查和卸载恶意软件。
4、知道并努力做到尊重他人,负责地使用信息。
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健康使用网络的良好习惯。
2、知道如何维护信息安全,并在努力做到的同时能帮助别人做到。
3、知道并努力做到尊重他人,负责地使用信息。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健康使用网络的良好习惯。
2、知道如何维护信息安全,并在努力做到的同时能帮助别人做到。
3、知道并努力做到尊重他人,负责地使用信息。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教师的讲解;学生间地探讨交流。
课时划分: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课情景故事:上节课保存的文件,本节课准备继续学习,可视打开文件夹之后发现,以前的文件一个都没有了。
(案例 3)二、维护信息安全1、学生根据上述的案例进行讨论:如何防止这种事的发生?2、我们在课堂上已经做过哪些维护信息安全的事情?3、提问:除了这样的情况,我们还需要注意哪些信息安全?过渡:除了信息安全,我们还要做到健康上网,不沉迷于网络。
三、健康使用网络1、什么叫沉迷?你能举出一些沉迷网络的事例吗?2、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两个事例:A、分析案例1。
B、分析案例2。
3、这两个案例给同学们怎样的感受?4、你们认为怎样才能杜绝这种现象的发生?(从自身和他人两个方面来谈谈)5、教师总结:不健康的游戏不能玩过渡:如果不健康的游戏是毒害我们的心灵罪魁祸首,那么病毒和恶意程序就是残害信息安全的害群之马。
四、给电脑治病1、分析案例4,介绍病毒、木马等恶意程序。
2、演示使用“瑞星杀毒软件”查杀病毒。
3、演示使用超级兔子检查和卸载电脑中的恶意软件。
4、教师介绍如何避免中毒:A、安装专业的杀毒软件和防火墙,并保证及时更新到最新版本。
B、不随意访问不了解的网站,上网时要时刻注意杀毒软件和防火墙的提示。
C、不随意打开别人发送给我们的文件和网站。
D、不主动浏览一些不健康的网站。
E、不在陌生的机器上使用U盘等,同时也应拒绝陌生的U盘等在自己的机器上使用。
如果必须使用,在一定要打开杀毒软件。
过渡:一般来说,病毒只是破坏计算机系统的软件,不能给我们带来直观的损失。
但是如果你不注意使用信息的话,很有可能给你带来很大的麻烦。
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1、分析案例5,案例6:得到版权的概念。
2、讨论:什么是侵犯版权?如果侵犯别人版权,会产生什么后果?3、你是否有下列行为?(删除别人的文件,擅自传播别人不愿公开的资料,将别人的作品据为己有,偷看他人的隐私信息)今后该怎么做?4、你知道哪些是个人隐私信息吗?(附:补充资料)5、对于这部分的小结,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使用信息的道德规范》。
六、总结。
七、课后任务:1、学习并练习《上网规则拍手歌》,下节课请几组同学来表演。
2、对家人和朋友宣传安全健康上网的理念。
第4课信息技术新发展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信息技术,列举信息技术的实例,并初步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2、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3、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让其树立正确的、合理使用信息技术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1、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2、制作关于合理使用信息技术的电子作品。
教学难点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教学方法1、讲演法: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基本的理论和概念;2、探索式教学:在了解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索,激发学生的探索、创新意识;3、任务驱动法:布置任务,让学生把学到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课时划分:一课时教学准备:极域电子教室教学过程:一、信息技术的概念1、情景引入:(1)展示图片(通过图片的展示,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兴趣。
)(2)通过以上展示的图片,去掉事故的外衣,我们看到了什么,从而引导学生说出是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3)什么是信息技术?教师定义:信息技术主要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手段实现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和显示信息等的相关技术。
(4)掌握了信息技术的理论后,我们下面要讨论的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分组讨论下面的问题。
问题1:请用一句话概括各次信息技术革命之间的关系?(分小组交流,每小组推荐一条概括的最好的)问题2:在五次信息技术革命里,哪次是我们中国人的智慧?问题3:大家说第六次、第七次信息技术革命会是什么?2、学生回答:讨论并回答问题1、2、3二、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最终是向着人性化、大众性发展的,即越来越符合人的需求和使用习惯。
可以从以下几点进一步了解:1、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2、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教师展示:以笔记本电脑为例介绍个性化的功能设计3、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教师讲解:通过表1-3讲解信息技术的性能越来越高,但价格越来越低。
三、合理使用信息技术1、教师布置任务:以小组形式制作一个电子作品,以“中学生上网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为题,把你们的观点以电子作品的形式表现出来,电子作品的形式是文档或演示文稿等。
2、过程:策划主题与内容、制作作品、润色作品、修改与完善作品、交流评价。
指导学生制作作品。
3、学生:选择一个观点制作电子作品4、过程:策划主题与内容、制作作品、润色作品、修改与完善作品、交流评价。
5、展示作品。
第一单元小结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内容:自由练习第一单元所学习的内容。
第5课毕业留念初规划教学目标1、创建网站和网页,对网页文件和网页的标题重命名。
2、掌握“导航”视图,会利用“导航”视图连接网页。
3、会设置共享边框中的链接栏,能熟练地使用表格设置网页布局。
4、培养学生热爱班级、珍惜同学友谊、尊重老师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