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情调查报告

民情调查报告

“进农户、访民情、办实事、促发展”活动
民情调查报告
XXX XXX
根据XXX发(2011)XXX号文件精神,关于组织开展“进农户、访民情、办实事、促发展”主题活动有关要求,按照镇委、镇政府开展的民情调查活动安排,我俩于XXX月XXX日至XXX月XXX日,分别深入到所包XXX村---XXX湾进行民情调查。

在所包村组的调查过程中,针对工作实际展开调研,现就有关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X村XXX湾,所属XXX村的2组、3组、7组、8组四个组,共XXX户,XXX人,是XXX村的四个自然湾之一。

全湾共有党员XXX 人。

去年人均收入XXX元。

村支委包组干部为副书记XXX和民兵连长XXX,XXX包2、7组,XXX包3、8组。

二、存在问题
结合此次调研,该湾存在很多薄弱环节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党员队伍老化。

全湾XXX个组XXX名党员中XXX岁以上的XXX名占到了三分之二以上。

年龄的老化使党员队伍缺乏生机和活力,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不强。

二是党员干部在“进农户、访民情”活动中学习不够扎实,工作作风不够务实,“怕入户、怕谈心,怕揭底”。

三是村组集体经济差。

因电厂占用大片耕地,农民失
地情况较为严重,耕地少,资源匮乏。

对发展高效农业经济思路的认识不足,致富门路不广,农民收入较低。

三、群众反馈的生产、生活方面的困难和对政府工作的建议、意见:
(一)生产、生活方面的困难
1、常见病费用的报销问题,报销比例是多少?哪些能报,哪些是报不了的应该让群众看得明白?农合看病能否自己选择医院?
2、看病难就医难的问题。

3、小学生的早餐奶应以自愿为主,原则没把握好。

4、小学生的试卷费用过高。

5、特殊困难人员,争取能享受低保。

6、解决村组无土地,无经济收入来源农民的再就业问题。

(二)对政府工作的建议、意见
1、困难人员房屋的改建,应特事特办。

2、政府部门应该想办法引进外资,搞活经济,以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从而带动地方经济全方位发展。

3、政府各部门要多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农村水利灌溉系统,特别是塘堰的修复问题。

4、农村建房要有规划,有安排。

建在哪,当建不当建,要有指导。

5、建筑开发商开发农村耕地要顾及附近村民的利益。

6、要制止打牌、赌博等社会风气的问题。

7、政府应协调解决电厂的污染问题。

8、村镇应自办一批企业,以解决闲散人员的就业。

9、政府部门应每年多组织类似的进农户访民情活动,多听听群众的心声。

四、下一步的工作思路:
1、抓班子,建强核心。

现任6名村干部虽然整体配合不错,但也存在软、散的问题。

因此要在村班子中加强教育,强化对“两委”班子的管理,健全制度建设,提高“两委”班子的政治素质和致富、领富能力,增强“两委”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

2、抓队伍,发挥作用。

针对该村党员队伍明显老化,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的问题,一方面要加强发展新党员工作,积极发展35岁以下的青年农民入党。

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强党员“一定一牌一评”的管理办法,认真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培养、增强党员党性观念,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3、抓路子,发展农村经济。

针对该村人多地少,资源贫乏的现实,制定“以帮助群众转变观点为先导,以科技服务为载体,以结构调整”为重点,引进外部资源,调整产业结构,解决好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问题。

4、抓关键,解决热点、难点问题。

该村群众关注的焦点问题是:村组无土地,无经济收入来源。

本着“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愚”的原则,在建议给予一定物质上支持的基础上,引导农户,树立勤劳致
富的理念,开阔思路,积极寻找适合本地情况的致富项目;引导、帮助农户学技术,学手艺,从而获得一技之长,增加家庭收入。

五、几点建议:
1、加强对失地农民的政策倾斜,加大对该地区项目、资金、科技、教育投入力度。

2、完善社会救助保障体系,保证特困群众的基本生活和孩子正常上学。

3、尽快健全农村合作医疗体系,解决就医难问题。

总之,通过积极参加民情调查活动,我们不仅做了一些对群众、对社会有意义的工作,同时也从中受到启示和教育,进一步增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

改进了工作作风、密切了群众关系。

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刻苦学习,扎实工作,为我镇的经济发展、和谐稳定做出更大贡献。

XXX XXX
2011年3月10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