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化学复习 元素周期律导学案

高考化学复习 元素周期律导学案

高考化学复习元素周期律导学案1、掌握元素周期律。

2、了解金属、非金属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

3、由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关系,了解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一、自学归纳知识点一元素周期律1、定义元素的________随着________的递增而呈________变化的规律。

2、实质元素原子____________________的周期性变化。

3、元素周期表中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内容同周期(从左到右)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电子层结构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____电子层数递增最外层电子数____得电子能力失电子能力金属性非金属性主要化合价最高正价+1→+7(O、F除外) 最低负价:主族序数-8(H除外)最高正价数=主族序数(O、F 除外)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碱性酸性逐渐____碱性逐渐____酸性逐渐____碱性逐渐____非金属元素气态氢化物的形成及稳定性气态氢化物的形成越来越____,其稳定性逐渐____气态氢化物形成越来越____,其稳定性逐渐________知识点二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1、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分区沿着周期表中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之间画一条虚线,为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

(1)金属元素:位于分界线的________区域,包括所有的________元素和部分________元素。

(2)非金属元素:位于分界线的________区域,包括部分主族元素和____族元素。

(3)分界线附近的元素,既能表现出一定的________,又能表现出一定的____________。

2、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律应用的重要意义(1)科学预测:为新元素的发现及预测它们的原子结构和性质提供线索。

(2)寻找新材料:①半导体材料:在________附近的元素中寻找;②在__________中寻找优良的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③在周期表中的__________附近探索研制农药的材料。

(3)预测元素的性质(根据同周期、同主族性质的递变规律)。

二、个体思考,小组讨论1、(1)同一主族元素的性质一定都符合元素周期律吗?(2)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其化学性质一定相似吗?2、主族序数=最高正价,这一关系有例外吗?请举出。

3、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与物质的还原性与氧化性是一回事吗?4、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强弱与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有无关系?三、教师点拨(一)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1、微粒半径大小的决定因素决定因素是电子层数和核电荷数。

电子层数越多,则微粒半径愈____,核电荷数越多,对核外电子层的吸引力越____,微粒半径愈____,比较时应把二者综合考虑。

2、具体比较(1)原子半径的比较①同一周期电子层数相同,随着原子序数递增,主族元素原子半径____________。

例如:r(Na)>r(Mg)>r(Al)>r(Si)>r(P)>r(S)>r(Cl)。

②同一主族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随着________递增,原子半径__________。

例如:r(Li)<r(Na)<r(K)<r(Rb)<r(Cs)。

(2)离子半径的比较①同种元素电子数越多,半径________。

例如:r(Cl-)>r(Cl),r(Fe)>r(Fe2+)>r(Fe3+)。

②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如:r(O2-)>r(F-)>r(Na+)>r(Mg2+)>r(Al3+)。

③带相同电荷的离子,__________越多,半径越大。

例如:r(Li+)<r(Na+),r(O2-)<r(S2-)。

④核电荷数、电子层数均不同的离子可选一种离子参照比较。

例如:比较r(K+)与r(Mg2+)可选r(Na+)为参照:r(K+)>r(Na+)>r(Mg2+)。

(二)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1、结构决定性质。

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归根结底是由原子结构决定的,则原子半径(电子层数)越大,最外层电子数越少,金属性________,反之,非金属性就________。

2、根据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直接判断。

3、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金属位置越靠前,其金属性越____。

4、根据物质之间反应的实验事实判断。

请归纳总结哪些实验能够判断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强弱?(三)元素“位、构、性”三者之间的关系同一元素的“位”、“构”、“性”三者的关系可表示如下:在具体解题过程中,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基础:1、结构与位置互推问题是解题的基础(1)掌握四个关系式:①电子层数=周期序数②质子数=原子序数③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序数④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主族序数,最低负价=主族序数-8(2)熟练掌握周期表中的一些特殊规律①各周期元素种数;②稀有气体的原子序数及在周期表中的位置;③同族上下相邻元素原子序数的关系等。

④主族序数与原子序数、化合价的关系。

2、性质与位置互推问题是解题的关键熟悉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主要包括:(1)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

(2)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3)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碱性。

3、结构和性质的互推问题是解题的要素(1)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原子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2)同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性质相似。

四、练习巩固1、关于同一种元素的原子或离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双选)()A、原子半径比阴离子半径小B、原子半径比阴离子半径大C、原子半径比阳离子半径大D、带正电荷多的阳离子半径比带正电荷少的阳离子半径大2、X元素的阳离子和Y元素的阴离子具有与氩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X原子的原子序数比Y的大B、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Y的多C、X原子的半径比Y的大D、X元素的最高正价比Y的低3、下列推断正确的是(双选)()A、根据同浓度的两元素含氧酸钠盐(正盐)溶液的碱性强弱,可判断该两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B、根据同主族两非金属元素氢化物沸点高低,可判断该两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C、仅根据相同条件下两主族金属单质与水反应的难易,不能判断两元素金属性的强弱D、仅根据两主族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不能判断两元素金属性的强弱4、下列事实不能作为实验判断依据的是()A、钠和镁分别与冷水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B、在MgCl2与AlCl3溶液中分别加入过量的氨水,判断镁与铝的金属活动性强弱C、碳酸钠溶液显碱性,硫酸钠溶液显中性,判断硫与碳的非金属活动性强弱D、Br2与I2分别与足量的H2反应,判断溴与碘的非金属活动性强弱5、有X、Y两种元素,原子序数≤20,X的原子半径小于Y 的,且X、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选项中m、n均为正整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X(OH)n为强碱,则Y(OH)n也一定为强碱B、若HnXOm为强酸,则X的氢化物溶于水一定显酸性C、若X元素形成的单质是X2,则Y元素形成的单质一定是Y2D、若Y的最高正价为+m,则X的最高正价一定为+m6、 X、Y、Z、M是4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Y位于同一主族,Y与M、X与Z位于同一周期。

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

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X原子少1。

M是同周期中半径最大的元素(除稀有气体元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HYO3B、Z和M组成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它与盐酸反应可以生成两种盐C、X、Y、Z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Y的沸点最高D、四种元素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依次为Y>X>Z>M7、如表所示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2ab3defghIA、 a、b、e、f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e>f>b>aB、h、i两种元素阴离子的还原性:h>iC、a、g两种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a<gD、d、e、f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依次增强8、现有部分元素的性质与原子(或分子)结构如下表:元素编号元素性质与原子(或分子)结构T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X常温下单质为双原子分子,分子中含有3对共用电子对YM层比K层少1个电子Z第三周期元素的简单离子中半径最小(1)写出元素T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

(2)元素Y与元素Z相比,金属性较强的是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表述中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Y单质的熔点比Z单质低b、Y的化合价比Z低c、Y单质与水反应比Z单质剧烈d、Y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比Z强(3)T、X、Y、Z中有两种元素能形成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写出该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元素T和氢元素以原子个数比1∶1化合形成化合物Q,元素X与氢元素以原子个数比1∶2化合形成常用作火箭燃料的化合物W,Q与W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X单质和T的另一种氢化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某同学做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如下表:实验方案实验现象①用砂纸擦后的镁带与沸水反应,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A)浮于水面,熔成一个小球,在水面上无定向移动,随之消失,溶液变红色②向新制的H2S饱和溶液中滴加新制的氯水(B)产生气体,可在空气中燃烧,溶液变成浅红色③钠与滴有酚酞试液的冷水反应(C)反应不分强烈,产生可燃性气体④镁带与2 molL-1的盐酸反应(D)剧烈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⑤铝条与2 molL-1的盐酸反应(E)生成白色胶状沉淀,既而沉淀消失⑥向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F)生成淡黄色沉淀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1)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2)实验用品: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药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内容:(填写题给信息表中的序号)实验方案实验现象有关化学方程式(4)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