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内流体流动现象

管内流体流动现象

第一章 流体流动§4 流体在管内流动时的摩擦阻力损失本节重点:直管阻力与局部阻力的计算,摩擦系数的影响因素。

难点:用量纲分析法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流动阻力的大小与流体本身的物理性质、流动状况及壁面的形状等因素有关。

化工管路系统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直管,另一部分是管件、阀门等。

相应流体流动阻力也分为两种:直管阻力:流体流经一定直径的直管时由于内摩擦而产生的阻力; 局部阻力:流体流经管件、阀门等局部地方由于流速大小及方向的改变而引起的阻力。

一 范宁公式(Fanning )1、范宁公式 :范宁经过理论推导,得到了以下公式: 22l u h f d λ= (1-53) 式(1-53)为计算流体在直管内流动阻力的通式,称为范宁(Fanning )公式。

式中λ为无量纲系数,称为摩擦系数或摩擦因数,与流体流动的Re 及管壁状况有关。

式(1-53)也可以写成:22u d l h p f f ρλρ==∆ (1-54) 应当指出,范宁公式对层流与湍流均适用,只是两种情况下摩擦系数λ不同。

2、管壁粗糙度对摩擦系数λ的影响光滑管:玻璃管、铜管、铅管及塑料管等称为光滑管;粗糙管:钢管、铸铁管等。

管道壁面凸出部分的平均高度,称为绝对粗糙度,以ε表示。

绝对粗糙度与管径的比值即dε,称为相对粗糙度。

工业管道的绝对粗糙度数值见教材(P27表1-1)。

管壁粗糙度对流动阻力或摩擦系数的影响,主要是由于流体在管道中流动时,流体质点与管壁凸出部分相碰撞而增加了流体的能量损失,其影响程度与管径的大小有关,因此在摩擦系数图中用相对粗糙度dε,而不是绝对粗糙度ε。

流体作层流流动时,流体层平行于管轴流动,层流层掩盖了管壁的粗糙面,同时流体的流动速度也比较缓慢,对管壁凸出部分没有什么碰撞作用,所以层流时的流动阻力或摩擦系数与管壁粗糙度无关,只与Re有关。

流体作湍流流动时,靠近壁面处总是存在着层流内层。

如果层流内层的厚度δL大于管壁的绝对粗糙度ε,即δL>ε时,如图1-28(a)所示,此时管壁粗糙度对流动阻力的影响与层流时相近,此为水力光滑管。

随Re的增加,层流内层的厚度逐渐减薄,当δL<ε时,如图1-28(b)所示,壁面凸出部分伸入湍流主体区,与流体质点发生碰撞,使流动阻力增加。

当Re大到一定程度时,层流内层可薄得足以使壁面凸出部分都伸到湍流主体中,质点碰撞加剧,致使粘性力的影响可以忽略,而包括粘度μ在内的Re 不再影响摩擦系数的大小,流动进入了完全湍流区,此为完全湍流粗糙管。

3、莫狄(Moody )摩擦系数图摩擦系数λ=(Re ,d ε),如图1-29所示,称为莫狄(Moody )摩擦系数图。

根据Re 不同,图1-29可分为四个区域;(1)层流区 (Re≤2000),λ与d ε无关,与Re 为直线关系,即Re 64=λ,此时,H f 与u 的一次方成正比:222322Re 642d lu u d l u d l h f ρμλ=== (1-56) 232dul h p f f μρ==∆(哈根-泊谡叶公式)(1-57) (2)过渡区(2000<Re<4000),在此区域内层流或湍流的λ~Re 曲线均可应用,对于阻力计算,宁可估计大一些,一般将湍流时的曲线延伸,以查取λ值,即按湍流处理。

图1-28 流体流过管壁面的情况(3)湍流区(Re≥4000以及虚线以下的区域),此时λ=f(Re 、d ε),当 d ε一定时,λ随Re 的增大而减小,Re 增大至某一数值后,λ下降缓慢;当Re 一定时,λ随d ε的增加而增大。

其适用范围为Re =3×103~105。

此时能量损失H f 约与速度u 的1.75次方成正比。

(4)完全湍流区 (虚线以上的区域),此区域内各曲线都趋近于水平线,即λ与Re 无关,只与d ε有关。

对于特定管路,d ε一定,λ为常数,根据直管阻力通式可知,H f ∝u 2,所以此区域又称为阻力平方区。

从图中也可以看出,相对粗糙度d ε愈大,达到阻力平方区的Re 值愈低。

图1-29 摩擦系数λ与雷诺数Re 及相对粗糙度d ε的关系4、经验公式:关于λ计算,除了用Moody 图查取外,还可以利用一些经验公式计算。

如:1)适用于光滑管的柏拉修斯(Blasius )式:25.0Re 3164.0=λ (1-58)其适用范围为Re =5×103~105。

此时能量损失H f 约与速度u 的1.75次方成正比。

2)考莱布鲁克(Colebrook )式)Re 51.27.3d /lg(21λ+ε=λ 此式适用于湍流区的光滑管与粗糙管直至完全湍流区,λ为隐函数。

3)哈兰德式(Haaland )]Re9.6)7.3d /lg[(8.111.1+ε-=λ 式中λ为显函数,计算比较方便。

例题 分别计算下列情况下,流体流过φ76×3mm 、长10m 的水平钢管的能量损失、压头损失及压力损失。

1.密度为910kg/m 3、粘度为72cP 的油品,流速为1.1m/s ;. 2、20℃的水,流速为2.2 m/s 。

解:(1)油品:200097310721.191007.0Re 3<=⨯⨯⨯==-μρud流动为层流。

摩擦系数可从图1-28上查取,也可用式Re64=λ计算:0658.097364Re 64===λ所以能量损失 :压头损失:压力损失:(2)20℃水的物性:3kg/m 2.998=ρ,310005.1-⨯=μ Pa·s531053.110005.12.22.99807.0⨯=⨯⨯⨯==-μρud Re流动为湍流。

求摩擦系数尚需知道相对粗糙度d ε,查表1-1,取钢管的绝对粗糙度ε为0.2mm ,则 00286.0702.0==d ε根据Re=1.53×105及d ε=0.00286查图1-28,得λ=0.027所以能量损失压头损失压力损失二、非圆形管的阻力损失计算对于非圆形管内的湍流流动,仍可用在圆形管内流动阻力的计算式,但需用非圆形管道的当量直径代替圆管直径。

当量直径定义为∏⨯⨯⨯=A d e 444=润湿周边流通截面积水力半径= (1-59) 例如,对于套管环隙,当内管的外径为d 1,外管的内径为d 2时,其当量直径为()1212212244d d d d d d d e -=+-⨯=πππ对于边长分别为a 、b 的矩形管,其当量直径为ba ab b a ab d e +=+⨯=2)(24 在层流情况下,采用当量直径计算阻力时,误差较大,此时应对式Re64=λ中的64进行修正,改写为 ReC =λ (1-60) 式中C 为无量纲常数,如正方形为57,等边三角形为53等(如P30表1-2所示)。

注意,当量直径只用于非圆形管道流动阻力的计算,而不能用于流通面积及流速或流量的计算。

三、局部阻力计算局部阻力有两种计算方法:阻力系数法和当量长度法。

(一)阻力系数法克服局部阻力所消耗的机械能,可以表示为动能的某一倍数,即22/u h fζ= (1-61) 或 g u H f22/ζ= (1-61a )式中ζ称为局部阻力系数,无量纲,一般由实验测定。

常用管件及阀门的局部阻力系数见教材P31表1-3。

注意表中当管截面突然扩大和突然缩小时,式(1-61)及(1-61a )中的速度u 均以小管中的速度计。

当流体自容器进入管内(突然缩小),5.0=进口ζ,称为进口阻力系数;当流体自管子进入容器或从管子排放到管外空间(突然扩大),1=出口ζ,称为出口阻力系数。

当流体从管子直接排放到管外空间时,管出口内侧截面上的压强可取为与管外空间相同,但出口截面上的动能及出口阻力应与截面选取相匹配。

若截面取管出口内侧,则表示流体并未离开管路,此时截面上仍有动能,系统的总能量损失不包含出口阻力;若截面取管出口外侧,则表示流体已经离开管路,此时截面上动能为零,而系统的总能量损失中应包含出口阻力。

由于出口阻力系数1=出口ζ,两种选取截面方法计算结果相同。

(二)当量长度法将流体流过管件或阀门的局部阻力,折合成直径相同、长度为e l 的直管所产生的阻力即:22/u d l h e fλ= (1-64)或 g u d l H e f22/λ= (1-64a ) 式中e l 称为管件或阀门的当量长度。

同样,管件与阀门的当量长度也由实验测定,有时也以管道直径的倍数d l e 表示。

见教材P32表1-4。

(三)流体在管路中的总阻力前已说明,化工管路系统是由直管和管件、阀门等构成,因此流体流经管路的总阻力应是直管阻力和所有局部阻力之和。

计算局部阻力时,可用局部阻力系数法,亦可用当量长度法。

对同一管件,可用任一种计算,但不能用两种方法重复计算。

当管路直径相同时,总阻力:22/u d l h h h f f f ⎪⎭⎫ ⎝⎛∑+=+=∑ζλ (1-67)或 22/u d l l h h h e f f f ∑+=+=∑λ (1-65) 式中ζ∑、e l ∑分别为管路中所有局部阻力系数和当量长度之和。

当管路由若干直径不同的管段组成时,各段应分别计算,再加和。

注意管路计算时用的流速(管段或管路系统的流速)和伯努利方程中动能项的流速(衡算截面的流速)的区别例 如附图所示,料液由敞口高位槽流入精馏塔中。

塔内进料处的压力为30kPa (表压),输送管路为φ45×2.5mm 的无缝钢管,直管长为10m 。

管路中装有180º回弯头一个,90º标准弯头一个,标准截止阀(全开)一个。

若维持进料量为5m 3/h ,问高位槽中的液面至少应高出进料口多少米?操作条件下料液的物性:3kg/m 890=ρ,3102.1-⨯=μ Pa·s解:如图取高位槽中液面为1-1′面,管出口内侧为2-2′截面,且以过2-2′截面中心线的水平面为基准面。

在1-1′与2-2′截面间列柏努利方程:f 22221211h p u 21g z p u 21g z ∑+ρ++=ρ++其中: z 1=H ; u 1≈0; p 1=0(表压);z 2=0; p 2=30kPa (表压);1.104.0785.036005d 4q u 22v 2=⨯=π= m/s 管路总阻力 2u d l h h h 2'f f f ⎪⎭⎫ ⎝⎛ζ∑+λ=+=∑ 431001.3103.11.189004.0Re ⨯=⨯⨯⨯==-μρud 取管壁绝对粗糙度3.0=εmm ,则 0075.0403.0==d ε从图1-28中查得摩擦系数036.0=λ由表1-2查得各管件的局部阻力系数:进口突然缩小 5.0=ζ180º回弯头 5.1=ζ90º标准弯头 75.0=ζ标准截止阀(全开) 4.6=ζ15.94.675.05.15.0=+++=∑∴ζ32 98.1021.115.904.010036.02u d l h 22f =⎪⎭⎫ ⎝⎛+⨯=⎪⎭⎫ ⎝⎛ζ∑+λ=∑J/kg 所求位差m 62.481.9/)98.1021.18901030(g /)h 2u p (h 23f 222=++⨯=∑++ρ= 本题也可将截面2-2′取在管出口外侧,此时流体流入塔内,2-2′截面速度为零,无动能项,但应计入出口突然扩大阻力,又1=出口ζ,所以两种方法的结果相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