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付华材料性能学部分习题答案

付华材料性能学部分习题答案

第一章材料的弹性变形一、填空题:1.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是指在载荷作用下其抵抗变形或断裂的能力。

2. 低碳钢拉伸试验的过程可以分为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和断裂三个阶段。

3. 线性无定形高聚物的三种力学状态是玻璃态、高弹态、粘流态,它们的基本运动单元相应是链节或侧基、链段、大分子链,它们相应是塑料、橡胶、流动树脂(胶粘剂的使用状态。

二、名词解释1.弹性变形:去除外力,物体恢复原形状。

弹性变形是可逆的2.弹性模量:拉伸时σ=EεE:弹性模量(杨氏模数)切变时τ=GγG:切变模量3.虎克定律:在弹性变形阶段,应力和应变间的关系为线性关系。

4.弹性比功定义:材料在弹性变形过程中吸收变形功的能力,又称为弹性比能或应变比能,表示材料的弹性好坏。

三、简答:1.金属材料、陶瓷、高分子弹性变形的本质。

答:金属和陶瓷材料的弹性变形主要是指其中的原子偏离平衡位置所作的微小的位移,这部分位移在撤除外力后可以恢复为0。

对高分子材料弹性变形在玻璃态时主要是指键角键长的微小变化,而在高弹态则是由于分子链的构型发生变化,由链段移动引起,这时弹性变形可以很大。

2.非理想弹性的概念及种类。

答:非理想弹性是应力、应变不同时响应的弹性变形,是与时间有关的弹性变形。

表现为应力应变不同步,应力和应变的关系不是单值关系。

种类主要包括滞弹性,粘弹性,伪弹性和包申格效应。

3.什么是高分子材料强度和模数的时-温等效原理?答:高分子材料的强度和模数强烈的依赖于温度和加载速率。

加载速率一定时,随温度的升高,高分子材料的会从玻璃态到高弹态再到粘流态变化,其强度和模数降低;而在温度一定时,玻璃态的高聚物又会随着加载速率的降低,加载时间的加长,同样出现从玻璃态到高弹态再到粘流态的变化,其强度和模数降低。

时间和温度对材料的强度和模数起着相同作用称为时=温等效原理。

四、计算题:气孔率对陶瓷弹性模量的影响用下式表示:E=E0 (1—+E0为无气孔时的弹性模量;P为气孔率,适用于P≤50 %。

370= E0 (1—×+×则E0= Gpa260= (1—×P+×P2) P= 其孔隙度为%。

五、综合问答1.不同材料(金属材料、陶瓷材料、高分子材料)的弹性模量主要受什么因素影响?答:金属材料的弹性模量主要受键合方式、原子结构以及温度影响,也就是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化学成分、微观组织和加载速率对其影响不大。

陶瓷材料的弹性模量受强的离子键和共价键影响,弹性模量很大,另外,其弹性模量还和构成相的种类、粒度、分布、比例及气孔率有关,即与成型工艺密切相关。

高分子聚合物的弹性模量除了和其键和方式有关外,还与温度和时间有密切的关系(时-温等效原理)。

(综合分析的话,每一条需展开)。

第二章材料的塑性变形一、填空题1.金属塑性的指标主要有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两种。

2.单晶体的塑性变形方式有滑移和孪生2种。

3.非晶态高分子材料的塑变过程主要是银纹的形成。

二、简答题1. (1)弹性变形与塑性变形去除外力,恢复原形状。

弹性变形是可逆的。

塑性变形:微观结构的相邻部分产生永久性位移。

屈服强度σs 抗拉强度σb 。

答:1)塑性变形是指微观结构的相邻部分产生永久性位移在外力撤除后不可恢复,即变形不可逆。

2)屈服强度σs:材料发生起始塑性变形所对应的应力。

表征材料抵抗起始(或微量)塑变的能力。

是材料由弹性变形向弹-塑性变形过渡的明显标志。

3)抗拉强度σb材料在拉伸到断裂的过程中所经历的最大应力。

是韧性金属单向拉伸光滑试样的实际最大承载能力。

σb易于测定,重复性好,选材设计的重要依据。

2.一次再结晶二次再结晶一次再结晶是指冷变形金属在再结晶温度以上退火时,变形伸长晶粒被无变形的等轴晶粒取代的过程。

二次再结晶是指在再结晶晶粒长大过程中出现的晶粒异常长大的现象。

(3)热加工与冷加工热加工是指金属在再结晶温度以上进行的塑性加工,冷加工是在再结晶温度以下进行的塑性加工。

(4)丝织构与板织构答:丝织构是指晶体在某一晶向趋于某一特定方向,或有优势取向。

板织构是指某一晶面和某一晶向有优势取向。

4.银纹答:高分子材料在塑性变形过程中,某些缺陷处会有局部塑变产生,取向纤维和空洞交织分布,该区域密度减小50%,对光线的反射能力很高,呈银色,称为银纹。

简答1.金属单晶体的塑性变形方式。

答滑移和孪生2.什么是滑移系?产生晶面滑移的条件是什么?写出面心立方金属在室温下所有可能的滑移系。

答:滑移系是一个滑移面和该面上一个滑移方向的组合。

产生晶面滑移的条件是在这个面上的滑移方向的分切应力大于其临界分切应力。

3.试述Zn、α-Fe、Cu等几种金属塑性不同的原因。

答:Zn、α-Fe、Cu这三种晶体的晶体结构分别是密排六方、体心立方和面心立方结构。

密排六方结构的滑移系少,塑性变形困难,所以Zn的塑性差。

面心立方结构滑移系多,滑移系容易开动,所以对面心立方结构的金属Cu塑性好。

体心立方结构虽然滑移系多,但滑移面密排程度低于fcc,滑移方向个数少,较难开动,所以塑性低于面心立方结构材料,但优于密排六方结构晶体,所以α-Fe的塑性较Cu差,优于Zn。

4.孪晶和滑移的变形机制有何不同?答:主要的不同1)晶体位向在滑移前后不改变,而在孪生前后晶体位向改变,形成镜面对称关系。

2)滑移的变形量为滑移方向原子间距的整数倍,而孪生过程中的位移量为孪生方向的原子间距的分数倍。

3)滑移是全位错运动的结果而孪生是分位错运动的结果。

5.什么是应变硬化?有何实际意义?答:随着应变量的增加,让材料继续变形需要更大的应力,这种现象称为应变硬化。

随变形量的增加,材料的强度、硬度升高而塑性、韧性下降的现象,为加工(应变)硬化(形变强化、冷作强化)。

其意义是可以使得塑变均匀,可以防止突然过载断裂,强化金属的一种手段,通过形变硬化可以改善某些金属的切削性能。

6.在室温下对铅板进行弯折,越弯越硬,但如果稍隔一段时间再弯折,铅板又像最初一样柔软,这是什么原因?答:铅板在室温下的加工属于热加工,加工硬化的同时伴随回复和再结晶过程。

越弯越硬是由于位错大量增加而引起的加工硬化造成,而过一段时间又会变软是因为室温对于铅已经是再结晶温度以上,所以伴随着回复和再结晶过程,等轴的没有变形晶粒取代了变形晶粒,硬度和塑性又恢复到了未变形之前。

综合问答1.位错在金属晶体中运动可能受到哪些阻力? (对金属专业要求详细展开)答:晶格阻力,位错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固溶体中的溶质原子造成的晶格畸变引起的阻力,晶界对位错的阻力,弥散的第二相对位错运动造成的阻力。

三、计算:1. 沿铁单晶的[110]方向对其施加拉力,当力的大小为50MPa 时,在(101)面上的[111]方向的分切应力应为多少?若τc =,外加拉应力应为多大? cos cos τσλφ=[110]方向与[111]滑移方向的夹角λ:121212222222111222cos λμυωμυω=++++6111116===+++[110]方向与(101)面法线方向夹角φ:121212222222111222cos h k l h k l φ=++++121111==++ cos cos τσλφ=15020.426MPa == 在(101)面上的[111]方向的分切应力应为。

cos cos c s τσλφ=31.176.221cos cos 26c s τσλφ===Mpa 若τc =,外加拉应力应为。

2.有一70MPa 应力作用在fcc 晶体的[001]方向上,求作用在(111)[101]和(111)[110]滑移系上的分切应力。

cos cos τσλφ=[001]方向与[101]滑移方向的夹角λ:121212222222111222cos λμυωμυω=++++1112==+[001]方向与(111)面法线方向夹角φ:121212222222111222cos h k l h k l φ=++++11113==++cos cos τσλφ=7028.623MPa == 在(111)面上的[101]方向的分切应力应为。

[001]方向与[110]滑移方向的夹角λ:121212222222111222cos λμυωμυω=++++0111==+cos cos τσλφ=0MPa =在(111)面上的[110]方向的分切应力应为0Mpa 。

3. 有一bcc 晶体的(110)[111]滑移系的临界分切力为60MPa ,试问在[001]和[010]方向必须施加多少的应力才会产生滑移?cos cos τσλφ=(1) [001]方向与[111]滑移方向的夹角λ:121212222222111222cos λμυωμυω=++++11113==++[001]方向与(110)面法线方向夹角φ:121212222222111222cos h k lh k lφ=++++0111==+由于[001]方向与滑移面(110)平行,因此,无论在[001]方向施加多大的应力不会使(110)[111]滑移系产生滑移。

(2) [010]方向与[111]滑移方向的夹角λ:121212222222111222cos λμυωμυω=++++11113==++[010]方向与(110)面法线方向夹角φ:121212222222111222cos h k l h k l φ=++++1112==+6014711cos cos 23c s MPa τσλφ=== 在[010]方向必须施加147Mpa 的应力才会产生滑移。

5.为什么晶粒大小影响屈服强度?经退火的纯铁当晶粒大小为16个/mm 2时,σs=100MPa ;而当晶粒大小为4096个/mm 2时,σs =250MPa ,试求晶粒大小为256个/mm 2时的σs 。

12s i dσσκ-=+16个/mm 2时----d=0.25mm4096个/mm 2时----64个/mm-----d=1/64mm 256个/mm 2时----16个/mm-----d=1/16mm121000.25i σκ-=+⨯12125064i σκ-=+⨯求得:5025i σκ==121502515016s MPa σ-=+⨯=第三章材料的断裂与断裂韧性一、填空题1.材料中裂纹的形成和扩展的研究是微观断裂力学的核心问题。

2.材料的断裂过程大都包括裂纹的形成与扩展两个阶段。

3.按照断裂前材料宏观塑性变形的程度,断裂分为脆性断裂与韧性断裂。

4.按照材料断裂时裂纹扩展的途径,断裂分为穿晶断裂和沿晶(晶界)断裂。

5.按照微观断裂机理,断裂分为解理断裂和剪切断裂。

6.对于无定型玻璃态聚合物材料,其断裂过程是银纹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7.韧性断裂断口一般呈杯锥状,断口特征三要素由纤维区、放射区和剪切唇3个区组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