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种补充检疫性有害生物检疫技术解析精选课件PPT
种补充检疫性有害生物检疫技术解析精选课件PPT
危害症状照片
2021/3/2
4
湿地松受害状
2021/3/2
马尾松受害状
5
传播途径 近距离扩散靠成虫爬行,远距离主 要靠调运携有幼虫、蛹和成虫的带皮木材以及 带有活虫的幼树传播
防治措施
营林措施
人工捕捉
生物防治
药剂防治
2021/3/2
6
萧氏松茎象检疫技术操作办法
1 产地检疫 1.1 踏查 在松类栽植地、生态林、用材林,
(m3或根)的10%抽取。对未剥皮松原木采取 楞垛表面或分层方式设点取样检查。
2.2 现场检查 撬开带皮松原木、查看皮层 内是否有成虫蛀道痕迹或幼虫取食后留在坑道, 查找成虫、幼虫或蛹。检查树木韧皮部与木质 部之间是否有螺旋状或不规则的虫道并出现大 量流脂。
2021/3/2
9
3. 检疫检验
形态鉴定
寄主植物 主要危害湿地松、火炬松、马尾松、
华山松、黄山松等松属植物,以湿地松受害最 重
2021/3/2
3
危害状况 萧氏松茎象是危害湿地松、马尾松、 火炬松、华山松和黄山松的钻蛀性害虫。以幼 虫在树干基部韧皮部与木质部之间取食,形成 纵向或横向不规则蛀道,轻则引起大量流脂, 影响松树生长和松脂产量,重则导致树木死亡。 该虫在江西、湖南的部分地区危害严重
2021/3/2
17
卵 黄色,有光泽,长椭圆形,稍有弯曲。
幼虫 初孵幼虫淡绿色,以后体色逐渐变深, 到老熟幼虫为深绿色。幼虫体背和侧面有数条 明显的白色纵带,但越冬越夏滞育幼虫无明显 纵带。
蛹 离蛹,体色由刚化蛹时的鲜绿色逐渐变为 黄褐色。
2021/3/2
18
卵
2021/3/2
幼虫
预蛹及蛹
科植物,以板栗受害最重
危害状况 成虫和幼虫群集在树干、枝条、叶片上吸 食汁液。叶片受害后,产生退色斑点,影响光合作用。 被害栗树枝干上有芝麻大小的黄色小亮点,枝干表皮 下陷皱缩、凹凸不平,新枝表面皱缩开裂,秋后干枯 而死,叶片呈淡黄色班点,导致早期落叶
2021/3/2
16
2. 调运检疫
2.1 抽样 苗木、幼树按一批货物总件数(株) 的5%抽取。苗木50株以下全部抽取。采取分 层方式设5个样点抽样检查。
2.2 现场检查 检查柏属、柳杉等苗木表面是 否有卵、幼虫及被害状。对柏类鳞叶、柳杉叶 片等检查是否有该虫卵粒。
3. 检疫检验
形态鉴定
成虫 雌虫中胸呈黑色,身体的其他部位均呈 红褐色。足红色。翅半透明,黄色,前端约 1/3处灰褐色;翅痣黑色,基部黄褐。头部有 细小的刻点。
成虫 体壁暗黑色,胫节端部、跗节和触角暗 褐色。前胸背板被覆赭色毛状鳞片,在前胸背 板前缘和小盾片上部较密。鞘翅上的毛状鳞片 形成两行斑点。
幼虫 乳白色或米黄色,头黄红褐色,全身具 突起。
2021/3/2
10
萧氏松茎象成虫与幼虫
2021/3/2
11
4. 检疫处理
剥皮处理 对带虫原木进行剥皮处理,剥下的 树皮烧毁、深埋或用2.5%溴氰菊酯乳油1 500 倍液喷洒毒杀。
熏蒸处理 用磷化铝片剂熏蒸处理,用药量分 别为20~30g/m3和12~15g/m3,熏蒸24h和72h。
2021/3/2
12
二、鞭角华扁叶蜂
分 布 重庆、四川、浙江、福建等省(市)及 湖北省恩施州 (巴东县、利川市)
寄主植物 主要危害柏木、圆柏、塔柏、刺柏、
扁柏、柳杉等植物
危害状况 该幼虫群集吐丝缀叶取食,一般不 作株间转移。幼虫取食柏木鳞叶,也可以环状 取食嫩枝皮部,致使上端的枝叶枯死,甚至将 部分枝咬断。严重时致使柏木林一片赤红,使 受害林木形似火烧,严重影响柏木生长,削弱 树势,甚至造成整株枯死。
8种补充检疫性有害生物 检疫技术
2012.12
2021/3/2
1
湖北省补充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 检疫技术操作办法
一、萧氏松茎象 二、鞭角华扁叶蜂 三、栗链蚧 四、橘大实蝇 五、红火蚁 六、杨树烂皮病菌 七、圆柏叶枯病菌 八、加拿大一枝黄花
2象
分 布 江西、湖南、广西、广东、贵州、福 建等省区及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襄樊市 (宜城市、南漳县),恩施州(鹤峰县),宜 昌市(当阳市、宜都市)
标准地内的林木应逐株进行发生程度分 级调查,分别调查统计有虫株数,作好观察记 录,计算出有虫株率。
1.3 发生程度分级标准 以幼虫的有虫株率为 统计单位:
轻 有虫株率9%以下;
中 有虫株率10%~20%; 重 有虫株率21%以上。
2021/3/2
8
2 调运检疫 2.1 抽样 对未剥皮松原木按一批货物总数
2021/3/2
15
鞭角华扁叶蜂检疫技术操作办法
1. 产地检疫 1.1 踏查 在种苗繁育基地、生态林、用材林
等地及四旁树,调查寄主植物上有无网幕和在 网幕内取食鳞叶、嫩枝或韧皮的幼虫。 1.2 发生程度分级标准 以每株植物上幼虫 的数量为统计单位: 轻 幼林3~5条/株,成林5~15条/株; 中 幼林6~15条/株,成林16~30条/株; 重 幼林16条以上/株,成林31条以上/株。
2021/3/2
13
2021/3/2
14
传播途径 近距离靠成虫飞行产卵传播,远距 离主要以调运苗木携带幼虫、卵或调运带土苗 木携带蛹人为传播。
防治措施
人工防治
杀预蛹
药剂防治 在地势平坦水源方便的柏木林中, 用灭幼脲Ⅲ号胶悬剂,每hm2750g兑水750kg, 于5月上旬、中旬喷雾防治幼虫。在郁闭度大、 缺乏水源的林间,在1~2龄幼虫期,喷烟毒杀 幼虫,每hm2用2.5%溴氰菊酯1﹕20柴油液9L 喷烟
重点是郁闭度大,3年生以上的幼林、中林和 成熟林,先在林地外围观察有无枯死松树,再 沿着林间道,观察树干基部与地面处有否堆状 褐色、白色、黄褐色如稀酱状、粒状或条块状 的排泄物。
2021/3/2
7
1.2 标准地调查 按林分面积设置标准地:每 33hm2设1块,每块标准地面积为45m×45m,标 准地的累计面积应不少于调查总面积的5%。
19
4. 检疫处理 销毁处理 药剂处理
采用2.5%溴氰菊酯乳剂2 000液喷洒
2021/3/2
20
三、栗链蚧
分 布 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等省及湖北 省孝感市(孝昌县、大悟)、荆门市(钟祥市、京山 县)、荆州市(公安县)、鄂州市(大冶市)、恩施 州(巴东县)
寄主植物 主要危害板栗、锥栗、茅栗、栎属等壳斗